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毕业论文

科学认识及对待中医学论文

时间:2021-01-22 10:48:22 中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科学认识及对待中医学论文

  科学认识及对待中医学论文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科学认识及对待中医学论文

  科学认识及对待中医学论文【1】

  摘要: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经典关于人的疾病的认知及“治未病-以人为本”的理论符合医学发展的方向。

  促进中医药“治未病”的现代新发展,需要中医药科教结合,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并重,为现代人提供中医药专业全面、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科教结合

  1中医关于人“不病―治未病”的认知是科学的

  1.1天地人合一――“不病―已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存在 中医医人人不是单个的抽象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中医认为天地人合一,人与天地相通,“不病―已病”受天地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1]。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1]。

  中医认为人体本身又是一个严密的自组织系统,依靠人自身的机能调节,很多疾病可以自愈。

  如“六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谓之自已也”[1]。

  因此,在思考天地与人(不病―已病)的关系的时候,中医认为人要顺应天地自然,“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1],“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1]。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1];在思考人与“病”的关系的时候,主张维护身体经脉功能正常,控制病情,人要把身体功能调节放在首位,扶正祛邪,“以平为期”。

  中医学是一门“天地相参,强调整体,以人为本”的医学。

  在整体医学的不同分工中,“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3]。

  1.2“病”是一个可知可控的过程,人具有主观能动作用(1)过程是可知的:中医认为,这个“认知”很重要,只有把握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细微信息,加予及时的控制,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但是,病之始生,极微极精。

  “不形见于外,故俱不能见也。

  视之无形,尝之无味,故曰冥冥,若神仿佛”[1]。

  “邪气之中人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先见于色,不知于其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1]。

  古代科技工程发展的水平有限,对事物的认知主要依靠人的观察。

  “睹其色,察其目以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1]。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1]。

  “望而知之者谓之神”[2]。

  “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1]。

  对实证的反复考察验证,一方面,造就了扁鹊等一批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神医,他们通过“观言察色”就可以知道病之所在;另一方面,发展了中医的人相学和中医司外揣内的认知方法。

  “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1]。

  没有其他科技手段(如仪器)的支撑,想成为名中医确实不容易。

  因为人体三部九候阴阳调与不调相互影响,关系要素复杂,所以,中医同时特别强调临床实证回顾性的对照研究,“法于往古,验于来今,观于窈冥,通于无穷。

  粗工所不见,良工之所贵”[1]。

  (2)过程是可控的①“治未病”,从病人的“知行”控制开始。

  “凡诊者,必知始终,有知余绪”[1]。

  当今社会,人与人关系疏远,医学服务模式也不便于医生对人病初起症状的诊察,待病人求医,病已深重,故“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1]。

  中医认为“治未病”必须以病人为本,病人是控制病情的第一主体。

  ②“治未病”,看医工的“知行”控制水平。

  中医将“治未病”的技能作为划分医工水平的标准。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3]。

  “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1]。

  “病之始生也,极微极精,必先入结于皮肤。

  今良工皆曰病成”[1];“观其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工常先见之,…是故工之所以异也”[1];“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1]。

  “上工,刺其未生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1]“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实脾,则肝自愈”[4]。

  “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2]。

  因此,“治未病”就是要知微见著,“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5],做足做好“防微杜渐”的干预措施,使相关的“未病之地”不受已病之邪气所伤,取得“同治”的疗效。

  而不是“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1]。

  综上所述,“治未病”包含了医生对病人“早治”和病人对医生“治已病与已病防变”双管齐下、预防“重病”的互动要求。

  所以,中医学又是一门“全人”治未病的.医学。

  1.3“不病―治未病”是人之所“同”,是广大的社会需求“君王众庶,尽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1]。

  “不病”,百姓既不需要医药消费,劳作与生活的质量水平也较高,为人之所求。

  “已病”,病人身心、经济等负担加重,甚至无药可救,“病成,名曰逆,则针石不能治,良药不能及也”[1]。

  “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1]。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3]。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1]!中医先辈深明此理,因此,为了满足百姓的“全形之欲”而特别重视研究“不病―已病”过程(未病)的中医控制。

  2中医药“治未病”简便验廉 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1健康教育知行调节中医认为七情等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形成与转化具有较大影响,“清静则志意治”[1],“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

