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安全防范工程管理制度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安全防范工程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全防范工程管理制度1
一、一般规定
1、本制度是参照gb50348-20xx的规范,制定了安全防范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是安全防范工程施工的基本依据。
2、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建(构)筑物安全防范工程的施工。
3、安全防范工程的施工,除执行本向度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施工准备
1、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符合下列要求方可进场、施工:
1)施工对象已基本具备进场条件,如作业场地、安全用电等均符合施工要求。
2)施工区域内建筑物的现场情况和预留管道、预留孔洞、地槽及预埋件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3)使用道路及占用道路(包括横跨道路)情况符合施工要求。
4)允许同杆架设的杆路及自立杆杆路的情况清楚,符合施工要求。
5)敷设管道电缆和直埋电缆的路由状况清楚,并已对各管道标出路由标志。
6)当施工现场有影响施工的各种障碍物时,已提前清除。
2、对施工准备进行检查,符合下列要求方可施工:
1)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齐全。
2)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资料,包括工程特点、施工方案、工艺要求、施工质量标准及验收标准。
3)设备、器材、辅材、工具、机械以及通讯联络工具等应满足连续施工和阶段施工的要求。
4)有源设备应通电检查,各项功能正常。
三、工程施工
1、工程施工应按正式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进行,不得随意更改。若确需局部调整和变更的,须填写“更改审核单”,或监理单位提供的更改单,经批准后方可施工。
2、施工中应做好隐蔽工程的随工验收。管线敷设时,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应会同设计、施工单位对管线敷设质量进行随工验收,并填写“隐蔽工程随工验收单”或监理单位提供的隐蔽工程随工验收单。
3、线缆、光缆敷设应符合工程设计管理制度中的有关规定。
4、工程设备的安装:
1)探测器安装。各类探测器的安装,应根据所选产品的特性、警戒范围要求和环境影响等,确定设备的安装点(位置和高度)。
2)紧急按钮安装。紧急按钮的安装位置应隐蔽,便于操作。
3)摄像机安装。在满足监视目标视场范围要求的条件下,其安装高度:室内离地不宜低于2.5m;室外离地不宜低于3.5m。
4)云台、解码器安装。云台的安装应牢固,转动时无晃动。
5)出入口控制设备安装。各类识读装置的安装高度离地不宜高于1.5m,安装应牢固。
6)访客(可视)对讲设备安装。(可视)对讲主机(门口机)可安装在单元防护门上或墙体主机预埋盒内,(可视)对讲主机操作面板的安装高度离地不宜高于1.5m,操作面板应面向访客,便于操作。
7)电子巡查设备安装。在线巡查或离线巡查的信息采集点(巡查点)的数目应符合设计与使用要求,其安装高度离地1.3~1.5m。
8)停车库(场)管理设备安装。
9)控制设备安装。控制台、机柜(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平稳牢固、便于操作维护。所有控制、显示、记录等终端设备的安装应平稳,便于操作。其中监视器(屏幕)应避免外来光直射,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避光措施。在控制台、机柜(架)内安装的设备应有通风散热措施,内部接插件与设备连接应牢靠。控制室内所有线缆应根据设备安装位置设置电缆槽和进线孔,排列、捆扎整齐,编号,并有永久性标志。
5、供电、防雷与接地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摄像机等设备宜采用集中供电,当供电线(低压供电)与控制线合用多芯线时,多芯线与视频线可一起敷设。
2)系统防雷与接地设施当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在接地极回填土中加入无腐蚀性长效降阻剂;当仍达不到要求时,应经过设计单位的.同意,采取更换接地装置的措施。
四、系统调试
1、系统调试前应编制完成系统设备平面布置图、走线图以及其它必要的技术文件。调试工作应由项目责任人或具有相当于工程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主持,并编制调试大纲。
2、调试前的准备。
1)检查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如错线、虚焊、开路或短路等应予以解决,并有文字记录。
2)按正式设计文件的规定查验已安装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备品备件等。
3)系统在通电前应检查供电设备的电压、极性、相位等。
3、系统调试。
先对各种有源设备逐个进行通电检查,工作正常后方可进行系统调试,并做好调试记录。
安全防范工程管理制度2
一、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及职责:
成立安全施工领导小组,由技防工程部负责人任组长,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
组员:工程技术人员、质检监督人员、施工员。
