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班数学教案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复习6以内数的形成。
2、认识“0”,知道“没有”可用“0”表示和“0”不只是表示没有。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
1、白云和雨图片一张
2、“0”数字想象图一张
3、和“0”相关的物品图片一张:数字10、温度计、电话号码、秒表、比分表
活动过程:
(一)描述
1、欣赏图片《白云和雨》,启发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情景。
左一:1朵白云飘来了,1朵白云可用1个圆点或数字1来表示。
右一:又飘来了1朵白云,1朵白云添上1朵白云是2朵白云,2朵白云可用2个圆点或数字2来表示
……
左四:又飘来了1朵白云,6朵白云添上1朵白云是7朵白云,7朵白云可用7个圆点或数字7来表示。
2、右四:下雨了,白云一朵也没有了,一朵白云都没有了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
(引导幼儿发现用“0”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
3、想象:“0”像什么?
(蛋、糖、气球、圆圈、饼干……)
(二)举例
1、启发幼儿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说说还有什么情况可用“0”来表示。
例1:妈妈买了5只苹果,我每天吃一只,五天后苹果全都吃完了,苹果一只也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
例2:我家的电话号码是62580002,“0”可以组成电话号码。
(三)议论
1、思考:“0”可以用来表示没有,还可以用来表示其他吗?
(教师参与幼儿议论并逐一出示数字卡片10/秒表。温度计等,使幼儿知道“0”排在“1”的后面组成了数字10;“0”在秒表中间表示开始;温度计上的“0”表示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分界;还有,足球比赛时的0比0表示两队打平。
2、小结:“0”的意义不单单是表示“没有”,小朋友以后长大了还会知道0更多的意义呢。
(四)建议
1、说“0”表示“没有”是不全面的,该说“没有”可以用“0”表示,或“0”可以用来表示“没有”,因为“0”除了可表示“没有”外还有其他意义。
2、让幼儿自由议论,大胆表述,即使说错或不全面也要给予鼓励,并互相纠正、补充。
3、可在角色游戏中认识“0”,如教师和幼儿分别扮“猫”和“老鼠”,“猫”来了,躲在圈内的'“老鼠”都逃走了,在一只“老鼠”也没有的情景中感知“0”。
活动反思:
活动通过一片云与一片云出现的方法让幼儿感受了数字添上1以后的变化,多次的重复使得幼儿掌握了7以内数字的形成,以此类推之后的数字形成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感受0的过程中,老师准备的大量实物与图片给幼儿带来直观感受,从这些物品中幼儿感受到了0并不仅仅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其他很多的意思,他们对0产生了很浓厚的研究兴趣。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理解整十与个位相加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算。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合作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师生问好。
2、听音乐取动动板。
3、导入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红(拍手)黄(拍腿)蓝(拍肩)。
4、师:今天有两组小朋友来咱们教师作客,我们来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出示第一行1—9第二行10—90
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1—9是一位数,10—90是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零,叫整十。
5、游戏:
规则:我是9可不可以进个位家的门?为什么?
我是35可不可以进整十家的门?为什么?(幼儿双手合十可以进时,双手打开,不能进时摆手)
6、师:请小朋友把我们的动动板变个脸到位数板。
提问:十位家住的是什么颜色的棋子宝宝?各位家呢?
请幼儿在动动板上摆出20、50、80等等在个位摆出9、3、4等。
提问:20+3在动动板上怎么摆?
幼儿尝试操作。
先在动动板的上半部分摆出20,3应败在动动板的下半部分,整十与个位相加各位相加十位不变。
7、幼儿反复练习。
8、收棋子。
9、游戏:抢板凳(没抢到的小朋友做题)。
10、延伸:营救个位弟弟。
将幼儿分两队,一队为整十哥哥,一队为个位弟弟,并且将个位藏在黑板的后面。山神抓走了个位弟弟,必须让十位哥哥营救才可获得自由。A、我是整十哥哥50,我要救个位弟弟2,通过我们合起来是52。
山神说,获得自由可以通过。(两人结伴出场)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会认识半点,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转关系。
2.学习计划自己的片断活动内容,感受幼儿园生活的作息时间。
3.有初步的时间概念,知道要珍惜时间。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时钟、自制的"半点作息表"。
2.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 《科学·时钟》、《科学·认识整点和半点》。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对整点的.认识。
师:钟面上有几个数字?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多少?
游戏"拨钟报时",教师拨钟,幼儿报时。如教师拨8点,提问:现在是几点整?分针指在数字几?时针指在数字几?
2.出示"半点作息表",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半点。
师:小朋友在干什么?短针指向数字8和数字9的中间,长针指数字6,是8点半。
3.师幼梳理:半点时,分针指在数字6上,时针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如时针指向2和3的中间,就是2点半。
4.引导幼儿观察8点和8点半,比较整点与半点的不同。
5.玩游戏"报时拨钟",巩固对整点、半点的认识。
6.指导幼儿完成操作材料《科学·认识整点烽半点》。
(四)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到区域继续游戏"报时拨钟"。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对称”这一数学知识点,大志了解“对称”这一含义。
2、操作体验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裁剪简单的对称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难点
侠义理解“对称”的含义,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运用其知识点,把学以至用放在幼儿的教学课堂。
活动重点
广义理解“对称”,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其学习的乐趣。
活动流程
一、“玩”对称,体验特征
1、没人一张白纸,把纸对折,然后从折痕处开始撕,撕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2、展示部分幼儿的作品,看一看这些图形,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共同的地方?
(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小结出这些图形的特点:对折左右两边都相同,把它叠在一起,会重合)
教师提出概念:像这种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叫它对称图形、
二、“剪”对称,操作体验
1、说一说
定义:什么叫对称?(、来源教案网)(指图形或物体两对的两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2、看一看
A、出示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幼儿想象结合另一半,会是什么图形
B、教师用对称的方法对两幅图进行裁剪(示范)
3、剪一剪
C、幼儿自己动手裁剪老师已经勾画出来的对称图形
D、幼儿自己想象裁剪对称图形
三、“找”对称,提高认识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也是对称的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6-16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9-22
大班数学教案07-28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05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30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20
大班数学教案07-28
幼儿大班的数学教案10-08
【优选】大班数学教案09-23
(荐)大班数学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