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

小学生思维训练总结

时间:2020-12-29 12:18:35 个人总结 我要投稿

小学生思维训练总结

  数学思维训练教学总结【1】

小学生思维训练总结

  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按照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它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 知识,技能还应当包括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那么思维训练过程式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

   思维训练是训练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尽快正确作出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维活动,培养学生思维兴趣、品质和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包括训练准备、训练实施、效果测评三个过程。

  一、训练准备过程

  教师要想上好思维训练课,开展好思维训练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这样,才能确保训练目的明确,方法得当,有序高效在这一过程有两项主要任务:

  1、拟定好思维计划,这时搞好思维训练的前提,在定计划要依据“大纲”或“课标”要求紧扣教材知识和内容、训练目的和要求、训练形式和方法。

  2、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引起学生主动思考、敢想敢说。

  如果学生不愿意思考问题,不敢发表意见,则思维训练难于进行,怎样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呢?

  ①是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伙伴关系;

  ②是说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③是让学生从新旧知识矛盾中发现问题;

  ④是创设争辩氛围;

  ⑤是利用游戏、演示、操作等激发思维兴趣。

  二、训练实施过程

  在这一过程,首先是训练指导,即结合某单元或章节的新知识内容,说明重点训练项目、程序和方法、使学生明确训练目的和要求,从而自觉参与思维训练。

  其次是按计划分课时开展训练,注意排除学生的思维障碍。

  在新课学习阶段以归纳推理训练为主,在练习巩固阶段以演绎推理训练为主;但是,要注意求异思维训练。

  数学课堂教学是思维训练的主阵地,如何搞好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呢?

  1.创设思维情景激发思维。

  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首先要创设一定的思维情景,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将学生的思维需要转化为思维活动

  2.安排适当活动,激活思维。

  在学生的思维被激发后,他们会主动参与思维活动,在次基础上,还应安排适当活动激活思维,使思维优质高效。

  ①让学生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问,是激活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质疑问难的学习活动可以活跃气氛,促使全体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展开思维、交流信息、教师正好因势利导参与研讨。

  ②让学生自学尝试。

  自学尝试是一种自主探究新知的过程,不仅可以激活思维,而且可以培养自学能力。

  ③让学生探究研讨。

  例如:教学运算定律让学生通过题组计算自己找规律,做结论。

  ④让学生判断推理。

  应用判断推理辩析和强化概念的本质属性,也是激活思维的有效方法。

  例如:让学生运用除法算式判断哪个数能被哪个数整除,并说明理由,可以激活学生的演绎推理。

  3.多种形式鼓励激励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需要不断被激励,如何激励学生思维呢?

  三、效果测评

  1、报告结果,自我激励。

  即让学生当众报告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如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把自己得的结论说给大家听。

  2、留下悬念,设问激励。

  如在数学课结尾时留下学生想解决但未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

  数学思维训练活动总结【2】

  数学素有“训练思维体操的”的美称。

  现在数学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但是要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中要做到直观形象,通俗易懂。

  同时也要循循善诱,精心启发。

  成立“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训练”为主题的兴趣小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本学期开展的活动中,我们对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主要为:

  一、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到感性,进行逻辑思维的基本训练。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形象思维在所有的思维中较占优势,因此,他们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只有提供较多的具体事物,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感性材料,才能帮助他们逐步学会从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方法。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总是提供给学生较多的观察、感知材料,让学生的学习从观察开始,先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和现象,再启发学生根据现象进行思索、进行想象,最后认识事物的本质。

  通过分析、推理比较等思维活动,概括,抽象出概念的性质,法则或公式。

  在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阐述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二、寻求规律的普遍性,运用规律分析和解决问题。

  就事论事是小学生在分析问题上的普遍现象,而不能从一些具体的事例中找出事物的普遍规律性,从而运用规律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是他们存在的普遍问题。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受他们年龄特点的影响局限性很大,总是想不开去。

  为了突破这种局限性,开阔学生的思维,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就常常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来思考,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训练主体思维,培养思维的正确性和严密性。

  小学生思考问题,往往海阔天空,凭空想像,没有什么具体根据,思维上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有关知识点来解决问题,使概念这一思维材料能充分成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依据,进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正确性与严密性,使学生每做一题都做到“算必有理。”

  我们经常设计一些判断题,选择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阐述自己的知识依据。

  这一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些选择题形式多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学会“假设”,克服思维的局限性,拓宽学生的思考空间。

  小学生不像成人那样能对问题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他们自己思维特点是单纯,片面而直进的,所以一旦思维受阻,就往往要钻牛角尖,不知变通。

  为了使学生克服这一思维的片面性,能更大程度地学会多方面思考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遇到问题大胆“假设”,使其在思维受阻的时候也能脑筋“急转弯”,继续深入。

  这种“假设”的思考方法,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屡屡出现,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小学生思维训练总结】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应用论文11-25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论文10-25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误区及对策的教学论文03-31

拓展训练总结06-13

法律思维01-19

医学思维中蕴含的哲学思维论文01-15

素质拓展训练总结06-13

中医临床思维02-02

合唱训练总结报告12-02

运用哲学思维方式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