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大班教案汇总六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初步认读汉字“游”、“跳”、“爬”、“钻”,了解汉字组成的基本规律。
2、通过身体动作表演儿歌中动物出洞的姿态。
3、在“捉迷藏”中对汉字游戏感兴趣,并积极地参与识字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 图片:雷公公、青蛙、水蛇、小熊、蚯蚓、太阳;字卡:跳、游、爬、钻。
2、 请6个幼儿带上雷公公、太阳头饰和动物头饰(青蛙、水蛇、小熊、蚯蚓)表演儿歌。
3、 在幼儿的椅子下面分别放置动物头饰(青蛙、水蛇、小熊、蚯蚓)。语言音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播放雷声音频,师:听!什么声音?
2、师:原来是雷公公来了,那小动物们听到会怎么样呢?
二、引导幼儿学习儿歌《雷公公敲门》
1、师:轰隆隆,轰隆隆,看看雷公公在干什么,听到雷公公的'话,哪些小动物会来呢?
2、师与个别幼儿表演情景(边念儿歌边表演)
3、师:你听到了什么?谁来了?
4、幼儿学念儿歌
(1)教师年儿歌前半句,幼儿年儿歌后半句
(2)完整念儿歌
三、引导幼儿阅读图夹文儿歌,初步感知动词“跳”、“游”、“爬”、“钻”。
1、“跳”(青蛙旁边)
(1)师:猜猜这是什么字?
(2)幼儿学做跳的动作
2、“游”3、“爬”4、“钻”
四、引导幼儿开展猜字游戏
1、师:我们来玩一个猜字游戏吧。
2、介绍规则: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老师拿走一张动物卡片或字卡藏起来,再请小朋友们睁开眼睛,看看是哪个动物、汉字藏起来了。
3、师幼游戏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发现朋友的特点,进一步地接纳和认识朋友,理解好朋友的含义。
2、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大胆地描述朋友的独特之处,正确地看待朋友。
3、体验有朋友的快乐与幸福,萌发对朋友的认同与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张自己的生活照片,大桌子一张。
2、音乐《碰一碰》。
3、图片花朵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猜朋友”。
教师:孩子们,你们有朋友吗?
教师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请幼儿猜猜新认识的朋友是谁。
1、提问:
(1)大家愿意和我做朋友吗?闵老师有什么特点?
(2)你有没有好朋友?好朋友是谁?
二、“和好朋友做游戏”。
幼儿随音乐玩游戏,体验有朋友的快乐与幸福。
讨论:
1、你找到了几位朋友?
和朋友在一起玩游戏有什么感觉?
2、还有谁是你的朋友?你和好朋友一起做过哪些事情?
3、如果和好朋友有了矛盾怎么办?小结:和好朋友在一起非常快乐,可以做许多有意思的`事情。有朋友真好!
三、观看视频《不该赶走好朋友》,情景迁移、导入活动。
1、欣赏第一段。
讨论:乐乐和悠悠在玩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狗和小猫在干什么?悠悠为什么要赶走乐乐和她的小猫?
“他们”还能成为好朋友吗?
2、完整欣赏第二段。
讨论:悠悠没有朋友的时候心情怎么样?他心里想什么?
他们后面是怎么和好的?
四、讨论交流:“说说自己、夸夸朋友”。
启发:你能来说说自己的优点,再夸夸朋友的优点吗?
1、分组讨论交流。
2、操作讲述“贴点子”。
请你夸夸你的好朋友,每说出一条优点,就请你为朋友贴上一个红点子。看看你能为朋友找到多少优点,朋友为你找到多少优点?
3、集体帮助点子最少的小朋友找优点。
4、总结提升:怎么样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在慢慢的长大,优点少一些没有关系,只要自己努力,缺点也会慢慢变成优点。朋友在一起,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这样,你的优点就会越来越多,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大家在一起真快乐!
四、表演韵律活动“我真的很不错”,幼儿随音乐歌唱表演出场。
鼓励幼儿勇于夸自己、夸朋友,赏识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自己进步的更快。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知道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初步了解心脏的位置及其功能,学会保护心脏。
活动材料:
心脏模型、挂图;课件;自制听诊器;音乐碟
活动过程:
一、探索
1、出示医用听诊器提问: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你在哪见过它?谁用过它,是怎么用的?请个别小朋友到前面来示范。
2、出示自制听诊器。老师给你们带来简单的听诊器,今天我们也来学学小医生试一试能听到什么声音好么?
3、要求:你们每两个小朋友一组轮换着当小医生和小病人,互相听一听,听的时候要注意要静静地、仔细地听,然后把听到的声音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们。
4、请幼儿模仿听到的声音,引导幼儿说出咚咚声是心脏跳动的声音。
二、观察了解心脏的形状、位置大小
1、出示模型:引导幼儿观察。我们都听到了心脏跳动的声音,那它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⑴心脏形状。心脏的形状象什么?请幼儿随意想象回答。小结:心脏其实是由非常厚而结实的肌肉组成的大肉球。
⑵心脏构成。小朋友没的家是不是有很多房间组成呢?心脏也和我们的家一样,它由4个小屋子组成,上面两个叫心房,下面两个叫心室。
⑶心脏大小。小朋友猜一猜它有多大呢?把小手伸出来,握上拳头,你的'心脏就是这么大
2、出示挂图:
⑴谁能来找一找哪个是心脏?
