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论文发表格式

时间:2022-10-06 00:53:5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发表格式

  论文发表格式是如何的,论文发表之前要怎么做呢,下面带来论文发表格式相关文章,一起来了解下吧。

论文发表格式

  论文发表格式【1】

  论文格式要求 :

  1 论文名称、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名、单位所在城市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文稿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中英文作者姓名、中英文作者单位名、中英文单位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必须包括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3~5个)。英文内容单独放在正文之前。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避免使用" 的研究"等非特定词,不使用副题名。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开头不用定冠词。

  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即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过程、结果和结论(中文一般不少于200字),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不要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避免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采用被动语态表述。

  中文关键词选词要规范,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不能采用英文缩写。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也不能采用英文缩写。

  2 正文

  正文篇幅一般在8000字以内,包括简短引言、论述分析、结果和结论等内容。文中出现的外文缩写除公知公用的首次出现一律应标有中文翻译或外文全称。

  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并要有相应的英文名。文中图的数量一般不超过6幅。图中文字、符号、坐标中的标值和标值线必须写清,所有出现的数值都应标有明确的量与单位。文中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

  文中有关量与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用单个斜体外文字母表示(国家标准中专门规定的有关特征值除外;如要表示量的状态、序位、条件等,可对该单个字母加上下角标、阿拉伯数字以及" ""^"等),避免用中文表示。

  正文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形如1,2,3, 排序;二级标题形如1.1,1.2,1.3, 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1.1,1.1.2,1.1.3, 排序;引言不排序。

  3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是国内外正式公开发表的并且在文中切确引用的专著、期刊文章、论文集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报纸文章、国家(国际)标准、专利、电子文献(网络、磁带、磁盘、光盘)等等,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

  专 著 作者名. 书名. 版本(第1版不著录).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期 刊 作者名. 题名. 刊名, 出版年, 卷(期):起止页码.

  论文集 作者名. 题名. 论文集编者名(可不著录). 论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 作者名. 题名.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 年份.

  科研报告 作者名. 报告题名.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报 纸 作者名. 题名. 报纸名, 出版日期(版次).

  标 准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专 利 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 专利国名: 专利号, 出版日期.

  电子文献 作者名. 题名. 出版地: 出版者(网址、网站名、网页名), 发表或更新日期.

  作者三名以内的全部列出,四名以上的列前三名,中文后加"等",英文后加"et al"。作者姓名不管是外文还是汉语拼音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外文姓不可缩写,名可缩写)。外文参考文献的出版地、出版商和出版年务必按顺序一

  一标出。期刊与论文集的起止页码必须标出。

  所有列出的参考文献必须在文中标出其引用之处,标不出引用之处的文献不得列入参考文献之中。

  4 作者简介、基金项目

  在文稿首页地脚处写明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职称,最后学位(或在读学历)。如果论文涉及的是有关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须在地脚处写明:基金或资助机构的名称,项目编号

  论文题目(黑体 三号 加粗)

  (宋体 小四)作者(加粗)***学号** 指导老师(加粗)***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邮编 430079)(宋体 五号)

  英文题目 (TimesNewRoman 小三 加粗)

  Author:Zhang Xue-Yang supervisor:Zhang Xue-Yang (宋体 五号)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

  Abstract: (宋体 五号)

  Key words: (宋体 五号)

  摘 要(黑体 五号 加粗):********(宋体 五号)

  关键字(黑体 五号 加粗):********(宋体 五号)

  1 (宋体 四号 加粗)

  1.1 (宋体 小四 加粗)

  正文(宋体 五号)

  1.1.1(宋体 小四 加粗)

  (1) 正文(宋体 五号)

  ① 正文(宋体 五号)

  ②

  (2)

  (3)

  1.2 (宋体 小四 加粗)

  正文(宋体 五号)

  1.3 (宋体 小四 加粗)

  正文(宋体 五号)

  1.4(宋体 小四 加粗)

  正文(宋体 五号)

  2 (宋体四号 加粗)

  正文(宋体 五号)

  3 (宋体 四号 加粗)

  正文(宋体 五号)

  4(宋体 四号 加粗)

  正文(宋体 五号)

  5(宋体 四号 加粗)

  正文(宋体 五号)

  参考文献:(宋体 五号 加粗)

  [1] 作者,论文名或书名,刊名,刊期或出版社,论文页码,论文日期或出版日期 (宋体 小五号)

  [2]

  [3]

  个人简历(宋体五号)100-150字左右

  注: 论文用16K纸排版和打印

  论文格式及字体大小要求【2】

  其实论文格式及涵盖的范围很广,本文主要详细讲解论文中各个部分的具体意义及字体大小要求。

  中文题名

  (二号宋体)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题名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来语、缩写词、符号、代号和商品名称。为便于数据库收录,尽可能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

  作者姓名

  (小四号仿宋体)

  作者单位(包括英文摘要中)

  (小五号宋体)

  (如果作者为两位以上,之间用","隔开;[论文之家:www.papershome.com]如果多个作者为不同单位时,应在作者姓名上打上角标以区别,作者通讯地址应为详细的工作单位、所在城市及邮编和e-mail地址,必须用全称标注,不得简称。

  在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姓前名后,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作者单位,城市,邮政编码。如作者为两位以上,应指定联系人。)

  中图分类号

  (图书分类法是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的分类表。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论文进行中图分类的。)

  中、英文摘要

  (五号楷体)

  (摘要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传达重要的可检索信息,其主要内容包括被报导的研究项目的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篇幅以3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要用英语清楚、简明地写作,内容限制在150~180个英文单词以内。)

