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构建学校文化搭建教育平台论文

时间:2023-03-21 20:54:53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构建学校文化搭建教育平台论文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现代学校的管理变革呈现出新的文化发展态势,一所学校的长远发展,常常取决于领导的管理哲学。学校管理变革的精髓,在于打造鲜明的学校文化精神,充分挖掘管理与育人的价值,搭建安全和谐的教育平台,构建具有独特魅力的学校文化。

构建学校文化搭建教育平台论文

  【关键词】组织文化;师德承诺;传统特色

  学校文化是包含着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行为文化等在内的学校意识和经验体系,是学校积累和建构起来师生共同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校长、制度与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在学校发展的第一阶段,学校的管理主要依靠校长的观念、人格与能力,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学校发展的第二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依靠一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在学校发展的第三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依靠校园文化与校园精神。

  众多成功的学校,都有深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她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每一位教职工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里,积极进取。学校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融合,而非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其核心的内容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形成的价值取向、优良传统和学校精神,她对学校文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校长在引领全校师生进一步塑造和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拓展学校文化外延的同时,以践行师德承诺为切入口,带领全校师生传承学校文化,提升学校精神,为创建锡山城区窗口学校奠定基础。

  1形成组织文化,提高教师素质学校发展要求形成学校学习行为,要求建设学校学习型文化,这里的“学习”由于强调“学校’’的规定性而不同于以住的“学习",具有鲜明的学校组织和行为的特质:它是一种基于学校现实问题解决的学习,是一种实现学校发展共同愿景的学习,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校本学习和研修;它是一种在个体学习基础上强调群体学习、伙伴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经历,提倡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分享、相互支持和共同成长;它是一种前喻学习、同喻学习、后喻学习并行和共存,强调学习者之间(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群体、教师与学生)的平等、民主和互塑的关系;它是一种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从而不断指向实践改善和行为提升,不断推进学校发展和特色形成的过程。

  美国作家写的著作《塑造军队》一书中指出,文化就像是黏合剂,能够贯穿于军事战役的始终,从而使军队团结在一起。他说:“文化是塑造团队的价值和前提,有了这种特有的文化,海军陆战队才能够成为海军陆战队,正是文化使他们团结一致。……”换句话,学校文化是学校团队的价值和前提,正因为有了这种特有的学校文化,全校师生精诚团结,学校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校长身在学校,心系教育,肩负一所学校的责任,读点有益书籍,倡导良好学习风气,是塑造学校文化的价值和前提。倡导良好的读书氛围,形成正气,引导教师、学生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这是校长的举手之劳,更是天长日久、坚持不懈的正劲小事,是件大事。 2002年10月,在一次语文教研组活动时,就提出由语文组牵头,创立东亭中学“云林"校园文学社,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以“读名著、品人生”为主题的系列读书活动。2003年7月,专门组织“云林”校园文学社学员踏访“阿炳和云林纪念馆”,了解名人的足迹,对比冷暖人生。2004年10月,青年教师人手一本《小智慧大道理》系列书籍,从点滴小事,感悟教育真谛。2005年12月,“真读、真思、真行”系列学陶师陶演讲活动,深深感染了初为人师的青年教师。2006年5月,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李镇西、朱永新等教育名家著作,聚焦每一位教师教学工作的艺术,期待以人格魅力构建富有亲和力的磁场。2007年10月,你一本,他一本,我们十本,你们十本……,短短一个月,汇集了全校师生的片片心绪,书香浸润了学校,书香濡染了师生,团委学生会倡议的“分享读书快乐”活动的目的意义,在全校师生广泛参与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2007年11月,王金战写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的推介,再一次感受了王老师身上特有的品质:爱心和责任心。2008年初着手构建一支教师学习发展型团队,以激励教师的学习和发展意识,达到教师与学校发展的双赢。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建立一种学习型的文化,形成教师群体学习、研究、创造的意愿和行为,建立面向实践、面向问题、面向经验的校本化的学习、培训、研修制度,是新课程所体现的新型教学文化的内涵与规定。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能否适应这样的要求,关键在于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师首先要成为全面的、充分的、有个性的人,教学才能充满智慧、个性和创造。全面提高教师自身文化内涵和综合素养,需要形成教师个体和群体自主、积极、终身的学习,把学习内化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只有建立一种学习型的学校文化,才有可能为教师的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提供环境、条件和氛围。

  腹有诗书气自华,胸有成竹志更坚。书籍成了东中师生的精神大餐,读书成了我们的共同爱好,书香使我们更加睿智,学校文化之苗就在这细雨声中得到了滋润,正在一天一天的长大。

  2融合传统特色,提升学校精神将学校传统、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建设融为一体,要求学校文化建设关注学校的历史传统、敬重学校的文化积累,回到学校的历史文化中重新发现、解读和建构学校思想和文化资源,使之符合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校史陈列室的建立,是学校历史和办学典故即学校文化的内涵结晶,重视学校的过去,是学校走向成功的一个显著标志。因为学校需要靠这种历史感将全校师生以及校友紧密地团结在这个受人爱戴的东亭中学集体里。

