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家访随笔3篇【合集】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师家访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教师家访随笔1
家访是我们幼儿园每学期末每位老师必做的工作,刚开始时我很疑惑:我们现在的通讯这么发达,很多时候我们都通过电话…… 家访是我们幼儿园每学期末每位老师必做的工作,刚开始时我很疑惑:我们现在的通讯这么发达,很多时候我们都通过电话交流,有些小事则可以在接送的时间三言两语与家长交换意见,有必要走进家庭实行这样传统的家访吗家长会乐意接受吗通过三个学期的家访工作,现在我认为家访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减少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使我们的沟通交流更加有效。现在我将我本学期的家访感受做以下概括:
今年我们班有41名幼儿,我们的目标是走进每一位幼儿的家中,但是家长们对于我们家访反应不一:有的惊讶,是不是我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犯了严重的错误,老师要到家里来家访有的婉拒,我家地方小,又乱,那个时间我们没有空,抽不出时间招待老师;但更多的是欣喜,正愁没有机会和老师好好交流呢,对于我们的到来非常的`高兴。面对家长不同的态度,我们更困惑了,会不会因此而造成负面的影响,给家长们带来额外的负担但有一点,我们更清晰了: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观念确实需要我们的引领,而走进家庭的家访活动,正好给了我们一次了解、沟通的机会,对孩子,对家长,对我们自己,都将会是一次挑战。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家长们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家长们问的最多的问题是,幼儿园什么时候开始教写字算数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详细地向家长解释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使家长明白我们的教育不能超出幼儿的接受能力,不能拔苗助长。同时我们也详细地向家长了解了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健康状况、学习环境、在家表现、行为习惯,并听取了家长对教师的意见、希望,同时,有礼节、有分寸地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表现,肯定幼儿的优点,甚至是家长还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诚恳地指出幼儿缺点,耐心地传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让家长知道幼儿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幼儿园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提醒家长不仅要关心幼儿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幼儿的情感和品德。另外我们还给家长们布置了寒假作业,就是让家长寒假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把幼儿拿回家的幼儿用书再和孩子一起看一看,学一学。
这次家访给我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值得我反思事情,这对我今后的幼儿园教学工作来说是一个宝贵的经验。在学期即将结束的那个星期,我们班发生了一件令我非常难过的事情,叶文伟小朋友的大拇指被门夹到了,而且骨折了,当时我真的不知所措,这可是我从教以来发生的最严重的事故了,对于叶文伟和他的家长我感到非常的内疚。家访第一天我和陈老师去买了水果打算去文伟家看望他,我们坐着三轮车刚到他们家路口,就看到文伟和他爸爸在那等我们了,到了他家他爸爸妈妈和热情的招待了我们。我们首先对于在幼儿园发生的这件事表示了歉意,也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在整个家访谈话过程中他们表现出了对于这件事的理解,说这是个意外,没有关系,文伟自己平时也很调皮,还说文伟经常说老师很好。听了***妈的话我一方面觉得很高兴,家长这么理解我们的工作,另一方面更觉得内疚了。这次家访还有多印象深刻的事,如:郑乐珊高兴的拿小时候的照片给我们看,给们讲小时候的事;叶雯婕兴奋的给我们表演培训班学过的舞蹈;还有很多家长会着孩子在路口接我们等等,这些都很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夜感受到了温暖。
通过家访,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平时不了解的情况,与家长进行了情感沟通,达成了共识,更大范围地取得了社会对教师工作的尊重与认同,也使得我们自己再次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神圣(与责任,激发了工作热情;更使我们得到了教育和锻炼。家访不仅仅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感动和宝贵的经验,家访也带给了孩子们满心的快乐:“老师到我家来了!”家访后的几天,孩子们交流的话题都是同一个内容。孩子们的一言一行,都让我们感受到那种溢于言表的快乐。家访更带给家长全新的感动:“老师,谢谢你如此细致!”教师对孩子日常言行的细微介绍,对孩子个性的详细剖析,老师的家教理念让家长们耳目一新,从来没有想到,教养孩子还有那么多的道理!
