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

素材积累作文

时间:2021-07-19 19:06:11 作文素材 我要投稿

【热门】素材积累作文10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素材积累作文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素材积累作文10篇

素材积累作文 篇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作文时,学生常感到无话可说。作文教学中,教师也往往深感头疼,我们不禁要问:“原因何在?”

  分析我们的作文教学,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怎样写”,而忽视了“写什么”。于是把主要精力花在给学生讲一些“审题”,“拟提纲”,“怎样开头和结尾”等写作技巧方面,而不去开凿学生写作的“源泉”。这样的教学,就有点“舍近求远”的意味。学生写作文,是要他们将自己的生活通过评议与文字表达出来。离开生活这个源泉,就如同没有原料的工厂生产不出产品一样。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作文就无话可说,甚至感到头痛,就难免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从学生的情况分析,他们之所以觉得作文无话可说,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小学生的生活比较单调;另一方面是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不留心观察。这样就形成大事没有、小事放掉的生活局面,当然就没什么内容可写了。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去积累材料:

  一、观察事物,积累素材

  观察是作文的基础,只有观察得细致,才能写得具体。观察能力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1、观察目的的明确性

  学生的观察力还不是很强,对事物的观察很肤浅,不分主次。所以在观察前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如为了写“打篮球”,我组织学生观察教职工篮球赛。比赛前告诉学生:观察教师怎样传球、抢球、投篮……投中了,大家又是如何表现等。

  2、观察对象的确定性

  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被观察的事物称为对象,其余的事物则成为背景。一般规律是: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则观察的对象就越突出。

  3、观察态度的积极性

  观察效果既受观察对象的直接约束,又受儿童观察态度的间接影响。态度积极主动,又有浓厚的兴趣,观察的效果就好;态度消极,观察被动,观察的效果就差。

  4、观察材料的鲜明性

  学生观察的材料必须是具体的、鲜明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学生大脑中对事物表象的建立,以及科学概念的形成。所以给学生看、听、摸的实物或符号,都要求它们必须正确、科学、可靠。观察时必须有具体要求:

  (1)真实

  ,必须是自己观察到的真实记录,不能主观臆测或凭空想象。

  (2)细致,对事物的观察要仔细,除了用眼看,还需要辅以用耳听、鼻嗅、手摸,甚至用舌尝等。

  (3)观察点,根据观察目标确定观察点。围绕重点观察,观察面不要太大太杂,要加强感知的完整性。

  5、观察方法的细致性

  (1)按照一定观察顺序对事物进行观察。观察顺序应根据具体的观察对象来定,如观察景物要注意空间顺序:

  a定点观察:按由上到下,从近到远,从左到右等方位顺序观察事物。

  B移位观察:即按空间位置的变化进行移位换景的观察。

  (2)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如果把两件事物放在一起比较,或者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里的情况进行比较,便会发现它们的异同,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比较,是培养他们观察能力的有效方法。

  (3)运用多种感知,提高观察质量。我国许多学者提出观察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感知。如:写秋天的橘子,学生除了用眼睛看:一只只橘子挂满了枝头,就象一盏盏橘黄色的小灯笼,还可用手剥开一只,观察月牙状的橘瓣,闻闻那诱人的香味,尝尝那甜中带酸的美味。这样对橘子的观察就更细致,了解也更全面,写起来也就有内容了。

  (4)观察后及时小结: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后,人人都有不同的收获,都想把自己的体验一吐为快。这时可引导学生尽情表述。既加深了对事物的印象,又能互相补充。成功的口述为笔描打下扎实的基础,写出来的作文就更加具体生动。

  6、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入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使之因好奇而产生兴趣,因兴趣而愿意观察。学生主动地去了解生活,熟悉生活,观察生活,反映生活,有利于实现三个转变。

  (1)变无心为有心,这是开拓作文源泉的基本前提。能够对周围的事物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对有意义的或较复杂的事物要定点定向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2)变无序为有序,这是摄取源泉的基本保证。观察事物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能开放各种感官去感知生活、体验生活。

  (3)变“用眼”为“用心”,这是学生认识提高的重要标志。观察事物必须从“眼”开始,逐步达到“用心”。对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能进行独立思考,亲自发现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智慧,从观察天上和地下的实在东西而来,这样,得到的知识才牢固”。可见,观察是学生作文的基础,也是作文内容具体生动、真情实感的前提。

  二、广泛阅读、丰富积累

  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积累词语、佳句,可以充实作文的内容。多读、熟读、广记这是积累写作素材有效的办法。

  1、广泛阅读,大量积累——厚积薄发

  有些人说话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作文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这都来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来源于浓厚的文化底蕴。由此可见,阅读积累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学中,我们要把它视为一个关键的环节来抓,力求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

  (1)推荐好的读物

  为了避免学生读书的盲目性,我常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课外读物。趣味浓厚的科普读物、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催人泪下的战斗故事、意义深远的抒情散文。此外,还给学生推荐相关课本知识的拓展阅读材料。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为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制定了阅读加分制,定期评选“读书之星”。学生阅读一篇课外读物可加分0.5分,一月评比一次,分数高者,便为“读书之星”。这样一来,为了争当“读书之星”,全班掀起了读书热潮。

  (2)指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摘录好词佳句,优美片段。摘抄最终是达到积累的目的。对于学生摘抄的内容,可采取教师点名背、学生交换背等方式。让学生把摘抄的内容牢固地储存到记忆的仓库里;第二种形式是写读书心得,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去写,可以从写作技巧方面谈感受,也可以从思想方面谈体会……学生的读书笔记天天批阅,并定期开展“讲、展、赛”活动,以此来激励学生多读、深思、勤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地给学生充电,学生才会得心应手地薄发。

