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毕业论文

木版年画艺术

时间:2021-02-03 16:30:45 美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木版年画艺术

  木版年画艺术

木版年画艺术

  摘 要:木版年画起源于中国,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木版年画因其文化内容的独特性,题材形式的多样性和表现手法的艺术性,而传承至今。

  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其中以朱仙镇木板年画、天津杨柳青、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为代表。

  木版年画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地方艺术具有一定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对于社会艺术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木版年画;地域特色;艺术价值;传承意义

  “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年画”便是过年所张贴的一种吉祥图案,往往会有着某种民间传说、附带着神秘色彩或带有某种纪念意义,“年”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每到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放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请神,祭祖等等,这些都是极富民间色彩的传统活动,木板年画也因吉祥的寓意而保存至今,为我们的年味增加了不少色彩。

  一、木版年画的发展和制作简况

  木版年画作为中国独有的一颗艺术魁宝,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精华。

  确切产生年代有待考察,“过年”最早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唐代有了年画的雏形,中国各民族自古也有信仰图腾的习俗,而图腾雕刻在“木”上较为多见,由此,画与“木”也产生了不解之缘,古代对木的依赖和利用可见一斑,把画雕刻在木头上然后反印到纸上应该也可以说是图腾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这就是木版印画。

  木版年画的真正发展应该是在宋代,因为宋代出现的雕版技术为木版年画的制作提供了技术条件,促使了年画的不断发展。

  而随着木版年画的广为流传,其功能和内容也不断丰富。

  到了清代,木版年画发展到高峰时期。

  内容题材也由最初单一的辟邪驱鬼逐渐增加了吉祥如意,年年有余,多子多寿,迎春纳福等。

  对新一年的憧憬和对来年庄稼丰收的美好期盼。

  可以看出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木版年画多产于村乡之地,是一种独有的民间艺术,画中形象自然、大方、纯朴、简练,比较直观地表达了农民朴实的主观愿望。

  画面具有装饰性、趣味性和情节性、,色彩鲜艳强烈。

  木版年画是完全由木刻雕版印刷的年画,或以木版印刷为主,兼以手工涂色的手法。

  其制作有繁有简,大致分为两大步骤:刻版和印刷,其中刻版比较有难度,要求既要有坚实的美术功底,又要有精湛的雕刻技艺。

  具体的制作流程:首先要挑选木材,古时一般用柳木,(坚硬,易于保存长久和进行多次的印刷不损坏);然后在木板上打上底稿,把握整体构图和内容的丰富性,运用娴熟的刀法技巧刻出图案。

  对于印刷环节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各派的印刷方式有所不同,有的是同一图案刻多版,每版重点对画中某一部分单色印刷,可以说是分步完成整幅画;而有的则是只雕一版图案线条,印出单色版图案后再人工用彩笔填绘,结合了多种技艺于一体,其内容形式丰富多彩,也不乏有反映民间生活和社会风气之作。

  二、木版年画的题材和地域特色

  木版年画的题材比较广泛,形式多样,各地的年画创作题材与手法都有所不同,可谓是各有千秋。

  其中开封朱仙镇、天津杨柳青、潍坊杨家埠以及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堪称中国四大年画。

  (一)朱仙镇木版年画

  朱仙镇的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始于唐朝,宋朝得到发展,明朝达到全盛时期。

  它凝聚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及审美情趣,代表了中国年俗及民俗文化。

  其中门神类和马神类年画是其传统木版年画的主要代表,其中门神类是最广为人知的。

  门神类的典型代表人物是“秦琼、敬德”,其创作样式各异,多达20余种。

  门神的表现题材和内容可分为:祈福纳祥类(图2-1)、辟邪祛灾类、文武财神类、戏文故事类、神话传说类。

  神马类以灶君,天神爷,牛王、马王为代表,其中灶君的内容题材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重要类型,代表作品有《金钱灶》、《宝瓶灶》、《南天门灶》等。

  朱仙镇木版年画用线简练粗犷,构图匀称饱满,富有张力,造型夸张古朴,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画中人物头大身小,造型可爱,把独有的地方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加之色彩以松烟、章丹、金箔等为原料研制而成的颜料,不仅色泽鲜艳透明,风吹日晒不变色,还具有药用价值。

  鲁迅先生曾给予朱仙镇年画很高的评价:朱仙镇的木板年画很好,雕刻的线条粗健有力,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不是细巧雕琢。

  这些木刻很朴实,不涂脂粉,人物也没有媚态,颜色很浓重,有乡土味,具有北方木板年画的独有特色。”

  (二)杨柳青木版年画

  杨柳青木版年画是公认的中国民间木版年画的代表,始于明代崇祯年间,清代光绪以前达到鼎盛时期。

  并且与江苏苏州的桃花坞年画齐名,在中国版画史上享有“南桃北柳”的赞誉。

  当时,天津杨柳青镇出现“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盛况。

  甚至到了家家户户都有画店的地步,店中画样不尽相同,吸引了各地商客,买者络绎不绝。

  杨柳青木版画的题材广泛,包括风俗、历史故事、戏曲人物、娃娃、美人、花卉、山水等。

  清帝康熙之际,逐步向场面繁华、热闹,人物众多、结构复杂的方向发展,历史及戏曲的题材增多。

  但多半以汇刻精细,设色雅致见长。

  杨柳青年画一般背景比较简洁,风格严谨,刻画极其注重人物神态表情。

  其代表作有《连年有余》(图2-2)将这些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杨柳青木版年画还融合了宋元作画传统以及明代工艺美术、戏剧舞台和木刻版画的形式,把木版印刷和手工彩绘结合起来,创立了喜气吉祥、欢乐明快、极富感动题材的名作,独具艺术风格。

