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

时间:2023-06-26 11:48:52 随笔 我要投稿

幼儿教育随笔合集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教育随笔合集15篇

幼儿教育随笔1

  牛牛是今年刚刚插入我班的孩子,虽然刚开始他不太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但现在已经不那么怕上学了。但是,今天下午牛牛来园哭了,不愿意松开妈妈的衣服,原来上午,牛牛的爸爸给他送橡皮泥,在教室门口只跟我们打了个招呼,就离开幼儿园了,起初我们以为孩子没有看到,谁知道一会他就哭了,更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今天下午他居然不愿意来幼儿园了。

  从这件事情观察来看,牛牛小朋友是因为心理的担忧而造成了影响,他害怕家人不接他回家,我们通过与他的'谈话疏缓了他的紧张情绪,让他明白家长这时候来幼儿园只是送东西而不是到了放学的时间,并安慰他今天放学爸爸妈妈会很快来接他。同时带他参加到同伴的游戏活动中,让他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从而疏缓了心理的紧张。我认为作为小班的老师更应该注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在他们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与心理的安慰。

幼儿教育随笔2

  “还我的帽子,你还我的帽子”,这一声声喊叫把我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原来是几个孩子对球车里那几个瘪气的皮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只听明浩说:“我们的这个帽子象摩托车赛手的头盔,看上去还很神气呢,现在我们也来赛车吧?说完话只见他用脚使劲启动了两下(用脚跺地),双手顺势加了两下油门,之后猛地窜了出去,其他的孩子见状也纷纷效仿,双手紧握车把,身子前倾奔了出去,跑着跑着,只听明浩说:“大家都坐好了,加大油门,要走上坡路了……”孩子们在明浩的指挥下玩的不亦乐乎。

  过了一会儿,只听徐成说:“我们大家来做小马运粮的`游戏吧”!其他的孩子随声附和着“好啊”,于是一直快乐的运粮队伍随之产生了,只见他们用小铲装粮食(沙子),等到都装满后,“小马们”就哒哒哒的上路了,走到小河边,办事一向认真谨慎的“小马”剑锋问:“妈妈,这条河我们能过去吗”,妈妈孟婷拖长声音,小大人似的说:“能,这条河水很浅,能趟过去”,在妈妈的指挥下,小马们一个紧跟着一个顺利的过了河。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下雨了,下雨了,大家快把伞打开吧”,孩子们立刻撑开了“雨伞”,“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森林里长出了好多蘑菇,我们大家快采些蘑菇(落叶)装到篮子里送给小白兔吧”!只一会儿工夫,孩子们的篮子里就装的盛不下了,一边捡嘴里还一边数着,一片、两片……

  一直以来,总以为孩子们比较喜欢玩充足气的皮球,可以拍着玩,抛着玩,滚着玩……没想到今天这几个瘪了气的皮球也让孩子们玩出了不同凡响的花样。由此看来,孩子们的想象力可真是不可估量:想到拿根竹竿可以当马骑,几个板凳摆在一起就是一辆小火车,那今天这几个瘪了气的皮球的玩法也就不足为怪了。

幼儿教育随笔3

  儿童的各种活动中处于尝试阶段,儿童还不能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因此,儿童能做出某种活动,刚开始都是小心翼翼地不很自信,通过成人的肯定,鼓励。他们的行为被确认了。他们的偶然行为便成了我成功的.经验,对儿童的勇气和信心激发积极情趣。鼓励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要善用对年龄稍大的孩子不必事事鼓励,他们的行为被确认了,鼓励的方式也应有分寸,对懦弱的孩子应多用,对能力强的孩子应慎用,以免追求孩子的情趣使儿童知道不是每事必表扬,这样才能,发挥鼓励的教育作用,也可以用游戏化的语言鼓励孩子,老师从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多一些既充满爱心的办法。

