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毕业论文

论人生信仰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论文

时间:2022-07-01 08:44:22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论人生信仰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论文(通用7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人生信仰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论文(通用7篇),欢迎大家分享。

论人生信仰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论文(通用7篇)

  论人生信仰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论文 篇1

  摘 要:作为一种最深刻、最基本的精神活动内容,信仰的存在是价值理想的建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最高价值的信奉与确认,它涉及到生活价值导向的本质问题。从社会角度分析,人生信仰是通过民族、社群及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最终价值理想和人生追求,其社会意识形态特征极其显著。然而从个体角度来看,人生信仰则是作为一种成熟的个体意识表现在生活实践当中,且通过主导价值观的导向来合理分配个体的社会行为,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在对人生理想及价值进行确认的同时,人生信仰对于个人生活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无论是从基础经验还是后天感悟来看,都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关键词 :人生信仰;价值观点;个人生活;重要意义

  人生信仰从根本上表现为价值与价值观念之间的对弈,然而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价值观念问题探讨,而是从价值观念形成的核心领域来折射出整个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内涵,是统摄性价值观念的呈现过程。从信仰的形态分析,通常我们将信仰划分为社会理想信仰与个人人生信仰两个范畴,本文着重探讨人生信仰对个人生活的重要影响。具体到个人人生信仰的内涵,侧重从生存意义及生存价值方面来隐射出人生信仰对生活及命运的指引,通过对人生状态的把控来更好地实现个体的跨越式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信仰危机已然出现,我们必须正视信仰危机的处理,更好地彰显人生信仰在个人生活中的导向作用。

  一、人生信仰的涵义及其特点

  (一)人生信仰的涵义

  个体的存在表现为鲜活的生命体征,因此无论是从精神文化环境还是社会生活条件分析,个体的精神追求都是必不可少的。基于社会条件及精神环境的特殊性,个体的人生价值理想及文化心理结构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一独特的思想价值及心理结构正是人生信仰的内涵所在。任何一个思想健全的人都需要对自身的生活意义进行规划,这是漫长人生历程的一种精神动力,同时也是建立在思想和行为基础之上的个体价值观呈现。很大程度上,人生信仰表现为个人生活的一种直觉与意识,这是与人生观相区别的内容,更是人生信仰的显著行为特征。不可否认,人生观是对个体情感、价值及生存目的的必要导向,然而人生观中的价值理想也需要与人生信仰中的生活态度相对应,从个体的存在意义方面来阐述人生信仰对于个人生活的重要促进意义。

  (二)人生信仰的特点

  1.实践性

  个体实践活动从本质上分析表现为个体创造的过程,实践的同时也是个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在主观意识导向下个体获得自由与解放,这既是对物质生活世界的满足,更是从精神升华方面来突出人生信仰的实践性特征。

  2.神圣性

  与一般信念不同的是,人生信仰对于个人生活而言有着重要的统摄作用,这一神圣性特点是不可撼动的,正是在这样神圣关系下实现了个体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对话。与此同时,这一神圣性特点还强调人生信仰的执行过程需要全神贯注,通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指导人生信仰的走向。

  3.社会性

  作为社会的产物,意识的形成是极其抽象的,然而意识同时也是个体思想价值领域的集中体现,这一形式本身具备了显著的社会性特征。

  二、人生信仰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一)信仰是个人生活的本质需要

  作为个人生活的本质需求,信仰的存在并非表现为细小的组织结构,而是与个人生活的根基一脉相连,是人生意义形成的重要推动力。这显然不同于宗教宣称的任何个体都需要崇尚对神灵的信仰,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信仰的存在对于个体生活确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与促进作用。信仰的存在也并非如其余事物那般容易被个体感知,它更多的表现为个体深层次的体验与精神需求,是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神文化内容。从洪荒年代开始,人类关于信仰的追求就不曾停止过。人生信仰的内容是极其复杂的,其中既涉及到世界观的形成内容,同时还是一种个体发展的趋势导向。随着现代生活的越发复杂化,个体关于同一现象的认知可能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正是诸多人生困惑形成的根源所在,人们迫切需要通过道德和行为指引来获得心理释放。除了一般体验之外,人生信仰在个人生活中还表现出某些特殊体验,这是个体内心状态神圣价值与理想的一种呈现。这一神圣感的形成并非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个体的成长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情感需求,它与个体的体验和感知密切相关,然而这也并非精神感官的刺激与心理愉悦感,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价值的感悟和洗礼,是灵魂的皈依与再生。真正的生活并非衣食无忧,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能够在喧嚣的都市中寻找到心灵上的慰藉,不贪图世俗物质满足,而是追求更加恒久的生存意义,这正是信仰呈现出的人生真谛。

  (二)信仰赋予个人生活更多的定力

  对于个人生活而言,定力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执著的人生态度,这一坚定的精神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寻找内心的平衡点。没有了定力的人生就像颠簸浩瀚海洋中的一叶扁舟,没有了方向,随遇而安,这样的生活态度很难真正找到心灵的港湾。人生信仰的存在正是对思想和目标作出重新规划,形成强而有力的目标指引。信仰的存在本就是执著的,否则定力的形成也会变得多余。作为人生实践的一种动力,理想与信念的存在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进步的力量,是人生实践中的不竭动力,在足够的动力作用下力量的集聚才越发具有生命价值。个人生活中,定力是无处不在的,在各种困难和阻碍面前,定力的存在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坚定地前进,与此同时,人性本身有着弱点和惰性,我们需要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因此定力的存在是不可缺少的。一定程度上,信仰就是一种定力的呈现,理想与信仰的形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坚定立场、明确方向,最终实现奋斗目标。

