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5-02-02 07:41:43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5篇(热门)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5篇(热门)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运用结合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本课的生词,积累10个词语。

  2、了解“充气房子”这现代建筑的优点,激发关注现代科技的兴趣,锻炼发明力和想象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充气房子的优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一、谈话导入,激趣入题

  1、同学们,房子大家最熟悉了?你都见过哪些特别的房子呢?

  2、生自由说。

  3、呀,同学们见过这么多的房子,但是有一种房子你们肯定没见过,它就是“充气房子”。(板题)

  二、引导质疑,初读课文

  1、此时此刻,你们的小脑袋里是不是有很多的小问号呀?让同学提问,可能会问的'问题:

  ⑴充气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呀?

  ⑵它是用什么资料做成的呀?

  师相机板书:资料

  2、不止你们,就连老师也很想知道答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吧!

  3、生自由读课文,要求给自然段标序号。

  4、充气房子是用什么资料做成的?(轻便、结实)师相机板书。

  5、从哪里知道的?(第2自然段)能给大家读一下吗?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普通房子是用什么资料做成的?(砖瓦、木料、水泥、钢材)

  2、我想请一位同学上台来跟老师一起做个实验。

  ⑴桌上摆放:木料、钢材、砖头、气球。

  ⑵让同学选出普通房子所需的资料,把它们拿起来感觉一下(重、不方便)。

  ⑶再拿起充气房子所需的资料感觉一下(轻、方便)。

  ⑷引出“轻便”一词,加深同学理解。

  3、那人们又是怎样用这种“轻便”、“结实”的资料做成充气房子的呢?请同学们齐读第三、四句话。用自身的话说一说。

  4、再读三、四句,看看课文用了哪些词来清楚地介绍充气房子。引导同学注意“……然后……再……不一会儿……”等词句,在朗读中体会说明的条理性。

  5、充气房子和普通房子有很大的不同,难怪课文的开头就告诉我们“充气房子是新型的现代建筑。”

  6、请同学们齐读第1自然段。

  7、你知道了什么?(充气房子具有很多优点)相机板书、优点。

  8、充气房子具有哪些优点呢?请同学们读2、5自然段。

  9、汇报、交流。

  10、从哪里看出来的?(第4自然段可让同学上台演示)

  11、指导读好相应段落。

  12、充气房子有这么多的优点,你最喜欢它的哪一个优点?为什么?同学自由说,再读相应段落。

  13、学习第6段。

  ⑴齐读此段。

  ⑵抓住“各式各样”、“奇妙”等词,师提问:充气房子会以哪些样式出现,会有什么“奇妙”之处呢?

  ⑶同学自由说自身理想中的房子。

  ⑷同学们的想法真是奇妙,你愿意用手中的画笔设计一座你理想中的房子吗?

  ⑸生:画出各种房子,并写上设计意图。

  ⑹展示:把最美观、最有创意的画展现给大家看,并请生介绍设计意图。评出“小设计师”。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不但学会了提问题,还学会了从课文中找答案。我们了解了充气房子的优点,设计这么多美丽实用的新型房子,希望大家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真正的设计师!

  板书设计:

  充气房子

  资料:轻便 结实

  很软 高大

  特点:搬运方便

  造价低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构想

  以开展课堂活动的形式,调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将“自主、合作、交流”的理念落到实处。

  二、活动程序及内容

  1。活动名称:评选本班“诸葛亮”。小组总分第一的为优胜组,优胜组的单项第一的为“诸葛亮”称号获得者。

  2。以小组合作,分工落实五个活动、组间竞赛的形式组织本次活动。每个活动记10分。

  3。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活动,再用一节半课的时间组织交流、点拨。

  4。共设计五个活动:

  活动一加标题按情节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要求用四字短语给课文加小标题。

  活动二析细节抓住诸葛亮的“三笑”分析其内心活动。

  活动三品主题思考问题——诸葛亮用计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活动四评人物从课文中,你看出诸葛亮有什么特点?联系小说《三国演义》的'情节,你还对他有些什么评价?

