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6篇(荐)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课文导学
一、学习目标
1.体会古代志土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肯听臣民意见,认真纳谏的大度胸怀。
2.学习设喻说理的方法。
3.了解“修、私、书、间”等14个常用词语的用法,归纳义项。掌握“孰……与……”“此所谓……”两种句式。
4.能背诵全文。
二、学习重点
l.认识齐威王纳谏除蔽的积极意义。
2.学习邹忌善于揣摩对方心理,善于运用设喻的语言艺术。
三、学法指津
(一)研读步骤
1.本文语言不算艰深,篇幅也不长,要反复朗读,达到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第一段记叙十分生动,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并突出“私我”“畏我”“有求于我”三句话。第二段是邹忌讽谏齐威王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个性特色,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肃的内容,读时应注意这一点。第三段要读得层次分明,威王政令部分要突出“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三语;叙进谏情形部分,要突出“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三语。第四段叙纳谏结果,“皆朝于齐”要重读。末句是史家的评论,当用赞美的语气读。
2.自行翻译,不一定要笔译,把弄不清楚的问题作好记录,请教同学或老师。
3.逐段自读课文,理清层次结构。第一段:进谏的依据。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他认真地思索这个问题,举一反三,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并决定“入朝见威王。”第二段:进谏的内容。邹忌以自己受蒙蔽之事讽谕齐王,他见威王后,没有单刀直入地向齐威王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身受蒙蔽的严重性,从而省悟到纳谏的必要性。第三段:纳谏的举措。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颁布政令,悬赏求谏,广开言路,区分情况,给予奖赏。第四段:纳谏的效果。齐威王纳谏除蔽,政治清明,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二)问题探究
l.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受了蒙蔽的?
要点:“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邹忌进谏时说到“王之蔽甚矣”就戛然而止,有什么好处?
要点:齐威王是个聪明有为的国君,只要认识到自己受到了蒙蔽,下一步该怎么办,他很清楚,对聪明有为的国君,不需说多余的话。
3.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
要点:批评者勇气的大小。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
4.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者的人数,这是为什么?
要点:说明齐国的政治日益清明。
能力训练
1.下列加横线的词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昳(yì)丽 时时而间(jiān)进 臣妾(qiè)
B.窥(kuī)镜 期(jī)年 皆朝(cháo)于齐
C.弗(fú)如 孰(shú)与 数(shuò)月之后
D.朝(zhāo)服 衣冠(guàn)谤(bàng)讥
2.下列加横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用法一致的是:( )
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自以为不如
3.找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语,指出其用法,并解释。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②朝服衣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④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下面不是宾语前置句的一句是:()
A.夫晋,何厌之有?
B.忌不自信。
C.何以哉?
D.徐公何能及君也!
