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私学制度下的蒙学和中国当代民办学前教育的对比研究论文

时间:2021-04-11 17:45:17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私学制度下的蒙学和中国当代民办学前教育的对比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描述了在中国古代私学制度下蒙学的快速传播和发展以及当代中国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通过二者的对比研究,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异同点以及蒙学对当代民办学前教育的启迪,以促进我国的民办学前教育更快发展。

私学制度下的蒙学和中国当代民办学前教育的对比研究论文

  【关键词】中国古代蒙学 私学 民办 学前教育

  一、私学制度下中国古代蒙学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又是具有悠久的教育传统的礼仪之邦,以教立国。古代各类教育事业之发达,在当时的世界上可谓首屈一指。古代的学前教育是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称之为“蒙学”。中国古代蒙学的发展主要依托于私学的发展。古代私学中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孔孟的私学、汉代的精舍、宋明的学堂,又例如汉代的书馆,宋元的乡校、家塾、冬学等,它们可合称为蒙学。

  中国古代除了在中央官学内专为宫廷所设的贵胄小学外,平常的官学不包括蒙养制度。于是,历代的民间私学自然而然担当了启蒙教授的职责,私学中有相当多即属这种蒙学水平的私学。

  例如汉代的蒙学处所称“书馆”,老师称“书师”。较低级的书馆蒙学以习字为主,兼习算术,采纳的课本即为其时通用的字书,诸如《仓颉篇》《急就篇》等等,还包罗《九章算术》。较高一级的蒙学,则开始作经学入门的准备,以《孝经》《论语》为主要课本,这个阶段的蒙学常称“乡塾”,其教练称“塾师”;到了宋元时期,蒙学有了很大的成长,宋元时期的蒙学称乡校、家塾、冬学。宋代蒙学教育的最大起色,便是为蒙学儿童编出了一套内容丰富、盛行通用的蒙学课本,其代表性的课本为“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些课本普通易懂、易于记诵,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接纳;明清时期的蒙学又有新的成长。明清蒙学有三种类别:一种称“社学”,由官办或私立;一种称“义学”,平常由地方宗族公立;一种称“家塾”,由家庭私立。以上所述的社学、义学、学校在办学形势、体制上略有区别,但他们均是蒙学,并在教授内容、教授办法上伯仲之间。

  在中国古代的私人蒙学中接受教育者大多是百姓子弟,一旦蒙学教育完毕后,他们中只有少数人能进到高等水平的学校中去,进一步接受高水平或更专门的学校教育,而大多数弟子则成为从事各行各业的百姓苍生。虽然如此,但是私学的发展促进了私立蒙学的大力发展,践行了孔子所提出的“有教无类”思想,也同时对当代中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着积极的启示。

  二、当代中国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

  中国从新中国之初起,就一直存在民办幼儿园。在新中国教育公有化的大环境下,由于学前教育负有教育幼儿和便利母亲工作学习与生产劳动的双重任务,带有福利和教育的双重性质,因此民办幼儿园一直存在。如农村有的地方采取了亲邻相帮、换工看娃、个别寄托等多种形式,这是民办学前教育的雏形。

  民办学前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公办园所已不能满足学前儿童入园的需要。相对于当时的中小学来讲,国家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机构的管理也较灵活,办园更为容易一些。因此,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应运而生。最初的家庭幼儿班是民办幼儿园的形式之一。民办幼儿园的兴起,标志着我国民办学前教育的复苏。199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主要由政府办学,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按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办学。”它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增强了动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体制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办园体制和投资体制逐渐多元化。与此同时,公办园的发展又陷入一时的危机之中,由于经费问题,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幼儿园被作为“包袱”或停办,或转制,或变卖;有些地区的教育部门将幼儿园承包给个人经营或卖给个人。有些民办幼儿园在转制后,更新教育理念,健全管理体制,引入竞争机制,改变服务范围,主动适应家长的需要。一些新办的民办幼儿园一般都设立在居民聚居地(如街道、新村等),幼儿就近入园十分方便。由于顺应了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民办幼儿园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国务院1997年发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和1999年制定的社会力量办学十六字方针,促进了民办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从1997年开始,我国民办幼儿园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据不完全统计,至1997年,全国有民办幼儿园24643所,在园幼儿人数1348830人,分别占全国所有公办幼儿园的13.5%和5.5%。

  如今,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民办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人们对学前教育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尽管国家拨付的幼儿教育经费逐年增加,但幼教经费仍严重不足。幼儿教育经费长期短缺,使许多没有得到政府和教育部门投入的幼儿园困难重重,难以发展。因此,走以公办教育为主体,民办教育为补充,以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为主渠道,社会集体、个人投资教育的多元发展道路,既符合世界民办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又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到2007年,国内民办幼儿园在大多数城市抢占了80%以上的幼儿教育市场,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现在人们对它的信任度逐渐增加。随着我国民办幼儿园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其办园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办园的质量日益提高,办园的特色丰富多彩。现今,我国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各占半壁江山。民办幼儿园成为公办幼儿园的有益补充,缓解了公办幼儿园的压力。

