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来源:实时热点 时间:2017-05-11 编辑:秀芳 阅读: 手机版

  秋冬季天气干燥,由于孩子皮肤娇嫩、呼吸频率高、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如果饮水和饮食调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秋冬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1.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

  主要症状:以突发高热,体温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

  2.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发热,手、脚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的预防措施:

  1、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吸吮手指,早晨、饭后及睡觉前要漱口、刷牙。

  2、 注意饮食卫生,生食的瓜果要洗净,餐具要消毒

  3、 经常开窗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4、 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胡睡眠

  5、 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

  6、 加强饮食营养;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平时多饮白开水,保持肠胃通畅。

  7、 玩具、图书、被褥等物品定期要清洗和消毒

  8、 不要自行滥用药物和抗生素

  9、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3.流行性感冒

  此为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常呈地方性流行。

  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婴幼儿和老人易并发肺部感染。

  4.上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上火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抵抗力下降。若受到鼻病毒等感染,就会发生上感,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流行性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

  1、 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

  2、 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

  3、 雾霾天气等,应戴口罩、面罩等,做好防护措施。

  4、 加强饮食营养,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多喝白开水,

  5、 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6、 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

  7、 不要自行滥用药物及抗生素

  8、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5.秋季腹泻

  秋季是肠道传染病(秋季腹泻、肠炎)高发季节。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起病急,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排黄色水样便,无黏液及脓血,量多,一般5~10次/天,重者超过20次/天。多数伴有发热,体温在37.9~39.5℃。30%~50%病儿早期出现呼吸道症状。

  秋季腹泻预防措施:

  1、 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餐具要进行消毒。

  2、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吸吮手指

  3、 加强饮食营养,以清淡易消化为宜 ,生食瓜果要洗净。

  4、肠道传染病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在小摊点吃零食、就餐。

  5、在腹泻流行期间不要接触患儿,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

  6、患病后注意幼儿的臀部护理

  7、患病后要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不要自行滥用药物和抗生素。

  8、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6.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7.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8.麻疹

  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病期在冬春等季节。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开始时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3-4天后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预防措施:

  1、尽量减少和患者、患者家属和患者用过的物品接触是预防的关键。

  2、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各类疫苗。

  3、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

  4、加强饮食营养,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多喝白开水,

  5、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6、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

  7、不要自行滥用药物及抗生素

  8、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感染。

  主要症状: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淤斑,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极其高。

  预防措施:免疫接种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接种对象为1-15周岁儿童。

本文已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