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幼儿受挫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5-01-18 17:55:11 泽彪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受挫能力的培养

  俗话说:家长是幼儿的第一届老师,也是幼儿生活中最重要的导师。家长对幼儿实行不恰当的教养方式,成为在家庭教育中,幼儿挫折感形成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受挫能力的培养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幼儿受挫能力的培养

  幼儿受挫能力的培养: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可见,培养孩子受挫能力十分重要,我们作为家长的怎么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请看下面:

  一、适当让孩子吃点苦。

  父母除了给予孩子一定的物质条件,供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外,还应适当让孩子吃吃苦头。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犯错时,不能因为孩子怕苦、怕累、任性而选择逃避。

  应该让孩子学着自己面对与解决问题。

  二、让孩子了解到困难≠失败。

  “万事开头难”、“任何人做事,一开始都会有困难”。

  作为父母,必须明确地告诉孩子,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困难不等同于失败。

  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困难,就是成功的。

  三、教会孩子正确对待失败。

  很多情况下,给孩子带来最多打击的往往不是失败本身,而是他对失败的理解。

  比如你的儿子没能被选上班干部,他想到的原因可能是:“我不如别的小朋友。”但事实上,原因可能是“这个职位女孩更合适”。

  作为家长,你需要在给孩子安慰的同时,帮他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

  并不断鼓励孩子,让他继续努力,下次还有机会。

  四、给孩子布置特殊的任务。

  某天,你对孩子说道:“你今天在幼儿园的剪纸真漂亮,可惜被小朋友看的时候撕坏了,明天我们能剪一个更漂亮的吗?”其实,这就是给孩子布置的一项特殊任务。

  经常给孩子布置这样的任务,不仅可以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升他的创造力。

  当然,父母的这种要求不能过高,不切实际的要求会打击孩子的信心。

  五、让孩子从父母的态度中学自信。

  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一言一行会对孩子带来巨大的影响,面对困难,如果家长自己就慌慌张张,不知所措,或者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次数多了,孩子就会留下不好的印象。

  以后在遇到苦难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模仿家长。

  所以,家长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冷静处理各种问题,才能给孩子带来好的影响。

  六、教孩子学会等待。

  从孩子7—8个月开始,当他们有要求时,家伙就要让孩子学会“等待”。

  例如:当孩子急着喝奶时,告诉他奶凉了才能喝;上楼梯时,告诉他要一级一级上,不要着急;过红绿灯时,要让孩子学会遵守交通秩序;上公交时,要让孩子先等前面的人上车。

  只有在日常小事中,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等待”能力。

  面对挫折时,他们才不会手忙脚乱。

  总而言之,挫折教育不能一蹴而就,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父母在育儿的过程中,也能摸索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适当的挫折教育能够提升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益,但是一味挑孩子的毛病,就只会适得其反了。

  幼儿遭受挫折之后的教育方法:

  虽然孩子在幼儿期经历还浅,但也会遇到挫折,这时家长的态度如何,教育方式如何,将直接影响孩子对挫折的认识和适应能力。因而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正确引导和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那么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

  幼儿在遭受挫折后,很难像成人那样用言语去表达,不能自我调节控制,因而父母主动了解孩子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挫折教育的具体方法

  很多人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创设挫折情境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用不着兴师动众跋山涉水,在家就可以实施挫折教育。假日的郊游远足,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都可以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父母要做的只是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利用身边点滴小事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挫折

  幼儿善于模仿,可塑性强。如果父母受挫惊慌失措的话,孩子是不可能沉着冷静的。因而父母应以身示教,时时处处做好孩子的榜样,在自己遇到挫折时,应积极应对,通过言传身教告诉幼儿如何应对。父母还要注意把身边的好榜样及时介绍给孩子,使他们从鲜活的生活事例中受到教益,获得如何应对挫折的经验。

  善于与孩子沟通,共同战胜挫折

  父母平常还应注意观察,当发现孩子遇到挫折时,首先要与幼儿沟通,鼓励孩子倾诉,像朋友般耐心地倾听;然后帮助其正确归纳原因,分析为什么会受挫,怎样才能不受挫,引导他们敢于正视自己,客观地给自己合理定位,

  及时改变策略。

  以支持者的身份,帮助孩子重树信心,疏解受挫后的不良情绪,引导其体验或回忆成功的经历,从而使他们坦然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成功与挫折,真正做到在顺境中不盲目得意,在逆境中不唉声叹气,形成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精神,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劳动和体育锻炼是最好的挫折教育途径

  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独立生存能力。所以,利用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情境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幼儿受挫能力的培养】相关文章:

教育随笔:培养幼儿自理能力06-25

培养幼儿沟通和交往协调能力大班教案03-21

教育随笔:培养幼儿自理能力3篇07-03

数学阅读能力培养论文03-2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报告02-14

写作能力怎么培养10-02

化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03-22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09-19

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04-15

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