  三、古代蒙学与当代中国民办学前教育的对比研究

  1.社会背景。中国古代的社会动荡,朝代更替频繁,官学也随着动荡的社会一度衰微,这种社会背景下私学应运而生,蒙学的发展依托于私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明清时代中国的小学完全是“私立”,也称为“私塾”,我们称之为蒙学。“私立”的蒙学不需要国家一文教育经费,就建立起遍及全国的初级教育体系。“私立”的蒙学以其机动灵活的教育方式办学,微少的开支,以及灵活随意的教学地点,在中国古代社会背景不稳定的前提下得到了比较成熟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确定了以公有制为主题,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多元所有制结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也逐渐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政府和市场合作,共同调控教育市场(包括学前教育)的局面,这为民办教育(包括学前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其次我国城乡的社区建设也为民办学前教育提供了新的社会依托。现代的新型社区的开发用民间资金,以市场方式运作社区,其创立的幼儿园自然倾向于民办方式。人口与地域的纷繁复杂性使得居民对学前教育需求多样化和灵活化,社区民办幼儿园而非公办园也因此走俏。

  2.教育目标。中国古代蒙学的基础职责大致相同,即给毫无知识的幼童教授一些最低、最基础的文化知识,古代的蒙学教育将学前教育等同于早期的智力开发,进而在实践上等同于提前进行读、写、算等技能训练和学业知识的传授。读写算训练成了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

  经过外国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教育家们结合本国实际进行了深入思考,我国的教育发展逐渐意识到学前教育在本质上应当是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素质教育,是旨在促进婴幼儿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因此中国民办学前教育旨在既要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也不能忽视人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尤其是人的主体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3.办学资金的来源。中国古代蒙学办学不需要国家一文,开支相对很小,家族中较贫困家庭的子女,就免费入学,而且是要求家族中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要去读书,若有失学儿童,对其父兄还要追究责任。现在中国许多地区学前启蒙教育办学条件差,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广泛存在。学者说原因是“中国生产力水平还是不够高”,其实古代生产力远比现在低下,但蒙学教育发展却比较成熟。古代的私塾和蒙学给我们今天解决学前儿童启蒙教育问题也会有一定启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体制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投资体制逐渐多元化。

  4.师资队伍。古代蒙学的教师一般是秀才去担当,虽然有些也是经历多年科举的学识渊博的人,但是没有对这些进行儿童启蒙教育的人进行的专门的培训,蒙学的教师也不够专业。古代蒙学的基本职责就是机械的教给儿童封建礼教以及基本的文化知识而已,忽视了儿童学习兴趣、智力开发、个性培养等多个方面,不利于儿童的全面协调发展。同理,办好一所当代中国的民办学前教育学校,也必须拥有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民办学校生存的条件。但目前的师资队伍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师资队伍不稳定,民办学校的绝大多数教师是临时聘用的,甚至出现公办学校的教师兼职为民办学校授课。教师的流动性给教育带来不良的影响。

  5.教学方式。中国古代蒙学教学方法呆板单一,主要以教师的讲授、学生的背诵为主,填鸭式的向儿童灌输封建伦理以及基本的文化知识。甚至体罚也普遍存在,对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存在着不利的影响。中国民办学前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机动灵活,新颖独到,这也是其能在中国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启发式教学,双语教学,德智体美全面培养儿童,注意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等等方式都使得民办学前教育在中国学前教育事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得到了家长的青睐。

  四、“蒙学”对我国民办学前教育事业的启示

  1.新世纪的中国,民办学前教育要加快发展步伐,首先必须更新观念,从政府角度、从社会文化思想观念角度上认同民办学前教育,并且积极鼓励和支持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政府要为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优惠条件,在民办园征用土地、减免税费等方面提供优惠服务。

  2.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方式参与办学,扩大教育的规模,扩大受教育儿童的范围。同时建设一支质量较高的教师队伍,把好聘用、解聘关,加强对教师的教学、科研及为人师表等方面的管理。

  3.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使民办学前教育的管理者可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市场化运作,建立新型灵活的办学机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人口大国,拥有一个庞大的教育需求市场,蕴含着民办学前教育的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

  贯观古今,中国古代蒙学教育成熟发展的历史经验也昭示着中国民办学前教育的必然、必须发展的总趋向和广阔前景。我们应当深化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坚定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儿童的个性,重视儿童主体性的发挥,强调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以及如何建构知识体系等。

  拓宽学前教育办学路子,立志教育的平民化和民主化,促进教育平等和教育机会公平,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学前教育办学积极性,让民办学前教育健康蓬勃的发展起来,从而促进我国整体学前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私学制度下的蒙学和中国当代民办学前教育的对比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学前教育学习成绩对比研究论文11-21

学前教育下教育体系研究论文09-07

浅析新课程理论下幼儿学前教育现状和对策的研究论文08-16

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觉下的民办高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08-09

中日小学教育对比研究论文12-09

学前教育的批评教育研究论文10-14

普通民办高校的法学教育研究论文08-05

教育技术下茶文化和学前教育的融合发展论文08-21

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的研究论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