幼儿教育随笔4

  世上自古以来有许多因占有土地或金钱而发生的战争,可你们见过为几个又小又轻的气球发生的"争夺"战吗?我就曾经目睹过一件这样的事。

  6月1日上午,全福元为了吸引孩子们搞促销活动。我带孩子兴致勃勃地来到全福元,准备带孩子游玩一番,全福元门口的两位服务员正组织到店的小朋友到门口做游戏,做完游戏,她拿来一把气球,准备送给小朋友留作纪念,小朋友们都安静的排好队等着。

  谁知在旁边看得大人却等不及了,一拥而上冲进小朋友的圈内,争先恐后的争夺气球,不管是衣冠楚楚的男子,还是打扮入时的摩登女士,都不顾一切的往前挤着。同时脚踮得高高的,胳膊伸的长长的,生怕拿不到。我看见一个青年男子,仗着身高体壮挤到最前面,他拿了两个气球,脸上立刻显示出一种满足感,招呼他的孩子道:"乖儿子,看,爸给你抢了两个气球呢?在争抢的队伍中,女士们也毫不示弱,有一位戴着金首饰,背着真皮皮包,穿着时髦的女士也像长臂猿猴一样伸着胳膊抢气球,但是没有抢到,,顿时只见她急得面红耳赤,绷起了脸,还唠叨着"为什么不给我们家子女"之类的.话。仅仅几分钟,三十多个气球已经被一抢而空,而本应该得到礼物的小朋友们只得望"球"兴叹了。

  望着眼前的一幕,我想了很多,这些大人其实都是为自己的孩子抢气球,从表面上看是爱孩子的表现,但不知道他们想到了没有,他们这种行为与平时他们嘴上常对孩子讲的"不要自私,要学孔融让梨,要举止高雅"等都是自相矛盾的,孩子们看到了家长们的所作所为,还能怎么听得进去那些说教呢?许多人都说独生子女太自私,根源在哪里呢?是不是跟这些唯恐自己孩子吃亏的家长有很大的关系呢?虽然这是一件小事,难道不值得当代家长深思吗?

幼儿教育随笔5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特别热衷于玩各种游戏,过家家、搭积木、玩水、玩土、捉迷藏等,玩得不亦乐乎!其实,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以及知识的获得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有的老师曾经也谈起过:会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带孩子去户外玩,可是当孩子真正放开手脚要大玩一场的时候,我们又因为各种各样的担心而不愿撒手:孩子奔跑时,我们担心摔跤,大声呵斥他慢着点;孩子亲近自然,玩沙玩土,我们怕脏怕细菌,急忙拉开孩子;孩子一个人玩时,我们怕他孤单;好多孩子一起玩时,我们又担心孩子之间出现欺负现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怕出现以上现象,家长的不理解,以至于对我们的言语挫伤,所以才会谨慎的替孩子做选择;孩子在玩耍时产生了矛盾,我们担心孩子不会解决,所以义不容辞的替孩子出面。老师以自己的经验与阅历去为孩子做选择,却从没想过我们给孩子选择的,是否是孩子心里最想要的;我们谨慎小心的呵护着孩子,因为我们太爱他,总是怕他受到伤害,可是我们这种过分的担心是不是对孩子的成长也是的一种阻碍呢?

  我认为:适当的'放手让孩子去玩,对孩子也是一种爱的表象。

  首先,和孩子们制定玩的规则,如果在玩耍中出现犯规现象,适当地给予惩罚。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也一样,不加引导教育,就会走弯路。学龄前的孩子辨别能力和自制能力较差,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倾向,当孩子出现错误行为时,教师就要及时加以阻止教育。例如:有一次孩子们在玩“冰棍化了”的游戏,郑奕小朋友故意把脚伸到其他孩子面前,致使这个孩子摔了个大跟头,而郑奕呢,却哈哈大笑。我严厉地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并狠很地批评了他,让他在全体幼儿面前承认错误,让其他孩子来想办法怎样做。最后孩子们一致同意如果再犯同样的错误,就不和他玩了。但几天后游戏时,郑奕又犯错了,于是,我采用了隔离法来对待,终止了他的游戏,让他在旁边反思反思。我还告诉其他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如果再出现这种错误的行为,也会受到惩罚。我认为,在运用一些教育方法时,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能因心疼孩子而心软,以免助长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其次,教给幼儿安全保护的知识。孩子的年龄小,有时不知道什么是不安全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及时地告诉他们有关的安全保护的知识。例如:玩耍时不扔小石头、奔跑时不推不挤、不拿树枝玩等等。

