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小学音乐与绘画

时间:2021-01-28 19:01:39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音乐与绘画

  小学音乐与绘画

小学音乐与绘画

  摘要:音乐与绘画是两个不同的门类,各有自己的特点,它们由于差异而又相互区别。

  同时音乐与绘画又有紧密的联系,它们是在互相联系中发展的。

  关键词:音乐;绘画;共性;个性;感通

  音乐与绘画从理论上来说似乎是两种完全没有关联的艺术,分属两种不同的载体: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诉诸于听觉,而绘画是空间艺术,诉诸于视觉。

  一个以音响堆砌,一个以颜料涂抹。

  一个以运动形式表现万象,把意境填充于时间;一个把生动的情状凝于一瞬,把形象展开在空间。

  音乐以"描情"擅长,表达人的心灵;绘画以"状物"取胜,表现人或事的造型。

  然而在现实的艺术活动中,所谓音乐中的画面和绘画中的音乐感,又往往是艺术家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每当人们在谈论艺术作品时,也常常会说,这首乐曲简直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或者说,这幅画简直就像音乐一样迷人,这是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感受中形成的一种感性的经验,这种经验不仅表明了音乐与绘画之间的某种联系,而且也表明了音乐中可以表现绘画性的内容。

  1.音乐中的绘画性因素

  有人曾经说:音乐是有声的绘画,绘画是无声的音乐。

  音乐是无形的绘画,绘画是有形的音乐。

  优秀的音乐作品同时也是一幅美丽的画,而这幅画是一幅用音符当色彩、旋律作线条所绘出的只能用听觉去观看的心灵之画。

  1.1线条。

  所谓绘画艺术中的线条,是构图的基础,它的线条方向最终将构成一个具体的形象。

  而音乐中的线条与绘画中的线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有人说音乐中的旋律是以时间为画笔在不同的音高位置上勾画出来的线条。

  这是一个很确当的比喻,因为音乐中的旋律一方面体现在纵向的音程关系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横向的时间关系上,两者缺一不可。

  如果只有音程关系就体现不出线性的关系,如果只有时间过程则又体现不出音乐的起伏状态。

  线条可以说是音乐中最主要的绘画性因素。

  音乐中的线条体现的是一种抽象的运动方向,人们不可能从音乐的线条中感受到某个具体的形象,因此,抽象派的绘画比其他流派的绘画更接近于音乐,现代派的古典音乐更能体现艺术抽象性的特征。

  1.2色彩。

  许多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声称他们能从某些声音中"看见"某些颜色。

  G大调的英国国歌,有时就被认为是橙色或亚金色的;贝多芬的升C小调《月光》,则被认为是微蓝的白色。

  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共感觉",而美学上称之为"通感"。

  从物理学角度上说,音乐中的音色和绘画都是一种波动,即声波和光波。

  早在17世纪著名的科学家牛顿曾经用三棱镜将阳光分解为七种颜色,证实了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他在研究色谱的同时,得出一个有趣的假设,认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正好与CDEFGAB七个音相对应,其依据是,七度音之间的比例和七种颜色中的红与紫的比例恰好都为1:2差一点。

  尽管这样的推测还不足以把音乐中的颜色和绘画中的颜色一一对应起来,但是不少音乐家在他们的实践中还是努力寻求音响和颜色之间的关系。

  比如布利斯写过一部《颜色交响曲》,四个乐章分别命名为:紫色、红色、蓝色、绿色。

  他的灵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传统形式的对色彩的观念(这四种颜色分别代表死亡、狂欢、抒情、欢乐);颜色本身的特性;自己的某种"共感觉"。

  又比如斯克里亚宾的最后一部完成的作品《普罗米修斯:火的诗篇》,他以极进乎彩虹的色序排列调性,相隔五度,并使其与情绪像对应:C大调-红色,人类的愿望;G大调-橙色,创造。

  D大调-黄色,喜悦。

  A大调-绿色,争端;E大调-蓝色,梦想……

  1.3造型。

  人们常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说明音乐具有某种造型性的特点。

  音乐的造型不可能像绘画那样用线条和颜色在平面上组合成一种特定的结构位置,它是无形的.音响造型,通过特定的音响组合象征性表现出某种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的空间关系。

  这些造型所占据的空间不是真实的,而是由于音响刺激人们的听觉器官而造成的一种感觉,它不可能化为清晰的视觉对象,只能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体验中。