  学校从1951年开办以来,几经历史变迁,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文化,如“勤奋、俭朴、团结、求实"的校风;“严谨、博爱、善教、爱生”的教风;以及“勤学、精思、好总、创新"的学风等体现出东中几代人内在的价值和信念。学校古老的建筑——资景庵是当年众多东中学子求学的缩影,是历史的见证,是学校文化的象征。“资景庵”三个字看上去似乎十分世俗,但是却能够激发我们东中人持久的热情和信念。几任学校领导在决定校园环境、建筑、装饰、符专和标语的时候,都是从历史的角度来思考这一个在东亭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建筑,妥善地保护好,修缮好,让历史说话,让她承载着具有很强的文化感召力与凝聚力的符号来代表很难用言语表达的无形价值观,表达东中几代人所倡导或希望实现的一切。

  将学校传统、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建设融为一体,要求学校文化建设关注学校特色的形成。学校特色是学校长期积累所形成的,是学校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传统中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特点,是最能够表现学校个性和独特性的方面。学校特色是学校文化的整体表现。是学校理念和精神由内而外的自然呈现与自然生成,而不是外加的;是与学校文化的整体协调,是与制度文化、组织文化、行为文化相一致的,而不是相抵触的,或毫不相干的;是全体师生共同认可,并能够表现为师生基本行为的,而不是与师生无关的;是在学校氛围中能够感觉到,并形成明显学校标志的,而不是需要刻意讲解和阐述的。因此,建设学校文化就是形成学校特色,形成学校特色就是在建设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应该是基于学校的,本来就是校本化和特色化的;学校特色应是文化的、内涵的、品质的,是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特色形成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表述。

  中央大道两侧、小树林里、楼梯过道边、宿舍围墙上、教育综合楼下包括学校校本课程《篆刻》室里的学生作品都在以有形的方式表现无形的价值,体现学校的历史和传统即体现学校文化永恒价值的重要符号。众多省内外的教育考察团尤其是省市区包括书法艺术家来校莅临指导后,都十分感叹,东亭中学的特色教学校本课程《篆刻》启用,意义深远,让学生从小学习篆书、篆刻,不仅是学校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更是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校本课程《篆刻》已经在无锡市乃至江苏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校文化正在得到不断得到继承和弘扬,学校精神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将学校传统、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建设融为一体,要求学校文化建设更为关注学校精神文化的培育和成长。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是学校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表现、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是全体师生的实践智慧和精神贡献。学校精神的形成需要时间,需要积累,需要传承,需要延续,需要不断地表现。这种传承和表现需要物质、组织、活动、实践的依托,需要学校文化活水的不断滋润和涵养。

  3恪守师德承诺,促进学生发展学校文化不仅是文字记录,更要有教师和学生两部分主体共同拥有并不断创新与传承下去。教师是学校文化传承接力赛的发起人,学生是学校文化的继承者,更确切地说,教师是学生阅读的道德书籍,学生是创新教育的希望所在,师表形象是流动的学校文化。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无论是“三要六不"师德规范底线,还是向社会庄严承诺;无论是学校干部竞争上岗,还是学校干部年度述职述学述廉;无论是去年区十佳师德标兵评选,还是今年区十佳爱生模范评选活动包括正在全面启动的全员德育等教育活动,都已经把老师的职业道德升华到师魂、校魂的塑造,上升到学校文化。

  每天清晨,我们学生走进校门时,都会发现身边多了一位老师,他在用目光注意着你,在迎接学生的每一天。今天是这一位老师,明天可能是另一位老师,但不论严寒酷暑,老师的身影依然存在。 学校因为有了这样的老师,学生的进步里就多了一份老师热情的激励和鞭策,学生的成功里就折射出恪尽职守、敬业奉献、爱生如子的东中人的一种人格魅力磁场和学校文化精神所在。

  回顾创业经历,深感校长在塑造学校文化中的角色十分重要,担子不轻,惟有身体力行,倡导书香校园,提升学校精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其管理与育人的价值,给学生搭建安全和谐的教育平台,构建具有独特魅力的学校文化。

  参考文献

  [1]赵中建主编:《学校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2]孙鹤娟著:《学校文化管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3]余世维著:《企业变革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4]沈曙虹:《文化力: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人民教育》2006年3—4期合刊。

【构建学校文化搭建教育平台论文】相关文章:

大数据下旅游管理平台的构建论文10-09

电子商务税务管理的数据平台构建论文10-08

区域教研文化构建的研究论文10-07

丰富文化内涵构建和乐校园的综合教育论文10-08

有关现代企业物流采购管理平台构建的分析论文10-08

构建绩效管理平台对人力资源效率的影响的论文10-08

企业计算机网络管理平台搭建及维护论文10-08

和谐校园文化中构建体育文化论文10-10

医院执行力文化的构建论文03-23

构建新型校园文化的思考论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