  (三)明确奋斗方向,丰富精神生活

  作为一种高级需要存在于个体生活中的信仰并非是人生的奢侈品,信仰的存在不以个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并非低层次需要的个体才需要建立人生信仰,人生信仰是物质生活不能取代的精神需求,同时它与别类精神需要也有着本质区别,既不同于知识学习的心理需要,也与感情交流及艺术享受等精神需求有着一定差别。无论何种知识层次的人,都依赖于信仰作为支撑,尽管在信仰需要方式方面表现出一定差异性,然而其本质内容却是相近的。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况,当基本物质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人们就偏向于对信仰的依赖,进而表现出更加强烈的信仰需求。明确奋斗方向是信仰形成的关键所在,人生力量的呈现需要建立在明确的发展方向基础之上,否则精力的分散显然不利于人生成果的汇聚,甚至还会造成力量的相互抵消。可见,缺少了正确的人生引导,理想甚至还有可能步入歧途。

  区别人与动物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在于精神生活方面,而理想与信念的存在是对精神生活的丰富过程,这一过程中个体的精神境界也将得到显著提升。伴随社会发展,对于个体而言精神世界的涵义势必将更加深刻。个人生活中人生信仰的存在是对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有效保障,这也日渐成为重要的人生课题之一。作为精神世界的核心内容,人生信仰实现了对精神生活的有效统一,在有序的整体环境中避免了价值观紊乱等问题的发生,与此同时也促进了个体精神世界的拓展与丰富。在更高的人生目标追求下,人生信仰的建立在精神内容理解方面也势必将更加透彻和全面。

  三、关于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信仰危机”问题

  当前社会转型背景下,无论是思想文化还是价值观念都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系统中的信念与信仰面临重新选择的格局。人们不禁对原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持怀疑态度,然而全新的理想信念模式还未建立,这也促使信仰危机问题的产生。然而理论界对此却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认为“信仰危机”的提出过于严重,用“信仰困惑”或是“道德失范”来代替“信仰危机”似乎更加妥当。实则当前中国社会“信仰危机”问题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

  正因为人生信仰的存在,信仰危机的产生也是一种必然。从社会角度分析,信仰危机更加趋向于一种社会总体状态的呈现,它与特定的历史环境有着必然联系,同时对于精神世界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从个体生活角度分析,信仰危机的产生却是个体精神状态与生存处境的发展趋势,二者相互影响。特定时期内,社会变革问题的产生自然会对社会的各方各面产生影响,随着社会层面信仰危机的扩大化,个体的精神状态也会发生改变,反过来对社会产生直接影响。针对当前中国社会信仰危机的考察,也需要从个体维度及社会维度两个方面展开。当前社会正处于重大变革时期,面对这样的转折关头,我们需要处理好社会发展与人生信仰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突出精神支柱的权威性,将社会秩序从精神困境中解放出来,避免社会信仰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其原因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概括:其一,现实状况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差异,进而导致人生信仰出现偏差;其二,由于思想观念及科学知识的进步导致人生信仰在表现形式方面出现不同的情况;其三,当前社会制度导致信仰方式出现了全新的制度与规划。由此不难分析,作为一种特定社会状态存在的人生信仰,其信仰危机的产生也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有所呈现,这是人生信仰在社会变革时期的必然趋势。一旦这样的信仰危机得到缓解,不仅会对个人生活带来更加显著的影响,同时在信仰状态呈现方面也将更加稳定。可见,信仰危机也可转变为正向的社会发展动力,我们需要正视信仰危机的产生,并通过改变进一步优化人生信仰对个人生活的促进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人生的本质需求,信仰的存在源于个体的主观状态,并且通过行为限制来达到生活引导的目的。对于个人生活而言,人生信仰的存在不仅赋予了生活全新的发展意义,甚至还作为一种前景的动力和奋斗的方向来更好地指引个体的精神世界发展。信仰的理智、健全、现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仰的实用性,只有崇高的理想才能指引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信仰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随着国际发展趋势的变化,各种新问题的出现对于我们的信仰观无疑是一种考验,信仰危机的产生是信仰困惑放大的必然结果。因此,若是不能正视人生信仰的重要意义,就势必将淡化信仰的控制力,进而导致社会发展观念失衡,这是人生信仰研究过程中不可逃避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荆学民.社会哲学视野:信仰的两大类型及其关系[J].求是学刊,2004(1).

  (2)黄明理,丁妍.道德信仰危畸的成因及其克服[J].伦理学研究,2003(2).

  (3)魏长领.论道德信仰及其功能[J].道德与文明,2003(6).

  (4)郑敬高.政治信仰的变革与信仰危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2).

  (5)夏鑫,祁松.试析目前我国存在的政治信仰危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5).

  (6)申来津.信仰:精神的意蕴与表征[J].学术论坛,2003(2).

  (7)王宏伟.信仰危机.信仰对象.信仰方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4).

  论人生信仰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论文 篇2

  谈信仰,也许在这个时代很多人的眼里会认为这是个很迂腐的话题。因为早有人说:这是个没有信仰的年代。面对着我们正处于疯狂和无序阶段的社会时,极度膨胀的物欲,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芸芸众生再也不能平静的把那片心灵的麦田守望。人们浮躁的生活,思想精神也跟着一并无序和迷茫。当命运无从自我把握的时候,我们把自己交给了神,任由上帝来主宰。或干脆摔破理想和追求,把信仰堕落为金钱的崇拜。但如果没有信仰,正如罗曼罗兰所说:没有信仰,生命顿时就毁灭了。当人们在忙忙碌碌为取得物质心理平衡的时候却又感觉自己盲目的如同一只蝼蚁在爬行。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时刻,我们发现人需要一点纯真,一点执着,让游荡的灵魂来停泊;需要在心灵中拨亮一盏烛光,照耀着前进的方向,滋养着希望的生长。

