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导数的运算教学方案

时间:2022-10-08 10:23:09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导数的运算教学方案

  1.2导数的运算

导数的运算教学方案

  1.2.1常见函数的导数

  目的要求:(1)了解求函数的导数的流程图,会求函数的导函数

  (2)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运算法则

  内容

  一.回顾 函数在某点处的导数、导函数

  思考:求函数导函数的流程图

  新授;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思考:你能根据上述(2)~(5)发现什么结论?

  几个常用函数的导数: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7) 为常数) (8) 且

  (7) 且 (8)

  (9) (10) (11)

  例1.若直线 为函数 图像的切线,求 及切点坐标。

  例2.直线 能作为下列函数 图像的切线吗?若能,求出切点坐标;若不能,简述理由

  (1) (2)

  小结:(1)求函数导数的方法

  (2)掌握几个常见函数的导数和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作业:

  (1)在曲线 上一点P,使得曲线在该点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 。

  (2)当常数 为何值时,直线 才能与函数 相切?并求出切点

  1.2.2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

  目的要求:了解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能利用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函数的导数

  重点难点:四则运算法则应用

  内容:

  一.填写下列函数的导数:

  (1) (2)

  (3) ( 为常数) (4) ( 且 )

  (5) ( 且 )(6)

  (7) (8) (9)( =

  二.新授:

  例1.求 的导数

  思考:(1)已知 ,怎样求 呢?

  (2)若 ,则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1) (2)

  (3) (4)

  (5)

  特别,当 ( 为常数)时,有 .

  例2.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 (2)

  例3.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 (2)

  板演:

  1.用两种方法求函数 的导数

  2.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 (2)

  2.已知函数 的导数是 ,求函数 的导数。

  小结:函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作业:

  1.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2.求曲线 在 处的切线方程。

  3.已知点 ,点 是曲线 上的两点,求与直线 平行的曲线 的切线方程。

  1.2.3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

  目的要求:(1)掌握求复合函数 的导数的法则

  (2)熟练求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

  重点难点: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内容:

  一.回顾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二.新授:

  例1.求下列两个函数的导数:

  (1)已知 (2)

  思考:如何求函数 的导数?

  例2.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 (2)

  例3.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 (2)

  例4.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小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简单复合函数的求导方法,正确理解

  1.2导数的运算

  习题课

  目的要求:(1)回顾常见函数的导数、简单初等函数的导数,导函数的四则运算,简单复合函数的导函数

  (2)函数导数几何意义的应用。已知点(在曲线上和曲线外)求切线、倾斜角;已知切线求切点。

  教学内容:(回顾)

  例1.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例2.已知函数 ,求

  例3.已知抛物线y=ax2+bx+c通过点P(1,1),且在点Q(2,?1)处与直线y=x?3相切,求实数a、b、c的值。

  例4.求与曲线 在 的切线平行,并且在 轴上的截距为3的直线方程

  例5.(1)已知曲线 上一点P(2, )求(1)过P点的切线的斜率 (2)过P点的切线(2)方程过点(-1,-52)的直线 是曲线 的一条切线,求直线 的方程

  例6. 已知曲线 ,过点Q(0, 1)作C的切线,切点为P,(1)求证:不论a怎样变化,点P总在一条定直线上;(2)若a>0,过点P且与l垂直的直线与x轴交与点T,求OT的最小值(O为坐标原点)

  小结:

  1.常见函数的导数

  2. 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

  3. 简单复合函数的函数

  作业:

  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教案三(新人教A版选修2-3)

  2.2.2事的相互独立性

  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两个事相互独立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能进行一些与事 独立有关的概率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会进行简单的应用。

  重点:独立事 同时发生的概率

  教学难点:有关独立事发生的概率计算

  授类型:新授

  时安排:2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事的定义:随机事:在一定条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

  必然事:在一定条下必然发生的事;

  不可能事:在 一定条下不可能发生的事

  2.随机事的概率: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 发生的频率 总是接近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 的概率,记作 .

  3.概率的确定方法:通过进行大量的重复试验,用这个事发生的频率近似地作为它的概率;

  4.概率的性质:必然事的概率为 ,不可能事的概率为 ,随机事的概率为 ,必然事和不可能事看作随机事的两个极端情形

  5 基本事:一次试验连同其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事 )称为一个基本事

  6.等可能性事: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 个,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个基本事的概率都是 ,这种 事叫等可能性事

  7.等可能性事的概率: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 个,而且所有结果都是等可能的,如果事 包含 个结果,那么事 的概率

  8.等可能性事的概率公式及一般求解方法

  9.事的和的意义:对于事A和事B是可以进行加法运算的

  10 互斥事: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

  一般地:如果事 中的任何两个都是互斥的,那么就说事 彼此互斥

  11.对立事:必然有一个发生的互斥事.