5.解释下面各组词语: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徐公来,孰视之( )
②能讥谤于市朝( )
皆朝于齐( )
6.选择下列各句的正确解释:
① 暮寝而思之
A.晚上睡着了,仍然在考虑这件事
B.晚上睡着了,仍然在想念徐公
C.晚上躺着考虑这件事
D.晚上躺着想念徐公
② 时时而间进
A.有时间或有人提意见
B.有时悄悄地有人提意见
C.经常间或有人提意见
D.经常悄悄地有人提意见
③虽欲言,无可进者
A.虽然想进言,但是没有可以进言的了
B,虽然想进言,但是无法进言了
C.即使想进言,也没有进言了
D.即使想进言,也没有可以进言的了
7.默写:
①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暮寝而思之,曰:“ , ; , ; , 。
②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令初下, ,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
8.下面的短文节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读后回答问题。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日:“举烛。”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①给下面两句话中的加横线的词注音:
甲: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 )
乙:燕相国受书而说之( )
②下面四句话中加点字不同义的一项是:( )
夜书,火不明
“举烛”,非书意也
燕相国受书而说之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③下面这句话有四种解释,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王大说,国以治。
A.燕王大声说,一定要把国家治理好。
B.燕王大声说,国家已经治理好了。
C.燕王很高兴,国家因此也治理好了。
D.燕王很高兴,就用这种方式治理国家。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按顺序观察几幅连续的图画,培养观察能力。
2.在互相试说和讨论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3.能用普通话讲小兔运南瓜的故事。
4.讲故事时态度大方,声音响亮。
教学重点:
1.会按顺序观察几幅连续的图画,培养观察能力。
2.能用普通话讲小兔运南瓜的故事。
3.讲故事时态度大方,声音响亮。
教学难点:
1.看懂每幅图的图意,把几幅图的内容联系起来。
2.学习小兔善于动脑筋,勤于思考问题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上一节练习讲故事的课,故事的名字就是“小兔运南瓜”。教师板书。小兔运的.是什么样的南瓜?用什么好办法运的呢?我们看图后讲给大家听。
二、观察3幅图,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电脑出示3幅图。
2.学生自己观察这3幅图,想想:这三幅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3.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一说。
三、分图观察,说说每幅图的内容。
1.电脑出示第一幅图:
(1)自己观察第一幅图:
思考:小兔看见了什么?(南瓜)
心里想了什么?两个大问号什么意思?
(2)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幅图的图意。
(3)指名说一说,其他同学认真听,可做补充。
①小兔看见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样的南瓜?板书:大南瓜
②如果把大南瓜和小兔子进行比较,你知道了什么?(兔子小、南瓜大,小兔运南瓜的确不容易。)
③如果你是这只小兔子,你会怎么想?板书怎么运走。
④说图意。小兔会用什么样的办法运回家呢?启发学生想象。(小兔子看见……心里怎么?……想了什么?)
2.电脑出示第二幅图。
(1)自己观察这幅图,小兔想出办法了吗?
(2)指名说一说,小兔想出办法了吗?想出了什么办法?
(3)它是怎样想出办法的?组织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自行车和南瓜有什么关系。板书:看见 受启发
(4)指名说一说讨论后的结果。其他同学认真听,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5)教师展示实物南瓜,让学生看形状。
(6)你认为小兔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兔?
3.把两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1)先自己练习说。
(2)同桌互相说。
(3)指名说给大家听。
4.电脑出示第三幅图。
(1)你能看懂这幅图吗?请同学说一说。
(2)兔妈妈什么表情?板书:妈妈奇怪 小兔子神态什么样?启发学生想象妈妈会说些什么?兔子会说些什么?
5.把三幅图的内容联系起来,讲小兔运南瓜的故事?
四、整体观察,讲故事。
1.电脑出示三幅图,自己看图练习讲故事。
2.小组内每人讲一遍,注意讲故事态度要大方,声音响亮,每组选一名最佳选手参加班内比赛。
3.开展故事大赛,评选最佳讲故事员。被评为最佳讲故事员的组同时被评为优秀讲故事小组。
五、你认为小兔想的办法怎样?你懂得了什么?
板书:
小兔运南瓜
大南瓜,怎么运走?
看见,受启发 想
妈妈奇怪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复习“俩、摘”等7个生字,正确书写“球、玩”这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能读懂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地心引力”的科学常识,有探究科学奥秘的愿望。
课前准备
1、CAI课件
2、磁铁、回形针
3、头饰:小猴、小兔、猴爸爸、地球爷爷
4、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课件1:歌曲《蓝猫淘气三千问》)
1、跟着音乐,我们一起唱一唱吧!(师生边拍手边唱歌,师走下讲台,拉拉孩子们的手,摸摸孩子们的脑袋。)
2、歌毕,师富有激情地讲述:从你们响亮的歌声中,老师知道你们非常棒!我相信这节课你们会像蓝猫那样爱动脑筋的!
