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入门四问教案

时间:2022-10-07 11:13:2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入门四问教案模板

第一单元《入门四问》教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

入门四问教案模板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第一单元《入门四问》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代意义,学会以现代眼光看古代文化经典。

  3、了解本书的结构、编排与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我们的阅读渴望什么?

  在国学热、读经热的当下,看看《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的大卖,就会发现,现代中国人多么渴望来自传统文化的滋补。今年的“世界阅读日”,我们继续阅读经典,阅读传统。中华文明孕育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值得学习和继承之物,在“西化”严峻挑战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重振“国学”精华。但阅读经典,我们要搞清楚面临的两个问题:一、应当丈量出今天的世界和传统世界之间的距离,以便有效地给传统文化或经典阅读一个恰当的消化空间;二、必须弄清楚传统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阅读经典当然是为了有文化,用文化塑造自己。

  曾经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文化的事很容易和“清谈”、“务虚”等字眼挂上钩,而“务虚”这个令人尴尬的字眼当然是和“务实”相对立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曾经一夜之间恍然大悟,当时有一句很著名的口号:“清谈误国,实干兴邦。”

  其实何止是20年内文化遭遇“务实”的挤兑,在整个20世纪,文化一直都在遭遇疯癫式的折腾:文化运动、文化改良、文化救亡、文化革命等等。整个20世纪,全世界都在折腾文化,文化总在风起云涌中。扯这么远是为了说明,尽管许多人曾经因为文化不能当枪炮和面包而打算驱逐之,但实际上每当我们“阔了”,每当别人用某种“文化”的眼光打量我们,我们就要对着自己的“五千年来古国古”的文化风景抽搐一番。

文化的事情永远和我们有干系。为什么需要文化?因为文化塑造人,文化塑造群体的和个体的人格精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磨刀霍霍向文化的原因了。一个存在的标识包括两个方面:生理上和文化上的遗传与塑造。然而现在,许多人都已经开始承认,我们已经不“文化”许多年,至少不传统“文化”许多年。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国,人们似乎很少感受到“古国”“古”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的生存处境带来什么好处,尚武者讨厌那些之乎者也的老先生在殖民处境中的无能和猥琐,而帝国的日益衰落,确实和“吃人的”文化有很大的干系。

  传统经典当然是传统文化的产物。晚年的鲁迅回到了辩证法,但他对传统文化肯定得并不多。然而我们必须面对一种事实上的挑战: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扬弃绝对不能靠鲁迅一个人,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出了中国文化对和平世界中生活的积极意义;然而这些经典即使对人生的指导,也是积极和消极并存的,何况文化的根本功能是塑造一个民族的人格和灵魂。

  客观地说,传统文化是附着在传统的政治体制、经济方式、伦理道德以及生存状态这张皮上的,因此,阅读传统,我们要搞清楚面临的两个问题:一、应当丈量出我们今天的世界和传统世界之间的距离,以便有效地给传统文化或者经典阅读一个恰当的消化空间;二、必须弄清楚传统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曾在商报撰文,认为传统文化必须经历一个现代化的过程,事实上意味着我们必须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完成人的现代化。

  中国人读书,从古到今,很多人抱着“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的目的读书,这没什么错,但今天的“读经热”“国学热”等阅读经典的行为,显然已经不可能抱这样的功利企图。“阔了”的我们读起了经典,无论是一种文化认归、还是虚空之后的内在需求,无论是要“引起疗救的希望”,还是要缅怀一个逝去了的好时光,都是有意义的,至少我们意识到了文化塑造心灵、塑造人格尊严的必要性。但是正如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喜忧参半,在自然而然的生活中,担心太多或者漠不关心都是不可取的。总归,一切都会朝它自身需要的方向发展

  二、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经典著作?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时代;一句话,现在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对于今天所处的时代,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解读。

在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需要读书吗?还需要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

  实际情况是,今天在我国,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读书了,“理由”也可以举出很多。可是我想说的是,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而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更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

为什么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首先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我们不想完全抛弃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就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其次,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如果有很多人都发生气质性的变化,那么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就一个人而言,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变风气,与当今倡导的和谐社会是一致的。

  当然,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我认为不应当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也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营造全民族的阅读风气,而首当其冲的,是营造阅读我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三、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

  经、史、子、集是指什么?

  经部:指儒家学说。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

  子部:指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凡历代作家的散文、文、

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专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四、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经济与文化:文化是现代需求的终极满足物

  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拿文化来卖钱,以文化为由头、媒介或手段去创造经济价值。文化和经济的互动,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文化作为背景自然地或被动地作用于经济。特定的国民心理积淀、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传统、民族风习等一系列文化因素构成了经济活动的文化背景,它们通过影响经济活动主体的精神状态、思维习惯、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率。这种影响是潜在的、间接的,同时又是既定的、自发的。文化背景的差异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规模、层次,曲折地反映出来。换言之,经济活动总是程度不同地接受来自“背景”的力量。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等著作中,讨论了新教伦理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儒教、道教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阐述的实际上就是作为经济活动背景的文化因素。