  三、开展活动,拓展生活

  首先是多看,紧扣教材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活动,如小饲养、小采拣、小制作、扯青、放风筝、野炊等。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应常“换”常“新”,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活动“情有独钟”。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喜欢的魅力在于不断更新”吧!在活动中多观察,教师一定要现场指导,先让学生说观察到的事物后,纠正观察的不足及语言组织的不足,使学生及时、准确、生动地把观察到的事物“翻译”成语言,使他们养成仔细观察、捕捉观察素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其次是多动,课堂上教师如能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自编自演课本剧,多练习口语交际等让他们学会说恰当的话,从而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四、启发思维,大胆想象

  作文,离不开想象。学生在习作中的想象分为细节想象和组合想象。细节想象,就是根据一定的生活环境,在头脑中对特定事物所进行的细致描绘;组合想象,就是根据多种事物的表象塑造自己头脑中对特点事物所产生的形象。如看图作文、扩写、缩写、想象描绘都是少年儿童把自己的愿望和理解加以具体化的一个思维过程。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事物的再思考。学生对熟知的事件往往觉得无发入手。这时,教师应充分启发学生,“勾引”出他们的记忆资料,把内存信息转化为语言。例如写《钓鱼》为题的文章,教师如能逐一提示就更好。钓鱼前,你和谁钓鱼?你做了哪些工作?到了河边你做什么?别人在干什么?你下钓之前要做什么?下钩后出现了什么现象?钓鱼时你心里怎样想的……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他们在脑海中就会有许多的感性材料,在写作时才感到言之有物。

  五、坚持写日记,积累素材

  从日记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家庭情况一一得到反映。对学生而言,日记成了他们吐露心声的朋友。学生通过写日记,懂得了更加细心地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人,他们的思想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自我锤炼。对生活、身边的人、周围的事物产生了更多的理解和关爱。日积月累,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积累了素材。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动人之处”。对学生而言,作文素材俯首可拾,很多就在学生身边。只要我们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注意积累,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指导,作文“无话可说”的局面就会得到改善。学生会写、乐写、善写的大好形式就会指日可待。

素材积累作文 篇2

  (1)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

  虎头虎脑 眉清目秀 面红耳赤 白净柔嫩

  满面红光 满头银发 目光炯炯 双目如潭

  火眼金睛 浓眉大眼 慈眉善目 气宇轩昂

  高大魁梧 英姿飒爽 衣着得体

  (2)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

  眉开眼笑 破涕为笑 捧腹大笑 笑逐颜开

  满面春风 洋洋得意 和颜悦色 悠然自得

  容光焕发 神采飞扬 气势汹汹 神情沮丧

  愁眉苦脸 没精打采 泪流满面

  (3)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

  心花怒放 满心欢喜 归心似箭 心旷神怡

  心潮起伏 心悦诚服 心事重重 忧心忡忡

  心如刀绞 悲痛欲绝 怒火中烧 心惊胆战

  心慌意乱 心急如焚 心灰意冷

  (4)描写人物的句子

  1.她的脸上有一双带着稚气的、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美丽的眼睛,就像两颗水晶葡萄。

  2.这孩子黑虎头似的脸上,生着一对铜铃一般的大眼睛,十分精神。

  3.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

  4.他那红嘟嘟地脸蛋闪着光亮,像九月里熟透地苹果一样。

  5.他地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匀称,像是一件雕刻出来地艺术品。

  6.她那张小嘴巴蕴藏着丰富的表情:高兴时,撇撇嘴,扮个鬼脸;生气时,撅起的小嘴能挂住一把小油壶。从这张嘴巴说出的话,有时能让人气得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时却让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7.李老师有一头漂亮得头发,乌黑油亮,又浓又密,她站在阳光下,轻轻地一摇头,那头发就会闪出五颜六色地光环。

  8.我地同学萧红,梳着一条大辫子,黑亮黑亮的,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看

素材积累作文 篇3

  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如果一个人能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利益,哪怕牺牲的只是一点点,也是难能可贵的。帮助别人常常是帮助了自己

  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一定得到过许许多多人的帮助和关心,大家互相帮助才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社会。

  真正的助人者,是通过帮助别人,来提升自我人格境界的真英雄。他们不思回报,人格的完善就是最高的境界。

  无限芬芳落尽,惟有绿树依然。因为它扎根在人格的土壤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也渐渐地壮大着自己。

  朋友,是你播下的友爱、温情的种子,就会发芽、成长;是你帮助过的人、温暖过的人,最终也会令你受益无穷。

  只有纯粹的温暖才能温暖人心,只有用真诚的情感才能感动他人,那种被金钱和利益包裹着的所谓帮助,只会引人厌恶而已。

  白开水,果然是醒人良药,睁开眼,看世界,关怀自己,关心他人。

素材积累作文 篇4

  1、一个青年背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见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与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大声呼喊而喑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

  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是什么?青年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装的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了它,我才走到了你这儿来。

  于是无际大师带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着船赶路吧!什么,扛着船赶路?青年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是的,你扛不动它。大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河后,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

  青年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悦,比以前快得多。

  感悟:放下包袱,开动机器,这句话给人不无裨益。在无际大师的开导下,青年终于知道了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道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放弃人生道路上遭遇的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等,让自己轻装前进。

  2、地狱里,一大群人手拿长勺围着一桶汤,却因为勺太长而够不到自己的嘴,就这样人人只能望汤兴叹,愁眉苦脸;天堂里,一大群人也是手拿长勺围着一桶汤,虽然勺柄也长,但大家都舀起汤来喂对方,这样就都高高兴兴地喝到了汤。

