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设计方案范文合集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设计方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方案 篇1
中班音乐活动设计:捉螃蟹(韵律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创编螃蟹“吹泡泡、横走”等动作,并随音乐节拍表现乐曲情感。
2、知道在音乐变化时,能作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3、能在活动中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模仿螃蟹横走、躲藏时不影响同伴。
活动内容:韵律活动《捉螃蟹》
活动准备:
1、“捉螃蟹”音乐磁带
2、螃蟹手
3、捉蟹网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初步感知乐曲情感
欣赏一遍音乐,知道乐曲名称及旋律上的变化。
二、创编ABC段动作,表现乐曲情感
1、引导幼儿创编A段动作
(1)表现小螃蟹的可爱
(2)表现螃蟹有八只脚
2、引导幼儿创编B段动作
(1)表现螃蟹在河里吹泡泡
(2)表现螃蟹横着走,创编动作
3、引导幼儿创编C段动作
(1)从不同方位上表现螃蟹挠痒痒动作
(2)表现螃蟹洗澡动作
(3)洗完澡、惬意、舒服的动作表现
4、听音乐用动作完整表现ABC三段乐曲情感
(1)教师动作夸张和幼儿一起跳“螃蟹舞”
5、倾听“结尾”音乐,感受音乐与前ABC段的不同之处,并能用动作表现。
(1)引导幼儿倾听“结尾”音乐。
(2)提醒幼儿在躲藏时,不碰撞别人。
(3)听音乐表现“结尾”动作。
教师扮捉螃蟹人和幼儿一起玩“捉螃蟹”游戏。
6、听音乐完整做动作(教师用有声语言,体态语言提示动作转换)
三、结束
幼儿听音乐走螃蟹步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根据螃蟹特征及生活习性,可以做一些美术作品,也可以根据“捉螃蟹”自编更丰富的“螃蟹舞”。
设计方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营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我校组织的现场作文竞赛。经研究决定在我校初中部举行一次现场作文大赛。
二、比赛时间:4月21日下午16点30至17点30
三、比赛地点:综合楼四楼会议室
四、监考教师:杨墙境 袁冲芬
五、参加对象:初中部各年级各班选派学生参与。(实验班各班选派3至5人,平行班各班选派2至3人。)
六、组织形式
1、由学校统一命题。
2、现场写作。
3、作文总分为100分,比赛结束后上交作品,组织评委在办公室参评。
七、评卷教师
七年级组:组长:方朝勇
成员:吴连春、张柏霜、陈维香、万柱海 八年级组:组长:袁冲芬
成员:何春莉、张亚梅、樊 凡、钟跃洪 九年级组:组长:毛升芳
成员:赵远忠、冯 娟、陈玉波、黄享群
八、评卷时间:4月22日内(具体时间由各评卷组商定)
九、奖项设置:
各年级组分别设置: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优秀作品奖若干名。
十、注意事项:
1、各班语文教师认真组织,推进选手参加,并于20xx年4月17日(本周五)前将本班参赛名单报送初中部办公室。
2、各参赛选手提前15分钟进入考场。
3、各班语文教师通知参赛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入指定地点进行比赛。
4、各评卷组长于4月22日早上到初中部办公室领取本组试卷。
5、评卷标准及细则由各组商定。
附:现场作文竞赛报名统计表
设计方案 篇3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学习重点和难点
1、结合插图,能自读自悟,读后都有所感悟,而所悟又不尽相同。
2、能把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背诵下来。
课前准备
课外查找有关泉水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书写“瓦、泉、然、结”4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出示第一句话“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读后问:你们知道是谁吗?
