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

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

时间:2025-04-18 08:12:36 活动方案 我要投稿

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

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1

  一、活动背景:

  幼儿的心所透视到的奥秘,往往是成人无法理解的,而故事中的“非真实世界”带给幼儿的真实力量也是成人无法揣度的。故事似乎永远是幼儿最喜欢听、百听不厌的,其作品中的情节性、人事物的关系、时空的转换、场景的变化,具有较强的动态感、表演性

  二、活动实录

  活动一:综合活动《拔萝卜》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熟悉故事的内容、乐曲旋律。

  2、掌握角色名称并创编角色动作。

  3、学习在游戏中关心同伴,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情境表演《拔萝卜》,各种表演用道具。

  2、故事录音《拔萝卜》。

  活动过程:

  1、欣赏情境表演《拔萝卜》,理解故事情境。

  ①欣赏大班幼儿师生表演:老公公种萝卜,萝卜长大了,老公公准备去拔萝卜……

  ②理解故事:

  “老公公拔不动大萝卜,找谁帮忙?”

  “老公公、老婆婆还是拔不动大萝卜,找谁帮忙啊?”

  以下角色按以上方法类推。

  “最后是谁把萝卜拔起来的呢?”(是大家一起用力拔起来的,人多力量大)。

  2、熟悉角色并创编动作。

  ①创编老公公拔萝卜的动作,在老师的帮助下确定一种动作,集体练习。

  ②创编老婆婆跑来和老公公一起拔萝卜的动作,集体练习。

  ③以下角色依次创编不同的动作。

  3、表演游戏《拔萝卜》。

  ①完整欣赏音乐《拔萝卜》,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

  ②尝试表演歌曲,体会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③再次欣赏歌曲《拔萝卜》。

  ④请一组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

  4、小结:帮助幼儿理解应该主动关心帮助同伴,共同体验在游戏中的合作的快乐。

  活动点评:

  1、《拔萝卜》是一个综合活动,有富于情景的故事内容和音乐性,源于幼儿生活。选择了活动中的“热点话题”:谁来拔萝卜,设计了一次情感体验活动,让孩子走出了遇到困难束手无策的阴影,转而积极的寻求帮助和关心帮助同伴。

  2、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巧妙地把孩子的兴趣点与活动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观念,营造宽松的氛围,给孩子创设了自由交流、自主活动的机会。

  3、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学会关心”“学会合作”是未来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面对新世纪,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节活动体现了这一点,因而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活动二:综合活动《有用的萝卜》

  活动目标:

  1.认识萝卜,在观察、触摸的过程中发展各种感官,提升生活经验。

  2.观看并参与萝卜的烹制活动,初步了解食物的制作过程。

  3.品尝萝卜,体验参与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的萝卜若干。

  2.碟、碗、勺人手一份。

  3.“厨师”制作萝卜的录象或照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萝卜,让幼儿自由摆弄,提高学习兴趣。

  2.让幼儿有目的的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了解各种萝卜的名称:有红萝卜、白萝卜、胡萝卜,还有一点红萝卜。

  3.适时的提问:

  (1)这是什么?

  (2)这是萝卜的什么?

  (3)它长得什么样?

  (4)请你闻一闻有什么味道?

  (5)请你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4.记录并整理幼儿的语言,编成图文对应的儿歌。

  红萝卜,圆圆的,

  白萝卜,粗粗的,

  胡萝卜,长长的,

  一点红萝卜,滑滑的,

  尝一尝,不一样,

  有点甜(表情)

  有点辣(表情)

  有点苦(表情)

  咯吱咯吱(咀嚼声),都是脆脆的。

  5.观

  看“厨师制作萝卜”的录像。

  6.幼儿自由讲说,了解萝卜烹制的过程。

  7.教师扮演厨师,和幼儿共同烹制萝卜,并帮助幼儿选择“工作”。

  A组:一起摆放桌椅、碗勺等。

  B组:和“厨师”一起洗萝卜。

  C组:观看“厨师”烹制萝卜。

  8.共同品尝与分享用萝卜制作的食品,如:凉拌萝卜丝、红烧萝卜、萝卜汤,并认识了解其他各种菜的名称。

  活动点评:

  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尝试各种活动,使幼儿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各个方面形成有机互动,幼儿的自信心增强了。

  活动三:美术活动《大萝卜》

  活动目标:

  1、在叶子的基础上,学习添画圆形的萝卜。

  2、巩固涂色技能,提高涂色能力。

  活动准备:

  已有萝卜叶子的纸、蜡笔、勾线笔。

  活动过程:

  1、出示作业纸引起兴趣。

  孩子你们看这是什么?(幼儿自由猜测)

  2、教师讲故事,范画萝卜。

  一天来了一只小老鼠,他饿急了咬了这棵菜一口,这棵菜就肿了起来。

  老师范画。

  你们看变成了什么?

