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琵琶的来历

时间:2021-02-16 08:42:22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琵琶的来历

  琵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琵琶最初指的是什么?一起来看看琵琶的来历吧。

琵琶的来历

  琵琶的由来与发展

  琵琶早在2000年前就有了它的雏形。

  琵琶是以演奏手法命名的乐器,在古代曾写作“批把”或“枇杷”,后来人们从“琴”字头才写成“琵琶”。

  东汉年间(公元前25—220年)学者刘熙在《释名》一书中写道:“枇杷,推手前曰枇,引手后曰杷,像其鼓寸,因此为名。

  ”但当时所称的琵琶形状与现在的乐器不一样,形状为直颈,圆形音箱,音位和弦数不固定,弦数为四、五、六条不等。

  在当时这种琵琶称为“秦琵琶”或“秦汉子”。

  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中国与国外民族文化交流的加强,西域人经丝绸之路从龟兹(qiu ci)等地纷纷云集中原献艺,同时也带来了由印度传入的波斯乐器——曲项琵琶(源于古阿拉伯拨弦乐器“乌特”)当时称作“胡琵琶”。

  其形状为曲颈,梨形音箱,只有四弦四相,没有品位,并且横抱,用拨子演奏。

  到了唐代,对琵琶作了较大改革,保留了曲项琵琶梨形曲项的形制特点和发音特点,改拨子弹奏为用手弹奏,音位在四弦四相的基础上又新设了十品,演奏姿势也由横弹改为竖弹,使琵琶的形制基本定形。

  此时的琵琶已成为上至宫廷、下至民间的一种雅俗共赏的重要乐器。

  唐代后期,琵琶的构造方面又有了提高,增设到四相十二品,同时将琴的颈部加宽,下部共鸣箱由宽变窄,便于左手按下部音位,使琵琶的形制基本定型,在演奏技法上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描写琵琶及其演奏的诗篇数不胜数,其中不乏描绘琵琶演奏的种种形态、表情及演奏技法的绝妙诗句:白居易的千古名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其音响效果这样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现珍藏在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敦煌曲谱》也是起源于这一时期。

  《敦煌曲谱》记谱所用的是现代人无法看懂的符号(共有23个),曲谱分为25段,每段前面都有标题,例如《品弄》、《倾杯乐》、《又慢曲子》等。

  到了公元十五世纪左右,琵琶已拥有一批以《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为代表的武曲以及以《月儿高》、《思春》和《昭君怨》为代表的文曲。

  琵琶乐曲传统分类习惯不一,根据速度特点可分为慢板乐曲、快板乐曲;根据结构特点可分为琵琶小曲(多为六十八板)、琵琶套曲;根据表现上不同的手法特点和格调又可分为武曲,文曲。

  所谓武曲,其特点是以写实和运用右手技法为主;所谓文曲,其特点是以抒情和运用左手技法为主。

  《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这两首传统武套曲每段都有标题性的批示,把战斗的'过程沿袭了传统音乐的某些特征,比如注重旋律的表现功能、标题性和写实性等等。

  另一部分琵琶作品,由于诸多专业作曲家的参与,作品的结构、表现方式、旋律、配器等,在文化观、艺术观和音乐观方面,已经显示出相当大的美学差异。

  这是中国琵琶音乐前所未有的现象,是其真正步人器乐发展的最重要的现象。

  同时,琵琶自身的演奏技巧也大为丰富了,出现了新的技术概念,如刘德海先生的右手“反弹”技术等。

  刘德海从传统性、民族性、世界性三个方面把人文追求、艺术道路的选择和传统音乐的发展成功地结合起来,他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其中包括人生篇:《天鹅》、《春蚕》、《老童》、《秦俑》;田园篇:《一指禅》、《故乡行》、《天池》、《金色的梦》;宗教篇:《白马驮经》《滴水观音》、《喜庆罗汉》;乡上风情篇:《纺车》、《凤铃》、《杂耍人》(十首小曲组成)和诸多技术精湛、旋律优美的独奏曲。

  人生篇中《春蚕》以春蚕来象征人生过程中的美丽、挣扎、与归于空无的无奈。

  在音乐的创作上大量运用了新的演奏技巧,如“左拇法”、“三摭法”、“伏奏法”、“左拨右弹”等,表现了深刻的音乐内涵,开拓了琵琶音色的新领域,丰富了音响层次,更扩展了琵琶在演奏上的艺术魅力。

【琵琶的来历】相关文章:

琵琶与弹琵琶的歇后语12-27

除夕的来历07-06

春节对联的来历10-28

初学琵琶要学习的技巧04-01

端午节的来历06-22

祭灶节的节日来历07-11

清朝八旗的来历07-27

对联的来历十字10-04

清明节的来历小学作文03-29

清明节的来历作文素材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