3、师生相互问好
(二)激趣导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玩纸飞机吗?你在玩时最希望的是什么?(预测学生想法:最希望纸飞机飞得更高更远……)
2、让我们也来放飞一次吧!放飞之前,老师提出两点小要求:
(1)边放飞边仔细观察
(2)不管你的纸飞机飞到哪里,我们下课后再去捡它。(学生放一次纸飞机,然后老师也放一次纸飞机。)
3、师小结。遗憾地说——呵,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远、多高,最后它们总是会掉下来,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只要我们读懂了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齐读课题《地球爷爷的手》)
(三)复习字词
1、游戏复习生字
(1)孩子们,小猴想请你们帮忙摘桃子,只要你认准了桃子上的字,桃子就会掉进下面的篮子里,愿意帮它吗?(课件2:小猴摘桃子图)
(2)让我们开始吧!(抽生认……最后两个字愿意认的孩子都可以站起来读。)
2、复习词语
师手拿词语卡片:“小猴为了感谢大家,想把摘到的桃子送一些给你们,谁认准了生字娃娃交的朋友,桃子就送给谁。”(抽生多种形式认,师下位送“桃子”卡片给小朋友)
3、小结、鼓励。
(四)朗读感悟
过渡:字词认得准,相信课文会读得更棒!
1、自由读课文
请孩子们拿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可以自己读,可以同桌互读,还可以小组读,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抽生轮读课文
刚才,老师发现孩子们读得很认真,谁愿意读来给大家听听?
(抽三至四位学生读,最后两段可齐读。师针对学生读的情况给予肯定、鼓励,并纠正错误。)
3、理清课文中的角色,选择你喜欢的动物及对应的自然段读读,要求能读出感情来。
4、指导读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过渡:文中的朋友这么可爱,你喜欢谁?
(1)喜欢小兔的孩子一起读读写它的句子。——师评。
(2)指名读写小猴的句子,并说说喜欢小猴的理由——因为小猴可爱、有礼貌等。(课件3:表现小猴有礼貌的句子)
(3)再指名读大屏幕上的句子。
从他的读中,你体会到了小猴有礼貌吗?
预测1:体会到了。——你能这样读读吗?
预测2:没有体会到。——你很自信,那你能读出来吗?
(4)抽生评价。
(5)齐读大屏幕上的句子。
小猴子真有礼貌。我们也来学学小猴子,一起读读吧!
5、重点朗读、感悟地球爷爷说的话(第10自然段)
(1)自读、自悟第10自然段。
有喜欢地球爷爷的吗?读读写它的句子吧!
你从这段话中读懂了些什么?
(2)质疑:你对地球爷爷说的话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测:什么是“地心引力”呢?学生可能不明白。
(3)实验发现“引力”。
这个问题提得真好,老师也不大明白。这样吧!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第一步:请分别把回形针、磁铁拿出来放在桌面上。
第二步:用磁铁去接近回形针,自由反复做几次。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自由说一说)
第三步:抽生上台演示。师引:请你拿好小磁铁,手稍拿高一点,慢慢接近桌面上的回行针……
第四步:抽生说:你发现了什么?——师小结。(板书:“引力”。)
(4)师点拔什么是“地心引力”(课件4:演示地球吸引住人、房子、树、动物等)
旁白:我们地球爷爷也具有引力,而且它的引力比我们手中的磁铁不知要大多少倍,能吸引住地球上的人、树、房子……所有的一切,它的这种引力就是地心引力(板书“地心”)
现在你们能明白纸飞机不管怎么飞,最后总是掉下来的原因吧!也能明白为什么猴爸爸不动手桃子就掉了下来吧!(贴“地球爷爷有力的大手”图)
(5)再指导读10小节
▲生齐读
师述:孩子们,请拿好书,我们又来读读地球爷爷的话,进一步了解它那双神奇的大手吧!