2、揭题:泉水
3、 谁知道什么是泉水呢?指名说课外查找的有关泉水的资料。
4、 课文中的泉水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二、图文结合,展开联想,整体感知全文。
(1)出示课文插图,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自主说话,小组交流。
三、识字、写字
识字
1、 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认读。(指名读、齐读)
2、 去掉拼音读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杜鹃:出示“杜鹃花”图片,结合插图,通过形象感知认识“杜、鹃”,并可结合姓氏识记“杜”字,联系学过的“鹊”识记“鹃”字。
瓦罐:借助图或实物认识“瓦罐”,学认“罐”字。
写字
1、 出示“花骨朵儿、杜鹃、一股、清脆”认读。
2、 留下“骨、鹃、股、脆”认读,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另外还要注意“脆”的'右下角不要写成“巳”。
3、 出示“骨、杜鹃、股、脆”教师逐一范写,学生书写。
四、朗读课文
1、老师示范朗读或播放配乐朗读录音,让学生欣赏,体会“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的泉水带给人们的幸福生活。
2、小组合作朗读,读准生字,读通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分在小组里展示朗读。
3、小组派代表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好,并发“小书签”奖励。
设计方案 篇4
【设计思路】
通过对广告有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激发学生关心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导写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我们这节课的内容是学写广告语。广告就是向公众告知某一件事或劝告大众遵守某一规定。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但大家也许对广告的有关知识还不够了解,比方广告的类型,怎么写广告语等等,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对此有所了解,对生活有所感悟。
二、了解广告的类型
用投影仪出示两则广告:
大宝,明天见;大宝呀,天天见。
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
明确:广告分营利性广告(推销商品或劳务获取利益)、非营利性广告(达到某种宣传目的)。
三、了解广告的形式
如今早已不是酒好不怕巷子深、皇帝的孩子不愁嫁的时代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各种媒体的出现,广告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
问题一:同学们见得最多的是什么地方的广告?
问题二:除电视广告外,还有哪些形式呢?
讨论明确:报纸广告、杂志广告、电台广告、橱窗广告、路牌广告、交通广告、礼品广告……
四、体会广告语的写作技巧
用投影仪出示一组广告语,了解其包括的背景信息。
1.天天保龄参,越来越精神。(效用命名法)
2.好空调,格力造。(产地命名法)
3.我的'眼中只有你,娃哈哈纯洁水。(歌名点化法)
4.更多选择,更多欢笑,就在麦当劳。(好兆命名法)
5.胃(喂),你好吗?(谐音命名法)
6.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俗语点化法)
7.治中风,华佗再造显神功。(人物命名法)
在此基础上,探究写广告语应注意的问题:重点突出,简明易懂,有趣,动人,有号召力。
问题:有没有你认为拟得不好的广告语?
五、学写广告语
用投影仪出示要求:
1.给“英雄”墨水拟一条广告语。
2.给校门外“阳光书屋”拟一条广告语。
3.近期,我校将申报市级教科研实验学校,作为前川三中的一名学生,你将用怎样的话语展示三中师生的风采呢?
(参考:1.看《英雄》,不如用“英雄”。2.走进“阳光”,心中一片“阳光”;书山有路勤为径,购书阳光书屋请。3.今天,我为三中骄傲;明天,三中为我自豪。)
六、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
学生总结,教师归纳:要言之有味。
设计方案 篇5
【活动设计】
好几次,我发现孩子们爱扔东西,虽然我批评教育了,可有些孩子屡教不改,我想,平时可能限制得太多,应该给他们扔的自由,通过扔飞标,一方面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发展了他们扔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把飞标投向空中。
2、体验作飞标,玩飞标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皱纸,塑料夹;
2、皱纸,塑料夹做成的彩色飞标一只。
【活动重点】学习把飞标投向空中。
【活动难点】制作飞标
【活动过程】
1、出示彩色飞标:你们见过这个吗?它叫彩色飞标,可好玩了。
2、教师把飞标抛向空中,再接住,也可以把飞标抛到小朋友的面前,请幼儿捡起交给老师。
3、告诉幼儿,一只飞标不够玩,所以,我们要自己学做飞标。
4、教师示范做飞标:先把皱纸丝成一条一条的,再把每一条的一端整齐地叠在一起,最后,用塑料夹子夹住,一只彩色的飞标就做成了。
5、带领幼儿到户外玩飞标,指导他们用力把飞标投向空中,也可由教师把飞标投向远方,让幼儿跑过去捡。
【活动延伸】
教师可准备塑料圈,让幼儿往圈里投,发展手眼协调的能力。
【活动反思】
个别能力差的幼儿,教师可以帮助他做飞标,要鼓励幼儿大胆地扔,提醒幼儿不要扔到小朋友的身上,此游戏简单,可以让孩子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精选】11-04
[精选]设计方案11-08
设计方案[经典]11-12
【经典】设计方案01-14
设计方案08-26
(精选)设计方案11-18
(经典)设计方案11-17
[精品]设计方案01-20
设计方案【荐】01-20
设计方案【通用】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