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4-06-13 22:59:3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小班音乐教案模板集合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品】小班音乐教案模板集合10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蓝鸟》,学生能带着美好的祝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富有表现力地演唱歌曲《蓝鸟》

  2、音符mi——do’音程的音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音乐实践活动

  1.律动,听音乐《蓝鸟》伴奏,跟老师做动作

  2.做手势猜谜语

  (三)学唱歌曲。

  1.引出歌曲,学生聆听《蓝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内容。(师:蓝鸟高兴地笑了,哎,它来这里干什么呢……?哦,原来是美国的小朋友让蓝鸟把他们新年祝福带过来送给我们呢,听,是怎样祝福?)

  2.出示课题和拍号

  3.提问:情绪如何?

  4.出示歌词,跟师有节奏朗读歌词

  5.难点:音符mi——do’音程的音准把握。

  解决方法:老师可让学生通过聆听、对比、模唱的形式来解决。

  6.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7.多种形式演唱,巩固歌曲

  8.听老师唱某一句,学生找出老师唱的“很”不一样的地方,引出连线

  连线:标记在音符的上面,它有两种用法:(1)延音线:如果是同一个音,则按照拍节弹奏完成即可,不用再弹奏。(2)连接两个以上不同的音,也称圆滑线。要求唱(奏)得连贯、圆滑。

  (四)处理歌曲

  1.给歌曲加上音乐记号,从声音上表现歌曲情绪

  2.用“拉”哼唱旋律

  3.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我们的歌声很美,为了更好地表达我们此刻愉快的心情,能否用这些打击乐器为我们的歌声伴奏,让我们的祝福更美?)

  4.创编动作

  5.合作展示

  (五)总结

  师总结:我们的生活是快乐的,让我们和歌曲中的蓝鸟一样,把祝福送给更多的.亲朋好友吧,老师在此也把祝福送给大家:愿小朋友们天天快乐、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教学反思

  幼儿音乐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能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从教学以来,我在实践中经常反思、观摩、实践,但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中总感觉缺少了什么,整个活动下来觉得不论是孩子还是自己都觉得这个活动没有意思。但同样一个活动、同样的环节在其他老师那却能收到幼儿积极的反映。问题出在哪?作为教师的我肯定逃脱不了,是自己的积极性不够、激情没有,还是准备工作没做好……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调,并理解歌词内容。

  2、能初步创编树的造型并随乐曲节奏表演。

  3、结伴表演大树和小鸟,表现角色间相亲相爱的情感。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已学会了鸟飞的律动。

  活动过程:

  1、练声

  (1)复习歌曲《两只小鸟》。(要求幼儿在音乐伴奏下,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并且有正确的演唱姿势)

  (2)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小鸟和大树妈妈相亲相爱,小鸟把家安在了大树上,大树妈妈随着风轻轻摇动树枝,沙沙的声音好像在为鸟宝宝唱摇篮曲。下雨了,大树妈妈那长着叶子的手臂就像撑起的一把伞,为鸟宝宝挡住风雨。

  2、基本部分:欣赏曲子《大树妈妈》(重点部分)

  (1)通过课件,引起幼儿兴趣,引出主题。

  知道吗?今天小鸟也飞到小(2)班,飞在一棵大树枝上筑了巢,大树妈妈随着风轻轻摇动树枝,摇起了小宝宝。哎呀,不好,刮风了、下雨了,你们猜猜小鸟怎么啦?(请幼儿自由讨论发言),别着急,有大树妈妈在呢,树妈妈那长满枝叶的手臂就像撑起的一把伞,为鸟宝宝挡住风雨。

  (2)欣赏歌曲《大树妈妈》

  请幼儿边看课件、边欣赏歌曲《大树妈妈》一遍。今天李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大树妈妈》,讲的就是大树妈妈和小鸟的故事,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等一会儿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

  (3)提问:这首曲子的名称叫什么?你听到些什么呢?

  3、第二次欣赏曲子。

  (1)我们再来仔细听一遍,大树妈妈长得怎么样?它为小鸟做什么事情呢?

  (2)提问:大树妈妈长得怎样?它为小鸟做了什么事情?

  小结:因为有了大树妈妈的爱护、关心,小鸟们快乐的成长,所以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听上去很轻松、愉快,让我们再听一遍。

  (3)欣赏第三遍。提醒幼儿边听边摇晃身体。

  (4)在音乐伴奏下自由表演大树妈妈和小鸟一遍。

  4、结束部分:复习律动《碰一碰》

  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跳舞,提醒幼儿在唱到“碰哪里”这一句时,能马上找到朋友,两人做动作。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活泼、欢乐,体验小猪游戏的快乐情感。

  2、启发幼儿根据歌词表演相应的动作。活动准备:小猪的胸饰、歌曲音乐、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以亲切和蔼的猪妈妈形象带领幼儿听音乐进入活动的情景,观看和模仿小猪吃瓜、睡觉的动作。

  来,宝贝们,看猪妈妈的牌牌在这儿,你们的牌呢?猪妈妈带你们听音乐来扭屁股玩去喽!扭起小屁股,跟猪妈妈一起听着音乐有节奏的跳、玩、表演着入教学场地。

  然后引导幼儿观看课件,提出问题:看谁来了!小猪在干什么?你们会不会吃西瓜,怎样吃?学一学吃完瓜又干什么?眼睛是睁着还是闭着?屁股呢?观看和模仿小猪吃瓜、睡觉的动作。

  二、基本部分

  1、听一听、说一说

  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带领幼儿一起说说、唱唱。问题问答:听到歌曲中唱了谁?在干什么?