▲加动作自由读
师激情导语:地球爷爷拥有这么有力的大手,多自豪啊!请再读读地球爷爷说的话,边读还可以边加上你认为合适的动作。
▲抽生加动作表演读10自然段。
▲师引读:多么神奇的大手啊!……(师生边读边做动作)
6、小组分角色表演读
孩子们,你们这么喜欢课文中的朋友,我们在小组内来分角色读读全文!同样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读完之后,小组内评一评,学一学。(注意:要学会与别人合作,互相谦让,当别人选择了小猴,你可以选小兔来试试。)
7、抽生戴头饰分角色表演读
(1)师述:老师觉得你们在小组内合作得非常愉快,刚好我又带来文中这几个朋友的头饰,想请几个小朋友到前边来表演读给大家听听!谁愿意读小猴说的话?小兔?猴爸爸呢?地球爷爷谁来?老师也想参加一个,欢迎吗?我来读叙述的语言。下面的孩子们别着急,你们可得仔细听,认真看,待会请你们来当评委,你们的权利最大哟!
(2)抽生评价,教师进行鼓励。
(五)想象练说
过渡:你们读得这么好,能大胆地说吗?
1、小组里互相举例说地球爷爷有手的例子。
我们从读中知道地球爷爷的手很神奇,能让——能让——(生接着说)那还能让什么掉下来呢?能让——?(课件5)
2、抽生说,师评议。(你真聪明!会动脑筋!真棒!)
3、想象说话:孩子们真会说,老师还要考考你们,假如地球没有地心引力,会怎么样呢?请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
4、抽生说:你想到了什么——
5、演示宇航员在太空、月球上修仪器、行走的画面。(课件6)师旁白。
6、小结:孩子们说得太棒了!个个都是智慧星、表达星!
(六)训练书写
过渡:说得这么棒,相信你们字也会写得很漂亮!
1、出示“玩、球”这两个字,生仔细观察。
要想写好字,先要学会观察。
* 你发现了什么?(结构相同,部首相同)
*在写时,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左窄右宽、王字与王字旁的不同)
2、师范写,生边观察边书空。
3、生描红,练习。师巡视并指导。
4、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评议书写情况。
(七)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孩子们真了不起,不但会认、会读、会说、会写,你们还会动手做,不断地实践探索。其实,关于我们的地球爷爷还有很多很多有趣的事,等待小朋友们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老师愿与你们一起努力,共同去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
2、学到这里,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测:树上的黄叶会掉下,为什么刚长出的叶子不掉下来呢?
纸飞机飞出去后总是要掉到地上,为什么真飞机不掉下来呢?
……………
3、孩子们,带着这些疑问,用我们聪明的头脑,不断学习,课后继续去探索吧!
附板书设计:
31 地球爷爷的手
语文教案 篇4
(一)解题,看图导入。
1卑迨榭翁猓齐读课题。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他写的诗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情趣。
小池,指的是小荷花池,也叫小荷塘。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在小荷花池看到的美丽景色。
2蓖学们仔细看图(投影或挂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景物。试着夸一夸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蔽颐翘一听诗中是怎样描写小荷花池美丽景色的。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2弊约撼錾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练习把每句诗读通顺。
3奔觳槭蹲趾投量挝那榭觥S蒙字卡检查识字;指导把课文读流畅。
(三)细读诗句,了解诗意。
1弊远潦句,提出不懂的`词语,同学讨论,教师点拨,了解词句意思。(先一、二行,再三、四行)
2笨赐枷胂笮〕氐拿谰埃进一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四)反复诵读,体会诗中的景与情。
在学生对诗句意思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指导学生把景物读活,要读出景物间的密切联系。可参考“教学建议”中的提示,也可再次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在模仿的基础上读好。
在充分读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五)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六)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默写课文。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内容:《带木字旁的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习带木字旁的字,重点认识其中9个,正确书写5个。2、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汉字字形与字义间的关系,练习成批识字,提高识字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图片进行观察,通过小组合作和在游戏中识字等方式进行识记,掌握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学习生字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识字和写字。
2、初步了解汉字字形与字义的关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字形与字义的关系,感悟出汉字的表意特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新朋友,他们是丁丁和冬冬。快来和他们打声招呼吧。
丁丁冬冬今天来是和我们大家一起来识字的,(出示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激趣导学,愉快识字
1、他们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出示大树图片),我们一起来认识吧
出示课件,认识“树枝”和“树根”,齐读,观察“枝”“根”发现了什么?(都有木字旁)对,树枝和树根都是树木的一部分,所以都是木字旁。
2、出示树木图片,师:大家知道古时候的人用什么字来表示大树吗?演示“木”的演变。接着认识二木成“林”,三木成“森”。森表示什么?(树木很多)
3、(出示森林图片)森林里的树木真多啊,数也数不清。丁丁冬冬一起来到了大森林里。我们快去和他们一起认认森林里都有哪些树?
