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毕业论文

基于生物制药供应链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08 09:21:49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基于生物制药供应链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论文

  1研究背景

基于生物制药供应链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论文

  生物制药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选择,也是全球高技术产业竞争的焦点[1].目前生物制药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协同创新是提升供应链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已在生物制药产业成为共识[2].因此,开发出能够加强产学研各关联主体合作、资源整合、科技创新的供应链协同创新模式变得十分迫切[3-4].

  供应链协同创新是一种为提高供应链运营的效益和效率[5]而联合内部成员(如开发商、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消费者等)和外部关联主体(如政府、大学及科研院所、中介组织等),对资源进行“整体性”和“动态性”的大跨度整合的科技和管理创新模式[6].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生物制药产业创新[7];第二,生物制药供应链中某个单一业务流程创新,如物流创新[8]、市场营销创新[9]等;第三,生物制药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合作创新[10],如制造商与供应商在创新方面的协同能够形成双赢局面[11];第四,生物制药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创新激励,如制造商通过向供应商提供创新补贴可促进供应商进行创新[12]、供应商也可通过战略性转移定价承诺激励制造商开展更多的创新活动[13];第五,生物制药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如研究产业创新平台与先导产业集群[14].但是,上述研究都只反映了生物制药供应链协同创新的某个局部特点,未从供应链协同创新的“整体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出发揭示生物制药供应链协同创新的一般性规律。

  针对生物制药供应链协同创新,目前已有学者研究了一系列关联问题,如生物制药创新中的专家型公司与核心公司[1]、生物医药供应链的重组与运营策略[15]、生物制药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组织运行模式[16]、生物制药供应链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体系[17]等。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延续和深化,以期开发出能全面反映生物制药供应链协同创新一般性规律的协同创新模式。

  2生物制药供应链的基本结构与协同创新机会

  2.1基本结构

  基于笔者对“生物制药供应链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体系”[17]的研究,笔者总结了包括“研发子系统”“生产子系统”“流通子系统”和“使用子系统”的生物制药供应链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各子系统的基本构成和主要功能如下:“研发子系统”涉及的主要节点企业和关联主体有大学及科研院所等公共研究机构、专家型企业、核心企业、消费者(患者)、政府部门和中介组织,主要承担基础研究、初期发现、实验室研究与中试发展、临床前试验、临床试验、政府审批等药品上市前的研发任务[1];“生产子系统”涉及的主要节点企业与关联主体有核心企业、原料供应商、政府部门和中介组织,主要承担原材料生产、原材料采购、活性药物成分制造、药品二次制造、药品包装及市场营销等任务;“流通子系统”涉及的主要节点企业和关联主体有生物制药原料供应商、核心企业、专业化的生物制药第三方物流企业、药品分销商、医院及药品零售商、消费者(患者),主要承担药品分销、药品及原材料流通(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等任务[15];“使用子系统”涉及的主要节点企业和关联主体有核心企业、医院及药品零售商、消费者(患者),主要承担药品零售、药品使用、市场调查、信息反馈等任务[17].

  2.2协同创新机会

  受Hall提出的“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的启发,笔者认为生物制药供应链中存在“横向协同创新”“纵向协同创新”和“深度协同创新”三方面的机会(如图1所示)。

  1)横向协同创新。横向协同创新是指生物制药供应链与“关联产品及产品组合供应链”和“竞争供应链”的协同创新。目前生物制药行业的药品、器械及服务三大“关联产品供应链”和“竞争供应链”整体上处于各自为政的分散运营状态,这种重复建设的运营模式导致大量资源浪费,为横向协同创新提供了机会。例如,辉瑞公司、默克公司和罗氏公司等一些国际着名生物制药企业已在供应链横向协同创新方面进行了探索。

  2)纵向协同创新。纵向协同创新是指生物制药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具体包括研发协同创新、生产协同创新、流通协同创新、使用协同创新和市场营销协同创新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物药品的市场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征,现有的生物制药供应链运营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这给生物制药产业在研发、制造、运输、营销等方面实施纵向协同创新带来了机遇。

  3)深度协同创新。深度协同创新是指,针对横向协同创新和纵向协同创新,对各协同创新主体在知识、资源、行动和绩效等方面进行动态整合和系统优化,其过程表现为“沟通-协调-合作-协同”[6].

