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论文

刍议“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内容体系

时间:2022-10-09 02:10:43 硕士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刍议“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内容体系

  摘 要: 通过结合中南林学院“森林工程”专业的深化改革, 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 先后创办“起重运输工程”本科专业方向和“物流工程”专业方向, 2002 年创办“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认为我国“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 应该工、管并重, 其中的工业工程部分, 目前只能参照传统的工业工程技术系统的划分, 设置带方向性的“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内容体系。

  关键词: 物流工程; 商业物流; 第三方物流; 重组; 课程内容体系

  我国林业高等院校的“森林工程”专业, 是在“林业工程”类一级学科下设置的, 唯一直接为林区工业工程服务, 相关产业全部办在林区, 始设于1956 年秋的“森林采伐运输机械化”专业。当时,所设课程内容体系, 主要是围绕林业机械化木材采伐、运输和销售的体系, 设置各种课程, 主要包括了机械化木材采伐、储运、销售与伐区规划、管理、林区的道桥和土木建筑工程等课程; 进入20 世纪80年代, 中国几乎所有的国有林区, 先后步入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境地, 原因是我国工业发展对木材的需求加速了我国森林的过量采伐, 特别是现代森林采伐技术进入高寒水源林作业, 对森林生态和水土保持的干扰尤为严重, 相应的教学主管部门,当即把“森林采伐运输机械化”专业改成了“森林工程”专业。“森林工程”涉及了多项林区生物工程和林区工业工程技术系统, 建立新的课程内容体系时, 操作上十分困难, 以致改名多年以后, 基本上没有改变原有的课程内容体系, 本科专业的生源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中南林学院森林采运输工程, 实际上是艰苦条件下(伐区) 特殊物料(木材) 的起重运输工程, 因此建立了以“起重运输工程”和工程机械技术体系为主体的新的课程内容体系, 创办了“起重运输工程”本科专业方向, 有效地解决了这个专业的生源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可见正确的课程内容体系的建立, 是办好专业的关键之一。

  20 世纪90 年代末期, 我们又根据木材的机械化采伐、运输和经销的本身, 就是商业物流中的系统工程, 林区作为商品材的生产基地, 按照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 以需求带动销售的理论, 建立了一个以林区物流工程技术系统和林区工业工程技术系统并重为主体的, 现代“森林工程”课程内容体系, 不但有效解决了这个专业的生源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林区木材采伐过量和实施林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重大的方向性问题。为创办“物流工程”本科专业方向, 我们又建立了一套以物流工程技术系统和起重运输工程技术系统并重的“物流工程”专业方向本科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从2002 年开始, 向社会输送了第一批“物流工程”大学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 同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物流工程”方向博士生, 2003年, 学院被批准创办“物流工程”本科专业。

  从这几年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反馈的情况看, 他们的就业和工作情况都很好。目前, 我们正在研究、建立“仓储工程技术系统”专业方向或“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方向, 主要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的, 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内容体系。探讨如何制定我国“物流工程”大学本科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等问题提出我们的论证想法。

  1  现代“物流工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商业“物流”, 属人为物流, 也是自从有商业活动以来, 哪里有商业, 哪里便有商业“物流”,商业物流发展到一定的规模, 便可称之谓“物流工程”。在传统的商品经济中, 商家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降低商品加工成本和商业经营成本上, 对商业中的“物流工程”很不重视, 直到他们商品的加工成本降低到了极至, 交易利润达到了最高, 才开始寻找这个“第三利润”的源泉, 提到了“物流”和“物流工程”的概念。1901 年J . F. Growell 在美国政府报告“关于农产品的配送”中, 第一次论述了对农产品配送成本的各种因素, 标志着传统商品经济的只重视产品加工成本, 向开始注重视商业“物流”成本的转变; 商家重视物流的初衷, 也只是力图通过降低“物流工程”中的成本, 以此寻求更多的利润。经过实践证明, “物流工程”远远超出了它所获得的直接的经济效益范围。特别是20世纪80 年代“第三方物流”的出现, 以及20 世纪90 年代“供应链管理”的逐步形成, “物流工程”的真正价值, 才被逐步显现出来。

  (1) “商业物流”, 包含着卖方的“销售物流”,买方的“采购物流”以及“第三方物流”等。在传统的商品经济中, “物流工程”只有卖方的销售物流和买方的采购物流, 它们作为生产厂家或销售商的附属行业, 使厂家或商家从事并非其专长的业务。为增强竞争能力, 厂家、商家实施的是纵向一体化的管理, 单纯从降低成本考虑, 不可能充分发挥“物流工程”的作用, 也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物流工程”理念。

  (2) 20 世纪80 年代, 出现了“第三方物流”,标志着当时的社会、经济, 已经发展到了开始出现重大经济、社会、结构的重组, 传统商品经济向现代商品经济深刻转变的重要时刻。

  “第三方物流”, 在我国被定义为“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模式”, 表明它与生俱来, 便是为顾客服务的, 面对商品的供方、需方, 都是它的顾客; 面对厂家、商家, 它都必须了解他们的需求, 它不是拥有商品, 而是通过服务获得利润。所以它还必须将需方的需求信息告诉供方, 尽可能满足需方的要求, 与供方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与需方也是利益一致的合作伙伴; 形成了一支凝聚商家、厂家、供方、需方合作, 共同活跃流通领域, “送货上门”、“顾客第一”的新理念,这对于传统商品经济的“竞争”理念, 是一种极为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