  第二阶段,文化作为手段主动地作用于经济,像企业文化、商业文化等。企业文化是一种出于直接经济目的的文化改造和移植。企业管理者在法人治理权限内对企业实施文化创新,移植、嫁接、推行适合本企业目标和特点的文化因素,即强化既定文化背景中的积极因素,引入外生变量,以整合、生成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局部文化环境,从而激励、凝聚职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商业文化,就其狭义而言,它是商品生产与交换过程中凝结在商品与劳务中的人文价值,它首先表现为一种审美观念、情感、哲学、道德精神,继而物化或人格化于商品和劳务之中,并随着商品的交换而让渡给消费者。商业文化是由消费者文化需求对于商品与劳务的反作用而形成的。由于大大提升了商品满足需求的能力,因而商业文化成了唤起并满足新需求、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的强大力量。企业文化、商业文化逐渐弱化了经济发展对文化背景的依赖程度,人们不再拘泥于古今之辩、东西之争,“发展生产力”和“利益最大化”成为其选择和创新的主题。

  第三个阶段,经济为文化的繁荣作贡献。当物质生活较为丰富时,文化便主宰需求。人们不仅看戏、看电影时间多了,逛书店、唱卡拉ok的机会多了,而且对商品、服务、环境、管理也萌发了更多的文化诉求。他们不仅在文化活动中消费文化,而且在经济活动中追求和品味文化。文化需求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一切选择的逻辑起点。在文明状态下,一切行为都是文化行为,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成为文化的载体,而一切财富都凝结为文化价值。因此,以往“为经济而文化”的定势思维必将转换为“为文化而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成为人们日益高涨的精神需求的极其重要的满足物。所以,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把文化作为经济活动的背景、素材、手段,又要将文化的繁荣作为最终目标。不仅要整合资源发展文化产业,还要振兴文化事业,提升城市形象,培育地区精神;不但要以文化产品、服务来满足现代人的文化需求,而且还要在经济活动中注入文化价值。

  所以,当经济活动被理解为文化创造活动时,那些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圈实际上已演变为文化圈,它们在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在创造人本、审美和科学精神。每个企业都在生成企业文化、商业文化,每幢楼宇都有自己的楼宇文化,它们相互感染、影响,彼此模仿、借鉴,从而形成融企业个性、行业特色和区域风格的经济文化体。

  继承与创新:着眼于为后人创造新的文化遗存

  有的人一提文化资源,就是遗产;一提文化发展,就是保护遗产、开发旅游。如果这样理解文化的话,我们就不是文化的创造者,而是文化的终结者和守夜者;我们就不是站在文化的入口处,而是站在文化的出口处。我们津津乐道前人的创造和智慧,但很难给后人留下什么新的文化遗存。所以,对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必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以大历史观来重新认识。

  毫无疑问,优秀的文化资源一定要继承和保护,无论是文物、历史街区,还是非物质的文化遗存如艺术、民俗等。但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对文化资源的科学评价和正确理解上,依据其不同的审美价值、记忆能力,选择相应的继承方式。概而论之,约有三种“继承”:第一种是完整地保留和保护。完整地保存了城市记忆、反映了城市与历史的某种联系、成为某个历史时期的智慧结晶的文物或街区,就应创造一切条件倾力保护。第二种是合作,即与古人对话。如果把古人的一切文化作品都理解为完美无缺的精品,那是有悖情理和事实的。限于当时的条件和环境,古人的创造可能有瑕疵,他们有可能留下未完成的巨著。因此,今人应“踵其事而增其华”,发挥当代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古人共铸文化精品。比如北京的四合院,虽然它保存了历史风貌,但它的材质和功能与现代文明相冲突。

  我们应当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完善其功能,使其既延续古典风貌又支持现代生活,并得以不断传承。第三种是创新,即与时代同行。创新不是破坏,而是在科学继承前人创造的基础上的再创造,是建立在与古人对话交流基础上的与时俱进。只有创新才能形成新的遗产,创新是最高境界的继承。目前,文化创新任重道远,方兴未艾。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经济圈内的文化建设,开发满足现代需求的文化业态,建设反映当代人智慧和水平的文化设施和景观,树立开放兼容的大文化观……每一项任务都富有挑战性,都是当今文化创新的立足点。

  要之,文化发展的路径独特而曲折,它因不同的经济时代、制度环境和发展阶段而呈现自己的特殊性。当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激活文化底蕴,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文化建设者的光荣职责。因之,把握文化产出的特性,穿透一般商品经济规则的迷雾;把握文化价值的终极作用,穿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迷雾;把握文化创新的未来意义,穿透一味保护和继承遗产的迷雾的任务就显得尤为迫切。这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效率,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品质。


《入门四问》教案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代意义,学会以现代眼光看古代文化经典。

  3.了解本书的结构、编排与学习方法。

4.培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的学思习惯。

教学建议

本单元是全书的绪论部分,主要探讨有关文化经典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四个问题: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概况,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状况,三是中国文化典籍的现代意义,四是本书的结构、编排思路以及学习本书的方法。

这个单元建议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组织讨论,以深化认识。“思考讨论练习”设计了三个题目,前两个侧重梳理已有的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后一个则侧重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交流讨论,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们的阅读渴望什么?

