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5-03-12 10:06:3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范文汇编六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教案范文汇编六篇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虽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但是他们缺乏科学的合作方法,常常是以单个个体身份在参与,而且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动或游戏时,常会出现一些“小情况”。例如:遇事互不谦让,意见不统一而争执,不懂得商量与配合等。因此,我根据这些情况设计了本次活动,这次活动我以故事《小动物拉车》为切入点,将故事所隐含的道理贯穿于整个活动。使幼儿通过活动明白几个人做事,必须商量与配合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从而体验合作的快乐。同时,通过开展此活动在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上能有一个新的突破。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尝试同伴间的商量与配合,探索与同伴合作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小猪图片、场地布置河的`场景。

  2、砖块若干、梅花桩、平衡木等辅助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了解合作的重要性

  1、演示ppt,理解故事内容。

  2、根据故事情节提问

  (1)、故事中讲了谁?他们在干什么事?

  (2)、车拉回去了吗?它们都使劲了,为什么车一动不动呢?

  (3)、那他们怎样做才能把车拉回去,谁有好办法,请你来帮帮他们。

  小结:几个人要做好一件事,一定要互相商量,互相配合,不能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做,要听取大家合理的意见,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否则,就会像故事中动物一样,什么事都干不成,什么事都做不好。而且,白费力气,白使劲。

  二、通过“想办法过河”,引导幼儿尝试与同伴商量与配合。

  1、出示各种过河需要的材料,让幼儿想一想用这些材料怎样过河。

  2、将幼儿分组,通过商量选择材料。

  3、规则要求:每组放材料时,要注意安全,脚不能踩到河里。

  4、幼儿以组往河里放材料,教师指导。

  5、尝试在铺好的路上走一走,是否能顺利过河。

  三、通过“运砖”,探索与同伴合作的方法。

  1、请幼儿以组商量运砖的方法。

  2、比赛运砖,看哪组运的砖多。

  3、小结合作运砖的好方法。

  四、整理总结

  在大家的合作下帮小猪把砖运过了河,小猪冬天不会受冻了,你的心里感觉怎么样?如果在运砖的过程中,有一个人不配合,能运得这么快吗?所以,如果以后几个人做事情,一定要互相商量,互相配合,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

  延伸活动:

  在我们的周围和身边有许多合作的事情,你知道哪些事情是需要合作来完成的?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老房子的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2、感受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美。

  3、激发了幼儿对老房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调整班里有哪些小朋友的爷爷、奶奶仍住在老房子里,选择较典型的一家联系好。

  2、挂图《老房子》;中华文化《老房子》(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了解各种各样的.老房子。

  1、出示挂图《老房子》重点讲述几个典型的老房子故事。

  2、利用幼儿用书让幼儿了解福建土楼、陕西窑洞、湘西吊脚楼、徽派民居。

  二、带领幼儿参观本地的老房子。

  1、引导幼儿观察老房子的造型、色彩、建造地点等。

  2、请主人介绍。

  三、画一画老房子

  鼓励幼儿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表现本地的老房子,如门窗的花纹,屋顶上一楼一楼的瓦片等。

  活动反思:

  活动中家长和幼儿主动收集了各种老房子的信息,并与同伴交流,我们还建议家长带着孩子去找找身边的老房子,并协助孩子完成学习等《房子长什么样》,通过幼儿园、家庭、社区资源的三结合,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大班教案 篇3

  教学意图:

  秋冬季节的树有了许多的变化,树叶掉了,变黄了,枯萎了,可是有的树叶依然是绿的,并没有掉落。为此设计了此次活动《树真好》。旨在通过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来感受树木的成长特征,并且感受到树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显著特征,了解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学习散文诗中优美的语言描述,能跟据生活经验想象画面,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创编活动。

  3、进一步了解树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4、理解树与人们的关系,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5、理解和欣赏散文诗《树真好》,尝试按散文诗的韵律复述。

  教学关键点:

  理解欣赏散文诗,按散文诗韵律复述。

  教学准备:

  各种常见的图片,常绿树,落叶树叶。

  教学过程:

  一、讲讲说说,周围的树

  1、 交流我们的周围哪里有树?