  随着新兴技术和管理科学的不断发展,理论者和实践者都在不断探寻更加高效的供应链深度协同创新模式,以加快横向协同创新和纵向协同创新中各环节的知识和技术的融合,这为深度协同创新创造了重要机会。

  2.3横向协同创新、纵向协同创新与深度协同创新的关系

  “横向协同创新”“纵向协同创新”和“深度协同创新”种类型的协同创新机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小节将对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描述。

  首先,单独来看,“横向协同创新”“纵向协同创新”和“深度协同创新”是生物制药供应链协同创新的“线”,它们分别从宽度、长度和深度3个维度展开各自的协同创新活动,以达到整合资源和改善生物制药供应链运营绩效的目的。

  其次,将“横向协同创新”与“纵向协同创新”相结合,从宽度和长度两个维度开展协同创新活动,从而构成了生物制药供应链协同创新的“面”.生物制药供应链协同创新的“面”从“竞合”角度出发,优化协调“关联产品及产品组合供应链”、“竞争供应链”

  及供应链内部各自为政的分散资源,以达到优势资源共享、提升运营效率的目的。在时间上,“横向协同创新”与“纵向协同创新”可同时进行。

  最后,从知识和技术融合的角度出发,“深度协同创新”在由“横向协同创新”和“纵向协同创新”组成的协同创新“面”的基础上,对各协同创新主体在知识、资源、行动和绩效等方面进行动态整合与系统优化。因此,将“横向协同创新”“纵向协同创新”与“深度协同创新”相结合,从宽度、长度和深度3个维度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就构成了生物制药供应链协同创新的“体”.在时间上,“深度协同创新”晚于“横向协同创新”和“纵向协同创新”.综上,将“横向协同创新”“纵向协同创新”与“深度协同创新”相结合,可开发出生物制药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模式。

  3生物制药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模式

  在前文识别出的协同创新机会的基础上,笔者开发了如图2所示的生物制药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模式。本节将从理论层面揭示生物制药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模式的基本策略。

  3.1横向协同创新策略

  由图2可知,生物制药供应链横向协同创新的基本策略主要包括关联产品及产品组合供应链集成运营创新策略、基于企业内生比较优势的供应链细分运营创新策略。

  1)关联产品及产品组合供应链集成运营创新策略。生物制药行业采用集成供应链运营模式主要受以下两个因素的驱动:首先,集成生物制药行业的“药品”“器械”和“服务”三大关联产品供应链,有利于各决策主体充分了解总体情况、正确制定计划、有效配置支援及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从而提升生物医药行业的整体效率;其次,基于消费者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采用“药-械-服务”产品组合创新策略打造出的产品独特性很可能转化为市场独占性,如世界最大预充式注射器供应企业BD公司以及中国的山东民康、山东药玻、威高集团等就是此方面的先行者。因此,“药品-器械-服务”三类供应链由分散运营模式向集成运营模式转变是生物医药行业的较优选择。关联产品及产品组合供应链集成运营可以实现以下目标:①避免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从而可以整合资源、降低生物制药供应链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②生物制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能够了解总体情况、创新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加的医疗需要。

  2)基于企业内生比较优势的供应链细分运营创新策略。为了发挥生物制药企业自身的比较优势、共享“研发-制造-流通-使用”诸环节中的资源,生物医药行业出现了数量众多 的 合 同 研 究 组 织(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CRO)、合同委托加工(contract manufacture organization,CMO)服务、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等企业或组织,以专门承接生物制药行业的外包业务。例如,辉瑞公司、默克公司和罗氏公司等全球知名公司均将其没有比较优势的生产业务外包给生产业务提供商。因此,在未来除了某些大型生物制药企业以外,大多数生物制药企业均需要依据自身在整个行业中的比较优势来选择细分化的供应链运营策略,如图2所示。为便于企业选择,笔者对4种可供选择的细分化运营策略描述如下:①“虚拟制造商运营策略”的核心思想是选择外包整个供应链、成为虚 拟 制 造 商,如Glaxo-Smith Kline、Merck和Pfizer等公司外包其没有比较优势的API(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生产业务;②“服务创新者运营策略”的核心思想是创建一条以服务为导向的差异化供应链,如德国医疗集团Fresenius就采用了该策略;③“低成本制造商运营策略”的核心思想是创建一条可靠的、务实的、能更有效地提供产品的供应链,其运营模式类似于消费品行业精益供应链的运营模式;④“利润中心运营策略”的核心思想是将产品与附加服务相结合来实现企业盈利。