  在国学热、读经热的当下,看看《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的大卖,就会发现,中华文明孕育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值得学习和继承之物,在“西化”严峻挑战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重振“国学”精华。我们渴望来自传统文化的滋补,用文化塑造自己。

二、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阅读经典著作?

  首先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

其次,就个人的修养而言,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

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如果有很多人都发生气质性的变化,那么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所以,阅读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就一个人而言,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变风气,与当今倡导的和谐社会是一致的。

三、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

  经、史、子、集是指什么?

经部:指儒家学说。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  

子部:

指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

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凡历代作家的散文、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专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四、其它问题探讨:

1.四书包括那些著作?最初是由谁编辑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发挥?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南宋朱熹。

2.何谓“前四史”?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编写体例有哪些?“三通”指的是哪三部历史著作?

“前四史”为《史记》(西汉司马迁)《汉书》(东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西晋陈寿);编写体例有“国别体”、“纪传体”、“编年体”等。“三通”指的是中国古代专门叙述典章制度沿革的历史著作《通典》(唐代杜佑)、《通志》(宋代郑樵)《文献通考》(元代马端临)。

3.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

“三教”:儒家、道教、释(佛教)。“九流”:指的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九家学术流派:儒家、道家、兵家、农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法家。

4.《白氏长庆集》是属于“别集”还是“总集”?其命名依据是什么?我国先存最最早的诗文总集是那部书?

别集,以年代(皇帝年号)命名。长庆是中唐唐肃宗的年号。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文选》(也叫《昭明文选》)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五、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1.教育人们积极入世,求真务实。有很强的现实性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积极入世,求真务实,是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也是中国文化经典至今仍然有启发性的重要原因。

2.加强民本思想

“名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为主,君为客。”可以给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提供借鉴,有助于我们理解“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治国思想。

3.提倡和谐,包容合作,促进全球化不同文明和谐共存

“礼之用,和为贵。”“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和而不同。”“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这个“和”包含和谐、和善、合作等多方面的意义。古人认为,自由和衷共济,同心同德,才能推动社会的前进。这样的思想与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开放趋势是一致的。中国文化经典中对“和”的提倡,可以成为促进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明和谐共存局面形成的思想资源。

4.亲和自然,保护环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中国古代一向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所以,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主张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这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源泉。

5.提倡道德,提倡科学规律,创造审美和科学精神。

总之,文化发展的路径独特而曲折,它因不同的经济时代、制度环境和发展阶段而呈现自己的特殊性。当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激活文化底蕴,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文化建设者的光荣职责。因之,把握文化产出的特性,穿透一般商品经济规则的迷雾;把握文化价值的终极作用,穿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迷雾;把握文化创新的未来意义,穿透一味保护和继承遗产的迷雾的任务就显得尤为迫切。这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效率,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品质。

因此,读中国文化经典,是关系到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品质:文化毕竟是现代需求的终极满足物;关系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我们必须着眼于为后人创造新的文化遗存。

二、布置作业

学生阅读“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有什么特点”,浏览整个教材,归纳把握全书的基本内容。


湖南省蓝山二中《第一单元入门四问》教案2

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

这个单元,为全书的绪论,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教案借鉴参考了网络教案。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了解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的特点;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能够识记文化经典各部分、各门类的代表作;了解本书的结构、编排与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代意义,学会以现代眼光看古代文化经典;以发展的目光,有辨别地批判性地去学习文化经典,古为今用;强调自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对待文化经典,学会与先哲对话;学习与老师、同学、朋友等进行对话与交流;此外,“尽信书,不如无书。”在我们还要学会与自己对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学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全书的绪论部分,主要探讨有关文化经典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目的是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单元设计了四个问题: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概况,按照四部类法,即“经、史、子、集”四大部分,介绍了我国古典典籍的发展情况,并且介绍了各部的代表作品;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状况,这一部分,以时间为序,纵向展开,介绍了我国从先秦到晚清中国文化经典不同的时代特点和思想风貌;

三是论述中国文化典籍的现代意义,中国文化经典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鲜明的包容性,也表现了对自然的亲和态度等等。我们只有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才可能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四是介绍本书的结构、编排思路以及学习本书的方法。

在相关读物这个栏目里,编者选择了两篇文章:刘梦溪的《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朱光潜先生的《读<经典常谈>》,都是名家的随笔,可以说用平易朴实的语言,引领我们走进古典文化,我们对这两篇文主要学生自读为主.

“思考·讨论·练习”设计了三个题目,前两个侧重梳理已有的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后一个则侧重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交流讨论,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知识链接”栏目,介绍了“古代典籍”、“《四库全书》”“常用文史工具书”三个知识,提供给学生积累;“常用文史工具书”的介绍,启示学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学会好好利用工具书,培养自我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这个单元的学习,建议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组织讨论,以深化认识。

因时间关系,整个单元的教学,安排一个课时。

一、导入

问题导入:

探讨问题1:在学校举办的读书节活动中,你参与了哪些活动?新的世纪,我们的“阅读渴望”是什么?

教师引导:讨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易中天品三国”和于丹热,让学生分组讨论后,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教师明确:

在“国学热、读经热”的当下,看看“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的大卖,就会发现:现代中国人多么渴望来自传统文化的滋补!

