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五年级语文古诗词教案

时间:2020-12-10 12:11:29 教案 我要投稿

五年级语文古诗词教案

  古诗词是小学学习的重点,怎样把枯燥的古诗词变成生动有趣的课堂知识,是教学需要学习的难点也是重点,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提供三篇小学五年级古诗词的教案,供大家学习参考,欢迎阅读借鉴。

五年级语文古诗词教案

  古诗《江雪》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

  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过程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出示雪景图)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

  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

  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

  说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

  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

  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

  (3)你有什么补充的?

  画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读

  (1)抽生读。

  (2)集体评议。

  (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抽生背诵。

  课外延伸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

  课后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欢的诗,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

  《寻隐者不遇》课堂写真【2】

  初读古诗 交流资料

  还未开课,悠扬婉转的笛声在课堂上空飘荡,屏幕上,远山、丛林、碧潭……那么悠远、静美。

  孩子们微微闭着眼睛,完全进入了意境,台下一千多名与会者期待的目光注视着讲台,整个大厅静静的、静静的……只见执教的张笔春老师优雅地来到孩子们中间,一会儿摸摸这个的头,一会儿拍拍那个的肩,一会儿又亲亲这个的脸。

  孩子们一脸幸福地笑着,老师和孩子之间是那么融洽、和谐,情谊融融……台下的听课老师看到这一幕,无不为之感动,都赞许地直点头。

  “铃……”上课铃声响了。

  课,在诗意般的氛围中开始了——

  师:中华民族有着悠远的历史,在漫漫的岁月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宝藏和智慧。

  我们的土陶艺术,我们的国画,我们的书法,我们的民乐,我们的文学,构成一座宏伟精深的宝库!古诗,就是中华文化的一块绚丽斑斓的瑰宝。

  你们听:

  [笛声悠悠,宁静的画面上出现《寻隐者不遇》的诗句,漂亮的童体字从四面八方飞入,经过一番碰挤后,排列成整齐的四行,还熠熠生辉。

  动情的配乐诗朗诵在耳畔响起……]

  孩子们惊喜的目光注视着屏幕,嘴巴微微蠕动。

  师:能与老师一起轻声朗读吗?

  孩子们早就按捺不住了,摇头晃脑地读起来。

  坐在后排的一位孩子甚至站起来了,还边读边比画。

  听课的老师们开心地笑了。

  第十册《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赞美春天以及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

  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留连”“自在”“应怜”“小扣”“烟花”“尽”“唯”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完成课后“练笔”作业。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教学手段

  利用电脑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以前读过春天的古诗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三首古诗不仅描写了春天的景物,还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感情。

  指导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解题。

  通过预习,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介绍作者。

  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板书:杜甫。

  初读,大体了解内容。

  自由读,读准字音。

  生字和不熟的字多读几遍。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想每句的意思,画出不动的词语。

  再读,逐句理解。

  同桌读一句,讲一句。

  指名逐句讲解,师生订正、补充。

  抓住以下重点词语。

  江畔:江边。

  蹊:小路。

  花满蹊:繁花盛开,把小路都遮住了。

  流连:舍不得离开。

  时时:不停地。

  自在:自由自在。

  恰恰:黄莺地叫声。

  指名连起来说说诗的意思

  思考:《江畔独步寻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怎样的画面?

  有感情地读,读出诗的情趣。

  教师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指导读出春天景色的美和诗中蕴含的情趣。

  学生自由读。

  练习背诵

  学习生字。

  自由练读《游园不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业。

  1.背诵《江畔独步寻花》,复习字词。

  预习后两首诗。

  第二课时

  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背诵《江畔独步寻花》。

  指导学习《游园不值》。

  1.解题。

  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

  2.介绍作者。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3。

  初读,大体了解内容。

  自由读,读准字音。

  指名读,其他同学想句子的意思,画出不动的词语。

  再读,逐句理解。

  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共同讨论学习。

  重点抓以下字词。

  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

  怜:爱惜。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久:很长时间。

  指名逐句理解。

  朗读训练。

  思考:《游园不值》地作者未能进园赏花,但他并不扫兴,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自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重点抓以下词句。

  故人、西辞、烟花、下、孤帆、尽、唯、天际

  2.指名说每句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订正、补充。

  3.感情朗读。

  4.思考:想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展现的画面,体会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

  齐背《游园不值》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业。

  1.背诵两首诗,复习字词。

  2.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三课时

  检查复习。

  1.指名背诵本课的三首古诗。

  2.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进行练笔。

  1.明确要求:写家乡的景物棗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等:表达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写成片段。

  2.选择内容:启发学生围绕爱家乡、赞家乡这个中心,拓展思路,选择要写的内容。

  小组内同学之间交流。

  3.练写片段,相机指导: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表达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当堂完成练笔,写完以后修改。

【五年级语文古诗词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语文天马教案12-30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08-08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设计08-04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07-18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案(精选19篇)05-18

语文《赵州桥》教案范文05-08

家语文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ppt07-10

五年级英语教案09-11

语文(苏州园林)教学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