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随笔作文

时间:2024-01-09 13:37:25 随笔 我要投稿

随笔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随笔作文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随笔作文

随笔作文 篇1

  暑假里,爸爸天天带着我一起晨跑。

  每天早晨6:20,我就被爸爸手机里《大长今》的歌声唤醒,勉强睁开朦胧的双眼,依依不舍地告别凉爽的空调房,直奔操场去晨跑喽。

  刚开始,我都能和老爸并肩而行,抬头挺胸,收腹,双手自然弯曲在腰部,随着轻盈的步伐,有规律地舞动,早晨清新的空气在我鼻腔里流动,我贪婪地呼吸着,一边跑着,一边欣赏起四周的美景来。

  只见跑道上有三三两两的人群,正和我一样沿着跑道跑着。中间的草地上则热闹非凡,有放风筝的,手中的线指挥着天空中翱翔的老鹰;有抖空竹的,那空竹上下翻飞,发出悦耳的“嗡嗡”声;有打太极的……清晨锻炼的人还真是不少呢。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进,我的呼吸也越来越急促,肺部开始有火烧似的疼痛,身体发软无力,脚步开始踉跄起来,双手也不知道该怎样摆动啦,感觉自己就快撑不住了。此时,我用无助的目光看向老爸,但他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该休息了吧?”我带着哭腔问道。

  “加油,再跑一圈!”老爸斩钉截铁地说。

  “啊!”我的大脑“嗡”的一下,一片空白,差点瘫坐在地上。我机械地迈着步子,也不知道挨了多久,终于从老爸嘴中传来了盼望已久的声音:“好了,慢走几圈,放松放松。”晨跑终于结束了,我松了一口气,放慢脚步走回家去。

  晨跑真是一件好事情,不仅可以强壮我的体魄,还能磨练我的意志。困难就像这晨跑一样,每次我只要再咬牙坚持一下,就会迎来胜利。有时候,越是简单的道理,人们越难做到,但是这次,我做到了。

随笔作文 篇2

  今天,我刚到南昌就发现我家停电了。爸爸叫我和妈妈到乡下菜饭店去吃饭,可是乡下菜也正在用烛光晚饭,我对爸爸说:我不想用烛光晚饭。于是,爸爸建议我们到百货大楼吃小吃,可是我又不愿意。后来,我们又到另外一家小店去吃饭,那家小店没停电,于是爸爸叫我们就在那吃饭,但是我们刚刚倒好水、点好菜,那里又停电了。没办法,爸爸又叫我到另一家店吃饭,我们走了很久很久,找到一家有电的小店,我和妈妈、爸爸点好菜,赶紧吃完饭就走了。

  我发现,停电真麻烦!

随笔作文 篇3

  有一种感觉,常常会勾起人的回忆。

  有一种思想,偶尔会感觉闲暇。

  那就是工作一天之后,面对视窗,浮想联翩的思绪。

  古人说,窗户是建筑的眼睛,不错,透过这个临街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外面各种有趣的事情。之后,就会成为一种心灵加工的场景。

  月明星疏的夜晚,独坐窗前,灯影连着稀疏的人潮,以及对面灯火通明的窗户,里面传出的笑语欢声,以及一些依稀的靓影,让人不禁想起,多少故事,就这样在窗户之后上演着。

  难怪很多人在自家的窗户外,都要好好修饰一番。或因为明亮,或因为是对外的形象塑造。

  在很多文学或者小说里,窗户就这样被很多文化人渲染着。或欧式古朴,或现代时尚,不一而足的城市窗户,也在每家的楼里楼外呈现。

  想想也是一种难得的情趣,青年时代,对于窗的感受,那就是爱情的纯净,如花一般的思绪,常常在窗户的角落上演。因为那是爱情的活生生的.动人场景,不管花园如何沁人心扉,临窗的感受,就是爱情的意境。城市没有回避的秘密,很多故事都是如花香一样心醉。

  人生也是一样,没有多少年的青春,也没有多少个四季的轮回。在自家的庭院里,看着花开花谢,也就是数个春秋,数个轮回。没有谁躲得过这种风华的年龄,而最终成为衰败的风景。如此,真有种“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不过,这种是文学意境,对于如我辈平凡人来说,这种高层次之感受,没有必要,也无法企及。只能面对每天的生活,挤挤公交车,坐坐公园小凳子,看看潮来潮往,人来车流的城市,也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风景。