  感悟: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关爱别人,也就是关爱自己。

  3、孔子周游列国时,路过吕梁瀑布。它从高处倾泻下来,水声訇訇。这时孔子看见一位老者走了下去。孔子想那位老者可能是轻生,就急忙叫一名弟子去救他。可瞬间那老者竟又重现在百步之外。他白发飘飘边走边唱,神形潇洒。孔子赶上他,虚心请教:请告诉我,你有什么秘诀可以对付这样的水流?老者笑道:我只是随着漩涡进入,又随着漩涡出来,我让自己适应水流,而不是让水流适应我。

  感悟:和整体协调,跟整体移动。这真是对随波逐流的全新认识。

  4、古时有个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这两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白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又打伞不是多此一举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

  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白菜不是高种(中)吗?戴斗笠又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秀才一听,觉得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结果居然中了个探花。

  感悟: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5、从前,有两个秀才进京赶考,路上遇到了一支送葬的队伍。其中一个顿时心烦意乱,心想:真是晦气死了,这次考试肯定无望了。而另一个见到黑漆漆的棺材,却笑逐颜开,心里念叨着:棺材,棺材(官才),这次我肯定回高中的。结果果然是前一位名落孙山,后一位金榜题名。

  感悟:良好的心境有利无弊。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心情好,阳光才明媚;心境好,人生才流畅。

素材积累作文 篇5

  作文是学生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因此它要求于学生的是很多的。就内容方面讲,学生必得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以及对生活的正确的态度、认识,深刻的体验、感情;就语言形式方面讲,需得有对字、词、句、篇、语法、逻辑、修辞、百科知识等各方面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学生还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清晰的思考力、良好的记忆力。因此,长期以来,作文一直是衡量一个人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语文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那么,优秀的作文素材从何而来?多年来,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也从多方面作了一点探索,虽有老生常谈之嫌,但这确实是写出“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作文的必由之路。下面就以下几点谈谈我的做法:

  一、作文素材来自学习

  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包括听课、完成作业、做实验、思考问题、请教老师,学习是个艰苦而充满乐趣的过程,所以教师很有必要提示学生只要多加思考、总结,学习生活是“有米”为炊的。比如,教师可以提问的方式提醒他们:你是怎样爱上英语的?你的长跑成绩是怎样提高的?你从今天的课堂讨论中感悟到了哪一项人生哲理?你喜欢哪个老师的课,为什么?你还记得昨天语文课上发生的那个小插曲吗?课间班中闹的小笑话有意义吗?某某今天上课的精彩发言怎么样,他当时表情是什么样的?在学习生活中,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善于思考,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会对身边事进行分析,定能从中领悟出许多道理。正是这领悟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作文素材,也正是这领悟使人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创作出优美的文章。总之,启发学生们留心观察身边发生的小事,将这些学习生活中的素材写出来那就是很好的文章了。

  二.作文素材从活动中寻找

  学生每天除了上课外,还有一些活动。如综合性活动课中有目的地了解民风民俗,像运动会、歌咏比赛、演讲比赛;还有一些社会活动,如过年过节探亲访友、出门旅游;再就是家庭活动,包括尊敬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和睦亲情等。教师可以从这几方面去提示学生留意寻找素材。记得去年母亲节,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积累生活素材。我曾布置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给妈妈——》作为节日的礼物献给妈妈。要求必须亲自去做,再写出来。结果大多数同学作文写得较为生动感人,连平日一写作文就头疼的学生也不觉得无话可说了。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但受到教育,认识到自己对父母关心太少,而且作文上也受到启发,原来生活中可写的事情很多。通过这些有益训练,让他们不再对身边事熟视无睹,能做到“目中有人、眼中有物”。明白只要做个有心人,多参与社会活动就会有些写不完的题材。这样既锻炼了自身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又为作文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三.从交际中积累素材

  学生除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外,还有很多时间要参加社会交往活动,与人交往。在交往中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听力、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写好作文所必备的基本功,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渠道,谈话可以包括同学、朋友之间的讨论,师生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的谈心,还包括在街谈巷议中的议论、新闻、故事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谈话,挖掘谈话中隐含的深层次的东西,成为可利用的素材。如一个学生在一篇作文中这样开头“今天,我听说三年级班一个学生家里很困难,他们全班同学都给他捐了钱呢!…”由此引发出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的主题。很有说服力。而这些无不是从交往见闻中得来。经过积累,提炼而成为他们写作的极好材料。因此,在交往见闻中注意锻炼自己,培养自己观察生活的能力,将为我们的作文获得宝贵的素材。

  四.从观察中寻找素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往往身边有很多值得写的内容,可是却没有留意观察,而是熟视无睹,不以为意,结果在写作文时只能是拿别人写过的内容来写。一写《我的妈妈》便是“我半夜发烧了,妈妈背我上医院”,题材太旧、千篇一律。没有真情实感,有位女学生从小丧母,平时作文写的并不好,感到作文难得很。可是有一次她在打扫除间隙,偷回到教室做作业,当她发现老师径直向她走来时,已做好了挨批的准备,可老师却伸手拂去了她打扫除时粘在头上的蜘蛛网并用温和的语气和她说话,事后她欣然写出了《爱在弹指间》的优秀作文,并在《作文报》上发表。由于她写的是切身感受。对所定内容熟悉,感受较深,写起来就比较顺手,词也有了,句也通了。

  具体到平日观察些什么,我觉得应从两方面入手:

  ①、观察自然。如对风、雨、阴晴、日出日落、春秋四季、花鸟虫鱼、山川河流等的观察,我曾布置学生观察去年冬天第一场雨,学生通过观察写出十分生动的片断。这样多记录、多积累材料,写作时才能描摹出逼真生动的景观,教师在这方面也要注意引导、点拨。

  ②、社会观察。如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关注,会有很多素材,都应细致观察,注意的是要对观察对象多比较,不要看到一小点就写,要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本质的东西,不能以偏概全。当然观察训练是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若能在观察的基础上随时进行记录,由只言片语到片断成章,定能为积累作文材料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从课外阅读中获得写作素材

  作文材料不仅限于直接经验,有很多来自于间接经验。那就是广泛的阅读。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坚持多读书,在读书中不断接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熏陶,并不断积累,无论是一个好词、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精彩的片段、一篇有教育意义的文章,都可以成为我们积累的素材。而且,我们可以把语句、片段摘录下来,甚至把整篇好文章剪下来,日积月累,便成了一本很好的“作文选”。它将为学生提供用之不竭的素材。通过读书,学生还可以学习各种写作方法、文章结构等,为我们的作文提供了指导。总之,多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都能扩大学生视野,增加人生阅历、启迪心智。平日多向学生推荐一些精美文章来阅读,如《青年文摘》、《读者》、《微型小说》、《阅读与作文》、《读者俱乐部》等书刊,在读书中体验不同人生,感悟人生哲理,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只要教师多引导,有步骤、有计划地坚持经常训练,通过恰当点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积累习惯。就会在平时多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写作的时候这些材料就能纷纷涌来,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优秀作文就不愁写不出来了。

素材积累作文 篇6

  1、宽容

  开头: 宽容是人类生活中至高无尚的美德。因为宽容包含着人的心灵,因为宽容可以超越一切,因为宽容需要一颗博大的心。因为宽容是人类情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种情感能融化心头的冰霜。而缺乏宽容,将使个性从伟大堕落成连平凡都不如。

  结尾: 生活,往往纷繁,又常常平淡。正因为宽容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正因为宽容似火,使平淡通过锻烧日趋鲜明;更因为有这诗般的宽容,才赋予人生以艺术,赋予生命以永恒。

  2、谅解

  开头:谅解如一杯清茶,冲淡彼此之间的误会;谅解像一缕春风,吹化人间隔膜的冰层;谅解像一只寒梅,预示心灵来春的温情;谅解是一架彩虹,让就不相逢的情感放射光彩。

  结尾:逝者如斯,历史的浪花淘尽了王朝的恩怨情仇,当今既没有了一方霸主,也没有了雄风王者;我们在追求团结、奋进、和谐、平等,我们同样应该独守那份恬然与空明,用每一句话没一种表情向人们昭示谅解,协同人们用谅解交往。

  把握谅解,社会便会进步;

  把握谅解,人类便拥有财富。

  3、理解

  开头:理解,是友谊的结晶;理解,是从信任中开出的鲜花;理解,是人与人之间关爱的光环。它能让误会变成点缀美丽的小瑕疵,于社会中,人们相互的理解,能使这个大家共有的家园更加繁荣、安定。

  结尾:相信总有一天误会能变成一朵美丽的花,因为它由理解来浇灌!

  4、分享

  开头:孤寂人生,谁来聆听你心中的清音?望眼未来,谁来领略你眼中的精彩? 山青青,水盈盈,弹一曲“高山流水”,震彻群山,激扬层浪。于是俞伯牙与钟子期共同欣赏这份相遇相知的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结尾:分享是一种博爱的心境,学会分享,就学会了生活。

  分享是一种思想的深度,深思的同时,你分享了朋友的痛苦。

  分享是一种生活的信念,明白了分享的同时,明白了存在的意义。

  快乐的分享,痛苦的承担。在你与人分享的时候,就肩负着一份重任。让他更快乐,让痛苦全部溜走,让阳光洒满你的心灵。

  5、集体利益

  开头:集体,是什么概念?集体就是一个团队,所谓的团结,就是关心集体,热爱集体、回报集体,下面我就讲讲、、、、、、

  结尾:正因为这样,我们一定要团结团结,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

  6、回报

  开头:(1)绿草如茵,那是草儿在回报春天;鲜花缤纷,那是花儿在回报阳光;白雪千里,那是雪儿在回报朔风。生活,因回报而美丽。

  (2)绿叶尽情地释放自己,映衬了荷花,挤出了阴凉,虽然没有人赞赏,最后枯黄而死,但它相信,明年的夏天依旧绿意盎然。 雪,忍受深深的孤寂,用自己的躯体保护农作物,虽然最后融化成了水,但它不后悔,因为农民会因此展开笑颜。 梅,迎着风雪,一枝独放,虽然不能改变周围环境的寂冷,但它坚信,第一个报春的消息,迎来万紫千红的满园春色就是它最好的回报。

  (3)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匆匆忙忙的脚步中,我听到了一种声音,天使的声音,好人总有好梦,付出总有回报。

  结尾:世人总是希望这个世界给自己多少回报,却忽略了自己到底为这个世界付出了多少。天地间那杆无形的大秤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诚如一首所唱: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我们只有让自己付出,让自己做得最好,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7、感恩

  开头: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结尾: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8、集体温暖

  开头:雷锋叔叔曾经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结尾:“一棵小树,难经风吹雨打;百里森林,能顶呼啸狂风。”让我们主动关心集体,热心为集体做事,诚心为集体服务吧!