  3.2纵向协同创新策略

  由图2可知,生物制药供应链纵向协同创新的基本策略主要包括:研发协同创新策略、生产协同创新策略、流通协同创新策略、使用协同创新策略和市场营销协同创新策略。

  1)研发协同创新策略。生物药品研发协同创新的关键主体是核心企业[16],核心企业向各关联主体提出研发协同创新需求,各关联主体接收到需求信息后给予相应的支持响应。

  ①核心企业与消费者的协同。研发协同创新的关键在于要有效识别消费者的需求、准确判断市场趋势,从而依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研发协同创新定位。

  ②核心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协同。核心企业通过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可以有效解决自身基础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如高校和科研院所可为生物制药企业提供实验场地、研究设备及研发团队等资源支持。

  ③核心企业与专家型企业的协同。核心企业与专家型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是确保生物制药产业可持续创新的关键[16].例如,默克公司收购Sirna公司获得新药研究成果,罗氏公司收购454公司获得下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等。

  ④核心企业与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协同。一方面,核心企业与政府加强协同可以获得资金、创业环境、知识产权、创新激励、融资信贷等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核心企业与中介组织加强协同可以获得风险资金和融资借贷、人才再培训和教育、信息咨询、财务分析、法律顾问等服务支持。

  2)生产协同创新策略。生物药品生产协同创新以核心企业为中心,整合供应商、政府部门、中介组织等关联主体的资源,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融入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方案,确保灵活、敏捷、优质、安全、高效地生产合格的生物药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①核心企业与政府药品监管部门的协同。一方面,在生产协同创新中,核心企业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ERP来实现在战略制定与实施、业务流程优化、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全面协同。另一方面,核心企业需要加强与政府药品监管部门的协同,将GMP融入生物制药企业的ERP方案中,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生物药品[17].②核心企业与供应商的协同。核心企业向供应商提出质量、性能、技术指标等方面的创新需求,供应商研发和制造出相匹配的原材料(原料药)。

  ③核心企业与中介组织的协同。要提高生产效率和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生产协同创新离不开中介服务组织在管理咨询、合同与订单处理、资金结算和人力资源及物流外包等方面的支持。

  3)流通协同创新策略。生物药品流通协同创新的核心主体是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涉及供应商、核心企业、分销企业、零售企业、医保机构和消费者等关联主体[15].首先,运用电子商务、云计算和先进跟踪技术等新兴技术改造传统生物药品及原材料的流通模式,构建以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现代药品流通平台,如美国的“GHX”平台可为80%的药品和器械的流通提供服务。其次,基于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存储管理、运输配送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等关键环节采用供应链流通协同创新模式。例如,国内九州通医药集团采用的流通协同创新模式可提供有益的借鉴:①采用“集中采购平台”,保证订单采购、商品入库、资金结算等业务流程顺畅衔接;②在库存管理方面实行ABC分类法,依据库存上下限要求及时调整库存水平,合理分类药品,增强市场预测能力;③严格按照GSP要求,实现存储管理“四分存”;④针对细分目标市场,实施药品销售精细化管理;⑤利用运输管 理 系 统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TMS)管理车辆运营与成本,提高运输配送效率;⑥从计划采购、入库验收、出库复核、配送保障等环节入手,严格控制药品安全风险。

  4)使用协同创新策略。生物药品使用协同创新旨在通过医保机构、消费者、政府部门及中介组织的共同努力,解决生物药品在使用环节存在的误用和滥用、假冒伪劣等安全问题。首先,生物药品使用协同创新迫切需要建立基于电子商务的药品使用公共平台,如九州通医药集团与京东商城共同建设的“京东好药师网”就是此方面的先行者。其次,注重与患者的交互。通过构建含医疗服务数字化交付、电子健康记录、远程监测等服务的患者交互界面,促进拉式供应链的形成,如Proteus Biomedical公司设计的原型芯片和接收器就准确记载了药片产生代谢变化的时间。再次,强化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协同。将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good using practice,GUP)(GUP)融入药品使用的各环节中,对生物药品使用全过程进行监控,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为目标。最后,加强与中介服务组织的协同。在建设药品使用安全信用体系方面,中介组织具有重要的推动、规范、监督和服务作用,如“宁波医疗咨询公共服务平台”就是此方面的较好案例。