  3、提出添画、涂色要求。

  (1)大叶子下面肿出大萝卜,小叶子下面肿出小萝卜

  (2)按一个方向涂色,不能涂到外面来

  4、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鼓励孩子大胆添画

  (2)指导能力较强的孩子添画背景

  活动点评:

  孩子对奇怪的事情有极强的好奇心,原有的萝卜叶子展开了孩子想像的翅膀,通过老师的示范添画,突然把一个猜想的事物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孩子们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事物展现在自己的眼前时,欣喜、欢快、恍然大悟、奇怪……各种表情跃然于孩子们的脸上,还有就是对老师的钦佩,更多是增加了对画画的喜爱之情。这种愉快、好玩的方法一开始就深深的吸引了孩子,让小班的孩子能积极的参与比较枯燥的涂色练习,并持之以恒。

  活动四:美术活动《小刺猬》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运用萝卜原材料及辅助素材,进行插接、印章画的等艺术创造活动。

  2、有主动关心老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flash动画欣赏《刺猬婆婆的树》

  2、自制萝卜印章若干,红、黄、蓝、绿颜料水若干。

  3、白萝卜若干、火柴棒若干。

  活动过程:

  1、欣赏flash动画《刺猬婆婆的树》

  (1)小朋友,你们想看动画片吗?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里发生了什么?

  (2)师边播放动画边讲述故事。

  (3)那棵会变的树原来是谁呢?

  小刺猬变了哪些树?

  (4)再次欣赏flash动画《刺猬婆婆的树》,鼓励幼儿看画面轻轻地讲述。

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和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愿意参加剥橘子的活动,学习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伙伴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个小碟子,内装与本组幼儿人数相等的橘子。

  2、口袋1个,若干橘子。

  活动过程:

  一、 摸口袋。

  1、摸一摸。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里面装了些什么呢?我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咦?哪位小朋友坐的好,端正,我就先让你来摸摸)-引起参与活动的兴趣。

  2、提问:师:"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的呀?"幼:"圆圆的。"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呀?"幼:"软软的、不太光滑。"(橘子摸上去是光滑的还是不太光滑的呀?幼:不太光滑。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来代替不太光滑,粗糙的。)师:"那它究竟是什么呀?

  师:"是橘子吗?我们来看一看。(一边说 ,一边从口袋里把橘子拿出来。)二、 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

  1、师:"你们看过哪些颜色的橘子呀?"幼:"绿色、黄色、黄色加绿色、橘黄色。"2、看一看:提问:(1)师:"那橘子是什么样的呀?"幼:"圆圆的、扁扁的。"师:"那我们把话连起来说一说好吗?"幼:"好。"师幼一起说橘子是圆圆的、扁扁的,身上还有肚脐眼和按钮。

  三、 感受橘子的内部特征。

  1、师:"那橘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呀?"(说什么的都有)2、师:"那我们把它剥开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样的?"3、师:"我们先从哪一面开始剥呢4、师:"那老师来试一试看是不是从这面开始剥好剥些。"(一边剥一边说;橘子、橘子圆圆,橘子、橘子、扁扁,剥开黄黄的橘子皮,咋看像什么呀?【剥开橘子皮的橘子像什么呀?】)幼:"花。"师:"花儿花儿开开,哎,开出了什么呀?"幼:"橘子。"师:"这像什么呀?"幼:"月亮、小船。

