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17年退休工资怎么涨?和小编一起看看呗!
2o17年退休工资怎么涨【1】
上调6.5%如何确定的?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此前11次的幅度都是10%左右,今年为何确定为6.5%?
据介绍,从2005年到2015年,国家连续11年较大幅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明显提高,2015年达到2200多元,与2004年的月人均647元相比,提高了2倍多,年平均增长率12%左右。
人社部社保所金维刚所长表示,此次上调幅度定为6.5%,有两方面考虑。
其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期转入了中高速增长期。GDP增速由2005年11.3%逐步下降至2015年的6.9%,在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由2005年的14.6%降到2014年的10%以下,2015年进一步降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12年以来一直保持在3%以内,2015年下降到1.5%。综合来看,近几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幅度已远远超过了物价涨幅,也超过了GDP增速,在一些年份超过了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不少地方,养老金和在岗职工工资倒挂现象突出。许多企业临近退休的员工发现,退休后的收入要比在职时高,养老金调整的频率也高于工资调整频率,出现了千方百计提前退休的状况。
其二,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十二五”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22亿人,比“十一五”末增加4400万。企业离退休人员目前已有8500多万人,比“十一五”末增加2700万人,年均增长8%左右。而同期参保职工年均增长率由“十一五”期间的8.8%下降到6.6%,2015年更大幅下降到3%以下,养老保险抚养比由2011年的3.16∶1下降到2015年的2.88∶1。随着退休人员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不断增大。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怎么调?
2014年10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与企业养老“并轨”,实行同样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此前,机关事业单位长期实行退休制度,退休费主要与退休前工资挂钩,退休费的调整也主要跟着工资调整。“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不再与同职级在职职工增长工资直接挂钩。
此外,今年国务院部署的“6.5%”左右的调整水平,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的总体水平,不是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分别以各自养老金水平为基数,都按照6.5%的比例调整。实际调整将实行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三结合”,定额调整体现公平,挂钩调整体现“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机制,可以与缴费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适当倾斜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等群体予以照顾。
养老金发放有保障吗?
据介绍,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不断加大。不过,在财政补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每年的总收入仍大于总支出。2015年企业职工养老基金总收入约2.7万亿元,总支出约2.3万亿元,累计结余约3.4万亿元,可以支付17个月。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调整待遇后将确保发放,退休人员对此尽可以放心。
明年、后年会怎样?
金维刚介绍说,此次调整就综合考虑了与工资增长状况、物价变动状况的关系,可以看作建立合理调整机制的开始。下一步,将总结连续调整养老金的经验,结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顶层设计,尽快提出建立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的具体方案,合理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可持续。
退休人员涨工资2016新政策 退休人员养老金工资标准计算公式
据悉,退休人员将在2016年或将有望领取到新的工资标准。那么,退休人员涨工资在2016年是否有望呢?有关退休人员涨工资的最新消息是什么呢?物价飞涨的今天退休养老金也在随着步伐慢慢的涨,接下来小编就为您收集了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完成《退休人员2016年养老金调整方案》后,按《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方案设计》进行以下工作:
1、2016年7月1日按下列月劳动退休金公式开始在全国调整基本养老保险金。
月劳动退休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劳动退休金百分率×个人累计缴费年限+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劳动退休金百分率×缴费年限补贴率
缴费年限补贴率是劳动者个人累计缴费年限超过标准社会劳动年限的补贴,每超过1年补贴2年(例)。标准社会劳动年限为34.2年(人口预期寿命的45%)。
2、2017年开始进行个人统筹比的核定、制定领取劳动退休金期限并个人核准、精细规划提前退休制定提前退休年限、按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条件和约束的审核、……、社会优抚制度的改革。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机制、计发机制、调整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退出机制等等,制定、完善一项内容就改革一项工作。
按月劳动退休金公式调整基本养老保险金:月劳动退休金=∑当地劳动工资水平×个人累计缴费年限×(劳动退休金百分率+推迟退休补贴)×个人统筹比+当地劳动工资水平×缴费年限补贴×(劳动退休金百分率+推迟退休补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修正案获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通过,对建国以来于基本养老保险有关的法律、法规做相应的整理、修改和废止,到2020年前,完成构建社会保险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2o17年退休工资怎么涨【2】
大消息!北京、上海等7省区市3600亿养老金开始投资运营
全国社会保险局长会议昨天起,到今天(2月16日至17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指出,养老金连续调整后,月人均超过105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提高到人均420 元。对于社会各界关注的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管理的情况,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表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已正式启动。
据人社部统计,全国共有北京、上海等7个省份,共计3600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开始委托社保基金理事会开展投资运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游钧:突破了原来社保基金只存国有银行和买国债的限制,为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实实在在打开了通道。
人社部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为5。28 万亿元,总支出为4。65 万亿元,分别比2015年底增加0。68万亿元、0。75万亿元。
基金累计结余6。57万亿元。社保各项基金继续增长,收支保持了总体平衡。
近期基础养老金上调的地区,都有哪些?