  关键词(5号楷体)

  (关键词是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论文中寻找文献,特别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论文应提供关键词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在审读文献题名、前言、结论、图表,特别是在审读文摘的基础上,选定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

  首先要选项取列入《汉语主题词表》、《MeSH》等词表中的规范性词(称叙词或主题词)。对于那些反映新技术、新学科而尚未被主题词表录入的新名词术语,可用非规范的自由词标出,但不能把关键词写成是一句内容"全面"的短语。)

  正文(5号宋体)

  文稿正文(含图、表)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GB3100-3102)。对外文字母、单位、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及易混淆的字母应书写清楚。

  文稿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一级标题(小4号黑体)形如1,2,3......;二级标题(5号黑体)形如: 1,1.2,1.3......; 2.1,2.2,2.3,......; 三级标题(5号宋体)形如: 1.1.1,1.1.2,1.1.3,......2.1.1, 2.1.2,2.1.3,......引言或前言不排序。若论文为基金项目,请在文章首页下角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1.2.7 图表要求

  文中的图题、表题应有中英文对照(小5号黑体),并随文出现,图要精选,一般不超过6幅,请看具体要求。若图中有坐标,要求用符号注明坐标所表示的量(斜体),单位(正体)。若有图注,靠近放在图下部。照片应选用反差较大、层次分明、无折痕、无污迹的黑白照片,或提供*.tif格式的电子文档(分辨率不低于600线)。

  作者应自留底图。文中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祥见示例)(不划竖线)。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用符号),若单位相同可统一写在表头或表顶线上右侧。若有表注,写在表底线下左侧。表中重复出现的文字,不可用"同前"、"同左"等表示,必须全部重复写出。

  参考文献(小5号宋体)

  为了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尊重他人研究成果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列出的应确实是作者阅读过的、最主要的且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未公开发表的资料或协作成果,应征得有关方面同意,以脚注方式顺序表明.参考文献选用顺序编码制,按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

  每条文献著录项目应齐全.文献的作者、编者、译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人,后加“等”或“et al”,作者之间用“,”隔开.外文作者或编者书写时,一律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且省略“.”。

  由于Ei信息部进行收录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仅指英文)的录入工作,所以在稿件中参考文献中文期刊论文按中、英两种文字给出(英文参考文献不必给出中文)。

  标准论文格式【3】

  一、纸型、页面设置、版式和用字。

  毕业论文一律用国际标准A4型纸(297mmX210mm)打印。

  页面分图文区与白边区两部分,所有的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白边区的尺寸(页边距)为:天头(上)25mm,地脚(下)20mm,订口(左)25mm,翻口(右)20mm。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文字一律通栏编辑。

  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除非必要,不使用繁体字。忌用异体字、复合字及其他不规范的汉字。

  二、论文封面

  封面由文头、论文标题、作者、学校、年级、学号、指导教师、答辩组成员、答辩日期、申请学位等项目组成。

  文头:封面顶部居中,占两行。上一行内容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用小三号宋体;下一行内容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3号宋体加粗。文头上下各空一行。

  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文头下居中,上下各空两行。

  论文副题:小2号黑体加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作者、学校(市级电大)、年级、学号、指导教师、答辩组成员、答辩日期、申请学位等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内容用3号楷体,在正副标题下适当居中左对齐依次排列。占行格式为:

  作者:XXX

  学校:XXX 年级:XXX 学号:XXX

  指导教师:XXX 职称:XXX

  答辩组成员:

  XXX(主持人) 职称:XXX

  XXX 职称:XXX

  ……

  答辩日期:X年X月X日

  申请学位:学士(不申请可省略此项)

  由于论文副题可有可无,学位可申请可不申请,答辩组成员可以是3、5、7人,封面内容占行具有不确定性,为保持封面的整体美观,可对行距做适当调整。

  三、论文

  论文由论文目录(提纲)和题目、作者姓名、完成日期、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附录等项目组成。

  需要列目录的论文,目录要独占一页。“目录”二字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以下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及参考文献、附录等项及其对应页码。用小4号宋体。

  论文题目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

  作者姓名:题目下方居中,用四号楷体。

  完成时间:作者姓名下方居中,字样为“X年X月”,用四号楷体。

  摘要:作者姓名下空一行,左起顶头,写明“摘要”字样加粗,点冒号,接排摘要内容。一般用五号字,字体用楷体。

  关键词:摘要下方,左起顶头,写明“关键词”字样加粗,点冒号,接排关键词。词间空一字。字型字体同摘要。

  正文:关键词下空一行开始。正文文字一般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

  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如果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四、五级序号分别为“1.”、“(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一般不独占行,末尾加句号。如果独占行,则不使用标点。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注释:注释采用脚注形式。加注符号以页为单位排序,标在须加注之处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后,用带圈或括弧的阿拉伯数字依次标示。同时在本页留出适当行数,用横线与正文分开,左起空两字后写出相应的注号,再写注文。每个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号宋体。建议使用电脑脚注功能。

  参考文献:在正文项目后空两行左起顶头用四号黑体写明“参考文献”,另起行空两格用5号宋体编排参考文献内容,每个参考文献都另起行。参考文献的项目见“实施方案”正文。

  附录:在参考文献后空两行左起顶头用四号黑体写明“附录”字样,另起行编排附录内容,格式参考正文。

【论文发表格式】相关文章:

发表论文格式要求10-05

职称论文发表格式10-05

在会议发表的论文参考文献格式09-30

大专毕业论文发表格式10-05

论文发表10-05

机电论文发表10-01

论文发表哲学10-01

电大论文发表10-01

建筑论文发表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