  最后,让幼儿玩有所得。放手让孩子玩,不是放纵让孩子玩。不是把孩子们带到户外,说一句:自己去玩吧|!这样孩子们会疯跑,既不安全,又放纵了孩子。我的做法是:让孩子们自由组合为几组,一组可以去沙池玩,一组可以去玩轮胎、一组可以去大型迷宫玩……这样孩子们在玩之前就会动脑想一想,我要去哪里玩?玩什么?怎样玩等等。你们看:玩轮胎的孩子把轮胎和梯子结合了起来,做成了梯子桥,胆子小的从梯子空里走,胆子大的从梯子上面走……孩子的交往能力有了提高,平衡能力得到了锻炼,创造力也有了提升。再看:去沙池玩的孩子们更是玩出了新花样:堆一个圆圆平平的,上面插上树枝,玩起了过生日吃蛋糕的游戏;在沙子下面挖出深深的,蜿蜒曲直的那是战壕;有的一不留神挖出个石头,那更了不得了,有的说是小鸭,有的说汽车,更有甚者说是恐龙……你会发现孩子们的创造性有多大。他们会从共同的游戏中,学会与人合作的一些规矩,还会互相激发出更多的想象力。

  所以,请放手让孩子自己玩吧,你只需在一旁观察和引导。 “放手”不是不管,而是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更加敏锐的观察力、更加高度的责任心等等,来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放开手,孩子会做得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好;放开手,孩子也能收获更多的自信与快乐!

  放手也是一种爱!

幼儿教育随笔6

  今天我们班刚从外地来了一名新生,他的名字叫杨艺鸣。他特别聪明、好动,喜欢打架。我特意安排他跟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同桌,就在我面前第一张桌。第一周他表现很好很听话。第二周的.一天,女孩的家长告诉我:杨艺鸣经常打架。我想:杨艺鸣表现很好,没有打架。我告诉家长调查核实一下。家长走后我发现杨艺鸣紧紧贴近小女孩,两只小手不停地在打小女孩。我悄悄地走过去,杨艺鸣立即停下了,脸一下子红了。他站起来低着头说:老师,我错了!我说:知道错了,只要承认错误,改了就是好孩子。

  课后,我找杨艺鸣谈心。我说:你敢于承认错误是个好孩子。只要彻底改正错误,就更好了。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能改好!他的脸又红了。我问:你能做到吗?他使劲的点头。平时他有一点点的进步,我就大力表扬他。他进步可快了。

  几句表扬的话,使杨艺鸣杨艺鸣改掉了坏习惯。现在的杨艺鸣上课端坐静听,再也不打架了。

  没想到:表扬的作用真大!

幼儿教育随笔7

  和以往一样,我认真地备着课,许老师拿着绸带带着小朋友出去上健康课去了,小朋友手里拿着绸带开心地唱呀跳呀跑呀,一番很热闹的场景,许老师和小朋友们也时不时地玩耍着,感觉很开心。过了不一会儿,就在我专心写着字时,一阵急促的跑步声朝我而来,我转头一看是许老师,一听她的语无伦次的声音,很严肃很紧张,我赶忙问:“出了什么事?”她说孩子磕掉牙了,快!快……我一听,吓了一跳,怎么会呢?出去的.时候还好好的啊!容不得我多想,三步并作两步,急切地跑了出去。只见那个小朋友的嘴里嘴边上全是血。这时孩子吓得已经哭了起来,我亲切的对她说:“别害怕,让老师看一看”,我赶紧从口袋里掏出手绢给孩子擦起来,一看孩子的当门牙磕掉了,血不停地往外流,于是我和许老师赶紧抱着她上了医院。来到医院后孩子的情绪渐渐地稳定了下来,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们。经过医生的处理,血总算止住了。