  5)市场营销协同创新策略。生物药品市场营销协同创新涵盖了生物制药“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的全过程,涉及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型企业、核心企业、原材料供应商、分销商、医保机构、消费者等众多关联主体。首先,在核心企业的主导下,调查和分析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发现和评价市场机会。其次,基于市场消费者的需求,“研发子系统”进行产品及产品组合研发、原材料生产及药品生产工艺技术改进等工作。再次,在核心企业的主导下进行生物药品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并制定生物药品市场营销战略。最后,相关节点企业制定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并组织人员具体实施。

  3.3深度协同创新策略

  本小节将从深度协同创新的内涵和过程两个方面入手,揭示生物制药供应链深度协同创新的核心思想和一般规律。

  1)核心思想。生物制药供应链深度协同创新将依靠资源获取收益的传统运营模式转变为依靠知识的创造、获取和共享实现增值的运营模式。通过知识活动的不断互动,知识库中的大量知识将被挖掘出来并被转化为资本,生物制药供应链系统的整体绩效据此得到提高。因此,生物制药供应链深度协同创新的核心思想是:针对横向协同创新与纵向协同创新涉及的关联主体,以知识增值为主线,在知识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绩效最优匹配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动态整合和系统优化,实现效率和效果的升华与帕累托改进。

  2)一般规律。由图2可知,可从两个维度分析生物制药供应链的深度协同创新模式:“知识、资源、行动及绩效”的整合;“知识分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及系统最优匹配”的互动。上述两个维度在不同位置上的整合和互动形成了“沟通-协调-合作-协同”的深度协同创新过程[6].首先,生物制药供应链深度协同创新不仅强调创造知识,而且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增值。因此,深度协同创新的沟通阶段就是对横向协同创新与纵向协同创新涉及的关联主体的学术知识和经验知识进行整合与共享的过程。其次,生物制药供应链的横向协同创新与纵向协同创新离不开资源的消耗和利用,而运用基础理论和定理可以更好地优化配置资源。因此,深度协同创新的协调阶段就是在横向协同创新与纵向协同创新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知识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再次,在生物制药产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创造的大量新知识并未实现商业转化增值。因此,深度协同创新的合作阶段就是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一致性政策的导向下对横向协同创新和纵向协同创新涉及的关联主体的知识、资源、行为等进行动态整合以实现各关联主体的行动最优同步的过程。最后,生物制药供应链系统内知识、资源、行为的匹配度将影响横向协同创新和纵向协同创新的绩效。因此,深度协同创新的协同阶段就是对横向协同创新和纵向协同创新涉及的知识、资源、行为和绩效进行全面整合的过程[6].

  4协同创新平台

  按照美国学者Meyer的观点,生物制药产业创新平台是由一系列核心子系统对接集成的能源源不断地派生出知识、技术和服务的公共架构,以前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16-17].本节从实践操作层面,结合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实际需求,提出能实现生物制药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思想的平台模型(见图3)。

  4.1需求分析

  生物制药产业要推进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模式,要实现创新互惠知识的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系统高度匹配,为生物制药产业的持续创新提供有力的技术和管理支持,就必须搭建一个三维立体协同创新平台。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生物制药产业特征的需求。知识和技术密集是生物制药产业的典型特征,中国生物制药产业要推进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模式,就应遵循公益与效益相结合的思路,构建一种对离散社会资源起聚合作用的创新平台,其运作模式是政府引导、企业建设和运营。例如,美国的圣地哥、德国的莱茵三角、印度的海德拉巴、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地均建有生物制药创新平台。

  第二,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创新的需求。根据笔者对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江苏泰州等地的典型生物医药园区的调查研究和已有研究文献的分析,目前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创新的基本特点是:基础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大学和研究院所,拥有一批专家型公司,但整个生物制药产业缺乏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创新平台;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生物技术创新的氛围不够浓厚,整个生物制药产业的产学研结合创新不够紧密。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创新的基本特点决定了构建并运营创新平台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第三,生物制药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的需求。首先,生物制药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中介组织的服务支撑;其次,生物制药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包含“横向协同创新”“纵向协同创新”和“深度协同创新”,这就需要生物制药产业在战略层面、策略层面和信息技术层面全面实现协调。因此,要实现生物制药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的基本思想,就必须构建三维立体协同创新平台。

  4.2组织运行模式及功能实现

  由图3可知,三维立体协同创新平台由“组织运行系统”和“功能实现系统”构成,它们分别为推进生物制药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模式提供了“组织保障”与“策略实现”.