  老师:恩,橘子剥开来,里面的瓤弯弯的,像月亮,像小船。

  四、 游戏剥橘子。

  师:"今天啊桌子上来了许多的橘子宝宝,它们有大、有小,我们来开始剥吧(师:"我们把剥下来的橘子皮放在盘子里哦!"五、大家共同分享品尝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老师:哎?剥好的小朋友可以先等一下,我们等其他小朋友都剥完了再一起吃好吗?"师:"那我们来尝一尝。"老师:"小朋友们刚才都尝过了,谁来告诉我,"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啊?"幼:"酸酸甜甜的。"六、引导幼儿说一说,师:"小朋友你们还吃过哪些东西是用橘子做的呀?"幼:"橘子罐头、橘子糖、果冻、橘子汁、棒冰等。"师:"小朋友们真棒,说出了这么多橘子做成的食品,教师小结:橘子可以做出这么多好吃的,我们的橘子皮也是有用的哦!(它可以用来泡茶、放在冰箱里面除异味、预防晕车、治咳嗽、可以用来做菜、煲汤)小朋友们可以回去想想橘子皮能做什么?下次我们在一起分享好吗?

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1、练习借助圆柱体向指定方向滚动物体,感知物体滚动的特性。

  2、大胆地并有创造性的玩易拉罐。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纸棒、易拉罐、食物球、障碍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播放《健康歌》,教师与幼儿一起做运动。教师鼓励幼儿听音乐节奏,大胆地、自由地做动作。

  二、与小猪共同游戏。

  1、介绍小猪及赶小猪的工具,使幼儿了解游戏的对象。

  2、请幼儿利用所提供的工具自由地游戏。

  3、讨论:

  A:你是怎样与小猪玩游戏的?

  B:你是怎样让你的小猪滚动起来的?

  三、游戏《赶小猪喂食》

  1、引出游戏,简单说说游戏的玩法小猪呀玩得可开心啦,可它现在肚子有点饿了,想吃些东西,但是要吃到食物必需穿过树林(绕梅花桩),走过独木桥。现在它很累,需要有人来赶着它走,谁来帮助我们小猪?

  2、请个别幼儿尝试幼儿尝试时,教师鼓励其他幼儿仔细观察的同时适时地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幼儿明确游戏的规则。

  3、幼儿练习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尝试,在练习中提高操作的技能。

  4、比赛请幼儿自由组合成两组进行比赛,并提醒幼儿在过独木桥时注意安全。

  四、结束活动。

  请幼儿利用工具把小猪送回家——滚进拱门内。

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1、在指定的范围内用右手食指蘸彩色颜料,从上往下,一下、一下地点画出雨滴,学会用抹布擦手(弄干净手指)的方法。

  2、感知儿歌、歌曲的节奏,帮助幼儿学会“点”和“提”的动作。

  3、合作作画时,会找空地方,并能保持手指的清洁。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贴有“白云娃娃”的蓝色粉画纸若干张,用铅笔在“白云”下面画上“竖线”。(贴在墙上,直接作画)

  2、分别装有红、黄、蓝、绿4种水粉颜料和吸水的海绵。

  3、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1、感知作画方式,引起学习兴趣。

  (1)音乐游戏《大雨小雨》(用身体和手部的动作及嘴巴的发音,感知一下一下的节奏和点、提的动作)。

  (2)老师边蘸色边随着音乐的`节奏一下下由“云”而下地顺着铅笔线点画雨滴。

  (3)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在干什么?老师怎样画出雨滴的?

  (4)请一位幼儿来模仿老师点画出雨滴,全体幼儿边听唱《大雨小雨》,边空手练习一下一下地点,注意不拖拉。

  (5)请两位幼儿示范同方向点画如何不碰撞,以及擦手的要求。

  2、幼儿作画

  (1)两位幼儿共同点画一朵云上下来的雨滴。

  (2)老师巡回指导。

  3、评价活动。

  (1)将作品贴在活动室墙上。

  (2)幼儿和老师一起收拾桌面,整理作画工具。

  (3)幼儿自由地去观赏作品。

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染色的方法,尝试用彩色颜料在不同的材料上染色。

  2、愿意动手操作,体验染色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染色作品布置成展览区。

  2、废旧的白棉布、白纱布;餐巾纸等若干;稀释的彩色颜料。

  【活动过程】

  一、欣赏染色作品

  1、出示染色作品

  提问:它是什么?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2、幼儿讨论,教师介绍制作方法

  二、尝试染色

  1、教师示范

  2、幼儿染色,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选择不同的颜色,将材料折成不同的形状进行染色。

