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教案

时间:2025-03-31 17:10:06 银凤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教案(通用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教案(通用6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教案 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认计数器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千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

  1、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2、理解千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正方体

  教学准备:

  安排学生提前调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数。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课件)

  师:我们身边有很多比10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的大数(板书课题)请把你找到的大数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找到的大数。生自由发言。

  二、认一认

  1、师拨数,学生认。例如:120、345、756、892、990、995、等等。

  2、指名到前面拨,下面学生认。

  3、同桌之间一人拨数,一人认读。

  4、请几组同学到台前展示。

  三、探索新知

  (一)(出示计数器9)

  1、师: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数怎么读,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

  生:是10。师:也就是我们学过的10个一是10,或1个十是10(板书)。

  师拨99,这个数是多少?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

  生:100。师: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说出100怎么表示吗。

  生:100个一是100,也可以是10个十是100(板书)

  师指名展示。(学生边讲解边展示)再添一个珠子个位就满十了要向十位进一,十位上的9加进位的一又满十了,再向百位进一。所以是100。

  师:999这个数怎么读,再添一个数是多少?同桌或小组同学之间拨一拨,说一说。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 “千”“万”,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感受大数的意义。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 “千”“万”,理解相邻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难点:建立数感,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体育馆人潮涌动、大型商场销售额等生活场景图片,提问学生图片中人数或金额大概有多少,引出生活中的大数概念。

  探究新知

  利用计数器,从一百开始,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认识计数单位 “千”,理解 10 个一百是一千。

  接着一千一千地数,数到一万,认识计数单位 “万”,明白 10 个一千是一万。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列举生活中用 “千”“万” 表示的事物。

  巩固练习:完成课本上数星星、数小正方体等相关练习题,巩固对 “千”“万” 的认识。

  课堂小结:请学生分享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教师总结归纳。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大数,并记录下来。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数的组成。

  通过读写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的组成。

  难点:中间、末尾有 0 的数的读写。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练习法、游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认识的计数单位 “千”“万”,通过计数器复习数的`组成。

  讲授新课

  展示数的组成图,如 3 个千、2 个百、5 个十和 6 个一组成 3256,讲解数的写法。

  按照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教学 3256 的读法,强调读数规则。

  出示中间、末尾有 0 的数,如 3005、3200,讲解其读写方法。

  趣味练习:开展 “数字读写大比拼” 游戏,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快速读写,获胜者给予奖励。

  课堂总结:梳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课后作业:布置读写数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将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掌握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通过比较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难点:多个数大小比较的.策略。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直观比较法、竞赛法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展示两款不同价格的玩具汽车,价格分别为 350 元和 580 元,提问学生哪款汽车更贵,引出数的大小比较。

  探索方法

  比较 350 和 580,先比较数位,数位相同再从高位比起,得出 580>350。

  出示多个四位数,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比较大小的方法。

  总结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数位不同时,数位多的数大;数位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依次比较。

  巩固练习:完成课本上比较数大小的练习题,通过 “数字大小排序接力赛” 巩固所学。

  课堂总结:回顾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作业安排: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商品的价格,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万以内数的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通过估算活动,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感,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能进行合理估算。

  难点: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三、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

  生活引入:展示超市购物结账、学校学生人数统计等生活场景,提出估算问题,引出估算概念。

  学习估算方法

  以估计一本书的字数为例,将书大致分成几部分,先估计一部分的字数,再估算整本书的`字数。

  展示一些数字,让学生根据 “四舍五入” 法,把数看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估算。

  小组实践:分组估计教室里物品的数量、学校操场的面积等,然后汇报估算过程和结果。

  课堂小结:总结估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课后作业:让学生估算家里一个月的水电费、一家人一个月的食品支出等。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大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将大数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难点: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

  项目式学习法、问题解决法、实地考察法

  四、教学过程

  项目启动:提出 “策划一场班级新年晚会” 的项目,让学生分组负责预算、场地布置等工作,涉及大数的.运算和应用。

  问题解决:小组讨论晚会预算,计算场地租赁、食品采购等费用,运用数的读写、大小比较、估算等知识。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商店、场地进行价格调查,收集数据,为晚会策划提供依据。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晚会策划方案,分享运用大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体会。

  课堂总结:回顾项目实施过程,强调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作业布置:让学生记录家庭一周的收支情况,运用大数知识进行分析。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模板01-03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统计》教案11-17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研究报告05-21

大数的认识教案范文12-21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11-13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模板01-03

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0-24

让真情自然流露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06-28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08-27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教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