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发布司法解释 明确非法采矿定罪量刑标准
昨天从最高检获悉,最高检、最高法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办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
按照《解释》,未依据有关规定取得相关许可证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情节严重的以非法采矿罪定罪处罚。
据记者了解,《解释》共十六条,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对非法采矿罪、破坏性采矿罪的定罪量刑标准,非法采砂行为的定性处理和入罪标准进行了明确,此外还包括矿产资源犯罪所涉及的从重处罚、单位犯罪、共同犯罪、术语界定、价值认定等实体问题和违法所得、犯罪工具的处理及专门性问题鉴定等程序问题进行了解释。
按照《解释》,5类情形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包括开采的矿产品价值或者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在10万元至30万元以上的;
在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采矿,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或者在禁采区、禁采期内采矿,开采的矿产品价值或者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在5万元至15万元以上的;
二年内曾因非法采矿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非法采矿行为的;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损害的,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针对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等环节,《解释》明确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矿产品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两高”
两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简称,常见于媒体报道。
最高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审判机关,负责审理各类案件,制定司法解释,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并依照法律确定的职责范围,管理全国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法律监督机关,主要任务是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