  针对上课这一突发事件,我们特意对小朋友进行了一次安全教育,并让那个孩子把她当时的感受给大家讲述了一遍。就这件事我也作了小结:上健康课之前老师必须首先向小朋友强调一定要注意安全,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老师一定要多长一只眼睛。我们要时时刻刻的提醒小朋友注意安全事项,时刻观察幼儿的行为。除了这些还不够,并请家长一起跟我们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我们和家长共同努力,让小朋友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让我们的小朋友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教育随笔8

  接待孩子入园的时间,大一班睿睿的爷爷来送孩子,孩子进园后蹦跳着跟同伴走了进去,可是老人一点离去的意思也没有,想要对我说什么,又欲言又止的神情,让我警觉:这家长肯定有事。我忙招呼值班老师在门口迎接,走过去对睿睿的爷爷说:“大叔,有什么事到办公室说吧。”

  待走进办公室,就看到睿睿的爷爷气的边说边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看来真是有备而来的呀!)激动地嘴唇哆嗦着对我说“老师,你看看,这就是打我孩子的名,我都问好了,孩子今天不愿意来上学,就是他们给打的,吓得不敢来了。”面对激动不已的老爷爷,又想想刚才跟同伴一起玩的睿睿,我就断定,这里面一定有误会,因为,光凭老爷爷提供的名单里,我就找到答案了。(名单里提到的这些孩子,都是平时跟小婕玩的比较合得来的,而且是不爱打架的孩子。)

  但是老爷爷的一句话,还是让我深感触动,就如给我当头一棒,“你告诉老师,我就办了你。”这句出自孩子口中的话,虽然在我们老师听起来,所谓孩子口中的“办了你”,就是“不跟你玩”,之类的话语,但是在家长的心里,就是最龌龊的语言。

  经过调解与班主任的.调查,事情没有进一步发展,最后老爷爷脸部僵硬的肌肉终于舒展开来,孩子才算放心的留下。

  但是,我就在想,为什么等到事情发生了,我们才有所警示,为什么我们就没有早发现、早制止呢?如果今天睿睿还是一日既往的来上学,是不是就说明我们的教育没有问题呢?

  因此,通过这件事,让我们深深的再一次反省,“亡羊补牢”的做法要不得,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件事才是最重要的。

幼儿教育随笔9

  孩子们进入小班生活已一个多月,我们在班上开展了剪纸活动。我们发现孩子们的能力水平有很大差异,有的会使用简单,有的则连拿都没拿过。孩子在日常生活、游戏,特别是在制作手工作品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剪刀。许多家长都怕孩子操作时出现危险,所以对于孩子接触剪刀则是慎之又慎,不敢尝试。其实,3-4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开始学习使用剪刀了,正确的使用剪刀不仅可以促进孩子手部小肌肉灵活的发展,更能训练良好的手眼协调性,养成做事专注的品质,对于兴趣爱好、自信心等的培养都有一定的帮助。只要注意引导,教给孩子正确方法,就可以发挥使用剪子的`优势避免问题发生。

  人们常说心灵手巧,反之手巧心灵。那么在家庭中父母也要多给孩子练习的机会,帮助幼儿熟练使用小剪刀。

  1.也为幼儿选择一个平头(安全),能剪东西(刀刃锋利),好使用(合口不松也不紧)有童趣的儿童专用剪刀。

  2.教给幼儿正确的拿小剪刀的方法和剪东西的方法。一般为右手拿剪刀,持剪刀的方法是拇指和食指分别穿进圈内,若是大点的剪刀拇指和四指分开即可。左手拿着东西的下端(可以是超市海报、废报纸、画片,树叶或其他物品)。眼睛看着要剪的地方,小心不能离左手太近以免伤着左手。

