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

时间:2021-03-29 14:31:24 教案 我要投稿

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第33-34页第1-5题

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圆柱体、圆锥的特点,能判断一个物体或立体图形是不是圆柱体或圆锥。

  2、学生能进一步掌握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体和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相互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

  灵活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体和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提问:这一单元,你学会了什么?把你的收获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

  2、组织交流。如学生有不完整的,请其他同学补充。学生说到的计算方法,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

  (重点整理以下方面内容:1、特征;2、圆柱体表面积计算方法;3、圆柱体体积计算方法;4、圆锥体积计算方法)

  二、练习与运用

  1、第33页填表

  先让学生看表,理解要求,再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让学生交流,交流时要说出每题几个问题计算的先后顺序,以及每题的计算方法。

  2、补充:判断

  (1) 一个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体积的1/3。

  (2) 一个圆柱体与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12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比圆锥多8立方厘米。

  (3) 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等底等高,那么圆柱体积一定是圆锥体积的3倍,反之,如果一个圆柱体积是一个圆锥的3倍,那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

  3、补充:填空

  (1)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如果圆柱高是18厘米,圆锥的高是()厘米。如果圆锥的高是18厘米,那么圆柱的高是( )厘米。

  (2)把一个圆柱形的木头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已削去的体积是24立方厘米,则圆柱体积是()立方厘米,圆锥体积是()立方厘米。削去部分是剩下部分的()。

  (3)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的比是( )。

  4、指导理解第34页上第3题。

  (1) 分析条件是什么?

  (2) 第一个问题实质是求什么?怎样求?

  (3) 将包装带所包装的线路与同桌比划一下,理解怎样求彩带的长?

  5、指导理解第34页上第5题。

  (1) 理解条件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2) 要求的问题实质是求什么?怎样求?

  6、补充:一个圆柱的底面积不变,如高增加2厘米,表面积就增加12。56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增高部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三、独立完成作业:第33-34页上第2-5题。

  课前思考:

  每次遇到上单元复习课,我总感觉如何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重要。学习了高教导设计的这一课教案后,我想基本的教学过程也是这样进行。

  在“回顾与整理”这一部分,教师要帮助学生将这一单元的知识串联起来,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还可以让学生互评交流情况,这时教师及时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并进行相应的板书。

  在“练习与应用”这一环节中,教材安排的第1题是基本题,可以要求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在交流时也可以重点交流一些巧妙的计算方法。第3题中的第2小问求彩带多长,估计很多学生想象不出是求什么,我想课上可以要包装带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后来理解。

  高教导补充的一些题目如果课上来不及要另外安排学生进行练习。

  课前思考:

  每次练习课或是讲评课学生的积极性相对而言是很低,自己感觉上得也不是很轻松,更是有点吃力不讨好的感觉。这节课我打算先组织学生交流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尽可能的让学生说。然后组织学生完成书上的第一题和高教导补充的练习,第3题让学生讨论彩带的长如何求,其它练习让学生在课上独立完成,有时间的话在课上评讲,时间不充裕的话看学生的作业情况再找时间讲评。

  课前思考:

  这节课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查漏补缺的重要课时。如何在复习课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因为如果把它仅仅看作是对知识的再现与补缺,简单地将各知识点罗列出来,这样只能使学生机械地记忆、套用知识,而无法使学生系统理解知识,弄清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知识的发生过程,而且还会使学生觉得是"炒冷饭"而产生厌恶感。引导学生在复习中动手、动口、动脑、多实践、多思考,自己检查、自测、自评、查漏补缺、质疑问难,针对各自的学习缺陷进行温习补救,这样效果明显要好一些。

  课后反思:

  这节课还是没来得及处理课堂作业,但很多学生的作业还是在课堂上完成了。练习第3题尽管在课堂上分析过,可学生还是有不少错误,最多的是计算表面积的错误。有个别学生在求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的时候会算成底面积×高。第四题并没有和学生分析但很多学生还是知道15.7分米就是水桶的底面周长。

  对于高教导补充的最后一题,和上学期的长方体是同一个类型,只要让学生知道表面积增加的12.56平方厘米,实际上就是圆柱的侧面积。通过画图演示,很多学生都知道这一点,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

  课后也翻阅了一些其他的练习册,感觉有关圆柱和圆锥的练习题有很多类型。作为教师,我想应该有选择性的让学生练习,其实一些基础题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已经掌握得很好了,可以适当的做些提高题。所以有时候布置作业也有点头疼,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经常做一些基础练习,其实也是一种重复的机械活动,对学生还是应该提出不同的要求。

  批了一些学生的补充习题,发现很多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对烟囱还是不够了解。实际上只要求一个侧面即可,上下两个底面是通的,有点疑惑的是我原本以为学生都应该知道的。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一开始先让孩子们复习学过的概念与公式,使已有的知识再现在巩固知识基础上,达到了温固引新的目的。接着通过富有挑战性的抢答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检查学生灵活运用公式的情况。通过开放性的问题:看到这个圆柱体,你能提出哪些有关圆柱、圆锥的数学问题?怎样解答?引起学生的思考,使不同的学生在此题中有不同的收获。

  不足之处是我感觉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形成知识体系这一环节,还是没能完全放开。

  课后反思:

  尽管这节课我补充了一些相关的习题,但这些习题大部分是在自习课完成的.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我抓住了两个重点:一、回顾整理,并通过板书进一步帮助学生强化所学内容,板书如下:

  圆柱的表面积: 侧面积=底面周长乘高

  底面积=半径平方乘圆周率

  圆柱体积= 底面积乘高

  圆锥体积= 底面积乘高乘1/3

  在整理时,结合表面积计算,引导学生理解生活中哪些是需要计算2个底面积的,哪些是需要计算1个底面积的,哪些是只要侧面积,不要底面积的。对圆柱侧面积与体积计算进行了对比,并从计算单位与计算原理上提醒学生理解计算方法不同的原因。

  四、指导学生理解教材上的习题的解答方法,让学生说说每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实质是什么,怎样求?在这样的引导下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从作业上看,部分学生有误也是因计算问题,解题思路基本上都正确。

【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资料整理与收集简历模板08-23

大班数学教案:楼房与号码08-25

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范文05-10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08-02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10篇03-14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8篇03-10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五篇06-21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5篇04-02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九篇03-31

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