  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在这个开放的社会再也不能单独的要求教师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如今教师的心理也毫不例外的打上了这时代的烙印。这几年有关教育、教师的负面报导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对于当前教育的危机曾有人精辟的作了归结:利益驱动、功利至上;只想创收、不尽职守;学术腐败、贻害后代;道德沦丧、违法也干。我们的报纸、媒体在对这些现象进行大加谴责鞭笞的同时,却不能把批评孤立于这时代的背景之外,这正是时代真实面貌的大折射,窥教师一斑,知社会全貌。相比在同时代的各行各业中,教师的地位不高、收入不高、劳动繁忙,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更是窘境难堪。甚至教师的某些权利有法不依,社会大环境中的种种黑暗,这一切都在伤害着教师的心,侵蚀着教师圣洁的灵魂。失落了的心从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有之;"身在曹营身在汉"的有之;以"教师也是人"的响亮口号而混同于一般的人而随心所为的有之。这时代的教师前所未有的拥有着双重的人格,一方面在学生的面前扮演着师道尊严的角色,但一踏出校门便发觉自己卑微渺小。忙着想方设法赚钱的老师面临着人人喊打、提心吊胆的尴尬境地;即便有偏安一隅执着教鞭的又时时感叹教师前途的渺茫。每一个当过教师的人都有过对自己职业的痛苦矛盾和挣扎。当教育这片最后的净土也不再"纯净"的时候,这也便成为这时代最大的不幸和悲哀。

  千百年来教师的职业一直神圣,孔子被奉为神明,在许多农村神龛中,供奉的主要牌位就是"天地国亲师",如今的教师又戴上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丽光环。毫无疑问,教育是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一只巨大的车轮,教师承担着光荣的历史使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都是科学的道理。中国俗话说:男的怕入错行,女的怕嫁错郎。面对着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碰撞,教师该如何摆正自己的位子,看待自己的职业,寻找自己的出路呢?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先生说过:"我到很晚才知道教师并不神圣,并不是一项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事业。面对社会的血雨腥风,教师只能在精力许可的条件下守着那间教室、那班学生,那间被称做学校的庭院。"这位时任上海艺术学院院长同为教师的文化巨匠的话透出彻骨的冰冷,但却是教师生活的真实写照,理性的正视。当我们还为这样的话深感不平,甚至觉得受到愚弄的时候,当代教育家魏书生先生早已大师有大气魄的说出:"当教师还是我们的职业的时候,我们就要向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疼他、爱他,独守心灵的那份宁静。"所以他成功了,在许多人认为贫瘠的土地上开拓出了一条灿烂的金光大道。也许有人认为:教师象女人,越老越不值钱;教育家像酒,越老越香甜,而在许多的土壤里是培育不出教育家的。但在一个圈子里,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每一个层面上的人都属于某个特定的圈子,这些圈子只不过有大小之分,却很少有机会交叉,我们都有被圈子里的人尊重的需要。记得美国大片《特洛伊》里希腊的英雄阿喀琉斯的母亲对阿喀琉斯说"如果你不参加对特洛伊的战争,你的名字将仅仅在你的孩子、孙子身上记住你,但你如果参加了这场战争,你的名字将永远写在历史的丰碑里。"我们虽然已经远去了英雄的时代,但"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类还一直为历史能记住自己的名字在不断进取,奋斗不息。而作为一个好老师,我们庆幸自己有这样的机会以自己的方式留在许许多多的孩子的记忆里,我们的生命在千千万万的学生的身上进行了延续,我们实现了更高层次的生命意义。

  如今,许多的教师在为寻找自己生命方向的时候,他们或许已经找到了这样的一个答案:当一个好老师,当一个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同行佩服、自我认可的好老师,我们便在任何时候都有了生命的支点,生活的全部乐趣。

  论人生信仰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论文 篇3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危机;现状;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005-01

  信仰本是人们行为的原动力,然而在如今的中国社会,信仰却被人们无情的践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然而在“利”与“义”进行激烈碰撞的市场经济中,很多人突破自己的道德底线,伦理底线不断下降,人们最基本的信仰渐渐丧失了。在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下,大学校园中也出现了精神文化缺失和道德滑坡的现象,大学生信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一、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现状

  通过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主流是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然而也有很大一部分对自己的信仰表现出迷茫,有着消极、颓废的不良倾向。大学生信仰缺失主要表现在:

  (一)盲目追求西方文化,忽视传统文化的学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也如洪流般涌入中国,而大学生作为站在时代最前沿的群体,首当其冲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已经在很多人心里生根发芽。时至今日,很多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很陌生,而对西方的节日却极度疯狂的崇拜,并且以过洋人的节日为荣。

  (二)反感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奉自由主义和浪漫主义。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课程,绝大部分大学生持反感态度,认为太过枯燥、虚假、不可实现;针对国内政治生活中出现的腐败现象不能辩证地看待,而是片面地埋怨中国的腐败,对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失去信心。另一方面却盲目追求自由和浪漫,例如,对大学生而言,校园爱情早已不再讳莫如深,而是公开化、开放化。受到西方电视广播和网络及价值观念的影响,青年大学生更加注重心灵的释放,过度追求自由、独立和浪漫。

  (三)功利性和实用性成为当代大学生主要价值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而残酷,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可以说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折射。大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功利性增强,实用性成为其主要的价值取向。

  二、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

  当前大学生信仰出现迷茫和空白,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这主要表现在:

  (一)西方文化入侵和侵蚀。改革开放让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文化领域也成为不设防的领域,受西方的“和平演变”是无形的但影响却更深更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和对西方文化的狂热就是这一问题的尖锐体现。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及因特网为代表的美国文化借助商业机制和高科技手段,大举对我国进行渗透。除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外,美国还借助文化产品的输出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政治理念、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宣扬西方的社会制度并散布“西方文化中心论”,侵蚀着很多年轻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影响了本土文化和民族传统,极大地削弱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达到其确立的文化主导地位。以既公开又合法的渠道主导着他们的文化消费倾向,把自己的文化不断向全世界灌输,企图把一个礼仪之邦催生成:“本土文化弱势,西方文化强劲”的状况。