  12.互斥事的概率的求法:如果事 彼此互斥,那么

  探究:

  (1)甲、乙两人各掷一枚硬币,都是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事 :甲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事 :乙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2)甲坛子里有3个白球,2个黑球,乙坛子里有2个白球,2个黑球,从这两个坛子里分别摸出1个球,它们都是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事 :从甲坛子里摸出1个球,得到白球;事 :从乙坛子里摸出1个球,得到白球

  问题(1)、(2)中事 、 是否互斥?(不互斥)可以同时发生吗?(可以)

  问题(1)、(2)中事 (或 )是否发生对事 (或 )发生的概率有无影响?(无影响)

  思考:三张奖券中只有一张能中奖,现分别由三名同学有放回地抽取,事A为“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 事B为“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 事A的发生会影响事B 发生的概率吗?

  显然,有放回地抽取奖券时,最后一名同学也是从原的三张奖券中任抽一张,因此第一名同学抽的结果对最后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没有影响,即事A的发生不会影响事B 发生的概率.于是

  P(B A)=P(B),

  P(AB)=P( A ) P ( B A)=P(A)P(B).

  二、讲解新:

  1.相互独立事的定义:

  设A, B为两个事,如果 P ( AB ) = P ( A ) P ( B ) , 则称事A与事B相互独立(mutually independent ) .

  事 (或 )是否发生对事 (或 )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叫做相互独立事

  若 与 是相互独立事,则 与 , 与 , 与 也相互独立

  2.相互独立事同时发生的概率:

  问题2中,“从这两个坛子里分别摸出1个球,它们都是白球”是一个事,它的发生,就是事 , 同时发生,记作 .(简称积事)

  从甲坛子里摸出1个球,有5种等可能的结果;从乙坛子里摸出1个球,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 于是从这两个坛子里分别摸出1个球,共有 种等可能的结果 同时 摸出白球的结果有 种 所以从这两个坛子里分别摸出1个球,它们都是白球的概率 .

  另一方面,从甲坛子里摸出1个球,得到白球的概率 ,从乙坛子里摸出1个球,得到白球的概率 .显然 .

  这就是说,两个相互独立事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发生的概率的积 一般地,如果事 相互独立,那么这 个事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发生的概率的积,

  即 .

  3.对于事A与B及它们的和事与积事有下面的关系:

  三、讲解范例:

  例 1.某商场推出二次开奖活动,凡购买一定价值的商品可以获得一张奖券.奖券上有一个兑奖号码,可以分别参加两次抽奖方式相同的兑奖活动.如果两次兑奖活动的中奖概率都是 0 . 05 ,求两次抽奖中以下事的概率:

  (1)都抽到某一指定号码;

  (2)恰有一次抽到某一指定号码;

  (3)至少有一次抽到某一指定号码.

  解: (1)记“第一次抽奖抽到某一指定号码”为事A, “第二次抽奖抽到某一指定号码”为事B ,则“两次抽奖都抽到某一指定号码”就是事AB.由于两次抽奖结果互不影响,因此A与B相互独立.于是由独立性可得,两次抽奖都抽到某一指定号码的概率

  P ( AB ) = P ( A ) P ( B ) = 0. 05×0.05 = 0.0025.

  (2 ) “两次抽奖恰有一次抽到某一指定号码”可以用(A )U( B)表示.由于事A 与 B互斥,根据概率加法公式和相互独立事的定义,所求的概率为

  P (A )十P( B)=P(A)P( )+ P( )P(B )

  = 0. 05×(1-0.05 ) + (1-0.05 ) ×0.05 = 0. 095.

  ( 3 ) “两次抽奖至少有一次抽到某一指定号码”可以用(AB ) U ( A )U( B)表示.由于事 AB , A 和 B 两两互斥,根据概率加法公式和相互独立事的定义,所求的概率为 P ( AB ) + P(A )+ P( B ) = 0.0025 +0. 095 = 0. 097 5.

  例2.甲、乙二射击运动员分别对一目标射击 次,甲射中的概率为 ,乙射中的概 率为 ,求:

  (1) 人都射中目标的概率;

  (2) 人中恰有 人射中目标的概率;

  (3) 人至少有 人射中目标的概率;

  (4) 人至多有 人射中目标的概率?

  解:记“甲射击 次,击中目标”为事 ,“乙射击 次,击中目标”为事 ,则 与 , 与 , 与 , 与 为相互独立事,

  (1) 人都射中的概率为:

  ∴ 人都射中目标的概率是 .

