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英语毕业论文

英语教学人文化实施策略

时间:2022-10-07 09:10:47 人文社科英语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英语教学人文化实施策略

  英语教学人文化实施策略【1】

英语教学人文化实施策略

  摘 要:初中英语是在校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在我国教育体制的多次改革下,初中英语的教学模式也经历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演变,本文对初中英语人文化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人文化教学;模式;策略

  初中英语人文化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人文思潮的理解、对人文思潮的意会、对人文思潮的发展进程具备概念性认识。

  人文化教育模式的培育方向,是帮助学生内心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也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人文化教学模式的探析,对当前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找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不断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水平。

  一、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英语课堂教学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对英语课堂教学的要求逐渐提高。

  英语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的提升,同时能够提升学生对各种英语知识的兴趣,英语教师面临的任务以及挑战越来越大,为了不断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英语教师开始对原来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进行革新,在新课改理念下,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有了一定提升。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种投入逐渐增多,比如多媒体投入、教师的投入等,都为英语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得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不断提升。

  人文化教学模式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另一个重要的措施,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关注,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二、初中英语人文化教育策略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英语教育是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由于英语教育过程中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因此对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阻碍。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改革,加强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应用。

  对于传统教育模式中形成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课为主的状态进行改变,使得学生可以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以学生的利益和发展为本,在学习的过程中建构新的学习环境,对传统的实践能力观念进行改变。

  围绕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念的目的来发展,不能强制学生进行实践能力。

  2、加强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生活教学

  生活教学是初中英语人文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进行情景设置时,应该要以日常生活为原型,让学生能够对教师所拟定的场景比较熟悉,从而可以加深对所学的英语知识的内容的理解程度。

  此外,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还应该要加强各种生活素材的累积。

  英语学习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不同,加强各种素材的累积,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累积还不够,英语学习过程中,对各种素材的累积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以及解题效率的重要措施,但是当前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常常容易感受到没有素材可用,为了不断提高初中英语教育过程中的人文性,使得学生可以体会到英语学习的区委,就应该要对学生的教学素材进行丰富。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基础。

  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依靠通用的教材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通用的教材中很多学习的内容都比较枯燥,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不利于学生的系统学习。

  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发掘的东西可以用来当做教材,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英语教育,应该要加强对生活中各种教材的合理运用,促进学生对英语内容建立一种系统的知识框架,并且尽量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各种场景作为教学的背景,运用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对英语课程中的一些内容进行阐述,从而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

  3、加强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外活动的拓展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实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英语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弥补单纯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因此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课外活动的拓展,比如在课外可以设置实践角,可以举办相应的英语角、英语口语交流会等,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积极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并且在课外活动的拓展过程中,也可以促进不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

  英语是学生从进入学龄阶段就接触到的一门自然学科,从最初的“识字、遣词造句”的初阶认知教学,到英语的高等文化素质的培养,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都应该要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人文化教学模式进行探析,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需求为主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分析和解决,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莹莹.人文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考试周刊,2012(08)

  [2] 徐天梅.初中英语教学渗入人文教育的方法探究[J].校园英语,2012(15)

  [3] 康海玮.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人文精神培养探微[J].教育艺术,2012(24)

  大学英语教学人文环境的建构【2】

  摘 要:大学英语教学必须确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双主体”教学理念,采用“支架式课堂教学”“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树立人文关怀意识,关注学生个体个性的发展,全面推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人文环境建构;大学英语

  一、引言

  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颜辉,2003)。

  这种教育思想的突出特征是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及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重视终身教育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1998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教育部高教司〔1998〕2号文件)。

  在全面推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今天,人文环境的建构,对于作为高等教育重要一环的大学英语教学,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构大学英语教学人文环境的理论依据 学校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场所。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重新建构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环境。

  要建构良好的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环境,必须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

  建构主义理论(Von,1996;陈琦,张建伟,1998),在吸收维果斯基、认知信息加工学说、皮亚杰、布鲁纳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教学理念,如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为大学英语教学人文环境的建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动态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发展、变化的,任何知识意义都是相对于一定的时空与个体而言的。

  语言也不例外,它将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因此,教师要致力于让学生形成终身求知与学习的意识。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即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的。

  建构主义学习观重视个体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对知识建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把握。

  基于动态知识观和学习观,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强调情景教学,不仅让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进行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是“教育要面向未来”思想的具体体现。

  强调合作学习,认为合作学习可以创造开放、平等与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学会合作,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为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外语能力在本质上是一种交际能力,合作学习就是一种“社会交往”。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抓住了外语学习的本质:交际能力的培养。

  而“交际能力”是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体现。

  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师、学生角色的定位也不同以往。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

  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高级拍档或合作者。

  建构主义教学观既关注学生的中心主角地位,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建构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环境的实践模式 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要点之一是:大学英语要求分层次教学并提倡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式学习(莫锦国,2005)。