  9、师生情

  开头:有一种职业最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道风景最隽永,那就是师魂;有一种情感最动人,那就是师生情。我们拥有同一颗炽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阔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播撒着希望……

  结尾:老师是无私的,他不求得到学生的回报;老师是“好面子”的,他希望自己的学生成才。作为学生,我们难道不应该真诚敬献满腔的热情、无限温暖和一颗赤诚的心吗?

  10、奉献

  开头:奉献是秋天的白云川点缀了蓝天,也诗化了自己;奉献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既壮阔了大海,也提升了自我。

  结尾:“落红不是

素材积累作文 篇7

  作文素材积累:孔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参见“敏于事而慎于言”。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论语集注》)又释:“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朱子语类》)另外在《荀子·子道》、《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

  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予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说苑·尊贤》记孔子言曰:“夫取人之术也,观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大戴礼记·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语言取人,于予邪改之。’”也即此章义。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语听言观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论语集注》)

  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朱熹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论语集注》)清刘宝楠则释此句为:“谓以礼敬事鬼神也”(《论语正义》)。《礼记·表记》:“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结合上述孔子告樊迟语,可看出孔子持与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观,并教樊迟从周道。孔子在承认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对鬼神既不轻慢亦不要予以亲近,这与其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强调先人事,后鬼神(《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态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朱熹《论语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观之,可以见天理之周流而无闲矣。”清阮元《研经室集》:“为之不厌,己立己达也;诲人不倦,立人达人也。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达者,如‘在邦必达,在家必达’之达。”此句犹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之道,亦即关于“仁”的实践途径与方法。以己所欲譬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标准,即从积极意义上实践“仁”其低标准则是推己所厌及他人而不恶加,即从消极意义上实践“仁”(见《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认他人之价值,关心他人之生存与发展,从又一侧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义特征。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汉书·儒林传》:孔子“究观古今之篇籍”叙《书》、称《乐》、论《诗》、因鲁《春秋》、好《易》,“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论语集注》:“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其句意谓传述旧章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与“好古”,系孔子对终其一生之教学与学术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时亦体现出其整理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及其对上古文化的基本态度。所谓“不作”,朱熹认为孔子“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同上)。然后世学者认为实际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汉郑玄注:“富贵而不以义者,于我如浮云,非己之有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意谓:以不义手段占有的财富与官位,对于我如同天际的浮云。又见《论语》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于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贵的具体原则,即须合于“义”与“仁道”,违此而获,则被视如过眼烟云之不足取。同时亦表明其于清贫生涯甘之如饴、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襟怀。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汉郑玄《论语注》:言此才,勉人于学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近人康有为《论语注》:“忘食,则不知贫贱;忘忧,则不知苦戚;忘老,则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谓: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学有所获),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此实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辞。《礼记·表记》:“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其一生好学不倦,倡导积极有为,对所创立学说的实现孜孜以求,“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强不息,终老不疲与明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礼记·表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说文》:“坦,安也。”荡荡,广远之称。戚戚,时时忧虑之称。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荡然无私。小人驰兢于荣利,耿介于得失,故长为悉府也。”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见《论语集注》)《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与此义同。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雕,凋谢;松柏,喻栋梁之材。朱熹引谢上蔡注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论语集注》)荀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荀子·大略》)《庄子·让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名言。《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正义》引《申鉴·杂言下》注曰:“君子乐天知命故不忧;审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惧。”又《论语·宪问》所记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自谦其不具备知、仁、勇三者达德,而自子贡视之,孔子三道尽备,故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民无信不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此即孔子对子贡问政之答。民信之与足食足兵为孔子治邦强国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无信;民信则为本。此也即与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身取义有相通这处。后朱熹有曰:“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不失信于我也”。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孔门名言。语出《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鲁哀公所问“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时所言。也即是发挥孔子“政在使民富”(《说苑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认为,民富在于薄税敛“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同上)。朱熹注为:“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贫。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论语集注》)《荀子·富国》曰:“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多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

  君子成人之美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朱熹注曰:“成者,诱掖奖劝以成其事也。”《大戴礼·曾子立事》:“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与孔子之意相近。

  其身正,不令而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儒家一贯认为:为上者,“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汉书·公孙弘传》)“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淮南子·主术》)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路》:“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朱熹《集注》:“见小者之为利,则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又引程子言曰孔子深知弟子“子夏之病常在近小”,故“以切己之事告之”(同上)。《论语正义》引荀子曰:“利谓便国益民也。为政者见有大利,必宜兴行,但不可见小耳”。《大戴礼记·四代》:“好见小利,妨于政。”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宪问》亦有此语。其旨“欲各专一于其职”(刘宝楠《论语正义》)。也是儒家一贯的处世态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后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与此文相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正义》引解:“虑之不远,其忧即至,故曰近忧。”《荀子·大略》云:“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而人宜远虑历为儒家所重。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此即施“仁”于人。西汉董仲舒作了发挥:“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外,此之谓也。”(《春秋繁露·仁义法》)《吕氏春秋·举难》又曰:“故君子责人则以仁,自责则以义。责人以仁则易足,易足则得人,自责以义则难为非,难为非则行饰。”朱熹注曰:“责己得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所以人不得而怨之。”(《论语集注》)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名言。《论语》凡四见,旨同而文小异。《学而》载:“子曰:‘不患人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为不必担心别人不知我,该担心的是我不知人。《里仁》作:“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上句意同,下句意为:该担心我有什么可为人知道的。《宪问》作:“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卫灵公》又作:“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朱熹注:孔子“于此一事,盖屡言之,其丁宁之意亦可见矣。”(《论语集注》)王夫之注:“能夺我名而不能夺我志,能困我于境遇而不能困我于天人无愧之中,不患也。”(《四书训义》)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包咸注:“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举人也。”王肃注:“不可以无德而废善言。”意谓不因某人之言中听而举荐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弃其言。孔子这种稳重、全面的举人之术、听言之法为后世所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此即言仁。《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又言恕。孔子常以“恕”释“仁”。朱熹《集注》:“恕,推己以及人也。”也即子贡所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公冶长》)以后儒家都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实施“仁政”。