  3.开始学习时,准备的东西不要太大,让幼儿练习剪直线。随着孩子的掌握程度逐渐增加难度(沿轮廓剪)。

  4.把学习使用小剪刀变成为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如按轮廓线的形状剪,可喻为剪面条,剪小汽车等等。当孩子有了一定的基础时,可以教孩子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小制作,可以鼓励孩子自己设计一些小制作。

  5.孩子初学时家长一定要在身旁以保证安全。要求孩子剪时必须看着剪的地方,不拿着剪刀乱走动。用后放在一定的位置等等。当幼儿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养成正确安全的使用剪刀的习惯时,可以让幼儿独立去做。

  6.当孩子开展剪纸活动时,为孩子提供装废纸的小筐。最后还需要鼓励孩子自己将废纸收拾干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7.每当幼儿有进步时要及时鼓励,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家长要学会欣赏孩子的作品,这样幼儿有成就感。家长要保管好幼儿的作品,珍惜孩子的劳动成果,也是对孩子人格的尊重。

  8.若孩子从开始就习惯用左手使用剪刀,不要强迫孩子用右手。两只手都可以用,若左右手都会使用小剪刀,孩子的左右大脑将会得到更好的开发。

幼儿教育随笔10

  幼儿园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处理好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家长既是教育的消费者,又是我们各项活动的支持者。只有处理好家庭与班级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家园共育的良好目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和在家的情况很有可能是两个样子,只有有效的沟通,家长才能发现幼儿平时他发现不了的闪光点。毕竟孩子在园时间比在家时间多得多。而教师则可以通过家长的叙述,对幼儿提出更加合理适宜的要求,更加了解每个幼儿的不同,更好地做到区别对待。

  如何处理好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呢?我个人的观点是将心比心。用一颗真心去对待所有的家长朋友。有时候我觉得我们是朋友,是平等地。我们并不用时刻强调彼此身份的不同。班级的孩子都可以是你的好友的儿女,因为信任,所以交予你照料。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朋友一般的沟通交流,我希望家长不必太计较我教师的身份,毕竟大家年纪相差都不大。我是你在孩子教育方面的一个朋友,对于你的孩子你有什么问题都能够来和我讨论,我们共同解决所有的难题。我们班的孩子都会用语音和我聊天,说说他们自己现在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情。我有什么事情也会和家长商量和诉说。我觉得我和孩子,和家长都是朋友。也许这样密切的交往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可是我的原则就是如此。也许真的要碰壁才知悔改吧。我坚信捧着一颗心来,别人也会把心给你。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班家长发的这样一段话:您爱孩子,孩子也爱您,孩子不会忘记您,做家长的'更不会忘记您!感谢您对孩子的付出!感谢您对孩子的陪伴!有您这样的好老师是孩子的福气!感恩。我觉得这是我的哥哥对我的夸奖与表扬,是对我付出的赞赏。

  家长们,我希望大家可以打开心扉,把自己对老师的要求,希望老师对幼儿的要求诉说出来。既然能在一个班相遇,我觉得都是很奇妙的事情,我们之间不需要有任何的阻拦以及隔阂。只有畅所欲言,我觉得才能把我们班创造地更加人性化,更加受孩子喜爱!

幼儿教育随笔11

  很早的时候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篇文章:某公司招工,有很多应聘者,应聘者逐一到办公室进行问答,每个应聘者都高高兴兴出来,看来问题回答的很好,最后一位应聘者快到办公室门口了,忽听到有一个孩子的哭声,这位同志没跨进门口,就急忙讯着哭声走了。结果,最后这个同志被录用了。