课件出示各种树的图片,认识“杏树、枫树、柏树、松树、桃树、李树、杨树、李树、梧桐树”
(1)师指导识记“杏、杨柳、松、枫” ,总结识字方法并板书
(2)学生小组合作识记“梧桐、柏、桃、李”,汇报时学生当小老师教其他同学识记
(3)大家看,这个“李”字好有意思啊,十八子。指导书写“李”
4、丁丁冬冬和大家一起认识了这么多树,正高兴了。这时他们来到了一个桃园,哇,好多的桃子啊!孩子们,你们想吃桃子吗?(想)那我们赶快去摘吧!观察一下这些字,你有什么发现?(都有木)对,这些树都是树木的名称,所以都含有木。
(游戏:摘桃子。读准桃子上的`字就可以摘下桃子)
5、好吃的桃子摘完了,如果把刚才的生字放到诗句中,你们还认识吗?出示诗句,学生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注意指导读出节奏和感情
6、丁丁说:“森林里的树对我们人类的贡献真大啊!它们有的结果子给我们吃,还有的去哪儿了?(出示木材图,一起认读)冬冬说:“是啊,木材可以做成木棍、木板、木条”
(1)依次出示这些图片并认读
(2)丁丁冬冬说的这几个字你们认识了吗?用上刚才的方法,仔细观察一下,你怎么记住它们。然后指名说。(学生说一个,教师就在黑板上贴上这几个字的字卡,一边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奖励)
(3)举“材”字卡片,大家看,材里面也有个木字,观察一下有什么变化?
放到田字格中看看,写时还要注意什么?指导书写“材”
7、你们知道木材还可以做成什么吗?
(1)学生边说,教师就将预设的含木的字卡贴在黑板上
(2)举“床”字卡片。“床”是什么结构?观察在田字格中,写时注意什么?一起来写写
(3)大家观察一下所贴的字,发现了什么?(它们都是用木头做的东西,所以都有木)
8、认识了这些字,丁丁冬冬想和大家玩个游戏:摸字游戏。教师一边说:“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儿,摸摸那儿,摸摸‘材’字宝宝跑回来”(学生上台摸贴在黑板上的字卡,大声读出来,其余学生跟读三遍,然后下来,教师继续)
9、好玩的游戏结束了,丁丁冬冬准备把今天学的几个字写下来,还要和大家比一比,看谁写得好。同学们,你们愿意接受这个挑战吗?(愿意)我们就来写这几个字,出示“材、床、李”先学生练写,教师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再展示评价,学生写字时,用相机拍下学生的坐姿和作业,然后进行评比,
三、课堂小结
大家真棒,丁丁冬冬非常佩服大家,不得不承认大家是今天的识字明星。表扬我们自己!丁丁冬冬说“玩了一天了,一起去休息吧”演示人木休,现在我们下课休息,下课!