  …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1]。

  “清静则肉膝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1]。

  “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

  …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神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1]。

  因此,中医“治未病”尤其注重人作为主体的精神与行为调节。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1]。

  “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

  …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3]同时,也非常重视常人的健康教育,“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1],教他们学习圣人的养生保健技术,及时避开“虚邪贼风”的外来袭击,通过“恬淡虚无”等自主行为,调节身体的内在环境,使之和谐(真气适而从之,精神留守于内,病无从产生)。

  将中医养生保健的理论与技术纳入到中医药社区文化教育等活动之中,最大限度地为现代人服务是当前中医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2.2保健康复药食同源中医认为,科学的药膳可以保健和促进疾病康复。

  2000多年前的《周礼》中已有食医的记载,而《黄帝内经》、《神农本草》、《食疗本草》、《饮膳正要》等也都有相关的研究。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1]。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1]。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1]。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1]。

  重视药食同源,体现了中医对百姓利益的关怀。

  中医药食养食疗理论及产业化研究,应该把走进百姓的健康生活放在重要位置,与相关生产、消费的需求和利益相结合。

  2.3技术创新以人为本“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

  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必明为之法,……先立针经”[1]。

  百姓生病,精神和经济负担较重,考虑到这一点,作为百姓之“父母”、“医国”之君的黄帝,希望医工直接使用简便适宜的“微针”技术,代替“药石”来医治病人,相对减轻病人负担。

  同时,为保障中医“微针”理论与技术持续发展的利益,黄帝提出必须“立针经”,进行规范建设。

  但是,以减轻百姓医药环节费用负担为目的,提高医疗服务社会效益的中医“微针”技术创新改革,病人要享受到它的成果,关键还在于医工的水平。

  因为,“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

  …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

  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1]。

  2.4综合干预辨证施药“西方者,……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

  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1]。

  “毒药攻邪”[1]。

  药物疗法也是中医主要的诊疗技术之一,但中医并不主张滥用药物,伤人正气,而是根据世道变化发展与人的实际需要,辨证施药。

  “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

  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馄石、针灸治其外也”[1]。

  为何?当今之世,风云变幻,气候失常与人精神心理失衡交织,内科奇难杂症增多。

  “乱世用重典”,即使这样,“毒药”也只是对付这些重大疾病的其中一个武器,“故圣人杂合而治,各得其所宜”[1]。

  “疾虽久,犹可毕也。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1]。

  中医“治未病”的优势体现在“病为本”与多样化“简便验廉”诊疗技术综中华中医药学刊合控制相结合,因为符合医学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统筹兼顾的法则,“智者有余”,所以中医可以长久,千百年来而不衰。

  古人对“不病―治未病”的认识深刻,论著丰富,中医药是一个宝库,有待挖掘,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中医药科教工作者,从上古圣人的教义,可以受到启发,在学习与工作实践的过程中,不断领悟和把握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科学真谛,更好地、更快地传承中医学的精粹,为百姓提供多样化的专业服务。

  3科教结合促进中医药“治未病”发展

  3.1中医药“治未病”发展的新机遇第一,我国城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的构建,对中医药完善“治未病”能力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和医学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自主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健康医学的发展是国富民强的需求。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医院临床诊疗为主的专科医学服务模式向以社区公共卫生与医疗保健中心为主的全科医学服务模式转变;临床诊疗以疾病为本,医药干预控制为主向以人为本,心理、社会、环境及医药综合干预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减轻百姓医疗等负担,才能促进当前消费。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国政府把着力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十一五”医药卫生工作重点,加大投入,构建和完善我国初级公共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形势发展要求加强中医药“治未病”能力建设,使之在城市与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以及创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精微医学发展的新认知―中西医结合“相长”,对中医药“治未病”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疾病谱变化研究显示对人危害最大的身心疾病,其致病因素都是复杂的。

  人命关天,望而知之,当然不能充分保障群众的利益。

  精微医学的发展,旨在发现疾病发展的细微变化,为百姓提供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治未病”服务,并不是以“高精尖”代替“简便验廉”,更不是让精深的医学科学远离人们的生活,使医患关系失谐。