  (2)“ 人各射击 次,恰有 人射中目标”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甲击中、乙未击中(事 发生),另一种是甲未击中、乙击中(事 发生) 根据题意,事 与 互斥,根据互斥事的概率加法公式和相互独立事的概率乘法公式,所求的概率为:

  ∴ 人中恰有 人射中目标的概率是 .

  (3)(法1):2人至少有1人射中包括“2人都中”和“2人有1人不中”2种情况,其概率为 .

  (法2):“2人至少有一个击中”与“2人都未击中”为对立事,

  2个都未击中目标的概率是 ,

  ∴“两人至少有1人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

  (4)(法1):“至多有1人击中目标”包括“有1人击中”和“2人都未击中”,

  故所求概率为:

  (法2):“至多有1人击中目标”的对立事是“2人都击中目标”,

  故所求概率为

  例 3.在一段线路中并联着3个自动控制的常开开关,只要其中有1个开关能够闭合,线路就能正常工作 假定在某段时间内每个开关能够闭合的概率都是0.7,计算在这段时间内线路正常工作的概率

  解:分别记这段时间内开关 , , 能够闭合为事 , , .

  由题意,这段时间内3个开关是否能够闭合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根据相互独立事的概率乘法公式,这段时间内3个开关都不能闭合的概率是

  ∴这段时间内至少有1个开关能够闭合,,从而使线路能正常工作的概率是

  答:在这段时间内线路正常工作的概率是 .

  变式题1:如图添加第四个开关 与其它三个开关串联,在某段时间内此开关能够闭合的概率也是0.7,计算在这段时间内线路正常工作的概率

  变式题2:如图两个开关串联再与第三个开关并联,在某段时间内每个开关能够闭合的概率都是0.7,计算在这段时间内线路正常工作的概率

  方法一:

  方法二:分析要使这段时间内线路正常工作只要排除 开且 与 至少有1个开的情况

  例 4.已知某种高炮在它控制的区域内击中敌机的概率为0.2.

  (1)假定有5门这种高炮控制某个区域,求敌机进入这个区域后未被击中的概率;

  (2)要使敌机一旦进入这个区域后有0.9以上的概率被击中,需至少布置几门高炮?

  分析:因为敌机被击中的就是至少有1门高炮击中敌机,故敌机被击中的概率即为至少有1门高炮击中敌机的概率

  解:(1)设敌机被第k门高炮击中的事为 (k=1,2,3,4,5),那么5门高炮都未击中敌机的事为 .

  ∵事 , , , , 相互独立,

  ∴敌机未被击中的概率为

  ∴敌机未被击中的概率为 .

  (2)至少需要布置 门高炮才能有0.9以上的概率被击中,仿(1)可得:

  敌机被击中的概率为1-

  ∴令 ,∴

  两边取常用对数,得

  ∴至少需要布置11门高炮才能有0.9以上的概率击中敌机

  点评:上面例1和例2的解法,都是解应用题的逆向思考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在解决带有词语“至多”、“至少”的问题时的运用,常常能使问题的解答变得简便

  四、堂练习:

  1.在一段时间内,甲去某地的概率是 ,乙去此地的概率是 ,假定两人的行动相互之间没有影响,那么在这段时间内至少有1人去此地的概率是( )

  2.从甲口袋内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是 ,从乙口袋内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 是 ,从两个口袋内各摸出1个球,那么 等于( )

  2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 2个球都不是白球的概率

  2个球不都是白球的概率 2个球中恰好有1个是白球的概率

  3.电灯泡使用时间在1000小时以上概率为0.2,则3个灯泡在使用1000小时后坏了1个的概率是( )

  0.128 0.096 0.104 0.384

  4.某道路的 、 、 三处设有交通灯,这三盏灯在一分钟内开放绿灯的时间分别为25秒、35秒、45 秒,某辆车在这条路上行驶时,三处都不停车的概率是 ( )

  5.(1)将一个硬币连掷5次,5次都出现正面的概率是 ;

  (2)甲、乙两个气象台同时作天气预报,如果它们预报准确的概率分别是0.8与0.7,那么在一次预报中两个气象台都预报准确的概率是 .

  6.棉籽的发芽率为0.9,发育为壮苗的概率为0.6,

  (1)每穴播两粒,此穴缺苗的概率为 ;此穴无壮苗的概率为 .

  (2)每穴播三粒,此穴有苗的概率为 ;此穴有壮苗的概率为 .

  7.一个工人负责看管4台机床,如果在1小时内这些机床不需要人去照顾的概率第1台是0.79,第2台是0 .79,第3台是0.80,第4台是0.81,且各台机床是否需要照顾相互之间没有影响,计算在这个小时内这4台机床都不需要人去照顾的概率.