  1)组织运行系统。如图3所示,生物制药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平台的组织运行系统由平台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平台运营管理中心、政府部门及中介组织、专家智库等关联主体构成。第一,生物制药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营离不开统一的组织领导,成立平台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是确保协同创新平台正常运营的关键。平台领导小组的成员一般由政府和企业等多元化投资主体派员构成,平台领导小组聘任行业知名专家构成专家委员会,共同负责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和运营的领导和协调工作。第二,平台运营管理中心接受平台领导小组的领导和专家委员会的指导,负责生物制药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平台的具体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第三,生物制药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必须由政府来引导并给予政策支持。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对于提升协同创新的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四川省就针对生物制药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制定了专门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资金扶持政策[1].第四,生物制药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营,离不开金融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咨询机构、法律事务所等中介组织在风险资金和融资借贷、人才再培训和教育、信息咨询、财务分析、法律顾问等方面的服务支持。第五,要实现生物制药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模式的基本思想,三维立体协同创新平台必须具有战略协同功能、策略协同功能和技术协同功能---这离不开来自专家智库的智力支持。

  2)功能实现系统。基于生物制药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的基本规律,笔者认为三维立体协同创新平台应具有战略协调、策略协调和技术协调三个层面的实现功能。

  ①战略协调功能。生物制药产业要推进生物制药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模式,必然要面临重新选择和制定与这种三维立体协同创新模式相匹配的供应链运营战略,用于指导整个供应链高效运作、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能力的原则和规范。战略协调既是实现供应链协同创新的重要基础,也是供应链中各成员企业互相协作的指导纲领和行动指南。

  ②策略协调功能。要实现生物制药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策略,需要建立与之匹配的供应链协调策略---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如基于三维立体协同创新模式的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基于三维立体协同创新模式的供应链利益协调机制、基于三维立体协同创新模式的供应链专利和知识产权认定协调机制、基于三维立体协同创新模式的信任机制、基于三维立体协同创新模式的供应链激励与绩效考评机制等。

  ③信息技术协调功能。生物制药产业要推进生物制药供应链三维立体协同创新模式,信息技术协调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挑战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将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依托高质量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模型设计,构建基于流程优化、实现跨子系统信息集成的信息技术协调机制。例如,针对生物制药产业,基于模块化、实时性、灵活性和一致性的设计原则,美国构建了“GHX”平台、德国构建了“PHONENIX”平台、意大利构建了“DAFNE”平台,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 李天柱,银路,石忠国,等。生物制药创新中的专家型公司与核心公司研究---兼论我国生物制药区域产业创新平台建设[J].中国软科学,2011(11):108-116.

  [2] 杨利军。供应链知识协同对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5):173-175.

  [3] 郑艳民,张言彩。创新环境对校企协同创新作用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4,33(5):46-49.

  [4] 周敏,李巍,邵云飞。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协同创新要素[J].技术经济,2014,33(3):1-7.

  [5] 何勇,赵林度,何炬,等。供应链协同创新管理模式研究[J].管理科学,2007,20(5):9-13.

  [6] 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1-164.

  [7]KNELLER R.Autarkic drug discovery in japanes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insight into national differences inindustrial innovation[J].Research Policy,2003,32(10):1805-1827.

  [8]FRANKS F.Supply chain innovation[J].Work Study,2000,49(4):152-155.

【基于生物制药供应链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基于大数据的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研究论文10-09

对药学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的思考论文10-11

基于自主学习模式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论文10-11

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成本管理及创新途径研究论文10-09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的协同管理策略的论文10-09

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论文10-09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论文10-09

地方文化研究与创新的论文10-09

化学教育的创新研究论文10-11

创新小学语文教育模式的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