  今天早上,我也尝试了如此真实的事情,然而不同的是我面对的是我的孩子们,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课间操做完了,孩子们往各自的教室跑,作为教师的我已经在室内等候了,不知哪个小朋友把我打扫教室用的抹布扔到地下了,本来我想弯腰捡起来,心想,这不是锻炼孩子的机会吗?看孩子们有什么反映,每一个孩子都没有忘记在教室门口站着的我问“老师好”,每一个孩子又是那么随意的绕过那块抹布走到自己的桌前。那一刻,我心惊了,我为之一震,我不敢看孩子们,更不敢看仍在地上的抹布,这块抹布默默跟随我为班级出了很多的力。

  面对孩子们,我说什么好呢?我无法开口,作为幼教工作者,我是一个失败者,我整天想着怎样教育孩子、怎样和孩子融为一体。然而,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明白:光有呵护和引导是不够的,我们应该以身作则,用行动去感染孩子们。

  我不想说什么、不想做什么,我静静地走到教室门口,慢慢捡起那块为我们打扫灰尘的抹布。

幼儿教育随笔12

  作为老师,应该做到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职责要求,有时自己的言行在无意间或许会伤害到其他幼儿,在班上,有几个孩子长得特可爱。爸爸妈妈把他们打扮得象小公主似的,这些孩子自然而然在老师心中占据了很大的空间,有时会和他们逗逗玩玩,这天午餐后,我象以往一样坐在椅子上,抱着碌碌亲了一亲,碌碌是一位非常惹人喜爱的小女孩,当我回过头来的时候,一双充满渴望的小眼睛,不禁让我心头一振,只见黄俊杰两只小手托住下巴,水汪汪的`小眼睛盯着我一眨也不眨。黄俊杰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小男孩,身上穿的衣服很不整齐,因为经常犯错误,平时只有挨骂的份,更别说抱了,作为老师,应该无条件地关爱每一个孩子,不应该有偏爱,每一个孩子都会渴望自己被自己的老师疼着爱着,想到这里,我连忙跑过去抱起黄俊杰,在他的脸上也亲了亲,只见他的小脸蛋上顿时笑开了花。洋溢出无限的幸福感。

幼儿教育随笔13

  以前,我认为在孩子活动时老师最好参与进去,这样可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今天的事使我有了新的想法。

  幼儿在玩角色游戏时,我让他们自由结合,然后就走开了。欣然、乐乐、妮妮三个小朋友在玩“娃娃家”的.游戏,只见妮妮对欣然说:“妈妈今天给你做蛋糕吃,你高兴不高兴?”“高兴。”欣然说。妮妮说:“现在让你爸爸送你上幼儿园。”欣然对乐乐说:“爸爸再见。”这时,妮妮忙开了,她一边捏橡皮泥一边说:“这个蛋糕真大,孩子一定喜欢吃。”他发现我在看她,不好意思地笑了,随之就不做了,我说继续做,她怎么也不肯,我只好走开了,然后又继续做了起来。

  这件事使我认识到: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教师应多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无拘束地去玩、去发展。

幼儿教育随笔14

  今年,我带的是刚入园的宝宝。他们的年龄都在3——4岁。这些宝宝,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肤浅,生活经验贫乏。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要多帮助幼儿认识大千世界中的美好事物。

  记得他们刚来的时候,情绪都不是很稳定。尤其是在下午放学的时候。有的家长来接宝宝比较早;而有的家长由于工作的关系姗姗来迟。那些走的晚的宝宝们往往看见别的家长就会哭闹。有一天,班里的一名小宝宝哭闹不止。于是,我拿起了一桶橡皮泥,“宝宝们,看看这是什么?”宝宝们一看,大叫说是橡皮泥。我问他们想不想玩,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想”。我观察了孩子们看见橡皮泥的表情,个个都迫切的想要得到。那一个下午,孩子们拿到橡皮泥不停地揉、捏、搓,玩的不亦乐乎!看见孩子们对橡皮泥这么喜欢,我忽然眼前一亮,何不让这小小的橡皮泥发挥一下魔力呢?

