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5-01-23 08:09:2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实用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实用8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重点

  第二课时

  一、学习儿歌——《小刺猬理发》。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小刺猬吗?

  2.导学: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小刺猬为什么要去理发?

  谁给小刺猬理的发?

  小刺猬理完发漂亮吗?

  …………

  3.导学: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试着读读儿歌,看看能不能从儿歌中找到答案。

  4.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

  (3)带着问题再读儿歌,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4)看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

  5.学生按要求自学儿歌。

  6.汇报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儿歌。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

  (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提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小刺猬去理发后变干净变漂亮了,我们以后可一定要经常洗头发,经常理发,这样你们才能健健康康、漂漂亮亮的!

  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儿歌。

  8.听儿歌,边跟着做动作边唱。

  二、借助插图,学会分享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了什么?

  2.导学:对呀,与人分享是一种快乐,下面就和小组同学像书上的小朋友那样学会分享!

  3.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里读一读或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儿歌或童谣,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谈谈自己对童谣或儿歌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的同学也会这个儿歌或童谣,可以进行补充或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

  4.和同学交换自己带的书,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读一本书。

  三、布置作业

  1.请爸爸、妈妈带你到书店逛一逛,选一选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

  2.把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背给喜欢的人听。

语文教案 篇2

  《ang eng ing ong》教学重点是学习生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ang eng ing ong》第二课时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2.过程与方法:学会儿歌《两只羊》,并识记4个生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学好拼音的作用,激发借助拼音识字学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教学难点:

  eng ing的发音,及拼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带调后鼻韵母卡,请学生练读。

  2.过渡:这些韵母与一些声母朋友组成了音节,大家想拼吗?

  二、学习二拼音节

  1.学习拼读zh sh与ang组成的音节

  学生自由拼读

  指名拼读,齐读。

  2.学习拼读b、m、g、h与eng组成的音节:beng、meng、geng、heng

  四人小组互练。

  开展“四人小组开火车拼读音节”擂台赛。

  3.学习j、x、m、与ing、ch、c与ong组成的音节。

  出示音节:jing、xing、ming、ting、cong、chong。

  学生自己练习拼读,看谁拼的又快又准。

  学生挑选自己会拼的.,当小老师教大家。

  4.巩固练习。

  做听音节猜韵母的游戏。

  老师读音节,学生听音节,说说韵母是谁

  hóng,zhǎng,qīng,chéng,yòng

  三、学习儿歌《两只羊》

  1.出示情境图,问:小朋友们,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为什么?

  2.学习朗读儿歌。

  出示儿歌,学生找出认识的字母和音节,自己读一读。

  学生看图听老师范读儿歌。

  领读,齐读,表演读。(适当的加上活泼的动作)

  3.识记生字:车,羊,走,也。

  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 “也”是整体认读音节,要指导学生读准确。

  记忆字形。

  启发学生自主识记生字(比赛读词语:“小车、开车、推车”,识记生字“车”。)

  四、作业练习

  拼读音节:bang pang meng fong deng teng neng lang bing ping ting qing zong song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领会作品深刻的象征内涵,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品的诗情、诗理和诗味,品味本文语言激越奔放强烈的特点。

  (2)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海燕搏击风浪的战斗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无畏而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课文所描绘的海上景象和海燕形象。

  2、 难点:理解象征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在第7课,我们学习了《雷电颂》,谁能说说文中的风、雷、电代表了哪类人物呢?可以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在白色恐怖时期,我们的革命先烈常常借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喊来表达对革命的向往与呼唤,比如,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就是借海燕对暴风雨的呼唤来表达对革命的渴望。那么作者高尔基是怎样借海燕对暴风雨的呼唤来表达对革命的渴望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高尔基所写的《海燕》吧!