  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朱熹《论语集注》:“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说:“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朱子语类》卷四五)近人杨树达又分不忍有三义:“不忍忿”;“慈仁不忍,不能以义割恩”;“吝财不忍弃”(《论语疏证》)。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为人能把道廓大,而不能用道来廓大人。王肃注:“才大者道随大,才小者道随小,故不能弘人。”朱熹注:“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论语集注》)董仲舒天人对策中也引此句,言治乱废兴在于己。今人杨伯峻认为与愿意不合。

  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当仁”有两解:一为面临仁德;一为担当实现仁道之重任。朱熹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论语集注》)“师”字一般训解为“师长”。近人钱穆训为“众人”。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史记·伯夷传》引此言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老庄申韩传》曰:“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耶?”近人钱穆之释有两说,一为“君子亦有意见行迹之不同,然同于道则可相与谋。惟小人贼道者,有善恶邪正之分,斯难于相谋矣。”一为“道指术业,如射与御,各精其重,不相为谋也。”(《论语新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知也”之“知”,同智。朱熹注:“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者,故夫之告之。”(《论语集注》)《荀子·子道》所记可为佐证: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曰:“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女矣。”又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又《儒效》篇云:“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罕》:“子曰:‘三军要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安国注:“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朱熹引侯氏曰:“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志矣。”(《论语集注》)《礼心·缁衣》篇亦曰:“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皇侃疏:“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师人必当温故而知新,研精久习,然后乃可为人传说耳。若听之道路,道路乃即为人传说,必多谬妄。所以为有德者所弃也。亦自弃其德也。”近人钱穆说:“道听,听之易,途说,说之易。入子耳,即出于口,纵闻善言,亦不为己有,其德终无可成。”(《论语新解》)《荀子·大略》:“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道远日益矣。”与孔子反对道听途说之义相近。

素材积累作文 篇8

  (1) 月亮渐渐升高,她身着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 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

  (2) 游泳喽!一声呼喊,一群孩子扑通扑通跳进水里。他们像鱼儿似的,在冰凉的塘水里快乐地游着,享受着塘水的爱抚。

  (3)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长江东流奔腾不息,那是在启示我们为理想奋斗。

  (4) 你是我硕果的丰润,血液里流淌的思念。你是我梦中牵手的温情,我喜欢你有分寸的、节制的、狂喜的、哭泣的,我喜欢你。

  (5) 生活的海洋并不像碧波涟漪的西子湖,随着时间的流动,它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浪花飞溅,时而巨浪冲天……人们在经受大风大浪的考验之后,往往会变得更加坚强。

  (6)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喷泉喷出的水珠,有的像仙女散花一样美丽,有的像火树银花般灿烂,有的像一把把美丽的小扇子,还有的像一把把花雨伞……真是千姿百态,五彩缤纷!

  (7) 月亮像饱经风霜的老人,不紧不慢地梳理着白花花的月光。

  (8) 只见他挥臂分水前进,在水中上下左右翻滚,然后忽然又一下子沉入水底。

  (9) 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它在告诉我们:“春已归去。”

  (10) 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钱能买到书籍,不能买到知识;钱能买到药品,不能买到健康;钱能买到时装,不能买到美丽;钱能买到朋友,不能买到友谊。钱能买漂亮的眼镜,但买不来明亮的眼睛。钱能买高档的钢笔,但买不来敏捷的文思。钱能买来名贵的篮球,但买不来精湛的球技。钱能买来精确的钟表,但买不来流逝的光阴。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11) 夜空挂满了星星,月亮像一只钓鱼的小船,仿佛航行在宽阔的银色的长河里。

  (12) 书是良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书,像交了一位益友”;书是窗户,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

  (13) 太阳西沉,天空出现粉红的绸丝缎,那是晚霞。天上的云彩,有的像山峰,有的像奔马,有的像狮子……鲜红、粉红、橘红……形态万千,颜色各异,好看极了!

  (14) 那些因为缘分而来的东西,终有缘尽而别的时候。

  (15) 门外西边的林梢,挂着的上弦月已经变成一片金色的西瓜,不再是一条弯弯的眉毛。

  (16) 溪水唱着歌,欢快地向前奔跑。

  (17) 有了成绩要马上忘掉,这样才不会自寻烦恼;有了错误要时刻记住,这样才不会重蹈覆辙;有了机遇要马上抓住,这样才不会失去机会;有了困难要寻找对策,这样才能迎刃而解。

  (18) 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中落泪。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分数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向前看,还有一片明亮的天,不会使人感到彷徨。

  (19) 那一朵朵雪花就像一个个身穿白衣的天使。把房子染白了,把草地染白了,把高山染白了……仿佛是一个白色的童话世界。

  (20) 我跳下河去,哎哟,水好凉,左一个右一个的漩涡像一个个圈套,我要往东, 它偏扯着我往西。

  (21) 起初,雷雨儿只是一大滴一大滴慢慢地往下洒,雨这样扭扭捏捏下的倒还没见过,我正在想着,只听“哗——”的一声,大雨倾盆而下,顿时远处的景物变模糊了,只是茫茫一片。