  2.与绘画有关的音乐作品

  音乐直接诉诸人的内心世界,有着巨大的渗透和亲和力,它能和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相互渗透、感通。

  比如当我们置身于美术展览馆,站在一幅深深打动了你的油画或者素描前,你可能感觉到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把你拉入画中,眼睛已经无关紧要了,好像只有心才可能与之感应,这时你却无法表达究竟是什么给了你这样的愉快,大概是线条和色彩所产生的效果,同音乐里的节奏和旋律对音乐爱好者所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

  2.1取材于绘画的音乐作品。

  历史上有很多音乐作品直接取材于绘画作品。

  比如穆索尔斯基的《展览会上的图画》,这首作品是直接取材于俄罗斯艺术家格尔曼的绘画,是他对亡友画家个人画展的一篇侧写,共分十个段落,并且每一段落的小标题都是原画的标题。

  渥尔顿的管弦乐《普茨茅斯的一角》取材于罗兰逊的一幅风景画,这类作品听众可以根据标题的提示,通过想象去捕捉具体的视觉形象。

  柴可夫斯基在谈及他的交响曲《弗兰切斯卡达李米尼》时说:"法国画家古斯塔夫多勃为但丁《神曲》所做的插图中《地狱的旋风》一画,大大激发了我的想象。

  "其实,早在17世纪后半叶,库普兰《莫尼卡姐姐》、《胜利的缪斯》等乐曲色彩艳丽、纤巧多饰的风格已经会使我们想起与他同时代的画家乔托的作品。

  作曲家的作品以一幅画为摹本,有了标题,也就有了内容,听众将自然而然地随标题去联想,音乐中感受画中的形象。

  2.2与视觉有关的音乐作品。

  还有一些音乐作品,是以作曲家对于各种景象或者事物形象的亲身体验为依据进行创作的,把一系列由视觉形象触发的情感体验通过音乐表现出来。

  比如《天鹅》,在钢琴波光粼粼的平静伴奏下,大提琴咏唱出一支舒缓沉郁的抒情旋律,象优雅的天鹅安详自在地浮游在水中……天鹅似乎总是被艺术家们赋予一种悲剧色彩,因此人们看到的除了天鹅婀娜多姿的体态,还有温柔哀怨的灵魂。

  又如,贝多芬在《田园交响曲》中第二乐章中,用不同的木管对不同的鸟类的叫声的模仿,暗示了一幅鸟语花香的春天画面。

  还有在中国传统乐曲《空山鸟语》中,当我们听到夹杂在音乐中的模拟各种鸟的鸣叫,自然就会产生视觉方面的联想和想象: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甚至似乎可以看到山上有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奇崛的岩石、爽枫的风、飘逸的云朵,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

  总之,音乐与绘画的密切联系,表明了不同艺术之间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吸收,这是促进各种艺术丰富发展自己独特表现力的重要途径,是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因此伟大的艺术家不只是局限于自己所从事的艺术门类,而是兼收并蓄,触类旁通,具有丰富的艺术修养,是成为艺术大师的必然途径。

  现代画家康定斯基说:"一个画家如果不满意于再现(不管是否有艺术性)而渴望表达内心生活的话,他不会不羡慕在今天的艺术里最无物质性的音乐在完成其目的时所具有轻松感。这样,将音乐的方法用于绘画。便产生了对绘画的韵律,数学的抽象的结构,色彩的复调,使色彩运动的现代愿望,现代绘画也就以音乐中找到了它的诸如抽象、象征等现代意义。

  "国画大师黄宾虹说过:"中国艺术是无不相同的,书与画是一本同源,理法一贯,虽音乐博弈、亦有与国画相通之处。"德国作曲家舒曼说:"有教养的音乐家能够从拉斐尔的圣母像得到不少启发,同样在美术家的心目中,诗歌都成了国画,而音乐家则善于把图画用音乐体现出来。"两门艺术的融合为它们各自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图画",这正是它们之间能够借鉴的根据和借鉴的本质要求。

【小学音乐与绘画】相关文章:

论音乐与绘画的关系01-15

中亚绘画与新疆绘画之联系01-30

小学音乐教育创新与发展论文10-30

建筑与绘画艺术的关系论文11-14

工艺美术与绘画艺术比较02-11

试论吴昌硕绘画与书法的关系02-13

谈“虚静”与中国绘画的创作05-24

浅谈设计素描与绘画素描的区别02-03

引导式创意绘画与高考美术的碰撞与融合02-16

审美与快乐式小学音乐教育研究论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