【教学总结】
一、思得【成功之处】
1. 这节课,我利用形式多样、丰富有趣的识字环节,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本课知识。
2. 新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孩子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本节课的拓展环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带木字旁的字词,既对本课教学内容做了复习、巩固,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一堂课下来,他们认识了很多字,积累了不少词。
3. 课堂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与教学内容结合得恰到好处,为其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也为整堂课增添了趣味性,避免了识字教学易出现的枯燥、乏味。
4.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要尊重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本节课,不管是识字部分还是写字环节,我都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得出答案。摒弃了老师一味教,学生盲目学的教学模式。
二、思效【效果达成】
“丁丁冬冬学识字”,是一个开放性单元。它重点在学习和掌握某些具有典型意义偏旁的汉字,从而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这节课,通过丰富多样地识字、有趣自主地拓展,以及扎实有效地写字,使得教学计划顺利实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木字旁所表示的意思时,我设计一步一步分层去处理,突破了教学难点,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汉字的演变过程,感知了汉字表意的特点,还激发了他们学习汉字的热情。
三、思失【不足之处】
1. 设计识字环节时,忽略了形近字的教学。应当利用形近字,帮助学生了解汉字偏旁具有表意的特点。
2. 写字教学,对生字重点笔画的示范和强调,以及对学生书写情况的评价做得不够扎实。
四、思改【再教措施】
如果让我重新教学本节课,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点改进与突破:
1. 识字环节中穿插形近字“村—材”、“财—材”的对比学习。
2.写字教学部分,会注意对每个生字的重点笔画进行示范和讲解。在学生看完老师范写之后,让他们先在语文书中描一描,最后再在生字本上书写。如果发现哪位学生某个笔画或者字书写不够规范、漂亮,应在指导后让学生继续练习,然后进行展示,不断帮助学生进步。
3. 在拓展环节—从古诗中找带木字旁的字这个环节时,我会加入让学生组词和说说结构这个步骤。这样能够更好地对本课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
4. 日后会重视和加大对学生写字习惯的纠正和培养。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教学反思。这一次的师徒共建自主高效课堂活动使我受益匪浅,留下了很深的感触。首先衷心感谢学校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这样的学习平台。其次感谢宁老师在备课、试课、磨课的过程中对我的悉心指导,无私传授,热心帮带,使我学到了很多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有用的教学方法。通过本次活动,也让我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真诚希望得到各位评委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不断努力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自己的教学。
语文教案 篇6
夜幕初垂,一轮明月从湖面上慢慢升起。汤姆和爸爸摇着小船来到湖中小岛上钓鱼。
汤姆把鱼饵套上鱼钩,然后甩起鱼竿,把钓线抛向远处。鱼饵划破水面,沉入水中,湖面泛起一圈圈银色的涟漪。
湖面渐渐恢复了平静。突然,汤姆觉察到水下有动静,鱼竿弯成了弧形。汤姆一阵惊喜,一定有大家伙上钩了!爸爸在一旁微笑着,投来赞赏的目光。
汤姆小心翼翼地把鱼竿拖出水面。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汤姆急忙把大鲈鱼提到岸上。这时,耳边传来爸爸低沉的声音:
“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
爸爸指指手表:“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还有两个小时。”
汤姆朝湖的四周看看,月光下没有渔舟,也没有钓客。汤姆说:“放心吧,爸爸,没有人看见我们,也没有人知道我们在这个时候钓到了鲈鱼。”
“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从爸爸斩钉截铁的口气中,汤姆知道已经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了。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
大鲈鱼摆动着强劲有力的身子游向湖心。汤姆叹了口气,心想:我这辈子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鱼了。
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可是那晚的情景却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语文教案12-05
【经典】语文教案11-20
语文教案(精选)12-01
[精选]语文教案09-29
语文教案【经典】12-30
(精选)语文教案09-26
语文教案(精选)11-20
语文教案(经典)11-16
语文教案08-09
(精选)语文教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