  “第三方物流”, 要求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整合社会的流通力量, 必然引发经济、产业、社会、结构的重组; 引发了社会、经济的结构性变化, 所以“第三方物流”的出现, 标志着传统的商品经济向现代商品经济转变开始。目前, 发达国家的物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有重要的地位, 71 %的德国企业和53 %的美国企业将物流放在企业经营第一或第二的位置, 欧洲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约为76 % , 美国约为58 %; 同时, 美国已有33 %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用户, 正在考虑接受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 所以, 第三方物流的发生和发展, 是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和现代商业发展水平的标致。

  (3) 现代“物流工程”必须以现代的理念, 先进的装备, 巨量情报、数据的收集、处理, 进行需求预测。根据实际情况, 适时将信息处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剩余物的综合利用、废弃物等实施综合处理; 同时,“物流工程”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 为保证供应链企业运作的同步化、进行化, 实现快速响应市场,解决快速准时交货、低成本准时采购供应、信息的准确输送、反馈、共享, 保证物流系统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实现无缝供应链连接等问题; 又必须是一个工业工程技术系统、信息工程技术系统、管理工程系统并重的系统工程。

  2  我国“物流工程”的现状及定位我国目前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教育部对“物流”和“物流工程”一直非常重视, 1988 年批准了部分高校开办“物流管理”本 科专业, 1998 年因学生分配问题, 实际上也是社会需求的问题, 停止了这个专业的招生, 2001 年又批准了部分高校开办“物流工程”本科专业, 至今全国已有72 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 22 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经历这么一个波折, 并非国家不够重视, 而是因为目前即使是在经济发达国家, 现代“物流工程”的理念, 也还处在已经形成, 但是尚需完善的过程之中; 而我国的“物流工程”, 尚处于传统商品经济的“物流工程”阶段, 与此同时, 部分现代“物流工程”, 在我国已经开始出现, 总体上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 流通领域的“物流”和“物流工程”, 和中国的商业几乎是同时出现的, 只是在流通领域中的现代“物流”和现代“物流工程”出现之前, 没有人提到过流通领域中关于“物流”和“物流工程”的概念。所以传统商品经济中的商业“物流”

  和“物流工程”, 都是本土的, 不是进口的, 只是前人没有注意到它, 也没有研究过它。改革开放以来, 尽管国家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我国流通领域的“物流”仍属传统商品经济中的附带业务, 基本上无专人管理。进入21 世纪以后, 受国外企业的影响, 不少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因规模的不断扩大, 为了降低物流成本, 开始了企业物流的建设, 实行纵向一体化管理, 仍属传统商品经济中的“物流工程”。

  (2) 我国与“物流工程”相关的交通、运输、储存、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信息工程等产业,都最有可能转变成“第三方物流”企业, 但是都要经过改革、调整和改造工程, 才能够成为我国现代物流工程的主力; 进展速度, 取决于我国今后发展的速度和改革的力度。

  (3) 进入21 世纪以后, 我国悄然出现的民间“第三方物流”企业。他们的规模不大, 从事的是搬运行业, 自称“物流公司”, 并且是真的从事一些“第三方物流”业务。

  (4) 国家根据情况, 重点扶持或直接创办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现代“物流工程”企业。

  3  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内容体系的建立和设想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 我国目前传统商品经济的“物流工程”尚未完善, 现代的“第三方物流”已经开始产生, 先进的“物流管理”理论已经引进, 将十分有利于我国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在合理继续发展“销售物流”和“采购物流”的同时,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 用较少的投入和较高的速度, 发展我国的现代“物流工程”。从内容上“物流工程”包括工业工程技术系统和工程管理系统两大部分。我国“物流工程”大学本科专业, 则应该按照这样的两大知识系统, 建立它的课程内容体系。

  311  “物流工程”的工业工程技术系统(1) “物流工程”的内容包括物流中心、站、场、线路、建筑、公路、铁路、港口等物流设施;仓库、货架、加工、运输、装卸等物流装备; 包装、维护、保养、办公等物流工具; 以及信息技术及网络等; 涉及几乎所有工业工程技术系统的调整、改造、建设。

  (2) 商业“物流”的实施, 同样涉及上述工业工程技术系统的运行、维护、保养、修理。

  (3) 现代“物流工程”的工业工程技术系统的具体内容和国外类似, 同样必须视本国的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而定。

  312  “物流工程”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按现代商业要求, 实施“有序、优化流动”的管理和对工业工程技术系统的管理两大部分。按现代商业的要求, 保证供应链企业运作的同步化、进行化, 解决快速准时交货, 低成本准时采购供应, 信息的准确输送、反馈、共享; 保证物流系统的敏捷性和灵活性等。对其工业工程技术系统的管理, 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使得“物流工程”的管理系统并重于它的工业工程技术系统, 这也可能是现代工业工程和传统工业工程的标致性差别。

  313  “物流工程”大学本科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物流工程”的课程内容, 应该以工为主, 工、管并重, 其中的工业工程部分, 目前只能够参照传统的工业工程技术系统的划分, 设置带方向性的“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内容体系。

  【参 考 文 献】

  [ 1 ] 王之泰. 现代物流学[M] . 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1.

  [ 2 ] 翁心刚. 物流管理基础[M] . 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2.

  [ 3 ] 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 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 4 ] 马士华, 林勇, 陈志祥. 供应链管理[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5 ] 陈文若等. 第三方物流[M] .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刍议“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内容体系】相关文章:

试论物流工程课程体系探讨10-09

行政管理本科专业体系建设现状论文10-08

刍议路桥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与技术10-26

刍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行现代学徒制的评价体系论文10-08

刍议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09-30

关于刍议路桥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10-08

刍议精益物流在烟草商业公司中的应用10-26

我国物流业及法律环境体系的论文10-09

探究高等院校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实验及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