  8.制造一种零,甲机床的废品率是0.04,乙机床的废品率是0.05.从它们制造的产品中各任抽1,其中恰有 1废品的概率是多少?

  9 .甲袋中有8个白球,4个红球;乙袋中有6个白球,6个红球,从每袋中任取一个球,问取得的球是同色的概率是多少?

  答案:1. C 2. C 3. B 4. A 5.(1) (2)

  6.(1) , (2) ,

  7. P=

  8. P=

  9. 提示:

  五、小结 :两个事相互独立,是指它们其中一个事的发生与否对另一个事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 一般地,两个事不可能即互斥又相互独立,因为互斥事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而相互独立事是以它们能够同时发生为前提的 相互独立事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发生的概率的积,这一点与互斥事的概率和也是不同的

  六、后作业:本58页练习1、2、3 第60页 习题 2. 2A组4. B组1

  七、板书设计(略)

  八、教学反思:

  1. 理解两个事相互独立的概念。

  2. 能进行一些与事独立有关的概率的计算。

  3.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会进行简单的应用。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j.Co M

  2.3.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一)目标:

  1.掌握抛物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几何性质;

  2.能根据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对抛物线方程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列表、描点、画抛物线图形;

  3.在对抛物线几何性质的讨论中,注意数与形的结合与转化 .

  (二)重点: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及其运用

  (三)教学难点:抛物线几何性质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学生回顾并填表格)

  1.抛物线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 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图形

  方程

  焦点

  准线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相同点:(1)抛物线都过原点;(2)对称轴为坐标轴;(3)准线都与对称轴垂直,垂足与焦点在对称轴上关于原点对称 它们到原点的距离都等于一次项系数绝对值的 ,即 .

  不同点:(1)图形关于x轴对称时,x为一次项,y为二次项,方程右端为 、左端为 ;图形关于y轴对称时,x为二次项,y为一次项,方程右端为 ,左端为 . (2)开口方向在x轴(或y轴)正向时,焦点在x轴(或y轴)的正半轴上,方程右端取正号;开口在x轴(或y轴)负向时,焦点在x轴(或y轴)负半轴时,方程右端取负号.

  二、讲解新课:

  类似研究双曲线的性质的过程,我们以 为例来研究一下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1.范围

  因为p>0,由方程 可知,这条抛物线上的点M的坐标(x,y)满足不等式x≥0,所以这条抛物线在y轴的右侧;当x的值增大时,y也增大,这说明抛物线向右上方和右下方无限延伸.

  2.对称性

  以-y代y,方程 不变,所以这条抛物线关于x轴对称,我们把抛物线的对称轴叫做抛物线的轴.

  3.顶点

  抛物线和它的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在方程 中,当y=0时,x=0,因此抛物线 的顶点就是坐标原点.

  4.离心率

  抛物线上的点M与焦点的距离和它到准线的距离的比,叫做抛物线的离心率,用e表示.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e=1.

  对于其它几种形式的方程,列表如下:(学生通过对照完成下表)

  标准方程图形顶点对称轴焦点准线离心率

  注意强调 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思考:抛物线有没有渐近线?(体会抛物线与双曲线的区别)

  三、例题讲解:

  例1 已知抛物线关于x轴为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并且经过点 ,求它的标准方程,并用描点法画出图形.

  分析:首先由已知点坐标代入方程,求参数p.

  解:由题意,可设抛物线方程为 ,因为它过点 ,

  所以 ,即

  因此,所求的抛物线方程为 .

  将已知方程变形为 ,根据 计算抛物线在 的范围内几个点的坐标,得

  x01234…

  y022.83.54…

  描点画出抛物线的一部分,再利用对称性,就可以画出抛物线的另一部分

  点评:在本题的画图过程中,如果描出抛物线上更多的点,可以发现这条抛物线虽然也向右上方和右下方无限延伸,但并不能像双曲线那样无限地接近于某一直线,也就是说,抛物线没有渐近线.

  例2斜率为1的直线经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与抛物线交于两点A、B,求线段AB的长.

  解法1:如图所示,由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可知,焦点F(1,0),准线方程x=?1.