今天,我们需要继续阅读经典,阅读传统!中华文明孕育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值得学习和继承之物,在“西化”严峻挑战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重振“国学”精华。

  探讨问题2:联系现实,思考:网络时代,我们还要不要阅读经典著作?

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说出他们的思考。

教师明确: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时代;一句话,现在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需要读书吗?还需要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

  实际情况是,现在在我国,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读书了,“理由”也可以举出很多。可是老师想要说的是,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而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更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

为什么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首先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我们不想完全抛弃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就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其次,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养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如果有很多人都发生气质性的变化,那么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所以,阅读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就一个人而言,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变风气,与当今倡导的和谐社会是一致的。

  当然,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我认为不应当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也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营造全民族的阅读风气,而首当其冲的,是营造阅读我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二、学生自学:“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

主要思考题:“经、史、子、集”各是指的什么?

明确:

经部:指儒家的经典。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了“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

  子部:指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凡历代作家的散文、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专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检查自学情况:

1、四书包括那些著作?最初是由谁编辑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发挥?

明确: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南宋朱熹。

2、何谓“前四史”?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编写体例有哪些?“三通”指的是哪三部历史著作?

明确:

“前四史”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编写体例有“国别体”、“纪传体”、“编年体”等。“三通”指的是中国古代专门叙述典章制度沿革的历史著作《通典》(唐代杜佑)、《通志》(宋代郑樵)《文献通考》(元代马端临)。

3、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

明确:

“三教”:儒家、道教、释(佛教)。“九流”:指的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九家学术流派:儒家、道家、兵家、农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法家。

4、《白氏长庆集》是属于“别集”还是“总集”?其命名依据是什么?我国先存最最早的诗文总集是那部书?

明确:

别集,以年代(皇帝年号)命名。长庆是中唐唐肃宗的年号。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文选》(也叫《昭明文选》)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问题设计说明:以上问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自学内容,并做适当的延伸)

三、学生自学“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有什么特点”,然后完成下例表格,按历史发展的顺序,纵向梳理我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发展,也基本把握全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时期

文 化 背 景

文化经典代表作品

对应单元

专题

春秋战国

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时代。西周以来建立的礼乐制度开始瓦解,群雄争霸,征战频繁。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大批人才脱颖而出,各种主张和学说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

《老子》《论语》《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荀子》等

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

哲学一

春秋战国

两 汉

在先秦大变动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历史著作,奠定了中国史学的基本精神。两汉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下,出现了具有宏大规模和皇朝史格局的纪传体通史。

《尚书》《春秋》《左传》《史记》《汉书》等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史学

西 汉

中国古代重视礼法,礼书在历史上也层出不穷。

《礼记》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哲学二

两 汉

隋 唐

佛教传入中国,并且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

《百喻经》《坛经》

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

哲学与宗教

唐 代

清 代

与历史著作的发达相关,史学的研究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著作,它们不仅总结了中国古代的史学传统,对研究其他相关学术,也有启发意义。

《史通》《文史通义》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史学

唐 代

唐代社会空前繁荣,而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贞观时期又是历史上著名的“盛世”,号称“贞观之治”。

《贞观政要》

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

政治学

宋 代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转型期,从文化上看,中唐以后禅宗的盛行、古文运动的开展和理学的兴起,构成了文化的新动向。

《朱子语类》

第七单元

天理人欲

哲学三

明 代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出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潮。

《焚书》

先 秦

明 代

在中国历史上,科学技术自成体系,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也产生了科技类著作。明代则出现了一批集大成的科技著作。

《水经注》《齐民要术》《九章算术》《伤寒论》《营造法式》《农政全书》《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天工开物》

第八单元

科技之光

科技

明清之际

明清易代,社会剧变,促使了早期启蒙思潮向纵深发展,一是出现对封建专制体制的批判和反思,一是提倡“经世致用”成为学界思潮。

《明夷待访录》

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

政治学

《日知录》《文史通义》

第九单元

经世致用

学术

思想

近 代

近代是中国社会的又一个转型期。在文化领域,比较突出的现象是西方理论的引进,如何将西方理论与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结合起来,是这一转型期突出的任务。

《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摩罗诗力说》《人境庐诗草》

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文学

思想

(可在表格中适当留空,让学生自学成才教材后进行归纳,完成表格。)

四、学生自学:“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有什么意义?”

1、 以学生自学本部分内容为主,然后完成下列表格,掌握本部分主要内容:

要点

相关论述

现代意义

现实性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积极入世,求真务实,是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也是中国文化经典至今仍然有启发性的重要原因。

民本

思想

“名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为主,君为客。”

可以给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提供借鉴,有助于我们理解“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治国思想。

包容性

“礼之用,和为贵。”“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和而不同。”“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这个“和”包含和谐、和善、合作等多方面的意义。古人认为,自由和衷共济,同心同德,才能推动社会的前进。这样的思想与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开放趋势是一致的。中国文化经典中对“和”的提倡,可以成为促进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明和谐共存局面形成的思想资源。

对自然

的亲和

态度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中国古代一向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所以,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主张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这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源泉。

其他

……

对道德的提倡,读科学规律的提倡,对艺术审美的探究等等。

(可在表格中适当留空,让学生自学成才教材后进行归纳,完成表格。)

五、学生自学“怎样学习本书”。

1、要点:让学生把握本书的编辑思路、结构框架,明确学习本书的一些方法。

2、结合前面必修一到必修五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学习,让学生自由讨论: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各自的学习方法是什么?面临着那些困惑?