1北京
北京市自2017年起将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年缴费标准上限,由现行的7420元调整为9000元,调整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年缴费标准为1000元到9000元,参保人可以在此区间内自行选择年缴费标准。
此次政策调整增设两个缴费补贴档次,将以往的两个缴费补贴档次及补贴额度增加至四个。从2017年起,北京市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缴费补贴分为四个档次,每人每年补贴60元至150元不等。
目前,北京市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有85万人,其中享受老年保障福利养老金人员43万人,每人每月领取福利养老金425元;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员42万人,每人每月领取基础养老金510元。
2江苏
2017年,江苏将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实现参保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城乡、地区之间顺畅转接。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提高到每月125元。在现行普惠式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探索加发缴费年限养老金。
3河北
河北省自2017年1月起,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90元。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自行提高当地基础养老金水平。
据介绍,截至2016年10月底,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共有3447万人参保,参保率达98。22%,其中有985万人正在按月领取养老金。
4福建
福建省人社厅、省财政厅2016年12月联合发文,将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提高15元。调整后,城乡居民保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
此次提高的基础养老金从2016年7月1日起补发,12月底前发放到位。
5杭州
杭州市人社局2月16日发布消息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调整提高,调整从2016年10月1日起执行。
其中,主城区基础养老金标准由原每人每月170元提高到190元。全市惠及人数达48。56万人,其中不缴费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的人数近22。6万人,占享受待遇人数的46。54%。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与主城区同步调整,其他统筹地按不低于每人每月150元的标准调整。
6济南
从2017年1月1日起,济南市再次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增加10元,从现在的100元提高至110元。
从1月起,济南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将开始按新标准发放,25日前将全部发放到位。全市79。1万余名60周岁以上的城乡老年居民将因此受惠。
【相关阅读】
延退方案预计今年出台
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方案预计今年出台,将会小步慢走,逐步到位区分对待,分步实施。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尹蔚民曾表示,延退方案预计今年年内会拿出方案。
1。延迟退休将“分步走”
人社部主要负责人表示,“延迟退休”将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分步走”。
2。首先小步慢走,渐进到位
每年推迟几个月时间,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休的目标年龄。例如原本60岁退休的某职工,在政策实施后可能60岁零3个月退休;再过一年,“到点”职工则可能是60岁零6个月退休。
3。 将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分步实施
未来延迟退休政策的执行将按照人群进行划分,其中55岁退休的女干部、女白领有可能是第一批执行延迟退休的人群。
此前人社部专家介绍:“多年前全国妇联等部门,就女干部包括女知识分子比男同胞早退休5年,提出过建议,以往的政策实际上也明确了县处级是可以到60岁退休的。”
不过,人社部也有官员明确表示,方案出台后将充分征求意见并经过5年过渡期,到2022年正式实施。
2017年女职工55岁退休年龄
女职工退休年龄按如下规定确定:经人事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录用为干部的女职工,退休年龄为55周岁。《劳动法》实施前参加工作的女工人和《劳动法》实施后参加工作的女职工,以其长期所在岗位确定退休年龄。长期在管理工作岗位上工作的,退休年龄为55周岁;长期在生产岗位上工作的退休年龄为50周岁。凡在本单位担任一定行政管理职务或未直接从事本单位生产产品活动或不直接从事本行业一线生产、服务、工勤岗位工作的,都按从事管理岗位确定。职工在管理岗位的累计工作时间大于在生产岗位的累计工作时间即为长期在管理岗位工作,退休年龄应为55周岁;反之,即为长期在生产岗位工作,退休年龄为50周岁。企业职工退养或待岗、下岗期间,不计算在岗工作时间。
《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用人单位不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41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而劳动合同法第40条、41条是用人单位除劳动者存在严重过错外常见的裁减人员的法定情形。
对于连续工作年限,通常双方并无争议,但是,对于解除合同时是否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往往存在重大分歧,且此问题直接影响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性。因此,对该问题的厘清,有助于双方依法处理相关争议,用人单位也可以避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