  (22) 人生就像一条河流,快乐和悲伤是河流的两岸;人生犹如一幅的画卷,冷色和暖色的交织才成就画的璀璨夺目;人生就如一支乐曲,快慢缓急,才涤荡出震撼人心的音符。

  (23) 我家屋后有一片茂密的竹林,那里翠竹万竿,个个都是劲节凌云。远看,是汪洋的竹海。碧绿的“海浪”一浪盖过一浪,“沙沙沙”的细浪声,节奏鲜明、悦耳动听。

  (24) 一页历史,是一面镜子;擦亮了镜子,你呼唤着理性与良知。一颗沙砾,是一种苦痛;历经了苦痛,你孕育了圆润与晶莹。一道辙印,是一段历史;尘封了历史,你迷蒙着今日和未来。一道辙印,是一段历史;展示出历史,你开发了近林和远山。一片归帆,是一缕乡情;倾注着乡情,你满载着沧桑和希望。一股细流,是一曲欢歌;汇聚了欢歌,你成就为大江与汪洋。一片嫩绿,是一份自然;呼吸着自然。你孕育出果实与丰收。一缕清香,是一份成熟;酝酿了成熟,你展示着高洁和恬淡。一朵飞絮,是一丝希望,放飞了希望,你唤来了温风和细雨。

  (25) 时间好比一位妙手成春的良医,它能帮助我们医治流血的心灵。时间犹如一个万能的慰藉者,它能开导我们忘记人生的伤痛。时间有如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他能引导求学者构筑知识的大厦。时间好比一位点屏成蝇的画家,他会帮助勤奋者描绘辉煌的明天。

  (26) 天空就像突然裂开了一道口子,豆大的雨点从里面倾泻而出,先是噼里啪啦乱成一团,接着就整齐划一的倾泻下来。不多时,地面便成了小溪。风声夹杂着雷声,越下越大,不时还有一道道闪电划过,有了雷声壮胆的雨点越来越激烈,仿佛是战场上密集的子弹一样撞在地上,发出雷鸣一般的声音。

  (27) 成熟是一种素质,一种源于心灵表于行动的素质;成熟是一种能力,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成熟是一种态度,一种对任何事物都保持冷静的态度;成熟是一种心境,一种能看淡一切,万事淡如水的心境。

  (28) 当人人都在“恨不能挂长绳于西天,系此西飞之白日”时,麦克阿瑟一句“幸运的是我们只会失去一次生命”有如木锋醒世。当世人皆叹“风住尘香花已尽”,怨“幽窗冷雨一身孤”之时,偏有人朗声道“肯信来年别有春”,“明年春色倍还人”如清夜鸣钟。事物往往有其好的一面,人生短暂到让人不舍得用郁郁寡欢来把它填满。让思维转个弯,在消逝中找寻美丽,在失去中找寻收获。

  (29) 月亮像一个新娶来的媳妇,刚刚从东天边上来,就又羞答答地钻进树叶子里藏起来。

  (30) 他们像泥鳅那样一下子钻入水中,一会儿又在不远处露出一个个水淋淋的小脑袋。

  (31) 一轮杏黄色的满月,悄悄从山嘴处爬出来,把倒影投入湖水中。

  (32) 人生的旅途中,前面还有无数个日子需要别无选择地去面对。风雨也好,艳阳也好,只要在曲曲折折的行程中,静守着一份平淡,挥洒着一腔执着,不妄自尊大,不自欺欺人,不蜚短流长,不急功近利,不孜孜于荣华富贵,不耿耿于功名利禄。"得失俱忘看天上云卷云舒,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谢。",管他丰碑小草,高山低谷,只要用心地挥洒,真诚地惜爱。那么,我们内心的丰赡适意,会一点一滴地丰满着你的昨天今天还有明天。

  (33) 秋天像是一首歌,谱写了生命的不朽。

  (34) 兴安岭是多么会打扮自己啊: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35) 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36) 寂寞的人总是会居心的记住他性命中呈现过的每一个人,于是我老是意犹未尽地想起你在每个星光陨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数我的寂寞。

素材积累作文 篇9

  1、养不教,父之过。这句话重点的字是“过”和“教”。“过”的意思不仅仅是过错,更多的情况是违反,改动的意思,违反改动的是什么呢,叫做"正常的规律"。“教”指的是一个过程,意思包含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到现在“教”的含义要加上文化教育的成分,但是主要还是指父亲对孩子的示范作用,示范的内容包含道德,礼仪,技能,励志等;所以“养不教父之过”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父亲应该以身作则的教孩子,如果作为孩子的父亲没有这样做的话,就违反了正常的规律。

  2、新时代背景下,应该赋予“养不教,父之过”新的含义:“生养了孩子,如果只是给孩子提供吃穿等物质生活,却不好好的教育孩子,让孩子没有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那就是父母的责任。”孩子如果出现的问题,那么父母都要承担责任,只要父母教育理念一致,齐心协力,共同给孩子指引人生的道路,才能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未来发展的更好。

  3、教不严,师之惰。惩戒归根结底对学生起到的只是一个震慑,警戒的作用,当教师连惩戒的权利都失去之后,剩下的只能是对学生一昧的迁就跟隐忍。在学生最应该明白规矩重要性的成长期,给他一个没有规矩的环境,是很难保证该学生以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孝敬父母,诚实处理,守规矩的人的。一位面对熊孩子唯唯诺诺的老师,绝不是一位称职的老师。