  (二)现行的教育体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现行的教育机制下,从小学到中学都是为了“上大学”。学习成绩成为老师和家长关注的绝对方面,忽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信仰培养。而到了大学,各自学习自己专业知识,却很少有机会学习人文学科,这必然导致学生的情绪无法宣泄而选择用低级趣味来麻痹自己。现在,很多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几乎没有什么认知,更谈不上对高雅艺术的追求。精神上的迷失,加剧了信仰的迷茫与缺失。近几年,大学生跳楼自杀、砍死教授……这种种现象无一不体现了大学生理想的失落和虚无的生活态度。在校园内,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读书而是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者沉醉在爱河之中,有的奔忙于商业活动,有的无所事事成天混日子。因此,我们教育体制的弊端是造成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和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并存。一方面,我们当前教育体制是片面的变相鼓励追求升学率,尤其在中学阶段,这样势必会导致校方忽视对青少年政治信仰的培育。在学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时,高校德育工作者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因为一些学生已过了政治信仰最佳培育期,矫正起来有着很大困难。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政治信仰教育的主渠道“两课”教学也存在着很大问题。通过调查, 有41% 的学生认为“两课”教师是在生硬地灌输社会主义社会标准的政治理念。这样,机械重复和强制的意识形态烤烙就占据了德育工作方法中的大部分席位,从而忽视了理论联系实际,忽略了把正确的政治信仰联系生活实际后,引导学生将其内化为行为选择的尺度、上升到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另一方面,大学生属于有思想、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因此他们是自身行为能力的主控者,走什么样的路,选择怎样的生活,是大学生自身要正视和面对的问题,而不能一味地把问题推给社会这个大环境。崇高的理想陨灭了,取而代之的是无所事事的浪费青春,或者是越来越功利的欲望沟壑。他们很少去思考沉重的生活意义、人生价值,而关心的是生活、情趣,瞬间的快乐体验。大学生们要深刻地反省自己,找到信仰,构建理想,多做学问搞研究,多做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充实自我,让心灵美好起来。

  三、解决大学生信仰危机的对策

  大学生信仰危机亟需解决,根据现实情况,可采取以下对策:

  (一)传承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竞争力。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有着其不可抗拒的强大魅力,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软实力在国际社会上发挥的影响不可小觑,从现实看,利用自身的文化魅力来抵抗西方文化的入侵,必须大力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拥有民族精神,用强大的文化认同感和信仰来凝聚力量,不断弘扬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使其日益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社会功能,使青年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和兴趣,这样才能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二)注重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信仰,就没有凝聚力和前进力,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信仰和精神是人生前进的力量,是民族繁荣兴旺的法宝,而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道德工作者必须唤起青年一代的信仰意识、团结意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唤起民族之魂,摈弃从前的机械灌输模式,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充分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三)社会、学校和个人多方合作,多管齐下。大学生信仰的重塑不是靠单方面的努力能够实现的,必须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就社会而言,应该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风尚,尊崇道德伦理,对于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不要一味地关注成绩和升学率。而作为大学生自己,应该抛弃低俗的行为习惯,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和涵养。

  总之,信仰是个人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崇尚和选择,是个体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对个体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很多问题和现象的看法较幼稚和肤浅,必需依靠学校的正确指引和社会的帮助,才能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郑润权.陈扬.当代大学生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 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

  [2]赵建国.终极关怀,信仰及其传播[J].中国传媒大学出版时.2008

  [3]赵志勇.论大学生信仰的确立 []].教育与职业,2008

  [4]颜吾佴.荆学民.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方法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

  论人生信仰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论文 篇4

  传统年画是同宫廷绘画、文人画相对应的,在国家体制尚未形成或者美术性质尚未分野之先,传统年画同其他美术有着共同的源头,而在我国历史记载中,鬼神题材是最为原始的题材之一。

  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事实上,鬼神题材也是年画的起源,年画起初为“门画”,就是将神仙灵怪画在门上,达到驱邪避灾的目的,宋代以后,印刷术逐渐发达,木板刻印的门神画和其他年画商业化生产日盛。

  中国著名的四大年画如绵竹年画、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以及朱仙镇木板年画、武强年画等,均有大量的鬼神题材。山东杨家埠年画“巧画士农工商,描绘财神菩萨,尽收天下大事,兼图里巷所闻,不分南北风情,也画古今轶事”,河北武强年画早期以神画为主,有“十分年画七分神”之说。

  鬼神是传统年画题材的重要门类,神怪的种类也极为繁多,有天神、地神、人神、动物神、鬼怪等。神仙的取材主要来自佛、道、儒诸神,以及行业祖师等,如观音、土地、灶君、财神、钟馗、关公等。有人认为:“民间信仰的神灵多达三百余位,在年画中出现的也有上百位”。

  尽管传统年画的鬼神题材众多,但其目的性是较为集中的,大的方面可分为驱邪避灾、招财纳福、求嗣延寿等。驱邪避灾题材如钟馗捉鬼、秦琼敬德、风伯雨师、五谷神君、土地神、城隍神等,招财纳福题材如赵公元帅、五路财神、文武财神、招宝财神等,求嗣延寿题材如送子观音、麒麟送子、天仙配、伏羲女娲等。近代上海小校场年画《众神图》则直截了当地反映了普通民众的多神信仰。在画中,神界自上而下共有五层,分别以如来、观音、玉皇、关公、天官为中心,收罗了儒释道的佛仙神怪和古圣先贤。

  中国传统年画的鬼神题材的丰富多样,对于大多数人也就是司空见惯,这一点是不争事实,而且它依然存在于当今的年画,尽管关于这些鬼神题材的认识已经与古人大相径庭,更多承载了文化和审美观念。