  猪妈妈:听,小猪说儿歌了,引导幼儿完整倾听一边儿歌,问:儿歌里说的谁呀?小猪干什么了?

  猪妈妈有表情的说一遍儿歌,说完儿歌后学小猪慢摇尾巴。并带领幼儿一起玩。

  猪妈妈:小猪说完儿歌又来唱歌了,再听一遍小猪唱歌。问刚才听的这首歌叫小猪……,引导幼儿一起说歌曲名称《小猪睡觉》

  2、看一看、做一做

  猪妈妈:看,小猪唱完歌又来这儿玩了(指向大屏幕),观看课件,问:你们刚才看到小猪的.摇尾巴,你的尾巴呢?站起来转着圈摇摇尾巴,让幼儿体验摇尾巴的快乐感。

  然后,引导幼儿模仿小猪的各种动作,初步自由表演歌曲。

  小猪怎样吃瓜?小猪吃饱后做了什么事?小猪睡觉时耳朵是怎样的?小猪睡觉发出什么声音呢?尾巴会摇动吗?(重点引导幼儿说说、做做、玩玩),

  最后,听音乐用动作完整表演歌曲。

  3、找朋友、玩一玩

  听音乐找朋友表演歌曲。

  猪妈妈:小猪喜欢找朋友,我们也找一个朋友手拉手,面对面站好,和朋友一起表演唱《小猪睡觉》,体验朋友之间相互表演的乐趣。

  4、换动作 玩一玩

  引导幼儿变换新的动作,尝试不同玩法。(爬、滚、拱、扭)

  小猪爬行:

  猪妈妈:宝贝们,小猪睡醒觉想爬爬玩玩,小猪怎样爬呢?请幼儿尝试小猪爬的动作,然后猪妈妈和小猪一起按XXXX X XXXX X的节奏爬着玩。

  小猪拱地:

  猪妈妈:小猪爬累了,想用鼻子拱拱地,怎样拱呢?猪妈妈和小猪一起有节奏的拱着玩。

  小猪打滚:

  猪妈妈:小猪拱完地后,想打个滚,小猪怎样滚呢?按音乐节奏打滚

  小猪踢腿:

  猪妈妈带小猪一起来踢腿游戏,和着音乐节奏踢腿。

  三、结束部分

  教师带幼儿做拍肩、拍胳膊、踢腿等放松活动(练习使用XXXX X的节奏),缓和幼儿情绪,结束活动。

  猪妈妈:宝贝们,玩累了,请坐下来休息,妈妈帮你们拍拍背,猪妈妈帮每一只小猪有节奏的拍拍背,然后带领小猪互相拍胳膊、拍肩放松活动,互相帮助。

  最后,猪妈妈带动小猪拍着自己的肚子慢慢躺下来,睡着了。

  活动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旋律,喜欢跟着老师唱唱跳跳。

  2、在听听、说说、玩玩中,大胆学说话。

  活动准备:

  课件、纸制粘贴小饼干若干,一些小动物形象

  活动过程:

  一、 情景导入:小熊的饼干店(引导幼儿理解内容,感受歌舞旋律)

  1、 森林里开了一家饼干店,我们看看是谁在做饼干呢?

  2、 小兔子买饼干:

  今天谁会来买饼干呢?是长耳朵的小兔子。小兔子说:我想吃香香的饼干。

  小熊说:我来做香香的饼干。——初步欣赏感受音乐旋律和歌词

  饼干做好了,小熊给小兔子做了一块什么样的饼干呢?(长耳朵的小兔子饼干)

  3、 小猫买饼干:

  又有谁来买饼干了呢?是小猫。小猫说:我想吃香香的饼干。

  小熊是怎么做饼干的呀?——再次欣赏感受音乐旋律和歌词

  饼干做好了,小熊给小猫做了一块什么样的饼干呢?(大大的小猫饼干)

  4、 小猪买饼干:

  还会有谁来买饼干呢?是小猪。几只小猪?他们一样大吗?

  小熊是怎么做饼干的'呀?——感受音乐,鼓励幼儿尝试跟唱

  饼干做好了。小熊给小猪做了什么样的饼干呢?做了几块呢?

  二、 操作游戏:给小动物送饼干

  1、小熊说,有许多小动物也来买饼干,请小朋友帮帮忙,帮我一起做饼干。

  2、在音乐背景下,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跟唱:

  搅一搅,拌一拌,咕噜咕噜 啪;香香的,软软的,咕噜咕噜 啪。

  3、幼儿给小动物送饼干(粘贴)。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熟练的歌唱《鸭子洗澡》。

  2、让幼儿表演鸭子洗澡的样子。

  3、体验“演”“唱”的欢乐。

  活动准备

  1、.歌曲《鸭子洗澡》。

  2、鸭子洗澡的故事。

  3、鸭子头饰。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鸭子洗澡》

  1、听歌曲俩遍。

  二、学习歌曲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了一位新的朋友让你们认识。(说:这位新朋友它身体羽毛是黄色的,嘴扁扁的。)猜猜它是谁?