⑵请你用小手压一压摸一摸,你摸到心脏这个小肉球了么?为什么?被胸骨和肋骨包围知道心脏的位置在胸腔左部
三、看课件,了解心脏的作用及其如何保护
1、提问:心脏有什么作用呢?后引导幼儿观看课件
2、提问:如何没有了心脏或者心脏生病我们回怎么样呢?
3、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心脏呢?看课件,寻求答案。
四、探索发现心脏运动前后的奥秘
1、安静状态下,听心脏跳动,模仿心脏跳动节奏。请你把手放在心脏的位置,感觉一下心脏的跳动,数一数他怎样跳的?用弹舌给他大一下节奏。
2、让我们随音乐条起来,但要注意当老师说停的时候你吗上停下来并把手放在心脏的位置比较一下,与刚才有什么不同?听心脏跳动,并模仿心脏跳动节奏,引导幼儿感知运动后心脏跳动加快而有力。
3、随柔和音乐做放松动作。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认真倾听故事,发现故事中的线索。
2、 能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创造性的、合理的创编故事的结尾。
3、 能大胆、自信地将自己创编的故事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出来。
活动重点:
能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创造性的、合理的创编故事的结尾。
活动难点:
能大胆、自信地将自己创编的'故事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出来。
活动准备:《小猴喝水》挂图,录音磁带、辅助小图片、小绒猴一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孩子们,今天都为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它吗?出示小绒猴,请小朋友看看是谁呀?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漂亮的画,你们想看看吗?
二、引导幼儿观察、理解记忆故事。
1、 请小朋友们观察,你看到了些什么?
2、 师把孩子们的话编成《小猴喝水》故事的前半部分内容讲述。
1) 故事中的小猴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2) 当小猴喝不到水心里怎样想呢?
三、鼓励幼儿积极思考想各种办法。
如果你是这只小猴,你会用什么办法来喝到水呢?鼓励幼儿大胆将自己的方法说出来,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四、倾听录音,理解故事的全部内容。
1、你认为小猴是只什么样的小动物?
2、当你像小猴一样遇到困难,你们会怎么做呢?
五、请幼儿大胆来续编故事,并注意编故事的要求。
1、编故事要讲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
2、要把自己的不同方法讲述出来。
活动小结:孩子们,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着急,要像小猴一样开动脑筋,总会想出办法解决的,而且,有时候办法还不止一个呢?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背景
离园前,很多幼儿对幼儿园、对自己的同伴老师恋恋不舍,于是模仿成人留下电话,做本通讯录等方式应运而生。看到大人有名片,幼儿也会很乐意做张名片互相赠送。如果用绘画的方式,一次只能作一张,费时又费力,肯定不受欢迎。
此时,采用钙塑板制版的方法就大不相同了,制成版后,只要反复印刷,需要几张就印几张,而且非常个性化,同伴间既可索取也可赠送,其乐无穷。
在幼儿有了一些制作版画的操作经验以后,我们通过本次活动,将整个制作过程交给幼儿独立操作,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更进一步关注操作步骤,交流各自的小窍门,较自如地把握顺序,为日常活动中更自如地制作创造有利条件。
活动目标
1、把握钙塑板版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制作自己的名片。
2、在名片上按自己的意愿表现个人特征,并与同伴交换名片作为离别的纪念。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欣赏作品:《失乐园——寂寞上场了》或《照相本》(几米)中部分边框。
2、同伴为自己画的画像。
3、色纸数张、橡塑纸、版画滚筒、HB铅笔、黑色水性油墨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谈论
1、提问:我们马上就要毕业了,到各自的学校去读书了,以后还要联系的话有哪些方式呢?