  2、形象感知,领略海燕风采。教师出示“海燕形象图课件”,让学生认识、感受海燕的形象,让学生对海燕有初步的认识。

  3、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也是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于木匠家庭,四岁丧父,十岁就为生活所迫,走向社会,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等,备尝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他第一次投稿时具名为马克西姆·高尔基(俄文意为“苦难”)。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本文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是高尔基早期的代表作品。它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夕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的革命运动正不断高涨。高尔基参加了种种反沙皇统治的斗争,发表了尖锐抨击沙皇的演说。他根据自己的斗争经历,写了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又译为《迎春曲》《幻想曲》),《海燕》就是其中的末尾一章。它的发表具有极大的宣传性和号召力,受到了列宁的高度重视和称赞。

  二、检查预习

  1、注音或写字

  呻yín吟 白沫( m ) 翡(fěi)翠 困fá乏

  深渊(yuān) wān蜿蜒 胆怯(qiè) 号(háo)叫

  2、词语解释

  (1)高傲:原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文中贬词褒用,指自豪,信心十足。

  (2)震怒:异常愤怒,大怒。

  (3)困乏:疲乏。

  (4) 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

  3、预习收获(不要求面面俱到,能有一点感受即可鼓励)

  三、品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听读(不看书,仔细聆听),并在班上交流听后感,谈自己在听读时的所感所想。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并讨论:

  本文是一首感情强烈的抒情散文诗,也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请同学们思考海燕在几个不同的场景中活动,在这几个不同的场景中海燕又有什么表现?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

  全文给我们展示了三幅不同的画面,海燕在这三幅典型环境中活动,其形象逐步完整、鲜明:

  第一幅(1,6)风卷云集,海燕高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第二幅(7,11)暴风雨迫近,海燕博风击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第三幅(12,15)暴风雨将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风雨。

  这三幅场景以时间为序,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逐步展开。

  四、品味探究,赏析艺术形象。

  1、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读了本文后,你觉得海燕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要求:以“这是一只 的海燕,你看 ”

  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2、请同学们划出文中刻画海燕形象的句子,并赏析。

  (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2)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沖向乌云,它叫喊着,……

  (3)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4)它飞舞着,像个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

  (5)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3、师生共同归纳海燕形象

  全诗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勇敢、乐观、大声疾呼形象的描写,表现了海燕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有献身精神。作者其实把“海燕”象征着俄国革命风暴中的“革命者”。那文中其它事物各象征了什么?

  五、课堂总结

  这堂课我们认识了乐观自信、英勇无畏的海燕形象,在生活的暴风雨中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能像企鹅那样缩起头来吗?不能。而应该像海燕那样迎难而上,勇敢面对。

  六、布置作业

  1、练笔:请你想象一下,海燕在海上振翅飞翔时会想些什么,它对海鸥、海鸭、企鹅会说些什么,试以“海燕的宣言为题写一段话,充分表现出海燕的心理活动。(字数200字左右)

  2、熟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生字。

  2.感受冬天带给人们的快乐,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3.在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雪趣,在语境中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就来猜一个谜语(穿白裙,顺风飘,满天飞,全落下。忙给大地絮棉花,土壤妈妈乐哈哈,春风送暖全融化,种子喝饱发芽芽)

  指名说谜底。

  思考回答:雪后是什么景象?在雪后你都喜欢做什么?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雪的世界当中,去体会雪带给我们的乐趣吧!

  二、新课

  1.教师范读,请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注意要读准字音,听听长句的停顿。

  3.学生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

  4.指名读文,检查字音。

  5.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听懂了什么?理解争先恐后的意思。

  6.自读第二自然段,结合插图,说说每个小朋友都做了什么?理解比喻句。

  7.孩子们玩得这么高兴,上课铃声响了,他们是什么心情呢?引出“恋恋不舍”,齐读最后一段。

  8.指名有感情读课文。

  三、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同学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楚具体。

  2、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

  3、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

  4、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词语。

  5、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

  2、《成语故事》。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在本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十七世纪执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醉如痴全神贯注工作的罗丹,勤奋专注让鱼游到了纸上的聋哑青年,坚持不懈、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上就有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这次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小组交流

  1、提出要求: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任务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介绍给大家。

  3、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敬佩的人。

  4、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人物,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选出说得最生动具体的同学。

  5、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把事例说得清楚具体。

  全班交流

  1、各组代表轮流说,劝班同学进行评价:一是评价说得内容是否具体,能否表达出敬佩之情;二是评价表达时是否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情感浑厚。

  2、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双向互动,既可以接受同学和老师建议,重说某一部分,也可以椐理力争,说得真实自然。

  3、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写在黑板报上,说一说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是什么风范。

  延伸拓展小组同学共同办一张手抄报,把观察记录和人物照片等材料合理安排在报上。

  第二、三课时

  激发习作兴趣

  上节课,通过口语交际我们认识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们愤怒学习的人,这节棵课,让我们把这些任务写下来,并编辑一本《我们敬佩的人》班级作文集。