  由题可知,直线AB的方程为y=x?1

  代入抛物线方程y2=4x,整理得:x2?6x+1=0

  解上述方程得x1=3+2 ,x2=3?2

  分别代入直线方程得y1=2+2 ,y2=2?2

  即A、B的坐标分别为(3+2 ,2+2 ),(3?2 ,2?2 )

  ∴AB=

  解法2:设A(x1,y1)、B(x2,y2),则x1+x2=6,x1?x2=1

  ∴AB= x1?x2

  解法3:设A(x1,y1)、B(x2,y2),由抛物线定义可知,

  AF等于点A到准线x=?1的距离AA′

  即AF=AA′=x1+1

  同理BF=BB′=x2+1

  ∴AB=AF+BF=x1+x2+2=8

  点评:解法2是利用韦达定理根与系数的关系,设而不求,是解析几何中求弦长的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解法3充分利用了抛物线的定义,解法简洁,值得引起重视。

  变式训练:过抛物线 的焦点 作直线,交抛物线于 , 两点,若 ,求 。

  解: , , 。

  点评:由以上例2以及变式训练可总结出焦点弦弦长: 或 。

  四、达标练习:

  1.过抛物线 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 , 两点,如果 ,那么 =( )

  (A)10 (B)8 (C)6 (D)4

  2.已知 为抛物线 上一动点, 为抛物线的焦点,定点 ,则 的最小值为( )

  (A)3 (B)4 (C)5 (D)6

  3.过抛物线 焦点 的直线 它交于 、 两点,则弦 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______

  4.定长为 的线段 的端点 、 在抛物线 上移动,求 中点 到 轴距离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 中点 的坐标.

  参考答案:1. B 2. B 3. 4. , M到 轴距离的最小值为 .

  五、小结 :抛物线的离心率、焦点、顶点、对称轴、准线、中心等.

  六、课后作业:

  1.根据下列条件,求抛物线的方程,并画出草图.

  (1)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x轴,顶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8.

  (2)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且过P(4,2)点.

  (3)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其上点P(m,-3)到焦点距离为5.

  2.过抛物线焦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若A、B在准线上的射影是A2、B2,则∠A2FB2等于 .

  3.抛物线顶点在原点,以坐标轴为对称轴,过焦点且与y轴垂直的弦长为16,求抛物线方程.

  4.以椭圆 的右焦点,F为焦点,以坐标原点为顶点作抛物线,求抛物线截椭圆在准线所得的弦长.

  5.有一抛物线型拱桥,当水面距拱顶4米时,水面宽40米,当水面下降1米时,水面宽是多少米?

  习题答案:

  1.(1)y2=±32x(2)x2=8y(3)x2=-8y

  2.90° 3.x2=±16 y4. 5. 米

  七、板书设计(略)

  高二数学参数方程的概念学案

  第01时

  1.1.1参数方程的概念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抛射物体运动中时间与物体位置的关系,了解一般曲线的参数方程,体会参数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复习:在直角坐标系中求曲线的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二、新导学

  探究新知(预习教材P21~P22,找出疑惑之处)

  问题1:由物理知识可知,物资投出机舱后,它的运动是下列两种运动的合成:

  问题2:由方程组

  ,其中是 重力加速度( )

  可知,在 的取值范围内,给定 的一个值,由方程组可以 确定 的值。

  比如,当 时, , 。

  归纳: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 都是某个变数 的函数 (1),并且对于 的每个允许值,由方程组(1)所确定的点 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方程(1)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变数 的变数 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相对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点的坐标间关系的方程叫做普通方程.

  说明:(1)一般说,参数的变化范围是有限制的。

  (2)参数是联系变量x,y的桥梁,可以有实际意义,也可无实际意义。

  应用示例

  例1.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是 (t为参数)

  (1)判断点1(0,1),2(5,4)与曲线C的位置关系;

  (2)已知点3(6,a)在曲线C上,求a的值。

  (教材P22例1)

  解:

  反馈练习

  1.下列哪个点在曲线 上( )

  A.(2,7) B. C. D.(1,0)

  2.设炮弹的发射角为 ,发射的初速度为 ,请用发射后的时间 表示炮弹发射后的位置 。

  3.如果上题中 ,当炮弹发出2秒时,①求炮弹的高度;②求出炮弹的射程。

  三、总结提升

  本节小结

  1.本节学习了哪些内容?

  答:了解一般曲线的参数方程,体会参数的意义

  学习评价

  一、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很好 B.较好 C. 一般 D.较差

  后作业

  1、对于曲线上任一点 ,下列哪个方程是以 为参数的参数方程( )

  A、 B、

  C、 D、

  2、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是 ,且点 在曲线C上,则实数 的值为( ) A、 B、 C、 D、无法确定

  3、关于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一般说,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变化范围是有限制的;

  ②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是同一曲线的两种不同表达形式;

  ③一个曲线的参数方程是唯一的;

  ④在参数方程 和普通方程 中,自由变量都是只有一个。

  A、① ② B、②

  C、②③ D、①②④

  4、方程 表示的曲线为( )

  A、一条直线 B、两条射线

  C、一条线段 D、抛物线的一部分

  5、一架救援飞机以100 m/s的速度作水平直线飞行,在离灾区指定目标的水平距离还有1000m时投放救灾物资(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问此时飞机飞行的高度约是多少?(精确到1m)

  任意角的正余弦函数

  泗县三中教案、学案:任意角的正弦、余弦函数

  年级高一

  学科数学

  课题

  任意角的正弦、余弦函数

  授课时间

  撰写人

  时间

  学习重点

  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公式一).