  第二天,我准备了好多桶形色各异的橡皮泥。当放在桌子上的'一刹那,孩子们都欢呼并且尖叫。我让孩子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橡皮泥。并对宝宝们说:“今天我们进行一次橡皮泥大比拼,宝宝们利用手上的橡皮泥捏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携物、植物、餐具、蔬菜水果等。最后,我们看看哪一名宝宝获得巧手宝宝的称号。”比赛正式开始了,每一位宝宝都迫切的开始了工作。有的宝宝用手压,有的宝宝把橡皮泥放在桌子上搓,而有的宝宝借助了橡皮泥中本来带的工具把橡皮泥给切的一段一段的。 一会的功夫,孩子们得作品就展示出来了。我走过去一一的观察。有的搓的是圆形,有的是圆锥形。于是我问他们:“你们做的都是什么呀?”宝宝们得答案各不相同。老师:“我做的是鱼丸”,“我做的是胡萝卜”,“我做的是面条”,“我做的是水饺”。突然,一个孩子的作品吸引了我的眼球。她的作品都是用长条的橡皮泥做的。说真的,我真没看出来宝宝做的是什么。于是我问:“如意,你做的是什么?”如意耐心的给我解释。她说:“我做的这个是小桥,下面是水。我们要从小桥走过去,要不然我们该掉到河里了。”听了孩子的解说,我顿时明白了。原来,每一位孩子的想象力都是不同的。当他们拿到相同工具时,会动用他们的小脑袋想出不同的玩法。这次的比赛我发给了每一位宝宝一个小礼物。因为他们的表现出乎我的想象,都非常的棒!

  在生活中,我们要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启孩子智慧之门,打造幼儿灵巧之手,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努力探索和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开发幼儿智力。幼儿不但掌握了技能、技巧,同时也开发了幼儿智力,培养了他们对艺术的浓厚兴趣。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我们要从小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因为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要建设者,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加油吧!

幼儿教育随笔15

  午休入园时间已过,雨薇还没有入园。孩子们已进入区角活动。刚想电话联系雨薇的爸爸问问是怎么回事,这时雨薇爷爷拉着哭着的雨薇走进活动室气呼呼的对我说:“老师,你看雨薇今天可真是把我气死了。”我询问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原来,雨薇拉肚子刚刚治好,来幼儿园时要买上雪糕,爷爷为了雨薇的健康不给买,雨薇就不来上学了。无论爷爷怎么劝她都不听,走到门口使性子,我只好把她叫进来。

  走进教室后,看到雨薇一脸的不高兴,我对她说:“雨薇,你肚子刚刚好,怎么能吃凉东西呢?多喝开水才是最好的办法”,雨薇勉强的点了点头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看到孩子一脸的.不情愿,我想,必须想个办法,要让孩子心服口服才行。

  我告诉孩子们“如果拉肚子,我们的身体就会脱水,身体会不健康。水是我们的身体中不可缺少的,如果是肚子就不能再吃凉的东西,最好是用多喝水来补充自己体内的水分,嗓子不痛,嘴唇也不干了,而且你会越来越漂亮。白开水与各种饮料是不能相比的,白开水才是最好的饮料。开水能提高人体脏器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有利于较快降低累积于肌肉中容易让人感到疲劳的乳酸,从而达到消除疲劳,焕发精神的目的。喝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对身体非常重要,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喝水,只有坚持喝水才能使小朋友的身体更加强壮”。

  从那以后,雨薇再也没有像爷爷、妈妈要饮料喝。他的爷爷说:“雨薇变了,不用再和他唇枪舌战了,孩子就是听老师的话”。从那以后,班内的孩子也没有因为向家长要雪糕、饮料不来上学的现象了,他们都变的爱喝白水了。

【幼儿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幼儿教育的随笔06-12

幼儿教育随笔06-14

幼儿教育随笔06-26

幼儿教育教学随笔05-19

幼儿教育教学的随笔06-14

小班的幼儿教育随笔06-14

最新幼儿教育随笔05-07

幼儿教育反思随笔07-12

大班幼儿教育随笔04-01

小班幼儿教育随笔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