  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要求,通过任务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精彩回顾

  1、回忆口语交际时,自己在小组里说的受到组员认可的部分。

  2、回忆在全班交流是,被老师和同学们称赞的同学是怎么说的。

  习作

  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按照要求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评议

  1、把自己认为好的地方做上记号。

  2、与组内同学互相习作,写几句评语。3、

  再次修改后在组内朗读欣赏,推选一篇完整习作和一个优美片段,参加全班交流。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联系学过的课文想想这三句话的意思。

  2、想一想三句话中的引号有什么作用。

  3、翻阅类似的课文找出类似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4、想想课外的读物中有没有这样的句子,你的作文中用过引号吗?是发挥它的哪一种作用?

  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得正确。

  2、你发现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3、自选一个成语说说它的意思。

  4、开展读的竞赛,熟记这些成语。

  阅读

  1、自由阅读,自学生字新词,体会鹏程万里的含义。

  2、指名朗读。

  3、交流读后的启示,练习造句。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读写 1 个生字(洛);能正确读“意万重”的“重”字; 能正确理解并记住“见秋风”、“意万重”、“复恐”、“行人”、 “开封”的意思。

  2.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正确说出诗句的意思,并记住“洛阳 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意思。

  3.能背诵《秋思》,并默写出来。 4.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感受古诗词的韵律 美,语言美。

  教学重点:

  品味诗句,理解每句诗,有感情地朗诵《秋思》,通过背诵、默 写积累诗词语言。

  教学难点:

  能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

  课前预习:

  自由读一遍《秋思》。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泊船瓜洲》,这一节课呢,我 们接着学习第二首古诗《秋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同学们一起朗读 1 遍《秋思》。(若发现学生有哪个字读不 准,要及时纠正。提示多音字“重”)

  2.解题。 师:同学们,“秋思”的“思”是什么意思呢? 生: 师:对,“思”是“思念”的.意思,那“秋思”就是——秋天的 思念。那么作者在秋天思念什么?(板书“思:思念”,要求学生记 下来。)你们认识作者张籍吗?(PPT 展示,读一遍) 好,那么,作者在秋天到底思念什么呢?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 一起来到洛阳城。好,大家一起读《秋思》。

  3.自学古诗,让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

  PPT 展示

  自学要求

  1.读古诗;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3.小组讨论,派代表汇报。

  师:有哪位同学可以说说前两句诗句的意思吗?

  师:嗯,这位同学理解得很正确。(PPT 展示这两句诗的意思, 并要求学生读 1 遍诗的意思,并抄在课本上。) 那“见秋风”是什么意思,同学们知道吗?

  师:“见秋风”不是看见秋风,秋风是看不见的,但秋风是可以 感觉到的。所以, “见秋风”是“秋风初起”的意思。 (PPT 展示“见 秋风”的意思并要求学生记下来。)

  师:那“意万重”是什么意思?

  生: 师:对,“意万重”的意思注释里面有。同学们,咱再一起读 1 遍第一、二句诗和它的意思。

  师:接下来,同学们一起读一下第三、四句诗,好吗?

  师:同学们知道“复恐”是什么意思吗?(板书:“复恐:又害 怕。”)

  师: 同学们理解后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吗?四人小组交流合作解决 诗句意思。

  生: 师:哪位同学可以说说自己的理解?(等学生说完,再 PPT 展示 后两句诗意,让学生齐读一遍诗意。) 师:嗯,对。就是这个意思。

  4.同学们真棒,都理解了这两句诗的意思。到底他们“说不尽” 的是什么呢?同学们想一下诗人与行人之间会说什么呢, 四人小组进 行角色扮演。前后桌交流之后,我们请其中一、两组同学作为代表扮 演给我们看。

  5.诗句的意思我们已经懂了, 那么作者在秋天到底思念什么呢? (PPT 展示: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指导朗读,背诵全诗

  1.首先,整首诗读 1 遍。

  2.再试着两句两句地背诵,然后是整首背诵。(先要求同学互 相背诵,再让全班一起背诵。)

  四、布置作业

  抄写2遍《秋思》,熟背并要求第二天默写《秋思》。

  板书设计: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语文教案 篇7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认识三个偏旁“三点水、提手旁、火字旁”。