明确:

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让学生归纳学习经典的可行方法。可以列举的经典阅读方法:A、咬文嚼字。(结合朱光潜先生的散文《咬文嚼字》);B、观其大略,不求甚解。(陶渊明之读书法)

四、课后作业:

1、准备文化经典学习的主要工具书:《汉语大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

2、梳理初高中所学习的文化经典,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列出你自己的阅读书目。

3、课后阅读相关读物之《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可以用做眉批或标注的形式,写下你的思考与感悟。

4、课外自学叶圣陶先生的《读〈经典常谈〉》,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找到《经典常谈》原著来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


《入门四问》学案2

入门四问

编辑:钟凤罗 审定:文艳辉

第一课时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

2、了解本书的结构、编排与学习方法。

3、培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的学思习惯。

知识链接

1、本单元相当于全书的绪论部分,主要探讨有关文化经典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四个问题: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概况,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状况,三是中国文化典籍的现代意义,四是本书的结构、编排思路以及学习本书的方法。

2、阅读经典当然是为了有文化,用文化塑造自己。

曾经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文化的事很容易和“清谈”、“务虚”等字眼挂上钩,而“务虚”这个令人尴尬的字眼当然是和“务实”相对立的。在1980年代,中国人曾经一夜之间恍然大悟,当时有一句很著名的口号:“清谈误国,实干兴邦。”

其实何止是20年内文化遭遇“务实”的挤兑,在整个20世纪,文化一直都在遭遇疯癫式的折腾:文化运动、文化改良、文化救亡、文化革命等等。整个20世纪,全世界都在折腾文化,文化总在风起云涌中。扯这么远是为了说明,尽管许多人曾经因为文化不能当枪炮和面包而打算驱逐之,但实际上每当我们“阔了”,每当别人用某种“文化”的眼光打量我们,我们就要对着自己的“五千年来古国古”的文化风景抽搐一番。

文化的事情永远和我们有干系。为什么需要文化?因为文化塑造人,文化塑造群体的和个体的人格精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磨刀霍霍向文化的原因了。一个存在的标识包括两个方面:生理上和文化上的遗传与塑造。然而现在,许多人都已经开始承认,我们已经不“文化”许多年,至少不传统“文化”许多年。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国,人们似乎很少感受到“古国”“古”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的生存处境带来什么好处,尚武者讨厌那些之乎者也的老先生在殖民处境中的无能和猥琐,而帝国的日益衰落,确实和“吃人的”文化有很大的干系。

传统经典当然是传统文化的产物。晚年的鲁迅回到了辩证法,但他对传统文化肯定得并不多。然而我们必须面对一种事实上的挑战: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扬弃绝对不能靠鲁迅一个人,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出了中国文化对和平世界中生活的积极意义;然而这些经典即使对人生的指导,也是积极和消极并存的,何况文化的根本功能是塑造一个民族的人格和灵魂。

客观地说,传统文化是附着在传统的政治体制、经济方式、伦理道德以及生存状态这张皮上的,因此,阅读传统,我们要搞清楚面临的两个问题:一是应当丈量出我们今天的世界和传统世界之间的距离,以便有效地给传统文化或者经典阅读一个恰当的消化空间;二是必须弄清楚传统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曾在商报撰文,认为传统文化必须经历一个现代化的过程,事实上意味着我们必须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完成人的现代化。

中国人读书,从古到今,很多人抱着“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的目的读书,这没什么错,但今天的“读经热”、“国学热”等阅读经典的行为,显然已经不可能抱这样的功利企图。“阔了”的我们读起了经典,无论是一种文化认归、还是虚空之后的内在需求,无论是要“引起疗救的希望”,还是要缅怀一个逝去了的好时光,都是有意义的,至少我们意识到了文化塑造心灵、塑造人格尊严的必要性。但是正如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喜忧参半,在自然而然的生活中,担心太多或者漠不关心都是不可取的。总归,一切都会朝它自身需要的方向发展。

自主学习

1、我们的阅读渴望什么?

答:

《入门四问》学案2


《入门四问》导学案

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

主备:徐庆波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现代意义,学会以现代眼光观照古代文化经典。

3.了解本书的结构、编排思路与学习方法。

课时: 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在国学热、读经热的当下,看看《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的大卖,就会发现,现代中国人多么渴望来自传统文化的滋补。今年的“世界阅读日”,我们继续阅读经典,阅读传统。中华文明孕育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值得学习和继承之物,在“西化”严峻挑战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重振“国学”精华。但阅读经典,我们要搞清楚面临的两个问题:一、应当丈量出今天的世界和传统世界之间的距离,以便有效地给传统文化或经典阅读一个恰当的消化空间;二、必须弄清楚传统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二、合作学习——阅读文本

(一)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

中国古代的典籍可以分为( )( )( )( )四大部分。

 1、经部:指儒家学说。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 )( )( )( )( ),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 )( )( )( )( )( )( )( )( )( )( )( )( )。( )( ) ( )( )