  2、 观察常见树种的图片:分辨这些树的.不同,说一说它们的名称。

  小结:在我们的周围,路边,房前屋后都有树,这些树有的树叶是黄的,有的是绿的。

  二、共分常绿树和落叶树

  1、冬天到了,哪些树的叶子都变黄,变枯了?(柳树,梧桐。这些在秋冬落叶的树叫落叶树)

  2、哪些树一年四季都是绿叶?(颜色深,表面光泽的叫常绿树)

  3、比较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

  小结:树分为落叶树和常绿树两种。秋冬季节叶子落的树叫落叶树,叶子不落的叫常绿树。

  三、学散文诗《树真好》

  1、边听教师朗读散文诗,边看图书。

  2、两两结伴观看图画书,讲讲说的好处。

  3、交流:我在散文诗中了解了什么?散文诗中是怎样说的?有哪些优美的词句,找到画面学一学这一段散文诗句。

  活动延伸:

  1、把孩子们的作品陈列在活动室的周围,让孩子们参观讲述。

  2、在自主活动中创编《树真好》。

  3、知识延伸,好书推荐。教师向幼儿推荐图画书《两棵树》。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积极探索尝试,引导幼儿进行20以内的分类计数。

  2.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理解并读懂统计表,进行连加练习。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挂图一张、备用挂图一张

  提前画好的统计表、无色的图片、备用挂图一张(磁性教具摆上方,统计表下方)

  颜色卡红黄蓝各一个、

  鸭子、鱼、蝴蝶无色的各一个、(红黄蓝)若干

  数字卡1(2)2(4)3(2)4(2)6(1)7(2)9(1)

  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1.情境主题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先和客人老师问个好。今天呀老师接到一个来自数学王国的电话,国王先生邀请我们去数学乐园玩。高兴吗?好的,让我们做上火车出发吧。(师幼做韵律操、出示挂图)小朋友们你们看路上多热闹啊!

  1小朋友数数路上红、黄、蓝色的汽车分别有几辆?共有辆汽车?

  2.谁的手里有气球?红、黄、蓝色的各有几个?一共有几个气球?

  3.马路边红、黄、蓝色房子各有几栋?一共有几栋房子?

  我们继续(师幼做韵律操)

  2.布题

  师:哎!是鸭子、鱼和蝴蝶,他们排好队在干嘛呀?咱们过去问问。你们好!你们在干什么呢?

  -----我们正准备比比谁的速度快,

  师:哦原来是在进行比赛呀。我们来看看参赛的鸭子、鱼和蝴蝶都有些什么颜色的?

  幼:红、黄、蓝。(出示统计表)

  师:1.哦有红黄蓝三种颜色。咱们来数数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鸭子、鱼和蝴蝶各有多少只?

  2.请小朋友数数鸭子、(鱼、蝴蝶)公有多少只?

  3.鸭子、鱼和蝴蝶要进行比赛,小朋友们想想该怎们比呢?是的相同颜色的为一组,小朋友帮忙数一下红(黄、蓝)色的参赛的有多少?

  师:(请小朋友贴出相应的数字宝宝。)

  3.评价练习

  师:鸭子、鱼和蝴蝶都有点累,咱们听一段音乐吧,小朋友喜欢看《小鲤鱼历险记》吗?那动画片里都有些呀?

  (有泡泡、小美美、阿酷还有小龟)

  师:瞧!泡泡小美美、阿酷正在研究呢。他们想按照红、黄、蓝进行分类统计。

  1.他们想知道按红、黄、蓝三种颜色分,数数各有多少?2.然后泡泡想知道三种颜色的`共多少个?小美美想知道三种颜色的共有多少个?阿酷想知道三种颜色的共有多少个?3.最后还想知道红色(黄、蓝)的图形共有多少个?

  师:现在老师邀请小朋友们来帮帮他们,愿意吗?(每个小朋友发一张)

  师:集体讲解。

  4.延伸

  泡泡、小美美、阿酷特别感谢小朋友们,想不想邀请他们来咱们班区域里玩玩呢?我们邀请他们玩串项链的游戏,我们区域里有红黄蓝色的珠子,请小朋友用细绳子穿好后按颜色分类并算出红黄蓝色珠子各有多少个?