  论人生信仰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论文 篇5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其特点

  1.大学生信教人数呈扩大趋势

  以北京高校作为全国大学生宗教信仰人数发展趋势的研究个案,根据相关学者的问卷调查数据,可以得出北京市高校大学生的信教数量处于一个不断扩大的趋势之中。1998年,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九五”项目“北京青年宗教信仰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大学生中明确表示有宗教信仰的占13.4%;2009年,中央民族大学何其敏教授主持的“北京市大学生信仰调查”课题调查发现,具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占总调查对象的16.88%;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刘成运、韩宇“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以北京为中心的考察”的调研结果显示信仰宗教的大学生比例是19.1%。由此可见,从1998年到2010,北京高校大学生信教人数有所增加,且后期的增长速度要明显的快于前期。

  2.大学生对宗教持盲从和模糊态度

  一方面,大学生对宗教信仰多被动和盲从。尽管当代大学生主要是通过网络、书籍的方式和途径来获取宗教方面的认识,但他们对宗教的亲近和暧昧态度却深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信徒中有约1/3是在家庭的影响下开始信仰宗教,约1/7是在亲戚和朋友的影响下皈依宗教,而自主皈依宗教的大学生所占比重非常小。另一方面,大学生信徒对宗教知识和我国的宗教政策缺乏准确、全面的了解,如将传统文化中带有宗教色彩的内容误认为是宗教信仰,共产党员信教人数在不断增加,甚至还有小部分大学生在校园内传教等行为都是大学生对宗教认识模糊化的结果。

  3.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以佛教和基督教为主

  佛教因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为大多数中国民众所熟知,使其成为人们在进行宗教信仰选择时的首要对象,大学生在社会、家庭和亲友的影响下也容易做出同样的宗教信仰选择。基督教是西方社会的主流信仰,其历史典籍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故事性和哲理性,加之全球化和信息化大潮的助推,使这一西方的宗教信仰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生信徒。

  4.大学生信教动机功利性较强

  一方面,从信教的目的来看,大学生选择宗教多是为自身的苦恼和困惑寻找心理安慰,如“转移学习或情感受挫”、“得到神灵庇佑而事事顺心”、“缓解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逃避社会矛盾和问题”等等,而不是出于对宗教理想的追求,缺乏对宗教的执着和虔诚,信教动机不纯,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另一方面,从宗教组织和活动形式上来看,大学生信徒要实现上述目的就要加入宗教组织、参与宗教活动、密切成员间的交流。其中,宗教活动是实现大学生入教目的的核心环节。然而,就是这一核心环节,大学生信徒有规律参加的仅占3.33%,有将近一半的同学表示“从不参加”,并且同学参加较多的也是聚餐、旅行等“非正式宗教团体活动”。只有处于困境,才较自觉的想起参加宗教活动,对所信仰宗教的虔诚性不高。

  5.大学生普遍尊崇宗教文化

  大学生在接触宗教时更加注重宗教的文化内涵,更加倾向于从文化方面来认知和评判宗教。他们阅读宗教典籍、光顾宗教活动场所,并不表明他们属于宗教信仰者,而更多的是出于好奇和被其中的思想文化所吸引。“我信教,纯粹是因为美,被她的美所震撼”正是这一特征的典型概括。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原因剖析

  (一)社会环境因素

  1.全国“宗教热”影响

  20世纪末期以来,我国出现了一波宗教信仰热潮,其鲜明特征是信教人数不断增加,宗教种类日益多样化,信仰者来源由原来主要是“贫、病、妇、老”向有资产、有文化的中青年群体拓展。而大学生处于时代前沿,当整个社会都呈现出“宗教热”时,作为精力过剩、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感知敏锐的群体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成为宗教传播的重要对象之一。

  2.社会转型带来信仰危机

  新旧体制并存交替的局面不仅带来了诸多激烈的矛盾冲突,还使人们的精神需要陷入暂时的“真空”状态,出现信仰危机。“大学生的精神缺失很大程度上源于一种社会共同信仰的弱化,是社会衡量标准化的结果。”面对新旧两种体制和道德评价标准的矛盾,大学生容易陷入迷茫和不知所措。若在这样一种状态下遭遇宗教,成为宗教亲近者乃至宗教信仰者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大。

  3.宗教政策的调整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宗教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变得越来越宽松,这使得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日益深入人心,也使大学生接触宗教变得更加容易。

  4.信息传播手段的现代化

  信息化时代,网络的普及推动了宗教的传播。互联网以其覆盖面广、互动性强和灵活多变的优势成为宗教传播主要方式和途径之一,也是大学生接触、认知宗教最便捷的工具和手段。

  (二)大学生主体因素

  1.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差

  生活在1980年代甚至是1990年代的大学生,物质条件优越,生活经验缺乏,受挫能力和吃苦精神相对淡化,心理素质不高。当遇到困难和失败而感到茫然、疑虑和混乱时,当追求完美人格和理想社会在现实中受挫而感到自卑、焦虑和绝望时,他们选择逃避并寻求宗教情感的依靠和“超然”力量的庇佑成为一种寄托和鼓舞。

  2.大学生对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等精神需要的追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当人的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追求高层次的需求。当代大学生在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会追寻更高层次的需要即归属和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当高层次的需要在现实世界中难以满足时,他们便将努力的方向转向宗教这个虚幻的世界,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

  3.大学生对宗教的主观认识存有偏差

  大学生对宗教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系统,对宗教的认识也大部分停留在感性的表面,对宗教的本质、功能、发展历史和最终的消亡趋势不甚了解,导致了在主观认识上将宗教简单看成是关于“善”、关于“爱”的组织。而实际上,宗教所宣扬“善”与“爱”因缺乏具体性,只能陷于空洞和盲目。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素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演变成行政命令的附庸和诠释,教育内容陈旧、失实,很大程度上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要,缺乏亲和力和说服力,致使高等院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理想教育实效性不强。与此同时,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系统的宗教理论,在讲授宗教相关问题时不全面、不系统,很难实现对大学宗教信仰的正确引导。另一方面,在教育方法上主要以单向的强制灌输为主,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心理,致使一部分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甚至在校园中出现羞于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教育效果严重背离教育者初衷。