  学习难点

  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三角函数线的正确理解.

  学 习 目 标

  1. 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2. 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不同的定义方法;

  3. 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会求角α的各三角函数值.

  教 学 过 程

  一 自 主 学 习

  y

  P(a,b) r O M问题1: 将点取在使线段 的长 的特殊位置上,这样就可以得到用直角坐标系内的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为: ; ;

  如图,设 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 ,那么: (1) 叫做 的正弦(sine),记做 ; (2) 叫做 的余弦(cossine),记做 ; (3) 叫做 的正切(tangent),记做 .

  即: , ,

  试试:角 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为 ,则 , ,

  反思: ①当 时,α的终边在 轴上,终边上任意一点的横坐标 都等于 ,

  所以 无意义. ② 如果知道角终边上一点,而这个点不是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该如何求它的三角函数值呢? 在直角坐标系中,设α是一个任意角,α终边上任意一点 (除了原点)的坐标为 ,它与原点的距离为 ,则:

  二 师 生 互动

  例1求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变式:求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小结:作角终边→求角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利用三角函数定义来求.

  例2 已知角 的终边经过点P(2,-3)(如图),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变式:已知角a的终边经过P(4,-3),求2sina+cosa的值.

  三 巩 固 练 习

  1. ( ). A. 1 B. C. D. 2. ( ). A. B. C. D. 3. 如果角α的顶点在原点,始边在x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函数 的图象上,那么 的值为( ). A. 5 B. -5 C. D. 4. . 5. 已知点 在角α的终边上,则 = . 6. 已知角 的终边过点 ,求角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7. 求下列各角的正弦、余弦和?

  (1)0 ;(2)π ; (3) ; (4) .

  四 课 后 反 思

  五 课 后 巩 固 练 习

  1. 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 ( ),求 的值

  2. 已知角α的终边在直线y=2x上,求α的正弦、余弦

  3.已知 是第三象限角,试判断 的符号。

  (新人教A版选修2-3)二项式定理教案

  1.3二项式定理

  学习目标:

  1 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2.能灵活运用展开式、通项公式、二项式系数的性质解题

  学习重点:如何灵活运用展开式、通项公式、二项式系数的性质解题

  学习难点:如何灵活运用展开式、通项公式、二项式系数的性质解题

  授类型:新授

  时安排:1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二项式定理及其特例:

  (1) ,

  (2) .

  2.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3.求常数项、有理项和系数最大的项时,要根据通项公式讨论对 的限制;求有理项时要注意到指数及项数的整数性

  4 二项式系数表(杨辉三角)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当 依次取 …时,二项式系数表,表中每行两端都是 ,除 以 外的每一个数都等于它肩上两个数的和

  5.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是 , , ,…, . 可以看成以 为自变量的函数 ,定义域是 ,例当 时,其图象是 个孤立的点(如图)

  (1)对称性.与首末两 端“等距离”的两个二项式系数相等(∵ ).

  直线 是图象的对称轴.

  (2)增减性与最大值:当 是偶数时,中间一项 取得最大值;当 是奇数时,中间两项 , 取得最大值.

  (3)各二项式系数和:

  令 ,则

  二、讲解范例:

  例1. 设 ,

  当 时,求 的值

  解:令 得:

  点评:对于 ,令 即 可得各项系数的和 的值;令 即 ,可得奇数项系数和与偶数项和的关系

  例2.求证: .

  证(法一)倒序相加:设 ①

  又∵ ②

  由①+②得: ,

  ∴ ,即 .

  (法二):左边各组合数的通项为

  例3.已知: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和比它的二项式系数和大 .

  (1)求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2)求展开式中系 数最大的项

  解:令 ,则展开式中各项系数和为 ,

  又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和为 ,

  (1)∵ ,展开式共 项,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为第三、四两项,

  (2)设展开式中第 项系数最大,则 ,

  即展开式中第 项 系数最大, .

  例4.已知 ,

  求证:当 为偶数时, 能被 整除

  分析:由二项式定理的逆用化简 ,再把 变形,化为含有因数 的多项式

  ∴ ,∵ 为偶数,∴设 ( ),

  当 = 时, 显然能被 整除,

  当 时,( )式能被 整除,

  所以,当 为偶数时, 能被 整除

  三、堂练习:

  1. 展开式中 的系数为 ,各项系数之和为 .