  2、请小朋友来学习一下鸭子是怎样叫的。

  三、教师运用歌词创编故事。

  1、带幼儿熟读歌词。

  2、让幼儿跟住音乐歌唱。

  3、请一位幼儿作小指挥带领其他幼儿歌唱。

  四、请几位幼儿带着头饰扮演鸭子洗澡,一边演一边唱。

  第三、四周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 大班音乐活动《请你品尝功夫茶》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体验歌曲快乐。

  2、知道喝功夫茶是广东习俗。

  活动准备:

  1、歌曲《请你品尝功夫茶》

  2、玩具茶杯,茶壶。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带幼儿随歌曲旋律拍手。

  1、幼儿随着歌曲旋律拍手进活动室。

  2、练习节奏

  二、学唱歌曲

  1、欣赏教师示范唱歌曲。

  2、幼儿用动作感受、表现歌曲。

  3、幼儿完整唱歌曲两遍。

  三、让幼儿观看喝茶图片。

  1、请幼儿学习跟着音乐扮演主人请客人喝茶。

  四、分组进行歌唱。

  第五周

  大班音乐活动《 找影子》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

  活动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创编歌表演,强化幼儿对影子现象的认知。

  2、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

  3、懂得遵守规则,培养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音乐、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猜谜游戏法导入活动:小朋友最喜欢做游戏了,今天我们要做的这个游戏,请小朋友们动脑猜一猜,是什么?(哪一个好朋友,你走它也走。)(影子),真聪明,这个游戏的名字就叫《找影子》。

  二、基本部分:

  1、欣赏歌曲《找影子》。

  (1)放录音《找影子》,请孩子们欣赏,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说说歌曲是几拍子的,旋律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2)教师示范唱歌曲《找影子》。

  (3)老师弹琴,孩子们听着音乐拍打节奏。

  2、学习歌曲《找影子》

  (1)、小朋友,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中讲的是什么?怎样才能产生影子?使幼儿熟悉歌词。

  (2)、好,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唱起来吧。

  (3)老师演唱歌曲,幼儿小声跟唱,跟唱时注意倾听歌词与旋律的配合,让幼儿记住歌词。

  (4)幼儿完整演唱歌曲。提醒幼儿唱准歌词,歌曲中对白与旋律的衔接要自然,注意"嗨"字的发音要洪亮、有力,以愉快的情绪进行演唱。

  (5)听音乐录音,集体演唱。

  3、为歌曲创编动作。

  (1)、 刚才小朋友们唱的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为歌曲编上动作吧。看哪个小朋友想的动作跟别人不一样。

  (2)、集体听音乐,师生进行歌表演《找影子》,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

  (3)、听音乐,孩子们表演《找影子》,可分组上台表演,也可自由组合进行表演。

  4、室外游戏《找影子》。

  (1)、游戏《找影子》:带幼儿一起到室外找影子(树的影子、房子的影子、小朋友的影子、自己的影子等等),观察影子,初步学习光与影子的关系,了解影子大小的变化特点。

  (2)、集体听老师的口令练习:影子变大、影子变小、影子不见了的游戏。提醒孩子们注意听老师的指令来完成,培养孩子们的集体合作意识。

  三、结束部分:

  音乐游戏《踩影子》:带幼儿游戏,提醒幼儿必须唱完"嗨"时才能开始踩对方的影子,分组进行,数数哪组幼儿踩到的影子次数多。

  第六周

  大班音乐活动《欢乐颂》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感知理解歌曲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2、探索用两种表现方式,表现歌曲逐渐热烈的情绪。

  3、能与同伴一致地歌唱和表演,体验歌曲欢乐的氛围。

  活动准备:

  1、根据歌曲内容准备相关图片一幅。

  2、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看图欣赏歌曲《欢乐颂》。

  --教师出示图片,启发幼儿看图说说:画面上有什么?它们在做什么?

  --教师:下面,老师把小朋友看见的画面、小朋友说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请大家仔细听----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带领幼儿看图念歌词。

  --教师随着音乐带领幼儿念歌词。

  --欣赏歌曲录音《欢乐颂》,鼓励幼儿 和 老师一起,轻轻地眼唱。

  二、学唱歌曲。

  --引导幼儿随着钢琴伴奏的音乐,尝试着眼唱歌曲。

  --幼儿歌唱,教师退出。

  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唱歌,才能表现出歌曲越来越热烈的气氛呢?--开展讨论活动。

  --带领幼儿根据讨论出来的一个或者两个方案,进行歌唱活动,表现歌曲走

  篇三:微笑教案

  幼儿中班语言《微笑》

  青县上伍乡中心幼儿园冯丽丽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简单的叙述故事。

  2.初步感受微笑的社会价值,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

  3.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并从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1.微笑课件一套 2. 一封信 3. 小兔玩偶 4. 笑脸贴

  5. 音乐《轻音乐 钢琴曲》 《笑一个吧》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简单叙述故事。

  难点: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并从中体验快乐。 活动过程:

  一、放笑脸课件,并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刚看的的图片都有谁啊?他们的表情都是怎样的?(引导幼儿讲出都是微笑的脸)

  当你们看到别人微笑的时候心里感觉怎么样?(开心、快乐) 小结:微笑能让大家感到开心、快乐。

  二、故事导入:

  老师今天也很开心,因为我们的一位好朋友说要来,怎么还没来呢? 咚咚咚。。。。。(假装敲门)来了!我们看看是谁啊?(出示玩偶小白兔)小白兔我听

  说你今天来还给我们来了礼物呢?(师用小白兔的口气回答)并出示信封。打开信封让孩子观察小蜗牛的表情(微笑的)

  提问:信是谁寄给我们的?(小蜗牛)小蜗牛为什么要寄信给我们呢?我们就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微笑》

  二、轻音乐看图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1.提问:故事好听吗?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小蜗牛把微笑送给了谁?

  2.森林里的小动物收到小蜗牛的信,心里感到怎样?

  小结:对呀,微笑是一样好东西.它能给孤单的人带去快乐.让难过的人高兴起来。

  三、看图片分段理解故事

  请小朋友认真听。

  1.出示图片。提问:小鸟、大象、小兔子都在干什么?他们为朋友做的什么事,让朋友开心?小蜗牛的心里为什么着急?

  小蜗牛想出为朋友做的事了吗?是怎么想出来的,让我们来看下一幅图片。

  2.出示图片。提问:小蜗牛对小兔做了一个什么表情?小兔是怎样夸奖小蜗牛的?如果你是小兔,你会怎样夸奖他?

  小蜗牛为朋友做的事是什么?小蜗牛的微笑送出去了吗?是怎么送出去的?我们再来下面的图片。

  小蜗牛想出的什么办法把微笑送给大家?(写信)那朋友们收到信心情会怎么样?(高兴、开心)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看下一幅图片。

  3.出示图,幼儿尝试讲述。提问:朋友们都说小蜗牛了不起。什么叫了不起?

  提问:你们有没有觉得小蜗牛很了不起呀?为什么?

  小结:小蜗牛虽然很小,也不能做什么,但是他用自己的方法把微笑送给大家,给大家带来快乐。小蜗牛真的很了不起,我们拍拍手表扬他!好吗?

  四、用微笑传递快乐

  体验微笑:孩子们,小蜗牛的微笑甜不甜?你们也来微笑一个,来,笑一个。

  送微笑:老师今天也很高兴,表情也一直是微笑的,因为你们今天表现的很棒,老师很开心,老师也要把这份快乐送给你们。(出示笑脸贴,每个孩子一个)

  五、师幼完整讲述故事

  收到老师的微笑开心吗?现在我们再一起讲一遍好吗?

  六、结束活动,情感交流

  老师刚才把微笑送给了你们,你们想不想把微笑送给你的朋友呢?我们来做一个以前玩过的《送微笑》的游戏,看谁送出去的多,看谁找的朋友多?放音乐《笑一个吧》

  七、活动延伸:

  老师今天看到你们把你们的微笑,快乐送给你的朋友很高兴,老师希望你们能把这份开心、快乐,你的微笑送给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附: 故事《微笑》

  在一座森林里住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动物,有大象、小鸟、小兔、小蜗牛等。这些动物无论大小,都相亲相爱。

  大象是这群动物里个头最大,长得最高的一个,而且大家都觉得它挺有学

  问的,因此,大家都乐意听它的话。有一天,大象召集小动物们来开会,讨论怎样把快乐带给大家。小动物们都开动脑筋想办法,小鸟最性急,它叽叽喳喳的说:“只要我醒着,我愿意给朋友们唱好听的歌”。小兔忙说:“只要我醒着,我愿意帮朋友们送信传消息”。大象接着说:“呵呵,只要我醒着,我愿意帮大家干他们干不了的活”。

  大家说的正热闹谁也没有注意趴在一旁的小蜗牛,小蜗牛心里可着急了:“哎,我除了整天背着重重的壳,在地上慢慢的爬以外,别的`什么也干不了。小蜗牛低着头,红着脸,不好意思的慢慢地爬走了。

  一天下午,小兔子正忙这送信,小蜗牛看见小兔子,对小兔子友好的微笑,小兔子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啊!”小蜗牛心想:“对呀,虽然我不能做什么,但是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啊!”

  第二天,小蜗牛把厚厚的一叠信交给了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给森林里所有的小动物,小动物们收到信,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当你觉的孤单或不开心的时候,请记住你的好朋友小蜗牛正对着你微笑”。

  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说:“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整个森林。

  篇四:汇报课教案2――笑的魔力

  汇报课教案

  健康活动:笑的魔力

  活动目标:

  1、 积极参与活动,发现生活中的笑,感受笑的美。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对笑的体会,从而真实感受笑的魔力。

  3、 喜欢笑,会用真诚的笑去感动周围的人。

  活动准备:

  1、 有对生活中笑的观察和体会。

  2、 熟悉歌曲:笑一个吧;音乐:安妮的仙境

  3、 绘画夹板、画纸、水彩笔

  4、 准备:投影仪,笑的图片

  5、 笑的精灵

  活动过程:

  一、 引入环节:舞蹈:《笑一个吧》

  师:小朋友们,今天来了几位客人老师,让我们和她们打个招呼吧!