  (四)宗教因素

  1.宗教固有的积极功能增强了它的吸引力

  宗教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有它所固有的积极功能:

  (1)文化展示功能。宗教是一个文化综合体,自身包含多种文化形式,如典籍、建筑、仪器、雕塑、绘画等都是人类千百年智慧的结晶和传承的载体。

  (2)道德规范功能。宗教道德规范对信教群众有很强的指导和自我约束作用,同时对稳定社会秩序,构造和谐环境都具有独特的积极意义。

  (3)心理调控功能。宗教教义宣扬看淡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崇尚心境的平和、内在修为的高尚等等对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4)组织的整合功能。加入宗教组织能使很多处于边缘化的无组织可加入的大学生获得组织上的归属感和心灵的寄托之所。

  2.宗教自身的改革使其更适应社会需求

  宗教随着社会的变革也在做出不断地调整,一改过去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和消极避世的态度,开始密切关注社会生活,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在宗教精神、宗教权力、宗教观念、宗教价值取向、宗教情感、宗教活动以及宗教礼仪和戒律等方面不断深化其世俗化的改革。这使宗教的发展能够更好的迎合社会变革中的现实需要,成为慰藉当代大学生孤独浮躁、疏离冷漠心绪的重要方式。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策略

  (一)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实现人本回归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立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应简单的理解为意识形态的灌输。应摒弃“行政化”观念,摒弃以往高、大、空的宏观道德教育方式,真正实现教育的人本性,加强教育的针对性、灵活性和现实性,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注重人文关怀,深入细致了解并真正掌握当代大学生的信仰选择和心理问题。其次,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宗教理论体系,提高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素养,为大学生科学宗教观的建立提供师资保障。最后,重视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合理的精神需求。实践活动的结果往往比单纯的理论说教更具说服力,大学生通过正反两方面实践结果的对比,更容易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解和认可。这有利于自觉抵制有神论思想的侵蚀和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的培养,对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无疑大有裨益。

  (二)丰富校园文化,注重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

  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引导。正视宗教信仰在校园内的存在,开设与宗教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或学术讲座,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对待宗教,为其开辟一条合适的认识宗教、理解宗教的途径,消除对宗教的神秘感。可发起“爱心工程”,帮助解决大学生尤其是特殊群体在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的实际问题,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要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帮助大学生丰富人生体验,增加生活阅历,提高抗挫能力,使他们感受到学校、师生的关爱,积极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校园。另一方面,加强班集体的组织功能,开展类型丰富的班级活动,满足大学生群体交往的需求。与此同时,还应建设高质量、多样化的校园社团组织,争取把所有学生纳入到组织之中。要引发他们作为“班级人”、“社团人”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使其能够在组织中发展兴趣,提高能力,寄托情感,使班级、社团和学校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造就大学生健全完善人格

  大学生正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经历着从幼稚到成熟的跃进。这个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呈现出极强的矛盾性:他们既喜欢求新、求异,向往改革、冒险和刺激,又缺乏勇气坦然面对失败,在诸多压力和激烈竞争面前感觉前途迷茫而困顿,在残酷现实面前不断寻找躲避的场所。宗教信仰正好提供给部分大学生一个不错选择。高校应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和手段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机制,塑造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人格,“造就一批具有坚强乐观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毅力、稳定良好情绪和健全完善人格的较好心理素质的大学生。”

  论人生信仰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论文 篇6

  摘要:高校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发展,现阶段,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高校大学生信仰的现状,分析对个人信仰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结合有时代特点的思路推动高校大学生信仰问题的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

  关键字:高校,大学生,信仰

  信仰是人类信念的最高表现形式,通常认为是能体现最高生活价值的内涵,精神世界的最终寄托,是推动社会发展、民族传承的精神动力。因此,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主流群体,他们的信仰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

  21世纪以来,我国专家、学者对大学生信仰问题的研究开始深入,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找出关键问题,并加以补充和完善,希望以此推动对高校大学生信仰的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为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一、高校大学生信仰现状

  目前,对高校大学生信仰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当代高校大学生是否有信仰?大学生的主要信仰是什么?是否存在信仰危机?通过对部分高校及所属城市展开调研,采用直接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用具体数据来反映高校大学生的信仰现状,从而得出相应结论。

  1.大学生是否有信仰

  各个专家研究的角度不同,地区性差异,高校的教育方式等,相应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其中,认为自己有信仰的大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6.49%,认为自己没有信仰的占调查人数的48.57%,不清楚自己有无信仰的占调查人数的14.94%。这说明,有一部分大学生的信仰不稳定,个人的觉悟比较肤浅[1],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信仰,主流性与多元性状态并存。反映出当代高校大学生对信仰的坚定度不够,在精神领域方面有待提高,同时也体现出大学教育中对有关学生信仰的教育工作没有与时俱进。

  2.当代大学生主要信仰什么

  21世纪之初,通过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结果综合分析后得出结论: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主体是良好的,但在全球信息化、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宗教信仰、世俗观念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呈上升趋势,借助网络、信息通讯等现代化传播手段开始向高校蔓延,很多大学生对这类思想也不持抵制态度。而世俗功利、虚幻迷信使得部分大学生在理性和迷茫之间徘徊[2]。2003年中国社科院“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课题组,对山东大学、广州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北电力大学和四川成都医药大学的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存在共产主义理想淡化、多元化信仰的倾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持怀疑态度。