  2.多项式 (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为

  3.若二项式 ( )的展开式中含有常数项,则 的最小值为( )

  A.4 B.5 C.6 D.8

  4.某企业欲实现在今后10年内年产值翻一番的目标,那么该企业年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最低应 ( )

  A.低于5% B.在5%~6%之间

  C.在6%~8%之间 D.在8%以上

  5.在 的展开式中,奇数项之和为 ,偶数项之和为 ,则 等于( )

  A.0 B. C. D.

  6.求和: .

  7.求证:当 且 时, .

  8.求 的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

  答案:1. 45, 0 2. 0 .提示:

  3. B 4. C 5. D 6.

  7. (略) 8.

  四、小结 :二项式定理体现了二项式的正整数幂的展开式的指数、项数、二项式系数等方面的内在联系,涉 及到二项展开式中的项和系数的综合问题,只需运用通项公式和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对条进行 逐个节破,对于与组合数有关的和的问题,赋值法是常用且重要的方法,同时注意二项式定理的逆用

  五、后作业 :

  1.已知 展开式中的各项系数的和等于 的展开式的常数项,而 展开式的系数的最大的项等于 ,求 的值

  答案:

  2.设

  求:① ② .

  答案:① ; ②

  3.求值: .

  答案:

  4.设 ,试求 的展开式中:

  (1)所有项的系数和;

  (2)所有偶次项的系数和及所有奇次项的系数和

  答案:(1) ;

  (2)所有偶次项的系数和为 ;

  所有奇次项的系数和为

  六、板书设计(略)

  七、后记:

  算法的概念

  1.1.1 算法的概念

  【目标】

  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

  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

  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

  【重点与难点】

  重点:算法的含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

  教学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算法作为一个名词,在中学教科书中并没有出现过,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没有接触算法概念。但是我们却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算法,熟悉许多问题的算法。如,做四则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从里往外脱括弧,竖式笔算等都是算法,至于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更是算法的具体体现。我们知道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算法,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算法等。因此,算法其实是重要的数学对象。

  2.探索研究

  算法(algorithm)一词于算术(algorism),即算术方法,是指一个由已知推求未知的运算过程。后,人们把它推广到一般,把进行某一工作的方法和步骤称为算法。

  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事的步骤或程序。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在数学中,主要研究计算机能实现的算法,即按照某种机械程序步骤一定可以得到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比如解方程的算法、函数求值的算法、作图的算法,等等。

  3.例题分析

  例1. 任意给定一个大于1的整数n,试设计一个程序或步骤对n是否为质数做出判定。

  解析:根据质数的定义判断

  解:算法如下:

  第一步:判断n是否等于2,若n=2,则n是质数;若n>2,则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依次从2至(n-1)检验是不是n的因数,即整除n的数,若有这样的数,则n不是质数;若没有这样的数,则n是质数。

  这是判断一个大于1的整数n是否为质数的最基本算法。

  点评:通过例1明确算法具有两个主要特点:有限性和确定性。

  变式训练1:一个人带三只狼和三只羚羊过河,只有一条船,同船可以容纳一个人和两只动物.没有人在的时候,如果狼的数量不少于羚羊的数量,狼就会吃掉羚羊.请设计过河的算法。

  解:算法或步骤如下:

  S1 人带两只狼过河;

  S2 人自己返回;

  S3 人带一只羚羊过河;

  S4 人带两只狼返回;

  S5 人带两只羚羊过河;

  S6 人自己返回;

  S7 人带两只狼过河;

  S8 人自己返回;

  S9 人带一只狼过河.

  例2 给出求解方程组 的一个算法.

  解析:解线性方程组的常用方法是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这两种方法没有本质的差别,为了适用于解一般的线性方程组,以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我们用高斯消元法(即先将方程组化为一个三角形方程组,在通过回代过程求出方程组的解)解线性方程组.

  解:用消元法解这个方程组,步骤是:

  第一步:方程①不动,将方程②中 的系数除以方程①中 的系数,得到乘数 ;

  第二步:方程②减去 乘以方程①,消去方程②中的 项,得到

  第三步:将上面的方程组自下而上回代求解,得到 , .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

  点评:通过例2再次明确算法特点:有限性和确定性

  变式训练2:写出求过两点(-2,-1)、N(2,3)的直线与坐标轴围成面积的一个算法。

  解:算法:第一步:取x1=-2,y1=-1,x2=2,y2=3;

  第二步:计算 ;

  第三步:在第二步结果中令x=0得到y的值m,得直线与y轴交点(0,m);

  第四步:在第二步结果中令y=0得到x的值n,得直线与x轴交点(n,0);

  第五步:计算S= ;