  2、正确识记生字。

  3、引导按顺序看图,学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

  难点:引导学生学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平时在家里都干些什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平时,我在家里帮妈妈扫地……)今天呀,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朋友。(课件出示自我介绍的小女孩)她叫小红,她邀请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她家做客。你们愿意去吗?(愿意)

  2、出示课本插图,小红在哪呢?(在家里)板书:在家里。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生动活泼的人物介绍,以做客的方式进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看图说话,学词识字

  1、小红家里的东西可多啦,请同学们按顺序找一找,小红家里都摆放着哪些物品?(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按顺序出示带有音节的词语认读。

  沙发茶几报纸书架台灯挂钟电视电话

  强调:灯,钟是后鼻音。电是前鼻音。

  2、图上有哪些人物呢?他们在干什么?(通过说爸爸在看报纸出示“报纸”读。)

  总结:对,晚上,小红一家人都在家里,爸爸在看报纸,妈妈在看电视,小红给他们送去水果。爸爸妈妈高兴地笑了,小红也笑了。

  3、出示课件:我会读

  沙发电视台灯报纸

  A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B出示生字条,圈画生字。

  沙发报纸台灯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请大家打开语文书49页,借助生字条,把这些顽皮的生字宝宝找出来圈住,一边圈一边读,圈完以后再读一读。

  4、出示带音节的`词语

  沙发报纸台灯电视

  指名读、跟读、开火车读、齐读

  5、去掉音节读词语

  自由试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

  (初入学的孩子好动,坚持不了一节课,课中休息一下,学生的积极性会和刚上课一样高。)

  6、出示单个生字认读

  沙发报纸台灯电视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

  (通过看图说话简单识记生字,再通过分步学习进一步巩固生字。使学生的生字认得更牢固。)

  三、识记生字巩固练习

  1、这节课的生字里还藏着我们今天要学的偏旁呢,板书:三点水、提手旁、火字旁领读

  2、你能找出这三个偏旁藏在哪个生字里吗?

  课件出示:

  沙--------三点水

  报--------提手旁

  灯--------火字旁

  (读报纸要用手,“提手旁”表示和手有关的动作;“火”是在《口耳目》里学过的,它当偏旁的时候要把捺变为点)

  请同学们再读一次。

  3、交流识字方法

  我们今天学的这些生字里的某一部分有你们认识的吗?你能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吗?

  “报”的右边在“服”中见过,把“服”的“月字旁”换成“提手旁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报”。

  对,这种识字方法叫做:换一换。生跟读。

  三点水+少=沙示字旁+见=视火+丁=灯

  对,这种方法叫:加一加,生齐读。

  带有这三个偏旁的生字还有很多很多,老师希望大家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认识更多的生字。

  现在呀,老师要考考你们了,看看你们这些字认得怎么样。

  4、出示:我会读

  沙发沙子出发头发;电视电报电灯电视台一台电视机电话;

  报纸白纸纸飞机

  5、我能用它们说一句话

  报纸台灯电视沙发

  爸爸在看报纸。

  我坐在台灯旁写作业。

  妈妈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6、读一读,连一连

  报纸diànshì

  台灯bàozh

  电视táidēng

  沙发shāfā

  7、摘苹果

  设计意图:

  (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来强化记忆。)

  四、拓展延伸

  回家后和爸妈一起做家具和电器名称的卡片,贴在物品上,认更多的字。

语文教案 篇8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生字57个,描摹和书写生字34个,积累词语59个。 2 能正确朗读本单元的课文6篇,能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展开合理的想象。

  3 、能注意力集中听清别人的问题或发言;能记住并转述他人发言的大体内容;能大胆地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做到意思清楚,语句连贯:说话时态度自然、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4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童年生活的情感。

  1、太阳的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生字“曦、枕、睫”,积累词组4个;正确书空 “睫”,按照学过的写字规律学写 “束、枕、空、盖”。

  2、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太阳说话的语气;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文中的词语。

  3、能读懂诗歌的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说说听了太阳的话,想对太阳说些什么。 4。在教师的指导下,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能正确认读生字,积累词组;正确书写五个生字,能区分 “睫、曦”两字的部首;

  教学难点: 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展开想象,对太阳说几句话; 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教学媒体:生字卡片、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说话导入,揭示课题。

  1、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照在万物上,它们都怎么样了? 出示句子:太阳照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怎么样)。

  2、 教师小结:是啊!万物生长都离不开太阳,在阳光的照耀下,大自然充满了生

  机!