  活动五猜结局

  ①猜想司马懿知道自己中计后会想些什么?

  ②假设带兵的是司马昭,想象是什么结局?

  三、活动记分表

  略

  四、活动总结

  1。活动开展很成功。全班绝大多数同学积极参与,兴趣很浓。每个人都自主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2。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为了取胜,学生就必须团结起来,共同努力。给了学生取长补短、分工合作的学习机会。每组八个人就有五个人有具体任务。

  3。通过汇报交流,发现同学们的表现十分精彩。在加小标题、析细节、猜结局等活动中展现出学生的才智,出乎老师的意料。因此要充分相信自己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相信,如果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学生的学习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老师也不会有这种惊喜的发现。

  4。存在的问题:

  ①少数学习基础太差又性格孤僻的学生没有动起来。须在下次活动中予以关注。

  ②耗时较多,由于准备时间和汇报时间都教长,因此预计的两节课时间不够。

  ③初一学生好胜心强,关注分数和比赛胜负比较多,关注问题本身比较少,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交流中,了解新诗的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了解8个古代文人,会认10个生字。

  3.积累本单元表示颜色的词语。

  4.仿照例子写诗歌。

  5.积累和理解名人名言。

  教学重点词句段运用(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仿照例字写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并积累名人名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交流中,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了解8个古代文人,会认10个生字。

  导入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在这一单元里,我们感受到了诗歌中的美丽世界,大家是不是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很享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单元的语文园地,走进诗歌的乐园吧!【出示课件2】

  _、交流平台

  1.本单元学习的课文中,都是现代新诗,读读下面的几位同学的交流,想一想新诗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先来听听同学们有什么高见吧!【出示课件3】

  小雨:我很喜欢本单元的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小博: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因此,语言表达也很独特,如阳光是“绿的”,出示交流内容,找出表示现代诗歌特点的词句,学习和概括新诗的特点。

  寂静是“朦胧”的,小草“炫雄”着新绿。

  小如: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如“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让我体会到诗人对母亲的深深依恋。

  2.请同学们把上面表示现代诗歌特点的词句用"”画出来。

  3.学生交流。

  学生反馈练习情况,教师评价指导。

  教师总结评价,点拨指导:【出示课件4】

  (1)现代诗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

  (2)诗歌表达诗人独特感受,蕴含丰富的想象,语言表达独特。

  (3)诗歌表达着真挚的感情。

  (板书:新诗的特点:有节奏感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真挚的感情)

  4.小练习:

  请同学们从本单元的几首新诗中,找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看看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示例:【出示课件5】

  从《绿》中“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写出了诗人对“绿”的独特感受,表达了诗人喜爱春天,喜爱大甘海的思想感情。

  A《白桦》的"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体会到作者对白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2)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纠正易借生字读音,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3)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前鼻音“渊、韩”,后鼻音“孟、仲、龚”。

  2.学生小组讨论,根据自己所查找的资料,说一说你对这些古代文人的了解。(板书:认识古代文人)

  3.教师小结,指导:【出示课件

  7、8、9、10、11、12、13、14】

  屈原(公元前340年一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o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称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陶渊明:(352或365年一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混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o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之称。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龚自珍:龚自珍(1792—1841),字瑜(se)人,号定庵(an)o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群山馆,又号羽球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3、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交流了解了现代诗歌的特点,认识了几个古代文人,认识了10个生字。请同学们课下再好好复习一下这些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本单元表示颜色的词语。

  2.仿照例子写诗歌。

  3.积累和理解名人名言。

  一、导入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来认识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二、词句段运用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板书:描写表示颜色的短语)

  1.出示:【出示课件16】得更具体、生动。

  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

  身雪花。

  白雾与远天晴天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青

  苍,一碧万顷。

  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

  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2.读一读这些加点的部分。

  3.说一说,这些部分分别描写了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教师小结,指导:

  这些词语都是表示颜色的短语。

  4.这些描写颜色的短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把颜色描述得非常细致、具体、生动。)

  5.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这样表示颜色的短语的句子?