  同时,教育部还就大学英语改革提出了“课堂面授及计算机自主学习”的全新教学模式(陈坚林,2005)。

  课堂面授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直接接触,面对面地交流;计算机自主学习则是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及教育部提出的全新教学模式都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当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新的教学形式和手段,跳出单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框架,树立计算机主导教学的意识,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优良的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环境。

  具体来说,建构“支架式课堂教学”“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建构大学英语教学人文环境的必由之路。

  三者相辅相成,优势互补,不可或缺。

  1支架式课堂教学

  “支架”原指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而“支架式教学”中的“支架”是一种隐喻,意味着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学生以“学”来建构自己的“知识大厦”,而教师的“教”则是帮助学生构筑“知识大厦”必不可少的脚手架。

  教师提供支架的目的是将来能撤走支架,使学生能独立地学习,同时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学习。

  教师提供“支架”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归纳讲解、启发式提问、开放式讨论以及对学生学习的多方面的支持,包括情感的关注、环境的设置、兴趣的激发、适时的鼓励、愉快的心理氛围的创设等。

  虽然实施“支架式教学”的渠道是多样的,但“支架式教学”与课堂教学却密不可分,必不可少。

  此外,由于经验、能力等的限制,学生的自我知识建构难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而教师不仅应该是经验上的先导,而且还要对学生要建构的知识有系统性的掌握。

  因此,通过“支架式教学”,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接受程度,适时适度地进行经验、技巧及知识等方面的铺垫,为学生铺就从旧知识到新知识自然过渡的无级跳板。

  因而教师的“支架”作用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学生无谓的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知识建构保驾护航。

  2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

  在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中,网络这个巨大的电子图书馆,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多媒体提供的网络化虚拟课堂中的各种情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输入材料。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个体差异,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进行自主的、个性化的交互活动。

  由于语言所具有的天然实践性,这种交互活动就是语言学习的必然过程。

  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发展能够为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环境,体现学生的个人差异,从而增强学习动机;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学生在虚拟的学习空间,轻松地学习交流,焦虑程度降低,个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学生自己确定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和地点,主要靠自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来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这种自主学习需要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要在不依赖教师的情况下独立开展交互活动,需要较强的独立性;网络学习的全过程都是开放的,自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3合作学习

  如果说,“支架式课堂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为目的,那么,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彼此合作、师生合作学会交际、学会协同等,是为了实现其非智力素质的发展。

  合作学习是“支架式课堂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的必要补充。

  佛勒(Lynne Fowler,2000)及索罗曼(Soloman,1999)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从事网络自主学习的大学生属于冲动型和感觉型学习者。

  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喜欢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乐意与他人一起学习”(陈剑光,胡弼成,2005)。

  因此,合作学习,尤其是继“网络自主学习”之后的“合作学习”,是网络自主学习者思想、情感交流的最佳渠道。

  学生因为不同的学习任务及学习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类型的合作需求,如:就自己不清楚的问题请教别人(如某一英汉文化差异);帮助别人解除对有关语言知识的误解(如某一歧义句的理解);就当前问题对其他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如互相批阅作文);就当前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辩(如各抒己见的口语对话);学习小组共同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如为一辩论题做准备)等。

  合作学习的形式会因不同类型的合作需求而不同。

  在“支架式课堂教学”之中及“网络自主学习”之余,合作学习的表现形式可能更多的是:①小组成员(自由组合)的相互合作;②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③教师与学生的合作。

  而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合作学习可以表现出更大的自由:学生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选择使自己受益最大的学习伙伴;合作人数不限,可能是面对面合作,也可能是网上的学习合作。

  四、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人文环境建构,目的在于突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注重合作、负责精神的培养,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关注学生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潜能。

  只有在良好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中,才能建构师、生两个主体之间的理解和对话关系,避免“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的单一偏向,逐步确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双主体”教学理念,既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将支架式课堂教学、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熔为一炉,从而构建优良的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 1] 颜 辉.当代美国教育技术 [ 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 2] 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1998〕 2号文件) [ Z].

  [ 3] 陈 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 [ 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 4] Von Glaserfield,E.Footnotes to“The many faces of constructivism” [ 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96,25(6):19.

  [ 5] 莫锦国.大学英语自主式教学资源库开发初探 [ J].外语电化教学,2005(2).

  [ 6] 陈坚林.计算机外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 J].外语电化教学,2005(4).

  [ 7] Lynne Fowler.Etc.Learning styles and CASE tools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 DB/OL].

  [ 8] Richard M.Felder ,Barbara A.Soloman.Learning Styles and Strategies,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 DB/OL].

  [ 9] 陈剑光,胡弼成.论网络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 [ J].大学教育科学,2005(3).

【英语教学人文化实施策略】相关文章:

物流文化及其策略实施论文10-11

谈高校英语教学及策略10-26

茶文化旅游策略论文10-08

试析班级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之策略10-26

音乐文化危机缓解策略论文10-13

绿色教育在小学语文实施策略论文10-09

上海电力企业政治策略的实施论文10-09

企业文化建立及发展策略论文10-09

杭州文化旅游开发与策略探究论文10-09

群众文化开展策略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