  4、教育是个严肃的事业。孩子不听话,不完成作业,老师当然要教要管。屡教不改只能是进行惩诫……这种严肃背后是一种担当,是一种责任,我们应该支持。因为这种担当这种责任是塑造灵魂,传承文化……老师不管,孩子就学不好;老师太温柔,孩子就不学好。老师、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家长是养分,培育根系的成长,根枝强壮,树叶繁茂。老师是园丁,不断地修理枝叶,成形成材……老师,家长和学生是一种塑选生命和灵魂的和谐的社会关系。

  5、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6、如果不对违反纪律、不爱学习的孩子进行惩戒,只是单纯地与孩子口头讲道理,久而久之,孩子或许会把教师、家长的话当作耳边风。让孩子遇到一个心中有爱、手中有尺、眼中有光、胸中有度的好老师,这是所有家长的期盼。作为家长,我们也必须要支持老师的工作,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教育惩戒是以教育学生为根本目的,怀着关爱学生的态度对犯错或违反规定和规则的学生实施否定性的批评、处罚等,以警示学生。

  7、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方式,在中国教育史上由来已久,诸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目前,一方面,赏识教育和关爱教育在教育界颇为盛行,遏制体罚、禁止变相体罚学生在社会上的呼声一直很高;另一方面,教师想管而不敢管或不知如何管也日益成为困扰一线教师的难题。

素材积累作文 篇10

  不过是过客

  桃花开在了冰山上

  心是尘封的琥珀

  悬崖边盛开的君子兰

  嘲笑我在人群中的孤单

  一个人在热闹中行走

  笑颜如花青春璀璨

  寒意却暗地里上涨

  我不过是寻求一缕阳光

  天空怎么就不能晴朗

  怎么就让我失了希望

  作者断桥的文集

  家的感觉!

  走亲走亲,越走越亲。抱着这个观点,几个好姐妹相约每年元宵节前串完亲戚后邀餐年饭,大家一起聚聚多联络下感情。

  这不,从初六开始,这个酒店到那个酒店,大鱼大肉,吃得人都有些翻胃!饭后唱歌的唱歌,打牌的打牌,热闹而又忙碌着年的味道!眼看快过十五,又得投入紧张的工作中了,可我家这餐年饭还没开始呢!思来想去,决定做餐特别的年饭给朋友们清下肠胃!

  一大早起来翻出老家亲友送的笋干,晒豆角,农家粉丝等泡好,再到菜市场买了羊肉卷,配上不少青菜,金针菇,白萝卜之类。回到家加紧动手三个火炉同时开动,肚片排骨墨鱼汤要用砂锅文火慢慢煲三四个小时才味道正;红烧猪脚吧配料足,火候也得适当;双味鱼头腌制时间与配色很重要-----当然还不能忘记最重要的是趁着空档,拿出酒具精心调点好酒衬托气氛不说还能养生补身体。十一点半,十二个菜就端上了桌,再配上自己做的腐乳与饺子,哇!居然色香味诸全!自己闻着都食欲大动了!

  因为是在家里聚餐无所顾忌,笑声祝福声再配上电脑中欢快的音乐,气氛是空前的热烈。饭后,一个姐妹帮着洗碗收拾厨房,我则搬出最珍视的宝贝之一—茶具,再挑了比较大众化的铁观音,把音乐调成古筝曲就煮起茶来。众友边品着茶,边聊天说笑,慢慢聊到前年的得失,谈到新的一年对生活的规划,因为高兴,平时不太敢多提的敏感家庭问题也拿出来一起讨论,居然还解开了其中一个姐妹夫妻间多年的心结,真是收获颇丰,喜不自胜!就这样聊着聊着,一姐夫感慨:“好久没感受到这种家的感觉了!以后我们还是要多象今天样在家组织下这类家庭聚会才是。”这个提议可是博得众人一致的赞同!

  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忙,也有不少人认为自己在家做饭辛苦、吃完还要收拾“残局”太麻烦。而且我国一直以美食闻名,小吃摊和各种不同价位的餐厅都有各式各样好吃的食物可供选择。于是在家做饭的人越来越少,请客吃饭更是在酒店,住则是宾馆,大多认为一这样比较省事,二吧显得隆重些。但我还是更习惯在家吃饭,虽然自己所做的饭菜也许不像高级餐厅那么精致,但总感觉尝起来有家的味道。特别是一家人或朋友间聚在一起用餐时不经意间而营造出的那种亲密而温馨的交流气氛总是带给人一种自由自在,轻松而幸福的感觉!而作为一个女人稍微牺牲点睡眠时间,每天早晨起来给自己亲爱的家人做个早餐,看着他们吃得香香甜甜的,那份开心的感觉会让你拥有一天的好心情!周六周日花点心事变个花样,做出一份色香味诸佳的菜肴,心里那小小的成就感绝不亚于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而忙碌了一天回到家,脱掉残害了你玉足一天的高跟鞋,卸下那白天堆砌起来高雅的形象,泡个热水澡,换上舒适的睡衣,打开暖暖的灯光,让轻音乐弥漫在你所在的空间,煮上壶好茶,懒洋洋地靠在宽大而柔软的布沙发上,那份惬意与安逸的感觉会让你感觉原来温馨幸福的感觉并没有那么难于企及!

【【热门】素材积累作文10篇】相关文章:

【热门】素材积累作文7篇07-27

【热门】素材积累作文4篇06-24

【热门】素材积累作文五篇06-15

【热门】素材积累作文3篇06-02

【热门】素材积累作文6篇05-31

【热门】素材积累作文三篇03-26

【热门】素材积累作文合集8篇09-16

【热门】素材积累作文七篇08-10

【热门】素材积累作文合集5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