  不管生活的真在什么地方?也不管内心的情归何处?做好每天的工作,就是一天的完美落幕,第二天依然一样抖擞着精神,用饱满的热情,迎接着曾经失去的一切。

  虽然,偶尔翻翻回忆,那只不过属于内心自己的空间。就像现在站在窗前,多少繁星眨眼,多少月色落入窗前。但无法想象这些都是属于谁?也无法尽收眼底。只有心灵的那片土地上,可以随意翻起来,想用什么方式播种就用什么方式播种。

  因为一个人,也需要有自己封闭的空间,至于窗外云卷云舒,繁华热闹。那些都是属于别人,每个人的生活,自有每个人的享受空间。

  现代不像过去,可以手里拿着纸笔,然后装出文化人的样子,或挥毫一曲,或卷书一缕。现在是信息社会,不是过去的古董思维,很多都进入了另一种感受里,空间也更大,那就是信息的魅力。

  所以,读书的感受没有过去浓了,看着一字一句的推敲,也没有过去实在了。无非是宁静的时候,轻轻翻上一本书,看是认真勤恳,其实最终也会被一些生活琐事耽搁下来。

  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在这样的秋意凉凉的季节,悄悄临窗而望,或者是感叹,或者是思考,都有着很多思潮。无非就是那种“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不关我等事,还要忧心忡忡。

  不过,或许是因为秋的临近,或许又是一天放飞的心情。但不管怎么样,“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季节到了,自然而然就会想起一切。

  不管三七二十一,看着外面的风景不想想也是难免,星月明,中秋也临近,思维落差一点,也无可厚非。因为想一想,心情自然明朗,就像外面朗朗笑声的情侣一样,生活如此平静,又何愁之有?

随笔作文 篇4

  这些天,脑子里总是会突然冒出木心的那首《从前慢》,并且一天之内无数次的循环,在课间的时候,在跑步的时候,在上下学的路上。有时是伴着旋律唱出的,有时又是一字一句地在心里低吟,我便总是不由自主地一字字揣摩,那种感觉很奇妙,会把我从眼前的人和事中抽离出来,在某一瞬间,那些属于我的“从前”,也会随着诗句,轻轻颤动我的心弦。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我背着书包走在街旁,莫名其妙地想起这句诗。是啊,从前慢。从前总是天天跟着姥姥去公园,一玩就是一上午。回去的路上,虽意犹未尽,但肚子已咕咕乱叫。姥姥牵着我,慢慢溜达着往家走,我的步子时大时小,有时猛地一蹦跳过一个井盖儿。有时又偏要去踩地上干枯的落叶,发出俏皮的脆响。老远飘来烤红薯的香甜气味,我便再也走不动了,拉着姥姥在街角买上一块儿。姥姥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小勺子。我也不怕烫,把红薯捧在手里,边走边吃,走走停停,姥姥也不催我,总是往前走两步,再回头慢慢等我。到了家,红薯吃完了,小手也烫得红彤彤。

  从前快乐的时光也慢。小区里有个小小的假山,假山里有个小小的山洞,这一直是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只要爬上两块“巨大”的石头,便可以钻进我们袖珍的山洞,那里只容得下三四个小孩儿,并且还要蹲下身子,膝盖碰在一起才挤得下。夏天的午后,不断有丝丝清凉的风从洞口吹进来,加杂着阵阵清脆甜蜜的笑声。我们在那里可以待上一下午,不知都聊了些什么,小小山洞里的时光总是很慢,很明朗。

  我不由地放慢脚步,可我还要赶着去上课,步子又不得不大了起来。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于我是这样,对于木心,或许也是这样: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我早已习惯上学时的“长街黑暗无行人”,并且感激,我正拥有木心回忆里的“少年时”。