  3、 听写句子: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西边落下。有了阳光的照耀,到处才显得

  生机勃勃。(教师事先将“照耀”和“生机勃勃”出示在一旁) (1) 核对 (2) 请读、齐读

  4、 让我们来听一听太阳想对我们说写什么呢? (1) 出示课题:1。太阳的话 (2) 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歌。 2、 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分节朗读诗歌

  3、 在诗歌中,这些词语的音要特别注意读准:

  金色的花束 香气 温暖 露水

  睁开眼睛 撒满

  (1) 随机正音,注意“睁”“束”的读音

  (2) 学习生字“睫”“曦”,练习书空“睫”,注意两字的部首;

  4、 查字典,了解“曦”的意思:阳光(多指清晨)晨曦?(早晨的阳光) (三)、以读为主,学习课文

  1、 每天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你听,它在召唤我们。 出示:

  打开你们的窗吧,快起来,快起来,打开你们的门吧,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让我进去,让我进去,睁开你的被睫毛盖住的眼,进到你们的小屋里。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1) 教师范读

  (2) 指名读—自己朗读—四人小组读—齐读; (3) 太阳在召唤我们,它的话语应该是怎样的语气?

  亲切、 热情、 急切

  (4) 请你学着太阳用这样的语气来读读! 出示:太阳( )地召唤我们。

  打开你们的窗吧,快起来,快起来, 打开你们的门吧,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住的眼, 进到你们的小屋里。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自己读读———指名读———齐读) 2、 太阳出来了,它给了我们丰富的馈赠 出示: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1) 和同桌一起读读诗句,说说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 读读这一节,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金黄的( )满身的()林间的()

  (3)练习说话

  出示:我带着_____________,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A、指名练习说话 B、读四小节

  c、师小结:太阳在热情的召唤,它冲破黑暗,送来了黎明,给我们带来了金黄的花束,馥郁的'香气,光亮的温暖,还带来了满身的清新的露水,令人舒爽愉快。

  让我们一起来拥抱阳光。 D、齐读课文二、四小节; (四)、总结全文,想象说话。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也可以试着背一背;

  2、 太阳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礼物,你想对太阳说些什么? (五)、复习巩固。

  1、 比较“束”“睫” “盖” “空” “枕”字与部首的关系,关注田字格中的位置。

  读生字卡片中词语。

  2、春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笋、墨、弦、桑、婴、乳、汁、拔、浴、竞、材”等11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笋、拔、浴、竞、材”5个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词语若干。

  2、能画出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句子,并能圈出其中表示春笋生长的动作词。 3、能正确朗读课文,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并能挑选自己喜欢的小节背诵。初步体会竹笋不怕困难顽强生长的精神,体会作者对竹笋的喜爱之情。 4、能依据课文内容,展开想像:春笋破土而出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积累有关词语。

  2、能正确并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竹笋不怕困难顽强生长的精神,体会作者对竹笋的喜爱之情,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想像。 教学难点

  1、在反复读文的基础上,积累文中好词、好句、好段。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并说上几句话。 教具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1、媒体:春雨中,绿油油的竹山,翠生生的竹林,宛若一幅烟雾迷蒙的水墨画:

  山涧清泉流淌,鸟雀枝头欢鸣,山花舒展娇艳的花瓣,微风拂过,松柏婆娑??又有那晶莹的小水珠渐次滚落在地上,渗入泥土。忽有一夜,雷声响起,于是孕育了很久的笋芽儿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袋,一片,一大片?? (1)师:你听到了什么?又看见了些什么? (2)指名回答。要求:句子完整,表意清楚。

  3、揭示课题,齐读。(读准字音,尤其强调“笋”是平舌音)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我爱竹山,我爱竹林,我更爱竹山的春色,竹林的后代——春笋! (1)指名读句,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2)指导读好句子。

  2、师:作者那么喜欢竹山、竹林、竹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自读课文,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 “竹山”、“竹林”、“竹笋”,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请找到相应的

  句子,认真地读上几遍。

  配套课件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语文教案11-15

语文教案(精选)11-20

语文教案【经典】12-30

语文教案08-09

语文教案(精选)09-13

[精选]语文教案12-05

(精选)语文教案11-25

语文教案[经典]07-24

语文小学教案10-21

[精选]语文教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