称为“四书”。

2、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二十四史的前“四史”是( )( )( )( )( )。

3、子部:指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如( )( )( )( )等著作都属于子部。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4、集部: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凡历代作家的散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专有的称为( ),如( )( )。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 ),如( )( )有关诗的集子称为( )。

(二)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有的特点。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横向分类,那么这一部分则是纵向展开,按历史发展的顺序所做的梳理。实际上这也体现了古人“治学要先治史”的观点。

对这一部分的内容及其与教材的对应情况,我们可以用图表的形式作一总结。

时期

文化背景

文化经典代表作品

春秋

战国

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变革时代。西周以来建立的礼乐制度开始瓦解,群雄争霸,征战频繁。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大批人才脱颖而出,各种主张和学说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形成了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

《老子》《论语》《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荀子》等

春秋战国

至两汉

西汉

两汉至

隋唐

唐代至

清代

唐代

宋代

明代

先秦至

明代

明清

之际

近代

(三)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有什么意义

答:

第二课时

(四)、怎样学习本书。

本书按照两条线索进行编排。一条线索是从( )展开的;另一条线索则大体是依( )展开的。

在结构上,本书安排了( )( )( )三个栏目。

学习中国文化经典,态度与方法也很重要。

在态度上,我们可以以一种( )态度来面对中国文化经典。

在方法上,学习中国文化经典,可以是一个与( )对话的过程,即

学习中国文化经典,也要与( ) 对话,即

学习中国文化经典,还要与( )对话,即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

1、为什么说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

2、为什么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

3、按照传统的说法,中国的经典,主要指“六艺”之学,即《 》 、 《 》、《 》 《 》 、《 》、 《 》。

读《经典常谈》

1、 叶圣陶先生认为现代学生应该读些古书的理由是什么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入门四问》教案(人教版选修)

《入门四问》教案

罗志辉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代意义,学会以现代眼光看古代文化经典。

  3.了解本书的结构、编排与学习方法。

4.培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的学思习惯。

教学建议

本单元是全书的绪论部分,主要探讨有关文化经典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四个问题: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概况,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状况,三是中国文化典籍的现代意义,四是本书的结构、编排思路以及学习本书的方法。

这个单元建议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组织讨论,以深化认识。“思考·讨论·练习”设计了三个题目,前两个侧重梳理已有的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后一个则侧重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交流讨论,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们的阅读渴望什么?

  在国学热、读经热的当下,看看《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的大卖,就会发现,中华文明孕育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值得学习和继承之物,在“西化”严峻挑战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重振“国学”精华。我们渴望来自传统文化的滋补,用文化塑造自己。

二、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阅读经典著作?

  首先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

其次,就个人的修养而言,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

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如果有很多人都发生气质性的变化,那么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所以,阅读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就一个人而言,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变风气,与当今倡导的和谐社会是一致的。

三、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

  经、史、子、集是指什么?

经部:

指儒家学说。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

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

子部:

指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

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凡历代作家的散文、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专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四、其它问题探讨:

1.四书包括那些著作?最初是由谁编辑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发挥?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南宋朱熹。

2.何谓“前四史”?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编写体例有哪些?“三通”指的是哪三部历史著作?

“前四史”为《史记》(西汉司马迁)《汉书》(东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西晋陈寿);编写体例有“国别体”、“纪传体”、“编年体”等。“三通”指的是中国古代专门叙述典章制度沿革的历史著作《通典》(唐代杜佑)、《通志》(宋代郑樵)《文献通考》(元代马端临)。

3.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

“三教”:儒家、道教、释(佛教)。“九流”:指的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九家学术流派:儒家、道家、兵家、农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法家。

4.《白氏长庆集》是属于“别集”还是“总集”?其命名依据是什么?我国先存最最早的诗文总集是那部书?

别集,以年代(皇帝年号)命名。长庆是中唐唐肃宗的年号。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文选》(也叫《昭明文选》)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五、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1.教育人们积极入世,求真务实。有很强的现实性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积极入世,求真务实,是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也是中国文化经典至今仍然有启发性的重要原因。

2.加强民本思想

“名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为主,君为客。”可以给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提供借鉴,有助于我们理解“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治国思想。

3.提倡和谐,包容合作,促进全球化不同文明和谐共存

“礼之用,和为贵。”“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和而不同。”“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这个“和”包含和谐、和善、合作等多方面的意义。古人认为,自由和衷共济,同心同德,才能推动社会的前进。这样的思想与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开放趋势是一致的。中国文化经典中对“和”的提倡,可以成为促进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明和谐共存局面形成的思想资源。

4.亲和自然,保护环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中国古代一向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所以,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主张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这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源泉。

5.提倡道德,提倡科学规律,创造审美和科学精神。

总之,文化发展的路径独特而曲折,它因不同的经济时代、制度环境和发展阶段而呈现自己的特殊性。当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激活文化底蕴,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文化建设者的光荣职责。因之,把握文化产出的特性,穿透一般商品经济规则的迷雾;把握文化价值的终极作用,穿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迷雾;把握文化创新的未来意义,穿透一味保护和继承遗产的迷雾的任务就显得尤为迫切。这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效率,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品质。