  3.大学生中是否存在信仰危机

  社会多元化发展,高校大学生的信仰危机已经出现,这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历史因素。这个问题,可以归纳为迷茫论和怀疑论。对于部分持迷茫论的研究人员认为:高校大学生心理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感到迷茫,加上传统教育的弊端,西方思潮的干扰等 ,无法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对部分持怀疑论的研究人员认为:一是高校大学生自身没有树立信仰;二是对现有的信仰体系产生怀疑、动摇,甚至走向误区。

  二、信仰迷失、信仰危机的原因分析

  对于高校大学生信仰迷失、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外因(学校、家庭、社会)和内因(学生自身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从社会多元化变革角度进行分析

  肖宗娟认为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信仰危机主要表现为:信仰的多样性、世俗性、功利性、非科学性[3]。赵珊珊指出: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的大量涌入,加上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冲击,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受到不良影响,对马克主义思想产生动摇,精神危机冲击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4]。李庆真认为现代社会大学生信仰危机主要源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现代科学知识理性与传统权威性价值信仰的内在冲突、物质性价值与精神性价值之间的内在冲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矛盾三个方面[5] 。所以比较统一的观点是:高校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是由于文化跟不上社会变革而导致的,使高校大学生在信仰选择上陷入困境。

  2.从德育教育空洞、抽象视角进行分析。

  伊文婷认为道德信仰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具有坐标、动力、凝聚力等作用。当前部分高校道德教育陷入知行脱节和实效性低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对道德主体认识的片面与道德教育内容、方法、目标定位等方面的错位[6],信仰在现代德育系统中的地位日益弱化甚至缺失,向学生们所灌输的道德规范和概念被抽去了人性的本质内涵,成为一种空洞、抽象的行为观念,失去了方向性、没有了正确价值观。

  3.从主体理性意识缺失的视角进行分析

  当前高校大学生存在的信仰危机与中国当今德育的教条化有关,造成信仰主体地位的缺失和非理性化,脱离现实。也有学者认为,西方的信仰危机是对存在文化的反思,建立在对人的存在的完整性追求的一元价值观基础上,问题多发生在选择之前。而我国的信仰危机是在主体尚未形成理性的意识之前,就要面对多元选择的困境,存在盲目性和非理性,形成价值的失落与迷茫[7]。因此,主体理性意识的缺失是当代年轻大学生产生信仰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4.从产生宗教信仰的视角进行分析

  当代高校大学生对宗教信仰或有倾向的,与家庭影响和少数民族传统有关,好奇心、精神寄托是驱动力,家庭成为大学生接触宗教的引导。宗教具有一定的神秘性,易引起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大学生去了解,部分陷入迷茫和困惑的大学生想从宗教中寻求心灵的安慰。客观原因是:家庭及交际人群的影响、民族信仰或风俗的影响、传媒或宗教文化活动影响等。在少数民族地区,宗教长期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成为传统信仰。而网络和传媒的发展,宗教借助这些途径迅速扩大其影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宗教的蔓延[8] 。

  5.从个体的思想状态的视角进行分析

  经济发展,社会变革,使当代大学生个体价值观迷失,趋向世俗和功利,而思想的不成熟,看待的问题存在表面化、绝对化和微观化。升学、就业、家庭使他们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是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的主要诱因[9] 。

  三、信仰迷失和信仰危机的重建路径

  当前,针对信仰迷失和信仰危机的研究较多,观点主要分为重建派和复兴派两大模式。

  重建派认为,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价值已经发生了改变,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从人的主观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三个维度去分析,做到与时俱进,重新构建适合时代需要的道德价值体系和理论,建立多层次的信仰教育体系。

  复兴派认为,我党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雷锋精神等在当代仍具有先进性、导向性,社会变革的负面影响及思想教育工作的失误才导致了它的魅力下降,要从国内外局势、主观意识等方面去分析原因,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发动全社会关注信仰教育的宏观环境建设。

  1.创新信仰教育方法

  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要渠道是高校。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丰富教育的理论内容,把握主流方向,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针对创新,专家认为倡导主流信仰、提高主体的思想认识,对个体的生命情感、确立科学的人生观,都需要给予关注与关怀。因此,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意义深远而重大。在个体性和社会性、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信仰教育的政治性与公共性三方面进行创新结合,保证教育体系在教育系统的独立地位,成为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

  2.营造良好的信仰教育环境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信仰迷失和信仰危机,不能单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三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作用和协调,才能解决问题。在社会层面,社会环境对高校大学生的信仰形成至关重要,当今大学生信仰问题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对于需要主流信仰的人民群众来说,只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确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四、研究趋势与研究前景展望

  1.探索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是主要趋势

  社会的转型,全球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信仰生成,存在着片面性与合理性的矛盾。在当前背景下深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主导信仰之间的关系,探索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成长的社会土壤和科学路径,把理论知识转化为高校大学生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信仰,将是教育工作者未来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2.研究内容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纵观近十年来的信仰问题的研究,我们对于宗教信仰作为信仰存在形式的研究缺乏借鉴性,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时代性和方法的研究也落后于当前形势,导致教育工作者产生工作上的困难,高校大学生因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陷入了信仰选择的迷茫与困惑。

  3.对个体信仰的研究不够

  我们大部分的研究重点都放在高校大学生的信仰和道德观念上,却忽视了个体人生观的研究。一个人可能没有宗教信仰,也可能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但肯定具备一定的人生信仰。高校大学生的信仰关系到他们未来对生命以及生活的态度,所以我们要汇集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力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信仰。

  4.理论与现实关系研究应加强

  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上看,对高校大学生信仰探索的横向理论与现实结合不够。社会发展的有序性利于信仰的形成,家庭影响的潜移默化对个体的选择至关重要,而自我对生活的满意度、自由度则有助于信仰的完善。这三个部分有机结合时,理论才能转化为个体的自身信仰。在未来研究中,可以从三者关系切入,建构理论模型,以社会发展、生活满意度、高校大学生信仰问题为基础,通过对理论维度的分析,寻找影响高校大学生信仰生成深层次原因,掌握新时期高校大学生信仰特点和发展倾向。