  三、作品展示

  1、幼儿讲述制作过程中用了什么颜色的颜料

  2、在展览区中展示幼儿作品,同伴欣赏

  活动建议:

  1、这是一次极富趣味性的活动,通过动手染色,幼儿会发现棉布等上面的各种颜色、花纹不同的图案,在幼儿尝试染色时,建议老师适当提醒幼儿将棉布折成不同的形状并选择不同颜色的颜料。在作品展示的.时候亦可发挥幼儿想象,说说自己作品上的花纹像什么。

  2、幼儿收集染色的丝巾和衣服,放置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表演,进一步感受染色制品为我们生活带来的美丽。

  3、用白棉布、白纱布染色显得浪费,教师可以发动家长、幼儿一起收集能染色的废旧材料,这样更具活动意义。

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6

  活动一:意愿画《我帮妈妈绕线团》

  _活动目的:

  1.让幼儿初步了解绘画的基本方法。

  2.让幼儿学会正确的使用油画棒。

  _活动准备:

  1.毛线团一个,油画棒和画纸幼儿人手一份。

  2.轻音乐碟片。VCD。

  3.教师身穿毛衣。

  _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观察绕毛线的动作。

  师:今天老师穿了一件漂亮的毛衣,你们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出示毛线团,告诉小朋友毛衣就是用毛线织起来的。让幼儿回忆妈妈织毛衣的情形。并和老师一起来帮妈妈绕毛线。

  幼儿随老师做动作。

  二:老师示范绘画方法。

  1.教育幼儿正确使用油画棒。

  2.老师在黑板的画纸上示范绕线团。

  3.让幼儿练习绘画。

  三.幼儿绘画。

  1.给幼儿发画纸和油画棒。

  2.播放轻音乐让幼儿练习绘画。

  3.老师巡视辅导,纠正幼儿不正确的画姿。

  四.讲评。

  1.给能大胆绘画的幼儿都奖励一个小俏点。

  2.当面表扬绘画优秀的幼儿。

  3.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小画廊当中,让幼儿互相欣赏。

  活动二:水粉印画《哪里来的印子(小脚丫和小手印)》

  _活动目的:

  1.让幼儿对美术活动感兴趣。

  2.幼儿对印画有初步的了解。

  _活动准备:

  1.各色的水粉。各种形状的图形。

  2.清水,盆子,毛巾。

  3.大白纸若干张。

  _活动过程:

  一.示范印子,激起幼儿的兴趣。

  1.在大白纸上拿出用各种形状的图形在纸上印画。激起幼儿的兴趣,并了解什么是印画。

  2.让幼儿示范拿出物品印画,二.让幼儿印小手印。

  1.让一个幼儿示范把自己的`小手放在水粉当中把手掌中粘满水粉,然后手指分开印在白纸上,小手印就出来了。

  2.教师讲解要领,手掌要沾满水粉。印时要手指分开。平放在纸上。

  3.让幼儿每个人都印小手印。

  4,给幼儿洗手。

  三.印小脚印。

  1.教师帮助幼儿把鞋袜脱了,让幼儿光着小脚丫沾满水粉踩在白纸上,小脚印就出来了。

  2,轮流让幼儿印画。

  3.给幼儿洗脚。

  四.幼儿自己欣赏自己的作品。

  五.老师展示幼儿的作品。

  活动三:蜡笔画《小雨点(点的练习)》

  _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雨点特征以及雨点的画法。

  2.培养幼儿对抽象事物的想象力。

  _活动准备:

  1范画,油画棒。

  2儿人手一份画有雨伞的画纸。

  _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给幼儿讲述故事《下雨了》。

  2.出示下雨时的图片,让幼儿观察雨点的特征。

  3.引发幼儿认识下雨天气,并让幼儿思考雨天出门要使用什么工具。幼儿:雨伞。

  二.绘画雨点。

  1,教师出示带雨伞的范画,小雨点。让幼儿欣赏。

  2.老师示范绘画雨点。

  3.老师讲解幼儿要注意的地方,及绘画的方法。

  三,幼儿作画。

  1.老师给幼儿发画纸和油画棒。

  2.幼儿在雨伞的周围画上小雨点。

  3.教师巡视指导。

  四.讲评幼儿的作品1,表扬大胆绘画的幼儿。

  2.纠正个别幼儿不正确的绘画习惯。

  活动四:泥工《多彩的汤圆(团圆的练习)》

  _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认识橡皮泥,并认识橡皮泥。

  2.感知橡皮泥的特性,并学会把橡皮泥团圆。

  _活动准备:

  实物汤圆一袋。橡皮泥若干。

  _活动过程:

  一.故事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二.出示实物汤圆。让幼儿感知汤圆的形状。

  三.教师用橡皮泥搓汤圆,让幼儿观察记住步骤捏--揉---搓---团圆。

  四,让幼儿感知橡皮泥的特性。

  五.教师讲解使用橡皮泥需要注意的地方,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动手操作习惯。

  六.让幼儿独自动手做汤圆。

  七.表扬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和习惯好的幼儿。

  活动五:折纸:《茶杯》

  _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2.培养幼儿初步的折纸习惯,学会对角折。

  _活动准备:

  1.实物水杯一个,作品茶杯一个。

  2.折纸若干。

  _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初步对折纸活动感兴趣。

  教师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让幼儿认识。老师用这张纸折出各种幼儿熟悉的东西,激起幼儿折纸的欲望。

  二.教师让幼儿观察水杯的样子。

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三月八日是国际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会尊敬、关心妈妈,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

  3.让大班、学前班幼儿充分了解妈妈,真正从内心感到妈妈对家庭的付出,对自己的关爱,培养孩子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活动一:献花

  3月8日,早送园期间由幼儿代表向女家长献花并献上一句祝福的话。

  活动二:谈话活动

  A: 介绍三八妇女节:

  1:介绍妇女节的由来(附后)

  2:3月8日是什么节日?(妇女节又称国际妇女节)

  3:妇女节是谁的节日?妇女,第一要是女的,第二要是大人,满足这两个条件的人就叫妇女。

  3月8日是妇女节,是妈妈、老师、阿姨、奶奶、外婆的节日。

  4:你身边有哪些人可以过妇女节?(妈、姥、奶、姑、姨)

  5:妈妈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6:妈妈的工作或爱好?

  7:妈妈在家都做哪些家务?为我做了什么?

  8:妈妈爱我们,我们用什么行动来表达对妈妈的爱?(给妈妈捶背、拿拖鞋、为妈妈洗脚。

  帮妈妈做家务、自己的事自己做。

  )

  B: 教授幼儿为妈妈洗脚的方法。

  (大、学前)

  1:打水:水温安全(先接凉后接热水)、水量、平端水不摔倒。

  2:洗脚:脱袜、浸泡、揉搓到每个部位、擦脚。

  3:倒水:安全平端水。

  *教授幼儿为妈妈捶背、捶腿的方法。

  (中小班)

  C: 在妈妈的节日,你最想对妈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练习说:妈妈我爱你

  活动三:教育活动:送给妈妈的礼物

  学前班:绘画《我的妈妈》

  大 班:绘画《我的妈妈》

  中 班:制作《我的妈妈》

  小 班:粘贴画《妈妈的项链》

  托 班:纸团粘画《花花衣》

  活动四:

  1:离园:和妈妈拥抱,对妈妈说一声“我爱妈妈” ,送给妈妈礼物。

  2:晚上:大班以上:为妈妈洗脚。

  中班以下:为妈妈捶背、捶腿或按摩五分钟。

  3:帮助妈妈做一件家务事(大班以上);

  活动五:大班以上幼儿3月7日调查活动:

  1:了解妈妈的生日;

  2:了解妈妈的工作或爱好 ;

  3:妈妈的家务活;

  (四)送礼物

  说明“幼儿在强烈的爱妈妈的情感驱使下,主动性,积极性都会增强,所以,这时制作礼物,送礼物都是情绪的延续。

  当然,制作礼物也可以放在庆祝活动前进行。

  (1)祝贺,送礼物

  说明:幼儿在送礼物中,体会和表达爱妈妈的情感。

  (2)给妈妈说一句悄悄话。

  教师可一道幼儿说些祝贺的话,如:我送妈妈连衣裙,祝妈妈永远漂亮。

  (五)建议

  以后,可产生幼儿的“我帮妈妈”纪事本,主要记录幼儿在家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进一步关心妈妈。

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8

  活动目标:

  一、初步熟悉乐曲旋律,通过狗熊行走、喝蜜、躲藏等游戏情节,了解乐曲结构,感受A段、B段、C段乐曲的不同性质。

  二、在熟悉乐曲基础上,尝试为乐曲配乐器进行演奏。

  三、培养幼儿大胆表现音乐,体现音乐节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曾组织幼儿观看录像或图片,了解小熊的外形特征,模仿熊走路的动作。

  2、录音机、磁带;幻灯机、幻灯片;蜜蜂头饰一只。

  活动过程:

  一、熟悉乐曲,了解游戏情节

  1、教师讲述游戏情节:小熊来到树林,意外地发现了一罐蜂蜜。正当它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蜜蜂追来了,小熊吓得赶紧躲起来,一动不动。最后它趁蜜蜂打哈欠不注意的时候,赶紧逃回了家。

  2、教师边放乐曲边放映幻灯片。

  二、欣赏乐曲,分解练习动作

  1、小熊是怎样走路的?(教师做熊妈妈,带领幼儿随A段音乐合拍地模仿熊走路的动作)

  2、小熊和喝到香甜的蜂蜜,它心理怎么样?可以怎样来表现?(引导幼儿按B段乐句表现小熊和蜂蜜后的满足感,启发幼儿运用不同的神态及动作来表现,如抹嘴、拍肚皮、添嘴等)

  3、小熊偷吃蜂蜜被蜜蜂发现,心里感觉怎么样?它是怎么躲藏的?

  ①引导幼儿用静止的动作及恰当的.神态表现小熊紧张、害怕的样子。如:一头扎进树洞里、躲在树后、跳进草丛、闭上眼、抱着头等。

  ②请个别幼儿表演躲藏动作。教师有意识地请做得好的或作的与别人不同的幼儿表演,并启发他们用语言说明自己的动作,如"我害怕得浑身发抖"等。

  ③集体跟随C段音乐做动作,鼓励幼儿自由表现小熊躲藏的姿态以及恐惧感。

  三、完整地跟随音乐做游戏

  1、教师提醒幼儿根据乐曲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并注意动作的合拍、协调。

  2、教师表扬富有创造力的幼儿,并请他们将创编的躲藏动作及表现得恐惧感神态表演给大家看。

  3、教师戴上蜜蜂头饰扮演蜜蜂,幼儿扮演小熊,共同进行游戏。在乐曲快结束时,教师以追捉形式督促幼儿快速回到座位。

  四、音乐与乐器探索

  1、出示三段节奏普,让幼儿在乐曲ABC段中找出相符合的节奏。

  2、尝试大胆地跟着音乐拍打节奏。

  3、聆听三种乐器的音响特征,选择合适的乐器配合音乐

  4、乐器探索与熟悉

  5、乐器合奏:熊和蜜蜂

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9

  活动目标

  1.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认识水的重要性,懂得要节约用水。

  2.通过讨论面对的具体问题,发展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在户外进行玩沙、玩泥的活动,或是在室内进行颜色游戏。

  2.将活动室的水闸关闭。

  活动过程

  1.要洗手,却没有水怎么办?在幼儿等待、寻求解决办法的同时,让幼儿体会没有水给我们带来的不便,进而引发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与讨论。

  2.洗手后,与幼儿讨论如果没有水会怎样,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进一步认识水的重要性。

  3.引导幼儿说出水的用途,老师总结:水对我们日常生活很重要,没有水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引导幼儿懂得要珍惜用水。

  4.老师利用假设性的`问题引发幼儿思考,鼓励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

  如果吃午点前没有水洗手怎么办?

  如果没有水洗衣服怎么办?

  如果没有水浇花怎么办?

  5.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可以怎样节约用水。

  活动评价

  1.能说出水的用途与重要性。

  2.愿意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建议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在讨论节约用水的问题上,一定要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并要具体。如:洗手不玩水、关紧水龙头等。

  与家庭合作,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使幼儿在幼儿园的教育能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巩固,在家园一致的努力下,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小班艺术主题活动策划方案10-22

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拔萝卜》09-02

小班艺术活动方案08-05

小班艺术活动方案08-26

小班艺术活动方案(精)01-08

小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07-20

小班艺术活动方案美丽的红色03-06

小班艺术活动方案14篇10-24

小班主题活动方案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