因此,读中国文化经典,是关系到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品质:文化毕竟是现代需求的终极满足物;关系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我们必须着眼于为后人创造新的文化遗存。

二、布置作业

学生阅读“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有什么特点”,浏览整个教材,归纳把握全书的基本内容。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一单元《入门四问》教案

第一单元《入门四问》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代意义,学会以现代眼光看古代文化经典。  3.了解本书的结构、编排与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我们的阅读渴望什么  在国学热、读经热的当下,看看《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的大卖,就会发现,现代中国人多么渴望来自传统文化的滋补。今年的“世界阅读日”,我们继续阅读经典,阅读传统。中华文明孕育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值得学习和继承之物,在“西化”严峻挑战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重振“国学”精华。但阅读经典,我们要搞清楚面临的两个问题:一、应当丈量出今天的世界和传统世界之间的距离,以便有效地给传统文化或经典阅读一个恰当的消化空间;二、必须弄清楚传统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阅读经典当然是为了有文化,用文化塑造自己。  曾经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文化的事很容易和“清谈”、“务虚”等字眼挂上钩,而“务虚”这个令人尴尬的字眼当然是和“务实”相对立的。在1980年代,中国人曾经一夜之间恍然大悟,当时有一句很著名的口号:“清谈误国,实干兴邦。”  其实何止是20年内文化遭遇“务实”的挤兑,在整个20世纪,文化一直都在遭遇疯癫式的折腾:文化运动、文化改良、文化救亡、文化革命等等。整个20世纪,全世界都在折腾文化,文化总在风起云涌中。扯这么远是为了说明,尽管许多人曾经因为文化不能当枪炮和面包而打算驱逐之,但实际上每当我们“阔了”,每当别人用某种“文化”的眼光打量我们,我们就要对着自己的“五千年来古国古”的文化风景抽搐一番。  文化的事情永远和我们有干系。为什么需要文化?因为文化塑造人,文化塑造群体的和个体的人格精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磨刀霍霍向文化的原因了。一个存在的标识包括两个方面:生理上和文化上的遗传与塑造。然而现在,许多人都已经开始承认,我们已经不“文化”许多年,至少不传统“文化”许多年。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国,人们似乎很少感受到“古国”“古”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的生存处境带来什么好处,尚武者讨厌那些之乎者也的老先生在殖民处境中的无能和猥琐,而帝国的日益衰落,确实和“吃人的”文化有很大的干系。  传统经典当然是传统文化的产物。晚年的鲁迅回到了辩证法,但他对传统文化肯定得并不多。然而我们必须面对一种事实上的挑战: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扬弃绝对不能靠鲁迅一个人,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出了中国文化对和平世界中生活的积极意义;然而这些经典即使对人生的指导,也是积极和消极并存的,何况文化的根本功能是塑造一个民族的人格和灵魂。  客观地说,传统文化是附着在传统的政治体制、经济方式、伦理道德以及生存状态这张皮上的,因此,阅读传统,我们要搞清楚面临的两个问题:一、应当丈量出我们今天的世界和传统世界之间的距离,以便有效地给传统文化或者经典阅读一个恰当的消化空间;二、必须弄清楚传统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曾在商报撰文,认为传统文化必须经历一个现代化的过程,事实上意味着我们必须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完成人的现代化。  中国人读书,从古到今,很多人抱着“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的目的读书,这没什么错,但今天的“读经热”、“国学热”等阅读经典的行为,显然已经不可能抱这样的功利企图。“阔了”的我们读起了经典,无论是一种文化认归、还是虚空之后的内在需求,无论是要“引起疗救的希望”,还是要缅怀一个逝去了的好时光,都是有意义的,至少我们意识到了文化塑造心灵、塑造人格尊严的必要性。但是正如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喜忧参半,在自然而然的生活中,担心太多或者漠不关心都是不可取的。总归,一切都会朝它自身需要的方向发展  二、今天我们还是要读经典著作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时代;一句话,现在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对于今天所处的时代,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解读。  在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需要读书吗?还需要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  实际情况是,现在在我国,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读书了,“理由”也可以举出很多。可是我想说的是,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而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更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  为什么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首先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我们不想完全抛弃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就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其次,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如果有很多人都发生气质性的变化,那么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就一个人而言,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变风气,与当今倡导的和谐社会是一致的。  当然,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我认为不应当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也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营造全民族的阅读风气,而首当其冲的,是营造阅读我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三、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  经、史、子、集是指什么?  经部:指儒家学说。