  示例: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中,闪着晶亮的雪花。

  (二)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

  【出示课件17]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写一写。

  这些事一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春天的早晨,

  是怎样的可爱呢!

  融冶的风,

  飘扬的衣袖,

  静悄的心情。

  1.指名学生说一说,这两个片段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之处?

  2.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选代表班内展示。

  教师总结:加点的部分是结构相同的“的”字短语。

  (板书:仿写新诗"的”字短语)

  2.仿照加点的部分,照样子写一写。

  示例:

  这些事一

  是永远不忘记的画面:

  阳光下的花园,

  浓浓的树荫下,

  奶奶的故事。

  三、日积月累

  1.出示名言,学生尝试读一读。

  出示:【出示课件19】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一朱光潜

  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

  的勇气。——艾青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

  的情感。——【英国】华兹华斯

  2.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3.教师讲解:

  (板书:关于诗歌的名言)

  4.小组内交流对这些名言的理解。

  选代表展示自己对这些名句的.理解。

  (1)第一句,朱光潜是说诗歌的特点是“节奏”感很强。

  (2)第二句,艾青说的是诗歌的作用,能“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3)第三句,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的是诗歌能够表达情感,表达的是强烈的情感。

  (板书:诗歌的作用、特点、表达情感)

  5.把这些名句再来读一读,相互交流,看谁读得最好。

  6.自己练习背一背,再抄写一遍,积累下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解了描写颜色的短语,学会仿写新诗,积累理解了几句名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学会正确运用这些词句。

  语文园地【出示课件20】

  现代诗的特点:有节奏感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真挚的感情认识古代文人,学习生字

  描写表示颜色的短语:细致、具体、生动

  仿写现代诗:“的”字短语

  关于诗歌的名言:诗歌的作用、特点、表达情感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交流平台”交流展示了诗歌的特点:有节奏感,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真挚的感情。“识字加油站"了解古代文人,学习并积累生字。“词句段运用”栏目提供了两部分内容,其一积累表示颜色的短语,了解如何把复杂的颜色表达清楚,其二是根据片段仿写诗歌:让学生先感知,最后学生练习,这样学生才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切实感受到这些诗歌片段的精妙。“日积月累”栏目让学生先感知名言,再讨论交流大意,这样记忆就深刻一些。趁此机会,多读多写,日积月累的成效就会更鲜明。

  不足之处: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了本课的教学要求。美中不足的是只注意了部分优秀生的表现,忽略了学困生的困难,今后一定注意到这一点。

语文教案 篇4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确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这是学习的动力,也是知识的来源。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我叫“神舟号”》一课时,我就尝试着从以下两方面来促进学生个性化表达的自主性,效果还不错。

  一、激:激发阅读兴趣,使之乐于阅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课一开始,我便以兴奋的口气说:“小朋友,去年的十月份,咱们中国有一件举国欢庆的大喜事,是什么呀?”孩子们小手如林:“‘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又成功返回了!”“对,那你们想知道飞船在太空中遇到了谁,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吗?”“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我叫‘神舟号’》。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来读读课题。”学生的朗读个性飞扬,精彩纷呈。有的说:“飞船成功发射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啊,所以要用特别高兴的语气来读。”有的说:“这可是好多国家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我们中国却做到了,我觉得特别自豪,所以要用自豪的语气来读。”还有的说:“我觉得中国的科技水平已经很高了,我对中国很有信心,所以要用自信的语气来读。”……

  诚然,如果在教学一开始,教师就以积极饱满的教学情绪、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新闻为引子,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角色”的话,那么,学生将会有更自主的个性化表达。