  如今的日子转得快,笔杆、脚步、铃声都快。一生只来得及,走一次少年时。

  至于从前,“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我锁了,人家便懂了。

  但终究,锁不住留恋。

随笔作文 篇5

  很多人都说大学是历练场,在大学改变,变得更好。现在的我无法与他人比较,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各有各的性格,没有人是绝对的好,绝对的坏,亦或一出生就备受别人喜欢。我始终都相信,每个人都有被羡慕的一点,每个人都需要成长。现在的我虽说改变不大,一样的慢热,但是敢于释放真实的自己,学会了主动,学会了丢脸,学会了自尊。以前总会很容易感觉不好意思,遇事只会逃避远离。后来,即便是不开心也很快就忘了,会知道说清误会,会想着打破隔阂。自尊过了头就是自卑啊,我曾级就是一个超级自卑、超级委屈的孩子啊。为了改变自己,我努力增加自己的参与感,虽然不那么大,但是一切慢慢来。大学,不可缺少的就是社团了。学长学姐都很温暖,我们就像一家人,开开心心,自己也学会了很多东西,也遇见了很多让我值得学习的人。胆子大了很多,也少了很多的不好意思,一切在朝自己想要努力的方向努力。

  其实,写这篇文章,自己也是很迷糊的,毕竟自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自己都不了解,只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说实话,不管是哪个特点,总感觉自己就处在其中的尴尬的领域。说善良,可心里也会有一些坏念头;说诚实,有时候也会撒谎;说大大咧咧,可偶尔都敏感到要死了;说坚强,有时候就跟泡泡似的脆弱。从小没有安全感,缺爱,可还是喜欢看各种恐怖的东西,身边有一群爱着自己的人。身为一个理科生,感性却超越了理性,多么矛盾!会不会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体呢?没有人能全面理解一个人吧。就算自己来看,也是雾蒙蒙的。毕竟,人一半是天使,一般是魔鬼。只要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好了吧。

  这就是我,一个可能不太优秀的我,可能就像树林中一棵不起眼的小树上的叶子。但是,每一片叶子都是不一样的',我也是独一无二的自己,我可能只是一个过客,但是绝对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过客。我相信在大学的学习中我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当然我也不例外。我会用我未来四年的大学时光,去努力完善自己,让自己更加精彩,让自己真正的闪闪发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赢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随笔作文 篇6

  时光,像雨滴穿起的珠帘,美丽也梦幻,却始终不得存留,而空余一份念想,深埋了内心,还曾祈愿,永远让它神圣美好。时光也会像秋风,让你不觉却也无奈的萎靡了身影,乃至心情。时光,也曾满载着我们不着边的'梦想,艰难的维持着,迎击风浪。天上星零零散散的,点缀在月的一旁,装饰的犹如天堂,而那曾经又是谁人所向往。多年后的夜里,又有谁能许我一寸时光,让我重温儿时的柔情与梦想。

  我丝毫不在意此时天空是否灰暗,鸿鹄是否飞过,只要依然天上月,该在的依然在身旁,便无谓其他,纵使历万世劫,也不过青灯古佛罢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等到花纹回旋于衣袖,便与你为其添香如何?

  恨莫能生于古时,习战阵弓马,录将军之事,奋壮士之气,挽家国之将颓,此一憾也;哀莫能尽孝于年少间,及人父母,承欢膝下,此二憾也;叹莫能与伊人相伴,两地相思,一种闲愁,此三憾也。唯此间憾事,得悔此生耳。彼若有之,且憾之未及,辄 遗如是。

  双手推开窗前月,月明星稀,今夜断然不雨。

随笔作文 篇7

  “点头疯”属疑难杂症。人得上头像叩头虫,不由自主地经常把头上下猛摔,难以喝水、吃饭。一杯水喝进嘴的一两口,一碗饭十口有九口就落在地上,得了此病,心烦意乱,人不安宁。

  卫生厅长的父亲,就得了严重的“点头疯”,省市医院住院治疗效果不佳。亲朋好友从电视、报刊杂志看到这方面信息,就及时转告,马上送去就医,去过不少全国专业医院,中西医、针疗、艾灸、热敷等治疗无效。最后送往上海、北京各大医院治疗,钱花了不少,病患还是原样。

  父亲的病成了厅长最闹心的事。请来的保姆,嫌难经管,都是干不到一月,工钱不要,留张纸条,就偷偷地溜走了。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自老父生病,厅长百般孝顺,几年如一日,邻里亲朋非常佩服。但厅长有最大的心事:管的医疗卫生工作,父亲的病不是要命的,都治不好,不是天大的笑话吗?一般老百姓的疑难杂症又是啥结果呢?