  中西医结合是“治未病-病为本”下中医与西医在精微医学理论与技术上的通约,是我国医学发展的自主创新,根据百姓医疗保健的需求,建立中西医合一的医学新体系是我国医学的发展方向,现代中医应看到自身学科的比较优势与发展使命。

  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政策,对中医药集约西医药科技优势,促进中医药“治未病”理论与诊疗技术现代化,尤其是中药应用现代化创新,在更为广阔的天地发挥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改革开放,现代科技分化综合与应用发展为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多学科传承与产业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中医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构成中医学知识的核心,对中医养生、诊法、疗法、方剂、中药、针灸及临床实践等各个环节发挥指导作用。

  从学科理论来看,中医药经典是历代名医关于天地人(不病―已病)关系的认知(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哲学),并与疾病斗争过程中反复检验(历史/中医药科技史)的理论总结(古代文言记载/中医药名词述语)。

  因为重视医患互动与多学科应用传播,它运用了古代哲、史、文,以及理(天文、地理、气象、心理等)、管(政治学)、农等学科的“语言”,是多学科集约的领域;也正因为“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式的集约整合,中医学因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中医学现代发展要摆脱边缘化的危机,必须整合多学科资源,进行学科规范建设,处理好科技(中医学理论与技术,中西医,中医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科技与人(中医学与百姓)之间的相通关系,使博大精深的中医学走进现代百姓生活,走上世界科技舞台,更广泛地应用传播。

  3.2中医药“治未病”科教结合发展观第一,以人才为本,科学教育,使中医药“治未病”发展转到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上来。

  调整高等中医教育专业结构,促进院校中医基础教育、毕业后中医教育和继续中医教育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高中医药队伍整体素质,从而为百姓提供有效的“治未病”服务。

  大力培养中医类别全科医学专业人才。

  全科医学是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

  2006年发布“国中医药发[52号]文”,在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范围中增设了“全科医学专业”,与“小病进社区”的医疗卫生发展战略思路相配套,高等中医药教育专业结构需要进行对应的调整,加强中医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和院校中医专业课程改革,培训和培养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社区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学人才。

  加快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

  几十年来实践发展证明,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的创新发展。

  2001年,《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正式将“中西医结合专业”列入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范围;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又将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部和诊所定为中医医疗服务机构。

  学科专业服务组织规范发展的政策对中医药逐步转向结合现代科技医学手段作出了宏观的引导。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到争取健康是世界范围医学发展的趋势,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空间巨大。

  促进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素质,依靠中西医结合创新的持续研究与优秀人才培养并重。

  第二,加强科技创新,使中医药“治未病”发展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完善中医药科技管理,发挥中医药先进生产力的整体作用。

  完善医药科学发展规划、拨款、立法、信息、评估等宏观调控与行政手段,促进中西医、中医中药协调发展。

  完善中医药科教管理与人才政策,进一步落实中央与地方协“同”管理,扩大区域中医药集约发展的自主权,有效统筹中医药先进生产力资源。

  加大投入,支持和保障中医药科教、医疗卫生及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展,使中医药先进生产力步调一致,共同为广大人民提供集养生保健医疗康复于一体的“治未病”服务。

  发挥高等中医药院校作用,加快中医药“治未病”科技进步。

  中医药高等院校是中医药“产学研”先进生产力汇聚,发挥“顶天立地”作用的重要平台。

  加强高等院校为主体的重点实验室建设,完善中医药院校“专业―学科”的课程发展环节,促进学科成果转化为课程教材,服务于人才培养。

  促进中医药院校科技社区文化工作,大力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树立科学的健康观,使学业变成学生修心养性,德才兼备的过程,使百姓掌握生活保健的知识,修心养性,合理膳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加强高等中医药院校产学研工作,推动中医药高科技产业化。

  高等中医药院校与中药专业镇对接的基地和附属医院制剂中心建设,是我国教、医、文、卫、体等事业和工、农、贸等产业生态化调整发展,共建中医药和谐集体的重要举措,中医药大学科体系的集约发展,将进一步解放中药农工“粗糙、落后”的生产力,为现代中药农业工业化发展和中医药保健与临床研究提供强大的支撑。

  参考文献

  [1]谢华.黄帝内经(白话释译)[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442.

  [2]牛兵占注.难经译注[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

  [3]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

  [4]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叶天士原著.魏汉奇,袁宝庭注评.温热论注评[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3.