  师:小朋友喜欢笑吗?今天我们就来跳一个《笑一个吧》的舞蹈,看谁跳得棒,看谁笑得美。

  师:你们的笑真美,你们觉得快乐吗?

  二、 感知讲述:笑的魔力

  1、 观察想象:他们为什么要笑?笑能做什么?

  师:笑不仅能让自己变得漂亮和还能让自己感觉快乐,它还

  有很多魔力。老师这里有几副图片,你们看一看他们为什么笑?他们的笑有什么魔力?

  (1) 出示图片,小朋友观察,讲述

  ?第一组照片:运动玩耍的笑

  师:当我们和同伴一起玩耍、运动的时候我们会笑。笑可以带给大家快乐和开心。)

  提问:你在运动和玩耍时会开心的笑吗?

  ?第二组照片:骄傲的笑

  他们为什么笑呢?他们的笑有什么魔力?

  提问:你做什么事情会骄傲地笑?

  ?第三组照片:鼓励的笑

  师:当我们生病了或者遇到困难了,别人的笑可以给我们鼓励,提问:你有没有遇到过给你鼓励的笑。(比如幼儿园的老师或者妈妈、护士、医生)

  ?第四组照片:收获的笑

  提问:阿姨果子的丰收,所以笑了,那你收获了什么会笑呢? ?第五组照片:帮助的笑

  师:当我们帮助了别人,我们会笑,得到帮助的人也会笑。 提问:那你遇到过帮助别人或者得到别人帮助的事情吗?你感觉怎么样?

  ?第六组:坚强的笑

  师:当我们遇到困难或者灾难的时候,笑能带给我们力量。

  提问:你有没有遇到过?如果以后遇到了,就可以开心地笑一笑,这样我们就会变得坚强。

  ?第七组:分享的笑

  师:当我们与人分享的时候,我们会笑。

  提问:你平时与人分享了吗?你会开心地笑吗?

  (2) 小结:笑是有魔力的,笑可以带给大家快乐和开心,笑可

  以得到大家的帮助,笑可以让争抢变成谦让,笑会给人鼓励和力量。

  2、绘画:笑的魔力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你生活中遇到的有魔力的笑画下来,可以是你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笑。音乐停了,我们的画笔就停下来。

  师:她画了帮助别人,你还会画什么,你还看到过妈妈的笑吗?还有谁的笑。

  3、结合自己的绘画,谈谈笑的魔力。

  (1)同伴交流

  师:请小朋友和你身边的同伴讲一讲你画得是谁,他的笑有什么魔力。

  (2)集体交流

  师:请小朋友来告诉大家画里的人是谁?他的笑有什么魔力?

  三、 散文诗:笑的精灵

  师:小朋友的故事把我们的笑精灵都给吸引过来了,笑精灵还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散文诗,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吧。 提问:听了以后你感觉怎么样?

  师:笑精灵美吗?那请小朋友把笑精灵带到你的脸上,多笑一笑。也要把我们的笑精灵带回家,让我们的爸爸妈妈、婆婆爷爷都多笑笑。

  篇五:声乐教案(发声训练)

  .

  声乐

  郑萍

  2课时 第二章发声训练

  11中职1、2、3班,11四年专1班

  1、选择一些平稳的音阶和爬音练习作为主要练声曲,巩固中音区。

  2、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

  3、通过代表歌曲的练唱,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

  正确发声

  1、中高音区长气息的练习。2、准确控制发声。 电钢琴、乐谱。

  歌曲《鼓浪屿之波》的视听与试唱。 (一)正确的发声方法。

  (二)练声曲的掌握与运用。 (三)代表歌曲练唱。 (四)布置作业。

  以讲授、示范、辅导、作业分析等教学方法为主。

  一、组织教学,交代本节课教学目标,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组织教学,复习上学期的基础内容。 1、知识点回顾:

  1)第二章歌唱发声基本技能的相关内容。 1.1)歌唱的姿势

  正确的姿势是歌唱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将会影响歌唱时的呼吸、发音和歌唱的表现。歌唱者不仅要用歌声表达歌唱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通过形体和动作表演塑造各类人物的艺术形象,形成良好的台风,使我们的歌唱表演加完美动人。 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a、双腿自然直立,重心在两脚中间,或形成丁字形,重心放在前脚。

  b、腰部挺直,脊椎向上挺。

  c、头放正,下颌微收,双眼平视,下巴和颈部放松。 d、自然挺胸,小腹微收,垂肩坠轴,精神积极。 1.2)歌唱的呼吸 主要采用胸腹式呼吸法。 a、 吸气(两肋张开)

  b、 保持(维持吸气时的紧张度) c、呼气(放松)

  练习: P129《笑一个吧》

  1.3)歌唱发声

  歌唱时喉头位置要

  二、 讲授新课:

  1)发声练习(a母音) 1.1)呼吸练习

  发“s”“fu”“wu”的声音(吹灰尘的动作)将气息平稳、均匀的送出。 5 4 3 2 | 1 ― || Wu... ... ... 1.2)起声练习

  起声练习是歌唱发声的基础练习。5 5 | 5 5 | 5 4 3 2 | 1 ― || Ha... ... ... ... ... ... 1.3)哼鸣练习

  哼鸣练习是获得鼻腔共鸣的有效方法。吸气时可以做闭口打呵欠状。

  1 2 3 2 | 1 2 3 2 | 1 ― || Hm... ... ... ... ... ... 1.4)连音练习

  加强气息的稳定性,多用连音练习曲。

  1 2 3 4 | 5 4 3 2 | 1 2 3 4 | 5 4 3 2 |1 ― || Mi... ... ... ... Ma... ... ... ... ... ...