  (三)杨家埠木版年画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中国众多民间艺术中的一枝独秀,以独特的艺术格调和浓重的乡土气息而著称。

  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

  杨家埠年画约始于明代中后期,在清代达到鼎盛时期,内容题材比其它地方要多,像门神类、神像类、美人条、山水花鸟、金童子、神话传说、吉祥欢乐、男耕女织、小说戏曲等。

  清乾隆嘉庆年间出现了反映政治、讽刺幽默题材的作品。

  如《义和团》、《炮打日本鬼》等。

  杨家埠为增加木版年画的美感,利用大胆夸张的创作手法,摆脱现实中人物比例的限制,把美的部位重点扩大。

  像《金玉满堂》(图2-3)里近1/4的面积都被娃娃脸占据。

  除此之外,杨家埠木版年画还特别注重完整的构图,包括构图匀称,形体完整等特点。

  (四)桃花坞木版年画

  桃花坞木板年画是江南水乡独特的艺术,与北方年画的'风格截然不同,它像连环画一般图文并茂,很适合装饰,而且形象都很突出,主次很明确直观,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

  桃花坞木板年画最早出现在明初,在清朝达到兴盛,影响范围非常广。

  譬如日本的“浮世绘”就受其影响颇深,所以桃花坞木板年画又被誉为“东方古艺之花”。

  它的内容一般有很鲜明的层次,而且丰富多采。

  其制作过程有画稿、刻板、印刷。

  我们熟知的年画如武松打虎、白蛇传、百子图、金鸡报晓图(图2-4)、耕织图等,都反映了桃花坞木板年画题材的多样性。

  不仅如此,桃花坞木板年画的尺寸也很多,大的有四尺,小的有二寸的,满足了人们不同的需求!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掌握这门年画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但是随着当地政府的重视,桃花坞木板年画有了固定的教学基地,成了苏州工艺美院的常设专业之一。

  桃花坞的木板年画作为旧时民间美术的一种形式,已经成为了文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保护。

  三、木版年画的时代特色和传承意义

  木版年画有着不同的艺术特色,像朱仙镇、杨柳青、杨家埠、桃花坞、四川绵竹这些著名的年画产地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

  年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中不可缺少之物,少了年画就少了年的韵味,少了木版年画就少了传统的味道,木版年画相对于现在的科技手段印刷版年画,可以说是取之天然,归于自然,寄予人们信仰美好的意愿,是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木版年画――这一跨越历史的艺术文化,反映了朴实的人文精神,奠定了当代部分艺术文化的基础和发展方向,见证了历史文明的变迁,传承了经久不衰的技艺,简单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中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木版年画的价值与内涵远超过了艺术本身,优雅古韵的木版年画同时也透露着时代的气息。

  随着时代的改变,木版年画可以加入新的元素,但是现代的艺术形式却替代不了木版年画的地位。

  面对现在各式各样的新兴艺术,木版年画同样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木版年画的文化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现在有些传统的东西面临失传,继承人员匮乏,所以面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我们作为年轻的一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为传统艺术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保护那些濒临失传的传统艺术!

  四、结语

  目前木版年画也有着让人担忧的问题,年画题材虽然很多但主要以老图样生产,缺乏创新;其次人才匮乏,除了一些老艺人和家族继承老作坊以外,几乎没有人能真正熟悉并掌握木版年画的技艺精髓,接班人更是寥寥无几。

  这对我国的文化瑰宝木版年画的生存和发展都是沉重的打击。

  木版年画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中国劳动人民的艺术结晶,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对一些绘画艺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仅传承了文化,而且显示了古老民族艺术的价值与内涵。

  对于这一传统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值得我们思考。

  参考文献:

  〔1〕王力非.浅谈我国木刻画的发展历程[J].艺术理论,2010(9).

  〔2〕王艳.剪纸艺术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运用[J].陶瓷艺术,2009(8).

  〔3〕王树村.中国民间年画[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4〕王树村.中国门神画[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5〕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的价值及普查的意义[J].民间文化论坛,2005.

  〔6〕顾筠.试论中国年画的艺术韵味[J].广西: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1.

  〔7〕朱宁虹.中华民俗风情博览――美术工艺[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8〕向思楼.民间木版年画的造型美与色彩美[J].重庆大学学报,2002.

  〔9〕李雷.中国民间木版年画的风格特征[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3.

  〔10〕任红燕.木版年画色彩之美[J].决策探索,2009.

  〔11〕王红英.论门神画及其艺术特征[J].河南大学学报,2002.

  〔12〕张士闪.中国传统木版年画的民俗特性与人文精神[J].山东社会科学,2006.

【木版年画艺术】相关文章:

民间年画的艺术特色与影响09-28

绵竹年画03-01

高密扑灰年画03-01

浅议传统戏出年画的画面特点02-16

壁画艺术与公共艺术02-08

从西方艺术体系到中国艺术体系艺术论文11-10

民族文学艺术造型艺术07-11

就创作论艺术观念艺术论文11-20

艺术教育与民间艺术的论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