  二、放:放手自主阅读,使之思维发散。

  陶行知先生这样说过: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口,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在授课过程中,我尝试着让这些刚从幼儿园进来不久的小朋友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于是便出现了如下对话。师:“读了课文,小朋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生甲:“太空是指哪里?”生乙:“嫦娥姐姐是谁?”生丙:“什么叫‘散步’?”生丁:“科学家为什么要派飞船弟弟去做试验?”……可以说,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所有的问题都被孩子们自己解决了。有的讲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解决了关于“嫦娥”的问题;有的讲了关于宇宙太空的故事解决了“飞船”的问题;有的上来做了一个小表演解决了什么叫“散步”的问题……尽管孩子们的表达内容和方式各不相同,但都是他们的独特感受,听来令人动容。

  确实,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个性化的所思所感,应积极地、耐心地俯下身来倾听,用一双热情、冷静、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小苗苗,并创造机会,让他们自主表达、展现自我!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会课文中8个生字,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的书写,会在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2、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够体会作者的感情。抓住第三小节重点词语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并结合个人经历交流自己的看法。

  重难点:通过学习,阅读有关于桥的知识,培养学生、能力,鼓励学生学会积累。

  教学策略

  初读—美读—欣赏—感悟

  课前准备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前几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在泸定桥上战士们的勇往直前和不畏艰险,正是由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的安定、团结和幸福。出示个中桥的图片,桥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桥。我们一起去看看著名作家樊发稼在桥上的思考。

  出示课题:桥之思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把自己遇到的难认的字写下来,并把课文中难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小组合作学习现在开始。

  学生合作完成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你们刚才通过合作学习都有哪些收获?

  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做点拨。

  :我们现在来一个朗读比赛,谁愿意首先站起来接受考验?

  请学生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主要是纠正发音。

  这一环至少要3名同学。

  :既然大家课文读得这么棒,生字一定也没问题。

  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课文清晰的为我们分了三个小节,这三个小节中都讲了些什么内容呢?课文会有满意的答案。

  三、美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

  你认为第一小节为我们介绍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写了桥的功能及桥的材料和样式)

  你是从那里读到的?

  学生交流。

  你还知道有哪些样式的桥?

  学生交流。

  :我们的生活中正是因为有了各式各样的桥,生活就更加的方便、美观。

  再次播放桥的各种图片。

  请你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小节。你会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朗读情况。

  说一说第二小节为我们介绍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在这一小节中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根据学情进行教学。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桥都引发了你的那些思考?

  学生自由交流。

  请全班同学朗读课文第三小节。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样的桥存在于心灵与心灵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

  小组合作学习。

  全班交流。

  四、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先记在读书笔记上,再来背一背。全班交流。

  布置作业:

  把自己最喜欢的.校节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收集有关于桥的材料,下节课交流。

  (重点让学生了解这一小节讲的是造型优美的桥,再给人方便的同时,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为我们介绍了两种桥。)

  (理解“幽静”“碧波粼粼”“回旋别致”“魅力”“巍峨雄伟”“浩然坦荡”等词的意思,从而进一步了解桥的美。)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课文。

  大家回去收集了很多的材料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二、全班交流材料。

  教师给予及时的。

  三、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对“幽”“粼”“魅”“*”“巍”等字做重点指导。

  :在本课的生字中,你认为那几个字的书写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学生们自由交流。

  指导书写。

  三、你是一位设计师,你会建造一座什么样的桥?请先在小组中交流,把你想到的桥写下来。

  四、全班交流

  比一比谁建造的桥最有特点。

  师生共同。

  五、并布置作业

  写会生字,修改小习作。

  作业设置

  学写生字

  读课文

  写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桥之思

  功能、材料、形式

  方便

  心桥

  课后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精选)11-20

(经典)语文教案01-19

语文教案[精选]01-24

[精选]语文教案09-29

语文教案(精选)09-13

语文教案08-09

语文教案【经典】12-30

【经典】语文教案11-15

【经典】语文教案11-20

语文教案[经典]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