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毕业论文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论文

时间:2023-03-21 12:02:43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论文

  [摘要]文章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的现状,通过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指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分析了经济欠发达的状况对所属地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制约因素,从政府、高校、社会和个人角度提出了解决此类地区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对策。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论文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 贫困学生 资助政策

  随着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的增加,贫困家庭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加。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贫困生问题更为突出。据统计,欠发达地区高校贫困学生一般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0%左右,其中特别困难学生一般占10%。我们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0个院系的1000名学生进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70元(当地最低生活保障金)以下的达到31%,有20%的学生家庭享受低保,问卷中选择靠家庭收入能完成学业的人数仅为45%。近几年,政府有关部门和高校出台了--不少政策,试图帮助高校贫困学生减轻经济负担,完成学业,但效果不是非常明显。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贫困学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需要资助的学生人数多

  由于我国的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还较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所以还存在着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一般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佳,再加上当地居民生活水平较低,因此,一些贫困学生认为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就读,能够在各种消费上有一定的节约,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从而造成贫困生报考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人数增多。

  (二)社会资助力量薄弱

  地区经济欠发达必然导致当地企业事业单位经济力量薄弱,所以社会资助的力度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国内一些有名气的重点院校社会每年提供的奖、助学金能有几百万元,受资助的学生能达到在校生总数的50%,而像一些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由于名气不大,社会力量不愿向其提供奖、助学金以及国家助学贷款。

  (三)学校经济实力较差

  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一般都没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没有自己的企业和实体。所有的资金来源基本都是靠政府拨款,用于资助贫困生的经费就必然减少。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制约因素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多年来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和地方政府一直致力于制定和完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和措施,建立起了以“奖学金制度、国家助学贷款和贷学金制度、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减免学费和‘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助学体系,努力保证考入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有的高校由于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经济状况、国有银行的经营状况、企业事业单位等一些社会资助力量的经营状况都相对较差,而这些相关的单位或部门的经济实力直接影响着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对高校的贫困学生资助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制约因素。

  (一)奖学金获奖率低,受奖覆盖面小

  奖学金制度既有政府设立的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地方政府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也有学校自行设立的各种奖学金,还有社会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在学校设立的社会奖学金。国家奖助学金具有获奖率低、受奖覆盖面小的特点,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贫困生人数较多。所以,学校贫困生需要的是获奖覆盖面广的奖学金制度。优秀学生奖学金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贫困生一方面由于大部分来自经济、文化、教育较为落后的地区,文化基础较差;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困难造成的生活和精神方面的压力,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致使其成绩偏低。因此,与其他同学相比,贫困生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并不多,况且金额也较低。社会力量在学校设立的奖学金来自于社会资助,一般包括社会慈善基金和国营、民营、个体企业对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企业对高校的贫困学生资助几乎为零,因为作为这些企业来说维持自身的发展就已经十分困难,更不用谈什么社会奖学金了。所以,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奖学金的数额明显较少。

  (二)国家助学贷款和校内助学贷款制度运行困难

  国家助学贷款是高校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学生办理的无息借款,其特点是贷款资助力度和规模最大,是助学贷款的主要内容,是解决我国高校贫困生上学难问题的一条主要途径。但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对于合作银行来说,存在的风险较大。相对于其他贷款,经营成本较高,且工作繁杂、管理难度较大。因此,银行不愿与高校合作,积极性不高。同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国有银行,本身的经济效益就不好,如与高校合作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更增加了其运行困难。因此,这些合作银行是能推迟就推迟,能不办理就不办理,即使办理也不能按时发放,影响学生的注册和选课。于是导致这些地区的高校学生受资助面小或者根本没有合作银行。校内助学贷款是贫困学生向学校申请小金额的贷款,以支付学习费用和生活费用,约定在毕业前或毕业后归还。但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来说,由于受地方经济条件的制约,财力有限,困难重重,再加上有的学生诚信缺失,不能按时还贷,目前基本已停办。

  (三)勤工助学岗位奇缺

  勤工助学是在校内开展的由学校支付报酬的勤工助学活动,是高校普遍采用的资助贫困生的有效措施。因为校内勤工助学是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来工作,所以受到贫困生的普遍欢迎,但一直不能满足贫困生岗位的需要。再加上地区经济不景气,使一些城市下岗职工涌入校园占用了一些岗位,原本就很少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更加有限,往往一个岗位推出后有多人竞争,难以满足贫困生的实际需求。还有的高校两地办学,有的校址不在城区,学生想找份家教的工作都相当困难,更别谈其他的勤工助学渠道了。

  (四)困难补助杯水车薪

  高校中“贫困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或城镇低保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有些学生在校的月生活费低于学校所在地区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准线。对此,学校采取补助办法,发放临时困难补助以保证这些学生的日常生活。但由于有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维持本身的正常经济运行都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发放困难补助上必然会金额小、次数少,对贫困生来说是杯水车薪。况且,这种免费午餐式的资助还容易助长某些贫困生的“等、靠、要”思想和依赖、懒情心理。

  (五)减免学费面小、比例低

  国家政策规定对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中部分确因经济条件所限,交纳学费有困难的学生,特别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及入伍后继续学业的学生等,实行减免学费政策。但高校对减免学杂费普遍控制得很严,尤其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由于自身的经济压力大,对学费减免有更为严格的控制。所以,这部分高校减免学杂费覆盖面小、减免比例低,只能解决极少一部分学生的困难。