  1.5)顿音练习

  顿音练习要求短促、轻巧、坚实、脆亮。 5 3 1 | 5 3 1 ||(顿) Mi... ... ma... ... 1.6)灵活性练习

  5 5 5 5 5 | 3 3 3 3 3| 1 1 1 1 1 || la le li lo lu... .. ... .. ... .. ... .. ... 1.7)练声要求

  从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入手,引导学生进入发声练习。例如:闻花、兴奋、打哈欠等手段。在五个元音字母中,a母音开口音。要求舌面平放、舌尖抵达下门齿,嘴巴张开、声带闭合、气息均匀、发出干净的母音。

  2)声乐作品的演唱与处理 2.1)P31 儿歌《小白船》

  这是一首很简单的儿歌,旋律较为平稳优美,便于演唱。作为抒情的歌曲,演唱时要特别注意气息的调整,虽然音不高,但是要做到平稳,首先要控制好身体的发力。 练习方法:

  分别用“lu”、“hm”、和歌词代入法来演唱。旨在控制气息。 2.2)P45 成人歌曲《花非花》

  这是一首行板速度的诗词改编的歌曲。以质朴流畅的民族音调,完美的表现出始终朦胧柔美的意境。演唱时应注意声音柔和,连贯,依据诗中起承转合的力度要求来处理,最后以

  较自由的速度、声音的渐弱来结束全曲,带给人无限的遐想。 在练习中,教会学生使用气息控制声音的渐弱。

  三、 布置作业:

  a、歌曲《鼓浪屿之波》的视听与试唱

  b、分组并规定儿歌主题、要求进行表演,以此锻炼学生的胆量以及表现力。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喜爱动物是幼儿的天性,爱模仿更是小班幼儿突出的特点。之前的音乐活动《有趣的歌声》,让幼儿对小动物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这前提下,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有趣的模仿小动物走路的活动中获得快乐,并对音乐活动产生兴趣,能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在模仿小动物走路的活动中获得快乐,并能情绪愉快的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磁带,小鹿,小鸭,小猫,小乌龟图片

  活动过程:

  一、 韵律活动《有趣的歌声》

  “今天呀,我们这儿来了好多小动物,它们想请宝宝们和它们一起唱歌,你们愿意吗?”

  二、学习歌表演《走路》

  “宝宝们的本领真大,你们好听的歌声把其他小动物也引来啦,你们知道想知道是谁来了吗?”(想)“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好吗”

  (一)听歌曲录音一遍

  提问:你们听到是谁来啦?(幼儿回答出一个,即出示相应的图片) “对呀,小鹿,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它们一个一个地走来了,哎,它们是怎么走来的`呀,我们再来听听看好吗?”

  (二)听录音歌曲第二遍

  提问:1、小鹿是怎么走路的呀? 2、小鸭子是怎么走路的呀? 3、小乌龟是怎样走路的呀? 4、小花猫是怎样走路的呢? “宝宝真聪明!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好吗?”

  (三)教师弹琴,幼儿集体跟唱歌曲

  “宝宝唱的真好听,你们想不想学学小动物走路的样子呀?”

  (四)幼儿跟着录音边唱歌曲边模仿小动物走路

  三、复习歌表演《小星星》

  “宝宝们本领真大,小星星说,它也想和你们一起来跳个舞,好不好啊?” 幼儿情绪愉快的进行歌表演。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图谱内容演唱歌曲《找小铃》。

  2、感受音乐游戏《找小铃》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铃、音乐《找小铃》(童易软件)、形象图谱《找小铃》。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内容小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听音乐,搬小椅子并跟着音乐拍子拍手。

  2、引出小铃,

  教师敲小铃:“这是什么,小铃怎么唱歌的?”(叮叮)

  二、欣赏歌曲《找小铃》,根据图谱熟悉歌词

  1、欣赏歌曲

  师:今天童老师带来了一首关于“小铃”的歌,我们来听听。

  师:“你听到了什么?”

  2、尝试片段记忆歌曲《找小铃》的内容

  我们再来听听看,你听到了什么?(鼓励幼儿用歌曲中的语句回答)

  念歌词(跟着老师念歌词)

  3、根据图谱《找小铃》找出歌曲中的内容

  师:请你们来看看,这是《找小铃》的图谱, 歌曲唱的内容都在里面,请你们来找一找吧?