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  子部:指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凡历代作家的散文、文、  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专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四、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经济与文化:文化是现代需求的终极满足物  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拿文化来卖钱,以文化为由头、媒介或手段去创造经济价值。文化和经济的互动,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文化作为背景自然地或被动地作用于经济。特定的国民心理积淀、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传统、民族风习等一系列文化因素构成了经济活动的文化背景,它们通过影响经济活动主体的精神状态、思维习惯、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率。这种影响是潜在的、间接的,同时又是既定的、自发的。文化背景的差异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规模、层次,曲折地反映出来。换言之,经济活动总是程度不同地接受来自“背景”的力量。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等著作中,讨论了新教伦理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儒教、道教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阐述的实际上就是作为经济活动背景的文化因素。  第二阶段,文化作为手段主动地作用于经济,像企业文化、商业文化等。企业文化是一种出于直接经济目的的文化改造和移植。企业管理者在法人治理权限内对企业实施文化创新,移植、嫁接、推行适合本企业目标和特点的文化因素,即强化既定文化背景中的积极因素,引入外生变量,以整合、生成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局部文化环境,从而激励、凝聚职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商业文化,就其狭义而言,它是商品生产与交换过程中凝结在商品与劳务中的人文价值,它首先表现为一种审美观念、情感、哲学、道德精神,继而物化或人格化于商品和劳务之中,并随着商品的交换而让渡给消费者。商业文化是由消费者文化需求对于商品与劳务的反作用而形成的。由于大大提升了商品满足需求的能力,因而商业文化成了唤起并满足新需求、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的强大力量。企业文化、商业文化逐渐弱化了经济发展对文化背景的依赖程度,人们不再拘泥于古今之辩、东西之争,“发展生产力”和“利益最大化”成为其选择和创新的主题。  第三个阶段,经济为文化的繁荣作贡献。当物质生活较为丰富时,文化便主宰需求。人们不仅看戏、看电影时间多了,逛书店唱卡拉ok的机会多了,而且对商品、服务、环境、管理也萌发了更多的文化诉求。他们不仅在文化活动中消费文化,而且在经济活动中追求和品味文化。文化需求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一切选择的逻辑起点。在文明状态下,一切行为都是文化行为,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成为文化的载体,而一切财富都凝结为文化价值。因此,以往“为经济而文化”的定势思维必将转换为“为文化而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成为人们日益高涨的精神需求的极其重要的满足物。所以,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把文化作为经济活动的背景、素材、手段,又要将文化的繁荣作为最终目标。不仅要整合资源发展文化产业,还要振兴文化事业,提升城市形象,培育地区精神;不但要以文化产品、服务来满足现代人的文化需求,而且还要在经济活动中注入文化价值。  所以,当经济活动被理解为文化创造活动时,那些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圈实际上已演变为文化圈,它们在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在创造人本、审美和科学精神。每个企业都在生成企业文化、商业文化,每幢楼宇都有自己的楼宇文化,它们相互感染、影响,彼此模仿、借鉴,从而形成融企业个性、行业特色和区域风格的经济文化体。  继承与创新:着眼于为后人创造新的文化遗存  有的人一提文化资源,就是遗产;一提文化发展,就是保护遗产、开发旅游。如果这样理解文化的话,我们就不是文化的创造者,而是文化的终结者和守夜者;我们就不是站在文化的入口处,而是站在文化的出口处。我们津津乐道前人的创造和智慧,但很难给后人留下什么新的文化遗存。所以,对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必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以大历史观来重新认识。  毫无疑问,优秀的文化资源一定要继承和保护,无论是文物、历史街区,还是非物质的文化遗存如艺术、民俗等。但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对文化资源的科学评价和正确理解上,依据其不同的审美价值、记忆能力,选择相应的继承方式。概而论之,约有三种“继承”:第一种是完整地保留和保护。完整地保存了城市记忆、反映了城市与历史的某种联系、成为某个历史时期的智慧结晶的文物或街区,就应创造一切条件倾力保护。第二种是合作,即与古人对话。如果把古人的一切文化作品都理解为完美无缺的精品,那是有悖情理和事实的。限于当时的条件和环境,古人的创造可能有瑕疵,他们有可能留下未完成的巨著。因此,今人应“踵其事而增其华”,发挥当代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古人共铸文化精品。比如北京的四合院,虽然它保存了历史风貌,但它的材质和功能与现代文明相冲突。  我们应当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完善其功能,使其既延续古典风貌又支持现代生活,并得以不断传承。第三种是创新,即与时代同行。创新不是破坏,而是在科学继承前人创造的基础上的再创造,是建立在与古人对话交流基础上的与时俱进。只有创新才能形成新的遗产,创新是最高境界的继承。目前,文化创新任重道远,方兴未艾。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经济圈内的文化建设,开发满足现代需求的文化业态,建设反映当代人智慧和水平的文化设施和景观,树立开放兼容的大文化观……每一项任务都富有挑战性,都是当今文化创新的立足点。要之,文化发展的路径独特而曲折,它因不同的经济时代、制度环境和发展阶段而呈现自己的特殊性。当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激活文化底蕴,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文化建设者的光荣职责。因之,把握文化产出的特性,穿透一般商品经济规则的迷雾;把握文化价值的终极作用,穿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迷雾;把握文化创新的未来意义,穿透一味保护和继承遗产的迷雾的任务就显得尤为迫切。这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效率,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品质。


【入门四问教案】相关文章:

四弦吉他入门指法10-26

《问银河》的教案范文10-12

问银河教学设计教案10-08

《爱问的霍金》教学教案10-08

课文《问银河》教案(精选10篇)08-25

学与问的优秀教案设计10-12

小学语文《问银河》优秀教案10-09

《学与问》优秀教案设计10-10

大班语言《弟弟问蓝天》教案10-08

音乐教案 :《问声好》教学设计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