  (六)“绿色通道”制度加重高校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为切实保证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教育部规定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都必须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从一定角度来说“绿色通道”并非是一种资助政策,它只是为了让贫困学生顺利入学而办理的一种缓交学费手续,并且缓交期限短,如果欠学费的学生长期不能上交学费,对于经济状况本来就不好的高校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政策要有所倾斜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任务非常繁重,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这是高校发展以及贫困学生顺利求学的前提条件。作为政府部门,一是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政府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要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投入并给予一定的专项经费。因为政府投入是这些高校唯一的经济来源,只有这些高校有了较充裕的经费,才能提高办学水平,才能解决贫困学生问题。二是扩大奖助学金比例。由于这类院校的贫困学生多,所以各级政府要相应扩大奖助学金获奖比例。三是要大力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严格落实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和各级政府出台的关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文件精神,增加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比例。同时要大力推广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做法,用以弥补校园国家助学贷款渠道不畅的漏洞。

  (二)高校要从“以人为本”角度出发,努力承担解决贫困学生问题的责任

  学校要尽最大努力,不断增强自身经济实力,落实各项助学帮困政策,多渠道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一是拓宽奖学金渠道,设立贫困学生专项奖学金。高校可设立专门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奖学金。由于现行的奖学金评定体系是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因此能获得奖学金的贫困生相对而言并不多。据浙江大学年度奖学金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发现在获三等奖以上奖学金的学生中贫困学生只占14%左右。究其原因,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影响了学习,成绩不突出,学习基础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贫困生的获奖概率。设立贫困学生专项奖学金,让更多的贫困学生得到奖励,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因基础差而对学习竞争失去的信心。二是增加校内勤工助学的岗位并开设服务站。校内勤工助学要在改变原有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基础上,增加担任教师科研助手等岗位。同时通过开设服务站为贫困生开拓校外勤工助学渠道,组织贫困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校外勤工助学活动。三是不断加强与银行的联系沟通,尽力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作为高校,要主动协助银行做好有关贷款工作,建立贷款学生与学校、贷款银行的联系渠道,协助银行做好到期贷款本息的还贷工作。四是改革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资助的方式。补助及减免要减少普降细雨式的资助,增加对产生临时性、突发性困难的学生的资助力度,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体现学校的及时关怀。五是高校要积极想办法争取创办自己的企业和实体。通过这个渠道增加自身的经济实力,将创收用于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六是教职工捐赠。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虽然本身的经济发展受地方经济条件的制约,但教师的收入在当地相对来说还是较高的,高校可以组织教师每年为贫困学生进行捐赠,并对突出的个人向全校通报表扬。七是开展就学贷款。在助学贷款开展不是很顺畅的地区,我们可以主动联系一些就学贷款单位为学生办理就学贷款业务。比如,北京联合保险经纪有限公司(UnionInsuranceBrokerCO,LTD)的就学贷款业务就是现行国家助学贷款的补充,依托UIB全国教育行业风险管理服务体系,通过引入专业的教育服务中介组织和风险经营主体,采用更加富有灵活性的保证保险和个人消费信贷方式,以科学的贷款风险控制与损失补偿机制为保证,是实现扩大学生贷款资助范围和全社会共享教育机会公平与社会进步成果的商业类学生贷款。就学贷款与助学贷款不同的地方有借款额度或在6000~10000元、还贷期限为毕业后8~11年、还贷方式也增加了增额偿还的方式等优点。它只是要求借款学生必须同时购买UIB就学贷款保证保险。虽然从一定角度来说它收取一定的保险金额,但它的确能为一些不能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或获得助学贷款不能满足贫困学生贷款需要的地区解决贫困学生的困难,保证学业的顺利完成。

  (三)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是解决高校贫困学生问题的重要途径

  高校要借助全社会的力量,解决贫困学生问题。一是政府要做好舆论引导。目前,国家在引领社会力量资助,树立助学帮困的社会风尚与倡导捐资助学的政策支持方面力度不大,社会各界对捐资助学的认识不足,因此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宣传,形成足够的社会参与氛围。二是高校要主动与相关机构联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扶贫帮困的慈善意识也在增强。同时,社会上也已经有了一批慈善性质的机构,热心帮助贫困学生。各高校要主动与各地慈善机构联系,实现对贫困学生的资助。高校可以借助这些机构的影响力,发动社会各界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和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士,关注高校贫困学生,建立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学生的帮困基金,让更多的贫困学生感受社会的关爱。

  (四)贫困生自身要培养劳动观念,树立自立意识

  作为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大学生,简单地等待别人资助并不可取,每个贫困学生都要树立劳动观念和自立自强的精神,与贫困抗争,克服暂时的困难,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获得报酬,变“资助”为“自助”,变“输血”为“造/血”,通过学有余力、合法诚实的劳动来坚持完成学业。这才是解决自身贫困生的长远之计。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论文】相关文章:

欠发达地区金融绿色经济的发展研究论文10-08

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10-08

欠发达地区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策略研究论文10-08

论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名牌战略实施与区域经济发展论文10-12

谈经济欠发达地区职校毕业生的就业危机10-07

关于高校林业的经济论文10-08

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采矿工程本科生培养论文10-08

探讨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战略论文10-08

路政管理与地区经济发展探究论文10-08

民族地区职教经济良性互动分析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