小学教师家访随笔2
今年很有幸,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小学数学教师。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并不像老师,或者学生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不是因为我误人子弟不会教书,实在因为我的脾气太好,不忍打骂学生,毕竟从未带过课,加上他们又是那么天真善良的孩子,本身自己也还未正真成长起来,替自己争口气,也为他们的父母着想,不敢打骂孩子,更加和蔼可亲。
我也是临时被校长委任的,本想让我带音乐先锻炼一下我的能力,又担心我唱歌吓坏了孩子,无奈之际,音乐老师回归才解决了校长的烦心事!说句实话,我第一次登上讲台没有任何准备,在没有备课和毫无打扮之下颤颤巍巍的站在黑板前,作了不太精彩的自我介绍之后就匆匆进入了新课程。
讲着我自己都不太懂的课题、看着懵懂的孩子我只好让他们自习。借着下课的空闲与同学们搞好关系,幸好他们还算给面子,有人问我芳龄几何?家住何方?甚至还有调皮的男孩还关心我婚否?我被他们的天真所感化,也学着与他们融合,关心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
慢慢地学会备课,不断地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授课技巧,加上同学们的鼓励和支持,我渐渐克服了紧张,能够正常的上一堂完整的数学课。为了增加课堂的生动性,我学着讲一些笑话、模仿一些动物的肢体动作,穿插点课外的趣味知识,让讨厌数学的孩子能够专心听课。
为了更加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态度,我还让学生给自己提一些意见或建议,大部分同学刚开始比较保守,在我的带动和劝说之下勇敢起来,脸红着说我上课声音太小、抄题太快,也有同学抱怨我很少利用多媒体上课、也很少给他们放映电影…后来我把意见汇总在一张纸上,慢慢的改正或转变自己的态度。
我最喜欢的还是让他们考试,一来可以测验他们的水平进而因材施教,其次也能检验我的教学水平,对于不足之处还可改进,最重要的还是能够奖励考好的同学、鼓励考差的再接再厉,也让他们知晓我不是严师,更不是个吝啬的人,只是我没有想到有些同学竟然得寸进尺,厚着脸皮要我奖励玩具、卡片之类,在我的循循善诱和英明教导之下才逐渐的解决这些问题。
我也会在同学的生日之际献上自己制作的礼物,以代表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有些同学还担心我会不会因此而破产?也有家长托我多加照顾他们的.孩子,抱怨让她孙子成绩下滑的也有人在,还有母亲愿意把孩子让我托管照料…而我回答的是我会本本分分的做好我该做的事情,绝不会偏袒任何孩子,也不会让您的孩子受委屈。当然也会有一些突发状况出现:第一次遇见上课有两个同学牙掉、还有鼻血流淌不止的学生、肚子疼、发烧更是家常便饭,这对我来说也是极大的考验:让我懂得如何学着去照顾别人!
我在尽力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也会常和学生们聊天,关心他们的家庭状况,甚至保持和稍微懂事孩子们的沟通、交流,也和他们共同努力、进步、成长!尤其是在农村学校之时的两天监考,给了我深深的触动和反思。观察到了大多农村学生营养不良、面黄肌瘦,有的还带着面包、方便面来参加考试;不少学生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成绩也不太理想;农村教育环境也不太乐观,尤其是窗外的垃圾污染了整条河流而臭气熏天,室内的课桌里布满了蚊子,盯的学生无心考试;更让我痛心疾首的是,没有学籍的考生直接没收试卷,以零分计算,这让辛苦一学期的学子一无所获!
与60位淳朴可爱的青春少年呆在一起,久而久之,也变得童心未泯、开朗起来。犹记今年六一节日的联欢会,每个学生都来表演一个节目,有的唱歌跳舞、有的舞枪弄剑逗大家开心,看着班长一本正经的主持节目,我也笑的合不拢嘴!在调皮活泼的同学起哄之下,我也厚着脸皮唱了最拿手的歌曲,这么其乐融融的景象生平从未遇见,而且每个孩子都是那么的天真无暇、聪明伶俐,这也更加坚定了我要更加努力教书育人,不辜负他们父母的期望和完成自己的光荣使命,争做一位优秀教师!
小学教师家访随笔3
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说到底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通过家访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所以这登门家访的'传统不能去。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也说明一个道理:人要常见面才会亲。所以家访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到心应手。对于家访的对象是后进生,我觉得“后进生”因为一些不突出的优点而受到老师的称赞时会很高兴,老师可以和家长一起从点滴的进步谈起,一分为二地分析学生,用优点去克服缺点。所以在家访时我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每次家访都会让我受益匪浅,和学生家长相互了解情况,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沟通感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并且同学生家长共同研究,在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小学教师家访随笔】相关文章:
小学教师家访随笔08-02
小学教师家访随笔7篇[热]10-10
家访随笔:赞美与肯定的力量11-16
教师家访随笔01-07
班主任家访的随笔12-02
教师家访随笔范文08-31
小学班主任家访随笔05-16
关于教师家访随笔07-06
小学教师的家访心得06-21
小学班主任家访随笔(实用)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