  中医学与系统论【2】

  关键词:中医学;系统论;浅议

  李约瑟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的思想和哲学传统在许多方面都比基督教徒的世界观更与现代科学合拍。”在数十年中人们对欧洲以外的伟大文明古国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科学技术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现代科学家们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研究和认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认定,中国传统方式与现代科学一致性的分析。

  本文列举几个和中医有关的系统工程的常规问题和大家讨论。

  1 就现代医学比较而言,中医更符合将来的“系统医学”模式

  十八、十九世纪的机器医学模式到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科学家恩格尔为代表的“生物医学模式”都未能完善“系统医学’,模式,当今吵得沸沸热热的全科医学模式中心理问题、障碍、疾病边缘、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等等都有局限性。

  中医学虽然朴素但大巧若拙更符合将来的“系统医学”模式。

  从系统论来说人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矛盾就是健康与疾病的相互转化。

  故“人”和“健康与疾病”就成了医学模式中必须对应的要素。

  中医学在《内经》中就指出心理活动称之为“心”或“神”,并提出了神的活动是经过“五神”和“五志”表现出来的。

  《内经》又指出了“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以成为人――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立而终矣”等等“形神相即”的思想,这种心身统一的思想,贯穿在中医的方方面面,非常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指出的“21世纪的医学模式,不应该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的健康为医学模式主要研究方向”相统一。

  可见中医比现代医学更符合系统医学模式。

  2 中医学包含着大量控制论的基本原理,更好体现了中医系统化的特点

  控制论就是以机器模拟人的功能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这门学科与近代系统论有紧密的联系。

  包括生命所有过程的中医学几乎包含着控制论的所有原理。

  因为黑箱原理许多书上都有论述,本文把另外一些最实用自控原理和中医的对应列举一下。

  (1)正负反馈原理:根据第一次调节反馈回来的信息,分析此信息和第一次的偏离来重新调整和决定新的调节,使整个系统接近目标值。

  中医治疗中广泛应用这种方法如一个发热的病人,中医在做出诊断后先按寒热真假来治疗。

  假设中医在先按真寒假热证来治疗之后,发现此病^病情加重说明开出的方子与病人状况不接近,则他就可能按别的思路来治疗之。

  (2)“快速通过非直线区”和“迟缓区”是中医和系统工程广泛接触的一大方面。

  通俗地说在人体这个系统中往往是运动变化着的并且很不稳定,病人尽可能离开危险的时间,药效尽可能大是医生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中医学在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如治疗腹痛时所用的泻心汤就是“快速通过非直线区”,而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的选择就是“快速通过迟缓区”实际上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里从桂枝汤到栀子豉汤的化裁无不和这个思想有关。

  此外,积分控制,模糊控制,最佳控制,系统采样控制,微分控制,各种变换控制无不和中医各方面有着联系。

  3 中医学有一个科学的时空过程,这是系统论中不可少的

  “熵”,通俗地说就是一个时空过程。

  在现代科学领域从相对论到霍金的物理学中都被提到。

  诺贝尔奖金得主大部分人都涉及到这个概念。

  这个概念在现代系统科学领域中是不可分割的,中医中也有类似的描述。

  《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有:“根于中者,命日神机,神去则机恶;根于外者,命日气立,气止则化绝。”这里大体上就是气的升降出入相统一的这一个过程,即中医学中的气机运动。又见“气始而气化,气散而有形,气终而象变,其一致也。”把人体生长,壮老的全部过程都描述了出来。

  而在《内经》中描绘―个过程的文字不计其数,这些都和“熵”紧密联系。

  从这些时间概念贯穿了人体生命的整体和连续性,“熵”与这些时间概念或许就是两者的结合点。

  综上所述,中医学和系统科学有着很多天然而又直接的联系,治法方药,辨证论治,五行阴阳,整体观念无不古老而又年轻,可从中近一步开发研究。

【科学认识及对待中医学论文】相关文章:

中医学内科论文11-23

中医学的论文11-23

浅析中医学的特质及科学性论文03-13

中医学护理的论文03-09

中医学生论文11-30

中医学的科研论文11-21

中医学毕业论文06-18

腹诊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及应用论文03-15

中医学生临床实习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