项目负责人负责工程整体安全管理和协调工作。
施工负责人负责施工人员、设备、施工过程的安全。
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技术安全。
二、安全防范重点:
a、重要、敏感用户施工,施工人员的政审安全性;
b、资料纪录存放安全性;
c、事故控制点:
①、2米以上的高处塦落事故。
②、触电事故。
③、设备机具伤害事故。
d、控制点的管理;
①、制度健全无漏洞。
②、检查无差错。
③、设备无故障。
④、人员无违章。
三、安全措施
保证系统运行安全
1、施工负责人应提交施工工作人员的相关资料并严格审查,接受施工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
2、在系统调试交接时,帮助用户建立系统的文档管理,将完整的'完工图纸、设计文档、操作、维护手册、设备清单等保存完整,以便备查。
3、保证在系统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记录保存的安全性,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备查。
四、保证施工安全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要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在每次例会上强调安全生产,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1、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积极推行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按设计组织施工,科学组织施工。
2、按照施工点平面图设置临时设施,严禁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设施。
3、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施工人员应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栓安全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施工现场规章制度,禁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5、施工用电,现场临时电线路、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按照住建部颁发的《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防范》(jgj46-88)规定操作,严禁私自拉电和带电作业。
6、使用电气设备、电动工具应有可靠接地保护,随身携带和使用工具应搁置于顺手稳妥的地方,防止发生事故伤人。
7、高处作业必须设置防护措施, 并符合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8、施工用的高凳、梯子、人字梯、高架车等,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其牢固性,梯子外端应采取防滑措施,并不得垫高使用,在通道处使用梯子,应有人监护或设围栏。
9、人字梯距梯脚40-60cm处要设拉绳,施工中,不准站在人字梯最上一层操作,且严禁在这上面放工具和材料。
10、在竖井内作业,严禁随意蹬踩电缆线或电缆支架,在井道内作业必须要有充分照明和通风。
11、遇不可抗力因素〔暴雨、雷电等〕影响施工安全时,应停止作业,以保障人身、设备安全。
12、当发生安全事故时,由安全施工领导小组负责查明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及时整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公司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13、安全施工领导小组负责施工现场的技术安全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并做好记录。
安全防范工程管理制度3
1.塔吊安装时,利用塔身标准节来控制塔吊吊臂的高度,使塔吊吊臂高度相互错开,在不同高度的.平面内。
2.现场设专职塔吊指挥工,负责塔吊吊臂旋转过程中统一协调管理,避免吊装过程中发生碰撞。
3.与塔吊司机签订安全操作责任状,并加强其岗前安全培训交底工作,操作过程严格按有关安全规程进行。
4.起重机各传动机构应工作正常,制动器应灵敏可靠,夹轨器应完好。钢丝绳应符合起重机设计标准,长度满足使用要求,缠绕在卷筒上应排列整齐,起升机构钢丝绳,当吊钩处于最低位置时,卷筒上应至少保留三圈钢丝绳。
5.起重机控制室内各种指示灯、电流表、电压表齐全完好。机上应设信号装置,如电铃、喇叭等装置。
6.起重机必须安装小车行走、变幅、吊钩高度、力矩限制器。配备升降驾驶室的起重机,应安装驾驶室上下高度限位及断绳保险装置。各种装置应保证灵敏可靠。
7.作业完毕,臂杆应转到顺风方向,并放松回转制动器。吊钩小车及平衡杆应转到顺风方向,并放松回转制动器,吊钩升到离臂杆顶端2~3m处。
8.恶劣天气停止高空吊装作业,且吊臂应限位固定在不同的方向,以防意外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防范工程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安全防范管理制度04-04
安全防范管理制度规定03-24
安全防范通知02-13
安全防范通知04-18
装修工程安全管理制度01-02
厂房工程安全管理制度12-08
装饰工程安全管理制度06-19
基础工程安全管理制度01-10
屋面工程安全管理制度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