2、谈论大人们是怎样来联系的。了解成人的一种留念的方式:送名片,说说名片有些什么用途。
3、欣赏几张成人的名片:成人的名片上有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为了让名片好看一些,还设计了一些边框作为装饰。
4、欣赏比较不同名片的边框装饰:有的边框是由大大小小的方块组成的,有的是由各种线条组成的,也有的是由圆圈和线条组成的。
5、欣赏一组夕、乙米的画上的边框装饰,发现其中简单的排列。
二、了解制作步骤
1、选择好朋友为我们画的相片中自己最满意的一张,用重组的方式用橡塑纸刻成底板,并在四周进行装饰。
2、用滚筒在底板上分别均匀地涂刷边框和画面。
3、当别人需要时,可以按需要连印数张。
三、制作名片
1、在同伴为自己画的画像中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张,并按自己的想象装饰边框’做成底板。
2、在认为不够清晰的局部可重复刻印。
3、将油墨均匀地滚匀后再进行涂刷。
4、可选不同颜色的纸反复印制数张。
5、选择自己较满意的名片晾挂起来。
四、观赏思考
1、互相观赏比较,说说你想得到哪些好朋友的名片。
2、晾干后在名片背面书写自己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活动延伸
按此方法可继续制作,互相赠送。
活动反思
活动应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鼓励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学习与探索,表达与表现。而名片是较好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富有个性的一种方式。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集体大家庭中的'一员,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兴趣、特长。活动“为自己设计名片”,就是要求大家把自己的信息传达给朋友,有个性地表达自己,在制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为自己服务的乐趣。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法进行不同的设计、装饰,这个设计装饰的过程中能体现出孩子们自己独特的审美眼光和个人风格,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应鼓励和尊重其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喜好,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让孩子们在互相交换名片的过程中体验着与朋友交换信息的快乐,使同伴间的友谊得到了升华。
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想象和描述画面内容。
2。乐意看图学儿歌,感受民间童谣的幽默与风趣 。
二、活动准备
1。挂图:老鼠看戏。
2。幼儿用书。
三、指导要点
1。 活动重点:乐意看图学儿歌,并能通过想象和讲述有趣的画面内容。
2。活动难点:能感受歌谣的幽默风趣。
3。指导要点:仔细观察角色的动态、表情,在猜猜、看看、讲讲的过程中熟悉儿歌内容感受歌谣的幽默与风趣。
四、活动过程
1。看图说话,理解儿歌内容。
出示图一提问;
(1)这是谁的家,它们家里有什么高兴的事?猜猜,是谁过生日?
(2)鼠妈妈过生日,老鼠全家会怎样庆祝呢?(扩散)小老鼠们还会对妈妈说什么祝贺的话?
(3)鼠妈妈带着全家去什么地方,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观察图二、图三
(1)幼儿三三两两边看边议论,教师巡回倾听,重点提示幼儿观察老鼠看戏时的表情、动态。
提问:
从哪里看出老鼠很喜欢看戏?
这么好看的戏,谁却在台下打呼噜?
老鼠们会奇怪地说什么?(学习以疑问的.口气来说)
(2)请部分幼儿讲述观察后的感受,教师随机以儿歌中的词句强化。
(3)老鼠一看是小猫,会怎么样?(发散思维)观察图四:
提问:
(1)老鼠全家还看戏吗?为什么不看?
(2)从哪里看出他们又急又怕?
(3)老鼠往外逃时又急又怕会发出什么声音?
小结:老鼠去看戏,结果戏却没看成,真有趣!
2。 按儿歌自然句式顺序提问,引导幼儿看图学编儿歌。
(1)以声音演示,帮助幼儿理解:"呼噜噜,声声高"(打呼噜,一声比一声响)。
(2)让幼儿各自想象和模仿老鼠见到猫时惊慌的喊声,体会"吱吱哇哇真热闹"的意思。
(3)幼儿自己自由编儿歌,教师提醒幼儿编儿歌的语言要简单读起来要顺口。
(4)共同编儿歌,并大声朗诵3。 欣赏儿歌。
4。 鼓励幼儿边看幼儿用书上的图片边自练念儿歌。
(1)把发展水平较快的幼儿吸引在教师周围,边看边学边念。
(2)发展水平较好及一般的幼儿,自己看图练习,在相互启发中,自己练习念儿歌。
(3)全体观看图片,朗读儿歌。
5、讨论五、评价要素是否乐意看图学习儿歌,能否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勇于表述有趣的画面。
五、活动建议
可在语言区中提供挂图,让幼儿继续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创编其他动物儿歌。
附:儿歌老鼠看戏鼠妈妈,过生日,老鼠全家去看戏。
台上正演"小红帽",台下是谁打呼噜?
呼噜噜,声声高,老鼠一看是小猫。
"哎呀呀,不好了!"老鼠吓得往外逃。
跑丢了鞋,跑丢了帽,"吱吱哇哇"真热闹。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过程中,我首先出示老鼠图片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入,引导幼儿说说老鼠最害怕谁?孩子们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并大胆想象积极地回答问题,然后教师示范朗读一首关于老鼠的儿歌,让幼儿带着问题倾听,从而锻炼幼儿的有意识倾听,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及有意注意。在幼儿进行完整欣赏儿歌——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学习儿歌,从而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再次完整地倾听儿歌——以小组和个别表演的形式——最后情境表演进行巩固和复习。
在这次儿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到了放下架子,把自己看得与幼儿平等;要充分为幼儿创造活动的条件,包括良好的环境和活动材料;教师和孩子打成一起,从而使幼儿真正能够动起来,能够在愉快地说说、看看、玩玩、演演的“活动”中体验、探索、思考、发展。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经典)08-11
大班教案【经典】07-26
[精选]大班教案07-31
大班教案04-02
【经典】大班教案03-04
[经典]大班教案12-16
大班教案(精选)11-29
大班教案[精选]12-21
【精选】大班教案08-17
(经典)大班教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