  反思

  此次活动,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抓住幼儿好动的天性,巧妙地创设数学王国这一情境。在活动中,提高幼儿主动参与性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和掌握知识,使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幼儿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虽然此次活动环节清晰,重点突出,难点也有所体现,但是活动并不是很让我自己满意,有部分牛幼儿参与时有困难、不积极,总结有以下几点:一、幼儿对统计图的认识还不是很好,虽然统计图的学习在前面已经接触过,我想在本次活动前应再次做铺垫,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能按时完成练习;二、因为大班幼儿刚刚接触10以内的加减运算,而此次活动涉及到连加的运算,并且我出示的实物数量太多,导致给幼儿的连加计算加深难度,这是今天的活动超时的主要原因。在以后的活动前应该对幼儿的已知水平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这样,才能达成目标。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这些日子来,家长们带着孩子到大自然中嬉戏、玩耍,发现了大自然的许多小秘密,并纷纷地把这些小秘密带到幼儿园中与同伴分享。其中,很多孩子对玉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玉米是怎么长出来的?小小玉米粒怎么会那么整齐地排列在玉米上?玉米除了吃,还有什么用处?在我们对玉米进行了一系列的认识后,大家仍然意犹未尽,还想用自己的小手对玉米进行变身活动,经过师生共同探讨,很快就生成出我和玉米交朋友这一主题活动。活动名称:我和玉米交朋友。

  活动目标:

  1、在认识玉米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2、引发对玉米制作物品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玉米棒、玉米包衣、玉米须、玉米梗、玉米粒若干。

  2、胶泥、色纸、胶水、彩笔、去掉尖头的牙签、棉签、剪刀、图钉、颜料、毛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各种不同的.玉米部件

  1、这几天,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玉米,现在请你们去看看它们都有些什么?都有哪些特点?

  2、幼儿带着问题观察活动区里各种不同的玉米部件,教师倾听幼儿的交谈。

  3、引导幼儿讨论:

  刚才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摸上去后有什么感觉?

  二、引发联想

  1、这些玉米棒、玉米须、玉米包衣它们看起来像什么?

  2、如果把玉米包衣和玉米棒或是玉米粒和其他的玉米部件拼起来像什么?

  三、创作玉米作品

  1、幼儿自由结伴讨论创作主题。你们能用这些玉米部件合作制作出一些东西吗?

  2、制作前议论:如果遇到的现象,你会?

  3、鼓励幼儿合作,并会根据主题选择玉米部件进行创作,教师适时给予帮助。

  四、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与评价

  教师肯定和接纳孩子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创作的快乐。

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拼音这门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它将为入小学的汉字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也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课,幼儿学完以后掌握的怎么样,发音是否准确,是否掌握了拼读方法都非常重要,这也是我们家长朋友们非常关心的一门课。所以我准备了这节拼音课拼读游戏课,以书写和拼读作为重点,让幼儿在灵活多变的方式下学习。

  教学目的:

  1、引导幼儿学习声母z的正确发音及书写格式。

  2、让幼儿学习声母z与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

  3、培养幼儿对拼音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教学卡片若干、奖励贴纸

  教学重点

  引导幼儿学习声母z的正确发音及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让幼儿学习声母z与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及培养幼儿对拼音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开火车的游戏检查已学过的声母和韵母,

  2、教学z的发音,认清形。

  (1)教师范读,幼儿跟读,讲解发音要领:(教师范读、跟读、齐读)

  (2)图中藏着一个z,谁能找得到?谁能给z起个名?叫它"2"。口诀:像个"2"字zzz

  (3)找个别幼儿领读,教师指导。

  3、引导幼儿正确学习声母z与单韵母组成音节拼读。

  (1)用活动卡片,让幼儿拼读。

  (2)老师领读,幼儿同步跟读。

  4、引导幼儿正确书写拼音声母z

  (1)老师讲解,一笔写成。认识基本笔画:横折横

  (2)幼儿空写,并找个别幼儿上黑板上书写,教师指导。

  5、进行游戏,巩固拼读音节。

  游戏:"摘苹果",教师画一棵大苹果树上面挂着又大又红的'"苹果",每个苹果上面分别写着音节:zu、ze、za、,读对的幼儿就奖励他一个苹果。目的是让幼儿反复练习。

  教学总结:

  本节课幼儿学习了声母z的拼读、书写及其单韵母组成的拼读音节。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精选)10-20

大班教案【精选】08-27

大班教案(精选)11-29

[经典]大班教案12-16

大班教案[经典]08-01

[精选]大班教案07-31

(经典)大班教案08-04

大班教案【经典】07-26

(经典)大班教案08-18

【精选】大班教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