  厅长带着省工作队,下乡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帮扶活动。邻村有位民间医生找他反映情况:说他家祖传诊所被县上卫生督查队关闭了,原因是不具备医生资格,取缔行医。已经当了几十年的医生,赵厅长要求诊所继续开。

  厅长问:“你啥文聘?督查队咋说的?”

  民医答:“中学,上过两年县卫校,靠祖传医方治病。督查人员说,省上文件通知,行医人员必须医科大学毕业,考有行医资格证的,取缔非法行医。我不具备条件,属非法,必须终止行医。”

  “县督查队是按文件精神办的,没错!”厅长肯定了县督查队的做法。

  “请问厅长,医圣孙思邈、名医李时珍是哪个医科大学毕业?又是在哪里考的行医资格证?打击取缔的应是没有医术、骗钱害人的江湖游医,不应取缔行医多年,掌握实践经验的在民间受尊重的老医生。一刀切仅凭文聘定行医资格,是不符合实际的,特别在农村就会造成缺医生,给群众带来不便,耽误病人的最佳治疗机会。”民医不满地质问辩解。

  厅长感到民医说得有道理,问题也无法答复,发出的文件,没有慎重的结合农村实际,调查研究不够。

  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汗流满面的一位病人家属,打听到民医就来找。请民医去给儿子治病。民医说:“我的诊所被查封了,取缔了我的行医资格。没法看了!才来找厅长。”

  病人家属说:“我儿才二十岁,是独生子。肚子痛,县医院说不行了。回来抱着一线希望,无论如何请你去看看,哪怕治不好,我们也就无怨无悔。”

  厅长说:“快让我带来的医疗队治!”

  病人家属说:“听到消息,我们赶来,请着看过了,专家也说没救了。”

  “走,我去看看。犯法就这一次,从今起金盆洗手再不治病了!”民医随病人家属急奔。

  厅长紧跟去看,病人痛得哭喊声撕心裂肺,民医用针、刀在前心后背挑割,又用椒树根土和泥滚搽,不到半点钟,土中抽出无数根白丝。病人没了声音,家属认为儿子走了,哭天喊地,大放悲声。

  厅长悄悄地离开了。民医喊:“别哭了,睡一会就好。”

  病人睡醒,感觉一切正常,就去找厅长,请求让民医的.诊所扯封条。厅长独访名医,说了好多推心置腹的话。民医也理解了政策精神,为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严管医务界是对的。

  “点头疯你能治吗?”厅长问。

  “能治!”民医答。

  “请你去省城治疗个病人。”厅长说。

  “不去了,发誓再不行医,免涨闲气。”民医回复。

  “我父患点头疯,跑遍全国都未治好,就请你给我帮个忙。”厅长恳请。

  民医拿出一块土,搅在水里,要病人一天喝三次,三天喝完。第一天病情缓解,第二天病情更轻,第三天病情消失。病人痊愈了,赞扬民医:“真是天下名医!”

  厅长的父亲,风风火火地从银行提来两万元,一定要民医收下,表示感谢!说花了不少钱,受了不少痛苦,都治不好,多亏民医妙手回春,是终生不忘的恩人。并要儿子另付药费,问民医啥药这么得劲?

  民医说:“千江泥。祖传秘方:‘马踩千江泥,能治点头疯。’因为没有成本,所以我分文不收。”

  后来,厅长了解到民医用祖传秘方,治好不少疑难杂症,特别是医院无法治疗的病人,只要经过民医的手就会起死回生。省医院的院长,听了厅长谈的情况,派人暗访得到证实,聘请民医为省医院医生。

  民医诊所重新开张了,不过名称换了,是“千江泥诊所。”注明:“省医院疑难杂症治疗分部。”

  周耀 甘肃省作家协会、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会员。甘肃徽县政协工作。邮编

【随笔作文】相关文章:

随笔的作文06-27

随笔作文09-29

随笔作文09-29

随笔作文09-29

随笔作文09-29

随笔作文09-29

随笔作文09-29

随笔作文09-30

随笔作文09-30

随笔作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