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场―分段》教案

时间:2022-09-28 03:42:4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场―分段》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场―分段》教案范文

  三年级第一学期第69页“数学广场——分段”。

  基础分析:

  1.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主要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析的方法,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逐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有关分段的知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虽然在生活中略有感知,但没有作过系统地思考与分析。因此,在教学时,主要借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归纳整理,感知分段的一般规律,为以后教学植树与喜迎新年的内容做准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经历探究过程,探索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方法。

  3.通过自主探究,提高观察想象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4.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合作意识,体验成功快乐,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段数与次数关系的过程。

  教学难点:

  归纳段数与次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一)新知引入

  再过几天就迎来新的一年——2007年,我们的学习伙伴小亚用彩绳准备包扎礼盒送给好朋友们,结果在剪彩绳的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现在她想把问题跟大家一起交流研究,我们愿意和小亚一起学习探究吗?

  (二)情景演示

  媒体出示(彩绳、剪刀)

  问题一:一根彩绳剪1次,剪成几段?(演示)

  问题二:一根彩绳剪2次,剪成几段?(演示)

  【联系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寻找数学信息,探究数学问题。】

  (三)揭示课题

  师:像上面的这些数学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数学新本领“分段”。

  板书课题:分段

  【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近感。也就是创设丰富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一)探究段数和剪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1.出示问题

  一根彩绳剪4次、5次、6次,分别剪成几段呢?

  2.实践操作

  (1)剪彩绳

  小组合作剪彩绳,并把结果填入表格。

  师:刚才我们用剪刀剪一剪办法,解决了数学问题,知道了彩绳的段数。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办法也能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呢?(画线段图)

  问题一:如果一根彩绳剪7次,那么可以剪成几段?请用线段图表示。(同桌合作)

  问题二:如果一根彩绳剪7段,那么需要剪几次呢?请用线段图表示。(独立完成)

  3.观察交流

  观察表格和线段图,我们可以发现段数与剪的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4.得出结论

  板书:段数=剪的次数+1 剪的次数=段数-1

  5.验证结论

  6.运用结论

  【通过操作实践、小组合作、观察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段数与剪的次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指导学生能在动手实践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在操作过程中发展数学能力。帮助学生能在合作学习、相互交流中,思维碰撞,主动发展。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感悟数学问题,享受成功乐趣,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

  (二)探究段数和锯木头次数的关系

  1.情景演示:锯木头的场景

  2.观察比较

  小组讨论:看了锯木头,想一想与刚才剪彩绳的数学问题有什么联系?

  (木头的段数相当于彩绳的段数,锯的次数相当于剪的次数)

  3.归纳结论

  板书:段数=锯的次数+1 锯的次数=段数-1 4.解决问题

  问题一: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需要锯几次?

  问题二:把一根木头锯了9次,锯成了几段?

  (1)画线段图,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反馈验证。

  【画简图是解答应用题的拐杖,因此,在教学中重视“教会学生画简图,”让学生会用简图来描述情节,分析题意,归纳结论,运用结论,解决问题。】

  三、内化新知,整合延伸

  (一)对比练习

  1.把一根绳子剪成15段,需要剪()次。

  2.把一根绳子剪了15次,剪成了()段。

  3.把一根木头锯了20次,锯成了()段。

  4.把一根木头锯成20段,需要要()次。

  【巩固知识把对比练习放在第一位,旨在帮助学生辨别理解、深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审题能力。让他们明白在解题中往往就一字之差,方法就不一样,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应用练习

  1.在一间大房间里又砌了2堵墙,这样大房间就变成了()个小房间。

  2.一根甘蔗有8节,你能用刀切()次,才能把它一节一节全部分开。

  3.一列火车有9节车厢,它有()个连接点。

  4.把5根短绳连接成一根长绳,需要打()个结。

  5.你从一楼走到6楼,经过了()层。

  (手势表示,全班交流)

  【充分发挥练习所承载的多种功能,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生活实际。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打破思维惯势。为下一环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拓展练习

  1.一条路的旁边每隔10米种一棵树,种了7棵,这条段路全长有多少米?

  (媒体演示:两端不种树)

  2.一条路的旁边每隔10米种一棵树,种了7棵,这条段路全长有多少米?

  (媒体演示:两端都种树)

  【通过拓展练习,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感悟到相同的数学问题,会有不同的

  具体情况,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进一步深化知识,拓展视野。】

  四、体验收获,激励评价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共得了几颗星?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场―分段》教案】相关文章:

沪教版小学数学《分数》教案10-09

沪教版小学数学课件09-30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单价、数量、总价》数学教案01-17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数学教案01-17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长度单位》的教案10-08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认识》教学教案设计10-09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10-08

沪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饭钱的教学教案10-08

沪教版语文《蝉》教学教案10-08

沪教版《邂逅霍金》教学教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