  看着图谱跟着音乐唱歌曲《找小铃》

  a、帮助幼儿在视听双效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学唱歌曲《找小铃》

  b、集体、分组表演歌曲《找小铃》

  三、《找小铃》游戏

  1、玩法:教师拿着小铃边敲边唱边走,幼儿边唱边拍手,

  唱到:“请你仔细听呀”,全体幼儿用手蒙住眼睛,

  教师找个地方,敲响小铃,教师唱“找找我的小铃。”

  幼儿跑向敲小铃的人。(教师可以请幼儿来敲小铃)

  可玩3—4次

  2、这个游戏好玩吗?《找小铃》的音乐你们喜欢吗?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音乐活动,再加上我制作的形象图谱,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喜悦和参与的积极性就特别明显了。活动开展中的另一个亮点是音乐游戏,孩子们都不喜欢被束缚的,所以听到有游戏玩,他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活动的第三个环节也成了孩子们最激情的时刻。我觉得有些不足的地方是第二个环节的最后,分组和集体表演的.时候,部分孩子还是以倾听为主,不愿意动口演唱,我分析了一下原因,觉得孩子有可能是因为对音乐内容不熟悉,对图谱的识谱能力也比较弱,而且这一部分幼儿平时在班级中各方面表现也都比较弱,如何让这一部分孩子在音乐活动中不再总是成为观众,将成为我在以后音乐活动中需要攻克的难点,或者如何在一日活动的其他环节给这一部分孩子机会。之后,在开展个别化学习的时候,我想到了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有“针对性”,我会刻意鼓励一个音乐能力强的孩子带着一个能力相对弱的孩子参与表演。

  原因一:孩子除了和老师互动能提高自身能力,和同伴互动获得的进步也是不容小视的;

  原因二:在个别化学习的时候,音乐区设置在走廊,不受其他幼儿的打扰,并且,那些能力弱的幼儿少了别人的视线,他可以大胆得表演,当孩子愿意大胆得时候,进步就指日可待了。所以我们的集体教学活动不只是局限在15-35分钟,可以换着花样渗透在一日活动中,看似不规范,却小步递进得让孩子们前行。

小班音乐教案 篇8

  小班语言活动:水果歌

  执教者:张小燕

  活动目标:

  1、观察梨子、苹果等水果的颜色,以水果的颜色为特征创编儿歌。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课件梨子、苹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图片

  2、水果卡片(梨子、苹果、葡萄、西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导入活动。

  (二)、出示课件,引导幼儿《看水果,说颜色》

  1、教师设置情景《颜色娃娃找朋友》

  2、出示水果图片,引导幼儿说说水果的颜色

  3、请幼儿点击出示彩色水果

  4、教师出示幻灯引导幼儿按颜色给水果分类

  (三)、展示图卡,编《水果歌》

  1、教师创设情境《请娃娃做客》

  2、教师示范根据水果颜色特征编儿歌。

  3、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4、师幼共同将仿编的儿歌念一遍

  (四)、师幼共同游戏,多形式朗读儿歌

  1、游戏《击水果》

  教师介绍玩法,部分幼儿上台游戏,练习儿歌

  2、听音乐《数鸭子》,师幼共同朗诵儿歌

  边听音乐边创编简单的水果歌

  (五)、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1、鼓励回家或把其他水果编进儿歌,并念给爸爸妈妈听。

  2、在语言区放置其他水果图片。引导幼儿为他们编《水果歌》。

  3、与家长沟通带幼儿认识更多的水果,了解其他颜色,并将其编进儿歌,体验成功的乐趣。

  附:儿歌《水果歌》

  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

  什么水果黄黄的梨子梨子黄黄的。

  什么水果绿绿的?西瓜西瓜绿绿地。

  时间:20xx年11月

小班音乐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天线宝宝》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画片之一,童话般的 “天线宝宝乐园”让孩子们十分的向往,因此我选取幼儿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天线宝宝”为切入点,设计艺术活动《天线宝宝乐园》。在这个活动中我选取了欢快、缓慢两种不同的性质的音乐让幼儿感受,以“拉拉”带去天线宝宝乐园——上山、下山、过小桥、走大路以及与天线宝宝“捉迷藏”等有趣的游戏情节展开活动。

  活动目标

  1.在视听中感受乐曲的欢快、缓慢的不同性质,愿意进行相应的动作表现和游戏。

  2.能积极的参加游戏活动,体验艺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重难点:

  重点:感受乐曲的欢快、缓慢的不同性质

  难点:根据节奏的.不同能进行相应的动作表现和游戏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天线宝宝乐园场景(花、小草等)。

  (2)红、黄、绿、蓝四色花环若干。

  2.知识准备:

  (1)感受过节奏欢快的曲子。

  (2)了解有关《天线宝宝》的动画片内容。

  (3)请家长利用假日带幼儿爬山。

  活动过程

  活动前幼儿分别戴上红、黄、绿、蓝四种颜色的花环扮彩色的。

  一、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1.教师以语言创造情境引入:“我是天线宝宝拉拉,我想和你们这些彩色精灵交朋友,听说你们是一群喜欢跳舞的。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听音乐跳舞。”

  2.幼儿听节奏欢快的音乐自由表演动作。

  3.师:刚才你们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师小结:原来欢快的音乐,能使人心情愉快。

  二、交流表现、感受体验

  1.幼儿欣赏节奏缓慢音乐

  师:拉拉这还有一段好听的音乐,们注意听听看和刚才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师小结:前面那段音乐是欢快的,这段音乐是比较缓慢的。

  2.初步将音乐与生活情景匹配

  师:今天拉拉要邀请大家一起到“天线宝宝乐园”玩,那里有好听的音乐和美丽的花草。可是去天线宝宝乐园的路很远,要爬过高山、经过小河才能到达。欢快的音乐和刚才这段缓慢的音乐,哪一段音乐像在上山,哪一段音乐像在下山?哪一段音乐像走小桥,哪一段音乐像在走大路?儿童

  师:为什么缓慢的音乐象在过小桥,欢快的音乐象在走大路?