  第六步:输出运算结果

  例3 用二分法设计一个求解方程x2?2=0的近似根的算法。

  算法分析:回顾二分法解方程的过程,并假设所求近似根与准确解的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005,则不难设计出以下步骤:

  第一步:令f(x)=x2?2。因为f(1)<0,f(2)>0,所以设x1=1,x2=2。

  第二步:令m=(x1+x2)/2,判断f(m)是否为0,若则,则m为所长;若否,则继续判断f(x1)f(m)大于0还是小于0。

  第三步:若f(x1)f(m)>0,则令x1=m;否则,令x2=m。

  第四步:判断x1?x2<0.005是否成立?若是,则x1、x2之间的任意取值均为满足条的近似根;若否,则返回第二

  点评:渗透循环的思想,为后面教学做铺垫。

  变式训练3 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解: 算法1 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1+2,得到3;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

  算法2 运用公式 直接计算.

  第一步:取 =5;

  第二步:计算 ;

  第三步:输出运算结果.

  算法3 用循环方法求和.

  第一步:使 ,;

  第二步:使 ;

  第三步:使 ;

  第四步:使 ;

  第五步:如果 ,则返回第三步,否则输出 .

  点评:一个问题的算法可能不唯一.

  4.回顾小结

  1.算法的概念:对一类问题的机械的、统一的求解方法.算法是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或者是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解决一类问题.

  2.算法的重要特征:

  (1)有限性:一个算法在执行有限步后必须结束;

  (2)确定性: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和次序必须是确定的;

  (3)输入:一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以刻划运算对象的初始条.所谓0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定出了初始条.

  (4)输出:一个算法有1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没有输出的

  算法是毫无意义的.

  5.后作业

  写出求 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使 ,;

  第二步:使 ;

  第三步:使 ;

  第四步:使 ;

  第五步:使 ;

  第六步:如果 ,则返回第三步,否则输出 .

  1.1.1. 算法的概念

  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

  二、预习内容:

  1.算法的概念及其特点

  2.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

  三、提出疑惑:如何快速准确的写出一个问题的算法?

  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

  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

  3.知道算法应满足的要求。

  二、学习重点:算法的含义、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

  学习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算法的概念

  2.算法的重要特征:

  (二)、例题分析:

  例1. 任意给定一个大于1的整数n,试设计一个程序或步骤对n是否为质数做出判定

  变式训练1:一个人带三只狼和三只羚羊过河,只有一条船,同船可以容纳一个人和两只动物.没有人在的时候,如果狼的数量不少于羚羊的数量,狼就会吃掉羚羊.请设计过河的算法。

  例2 给出求解方程组 的一个算法.

  变式训练2:写出求过两点(-2,-1)、N(2,3)的直线与坐标轴围成面积的一个算法。

  例3 用二分法设计一个求解方程x2?2=0的近似根的算法。

  变式训练3 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三)、回顾小结:

  (1)算法的概念

  (2)算法的重要特征

  (四)、当堂检测:

  写出求 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使 ,;

  第二步:使 ;

  第三步:使 ;

  第四步:使 ;

  第五步:使 ;

  第六步:如果 ,则返回第三步,否则输出 .

  后练习与提高:

  1. 下列关于算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算法就是某个问题的解题过程 B. 算法执行后可以不产生确定的结果

  C. 解决某类问题的算法不是惟一的 D. 算法可以无限地操作下去不停止

  2.有一堆形状大小相同的珠子,其中只有一粒质量比其他的轻,某同学利用科学的算法,两次利用天平找出这粒最轻的珠子,则这堆珠子最多有多少粒( )

  A. 4 B.5 C.7 D.9

  3下列各式中的S值不可以用算法求解的是( )

  A.S=1+2+3+4

  B.S=1+2+3+4+….

  C.S=

  D.S=1+2+3+4+…+100

  4.已知一个学生的语成绩为89,数学成绩为96,外语成绩为99。求它的总分和平均分的一个算法为:

  第一步:取A=89,B=99;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输出计算结果。

  5.写出解方程2x+3=0的算法。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6. 给出一个判断点P 是否在直线y=x-1上的一个算法。

  参考答案:

  1.C 2.D 3.B 4.计算总分S=A+B+C;计算平均分P=S/3

  5.移项得2x=-3;系数化为1得x=-3/2

  6.解:第一步:将点P 的坐标带入直线y=x-1的解析式

  第二步:若等式成立,则输出点P 在直线y=x-1上

  若等式不成立,则输出点P 不在直线y=x-1上

【导数的运算教学方案】相关文章:

《导数运算法则》教案01-09

运算教学随笔08-16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01-25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20篇10-18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15篇)01-25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教案01-25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集锦15篇)01-25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汇编15篇01-25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教案10-08

混合分数的运算小学数学教学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