  论人生信仰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论文 篇7

  宗教信仰指个体对某种特定宗教和神圣对象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提到宗教信仰人们不禁会将其与消极、逃避、虚幻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弗洛伊德认为,人们之所以信仰宗教,源于孤独、恐惧和无能为力之感,他认为宗教阻碍了人的理性能力的发展,宗教信仰者是逃避社会现实的心理不健全者。然而荣格十分强调宗教在维持个人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宗教具有心理治疗的功能。宗教不仅能治疗个体心灵的痛苦,而且能治疗心灵痛苦引起的肉体疾病,宗教是个体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宗教信仰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阮冶等人研究发现一些宗教教义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身心健康[2]。宋兴川等人通过问卷调査表明精神信仰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作用。宗教信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必定有其心理机制和功能。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宗教信仰的心理功能进行分析。

  1.情感宣泄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来自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迫使我们不断压抑自己,被压抑的情绪和精神压力是疾病产生的根源。宗教作为一个安全、可靠的载体为个人提供了情感宣泄的空间。

  首先,信教徒通过在神灵面前虔诚的朝拜、祈祷、许愿等人神对话的方式尽情的宣泄内心的情绪及愿望,使自已内心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得以释放,精神得以寄托,身心重新恢复平衡。其次,除日常的朝拜和诵经外,宗教活动和宗教节日也是信教徒板依宗教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很多宗教仪式上,通过在神灵面前尽情的哭泣和倾诉,将自己内心的痛苦、愤怒、委屈甚至过错、悔恨通过宣泄和忏悔等方式表达出来,因为他们深信神灵会理解、原谅、宽恕和帮助自己。现代研究表明,哭泣和伸I诉能将不良情绪产生的化合物释放出去,从而有利于身心健康叭再次,宗教节日中通过载歌载舞的狂欢,在娱乐神灵的同时,使其身心达到极度愉悦,节日中人们可以尽情的宣泄和释放来自然、神灵和社会的各种被压抑的情感,缓解其对生活的倦怠和压力。

  2.社会支持功能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的社交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其进行帮助的行为。社会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行为和精神上的安慰、理解、尊重等体验。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是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对健康具有保护作用,可以降低心身疾病的发生和促进疾病的康复[5]。宗教信仰的社会支持功能体现两方面,首先,宗教的社会支持源于宗教团体,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加强了信教徒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宽容、慈悲、正义、谦虚、善良等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情感支持。此外宗教倡导人与人之间平等和睦的相处,大家互敬互爱,相互鼓励和支持,处于温暖而美好的宗教氛围中,内心得到满足的同时,隔离感、孤独感、自卑感等消极情绪得以消除。其次,宗教的另一社会支持功能表现为心理慰籍。它是一种心灵的安慰,能排解宗教徒现实生活中的伤痛,它通过各种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在神灵的帮助下,唤起宗教徒内心积极的宗教体验和宗教情感,使其心灵得到抚慰,情感得到升华,灵魂得以净化,从而摆脱现实的困扰。神灵的无条件接纳和陪伴满足了信教徒归属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和爱需要。此外,坚信神灵冥冥之中的保佑和庇护,以及对死亡和最终归宿的美好解释让信教徒能够超然的面对一起,内心获得宁静。

  3.身心调节功能

  宗教的心理调节作用,是指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宗教仪式把人们原来心态上的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并由此使人们在精神上、行为上和生理上达到有益的适度状态,西方学者把这种心理的调节功能称之为信仰治疗。通过虔诚的笃信神灵,并通过修道、修身、修心等形式进行人神对话,达到人神交融的境界。当个体心理失衡,深陷痛苦时通过寻找宗教今生和来世的福音获得内心的平衡。此时宗教成为个体超脱世俗,消除烦恼的精神支柱,它改善了人们的消极情绪,使其变得乐观豁达,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

  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可通过修心达到修身,亦可通过修身进行修心。个体虔诚的笃信神灵,相信神灵定能助其排忧解难,甚至消除病痛,这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可以通过个体的心理对躯体产生巨大的影响,不断强化的积极自我暗示使个体具有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影响到生理,使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能够增强免疫系统活力,可提高个体免疫力,并由此减轻甚至消除病痛之苦%此外,虔诚的信仰宗教会减轻或消除个体的病痛,特别是宗教的修持佛法,通过清静养心,往往能把修持这的心态调节到非凡的极佳状态,能使人由修心达到修身强身的目的。如“禅定”是佛教的一种修持佛法,其特点是“静心”,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静坐。初级的静心可以起到放松肌肉和神经的作用,高级的静心则伴随着注意和意识范围的缩小,可以达到杂念全消、心境清澈透明的“涅磐境界”。此外,佛教中的气功也是调养身心的重要方法。中医学认为气功可以通过调神来达到气机调畅,防治疾病的目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气功是一种通过自我暗示来调整心身功能以防治疾病的自我锻炼方法。

  总之,宗教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心理治疗的思想,宗教信仰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式,它体现了个体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需求。宗教信仰满足了个体情感宣泄、社会支持的需要,使个体达到心身和谐,恬淡从容的境界。因此,从心理学的视角对宗教文化和宗教信仰进行深入研究,把握方向,使其能更好的为民服务。

【论人生信仰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论文】相关文章:

论信仰与幸福关系的哲学论文01-30

论信仰与幸福的关系01-28

论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控制中的重要意义05-27

法律信仰论文01-26

论设计中品牌文化的实现论文04-11

论广告中的跨文化因素论文04-11

中国的法律信仰论文01-27

论企业管理中激励问题论文03-14

论谢林哲学中的神秘主义论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