  三、游戏介入、加深理解。

  1.幼儿跟随教师去“天线宝宝乐园”

  师:“下面我们一起去“天线宝宝乐园”玩吧,路很远你们一定要跟上,千万别迷路。”

  情境一、高高兴兴的去(欢快的音乐)。

  师:“要去天线宝宝乐园了心里感觉怎样?(幼:真开心!)你们听这段音乐是怎样的?跟着欢快的音乐跳起来吧!

  情境二、爬山:缓慢的音乐——上山。欢快的音乐——下山。

  师带领幼儿一边跟着音乐做动作一边配以语言提示:要爬山了,山真高,一步一步慢慢爬。流汗了,擦擦汗吧。再往上爬,望一望,快到山顶了,坚持住。噢,到山顶了。

  下山了,真开心,蹦蹦跳跳跑下山,蹦蹦跳跳跑下山。

  情境三、过小桥:缓慢的音乐——过小桥。欢快的音乐——走大路。

  师一边跟着音乐做动作一边配以语言提示:小河流水哗啦拉,我们慢慢过小桥,左看看,右瞧瞧,抬起脚来慢慢走。

  噢,到河边了,大路真宽敞,大路真平坦,蹦蹦跳跳向前跑。

  2.进入“天线宝宝乐园”,玩“捉迷藏”游戏。

  (1)引导幼儿观察“天线宝宝乐园”的场景。

  师:“天线宝宝乐园”到了,你们看乐园里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2)介绍游戏规则

  师:天线宝宝拉拉要用神奇的魔棒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当大家听到欢快的音乐,就出来舞蹈,可以模仿我们刚才做过的动作,还可以自己想出和别人不同的动作。认真舞蹈的,神奇的魔棒就会和他交朋友,轻轻的碰碰他的肩膀;当听到缓慢的音乐,就要躲到和自己花环一样颜色的花草后面,这样拉拉就不会发现你们了。

  (3)播放音乐,教师扮天线宝宝和幼儿一起游戏。

  师:听,这是什么样的音乐?(幼:欢快的音乐)我们一起跟着欢快的音乐来跳舞吧!

  师:听,这是什么样的音乐?(幼:缓慢的音乐。)

  师:有个因为躲的太慢了所以被拉拉发现了,这个躲在这怎么也被拉拉发现了呢?

  师:下次游戏时,一定要快点找到和自己花环一样颜色的花草后面躲好才不会被发现。

  (4)播放音乐,再游戏一次。

  3.天黑了,伴着欢快的音乐做动作“回家”,结束。

  师:今天拉拉和们一起玩游戏真开心,现在天黑了,让我送你们回家吧。

小班音乐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模仿动物的叫声歌唱,感受一起唱歌的快乐。

  2、萌发幼儿爱小动物、亲近小动物的情感。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重难点:

  模仿动物的叫声歌唱

  控制歌声的强弱

  活动准备:

  游戏场景、图片教具

  活动过程:

  一、听听、唱唱小动物的歌声

  1、幼儿入座,用歌曲最后三句的节奏拍手欢迎客人老师。

  2、用歌声请出4个动物

  (1)公鸡“喔——喔——”

  (2)小羊“咩——咩——”

  (3)小狗“汪——汪——”

  (4)小猫“喵——喵——”

  3、小动物再次躲猫猫,幼儿和着钢琴声请动物出场。

  二、唱唱小动物的歌

  1、教师完整示范演唱歌曲,幼儿欣赏。

  (1)你喜欢哪个动物的歌声?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句练习。

  (2)练习:“大家一起唱歌”提示最后一句要转个弯。

  2、我们来学动物唱歌

  (1)和着琴声一起唱

  (2)区分不同的轻重演唱

  三、玩一玩躲猫猫的游戏

  1、介绍场景(4个不同动物的家)

  2、游戏规则:教师唱前句“公鸡公鸡”,幼儿接唱“喔—喔—”

  3、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游戏。

  4、更换角色再次游戏。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很适合小班幼儿年龄。

  2、本次活动的目标涉及的认知及能力方面完成的很好,课程环节上具有递进性。

  3、课程中教师的.语言具有有效性,右耳朵常规非常的好。

  4、本次活动的亮点是:在游戏中让幼儿感知节奏。

  5、出现的问题是:最后环节幼儿选择乐器,教师的引导语还需完善。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11-09

小班下雨音乐教案10-07

[优选]小班音乐教案07-10

小班音乐教案【精】06-19

(热)小班音乐教案07-08

小班音乐教案【热】06-18

小班音乐教案【荐】06-18

【推荐】小班音乐教案06-18

【热】小班音乐教案06-21

小班音乐教案【推荐】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