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构建优质组织文化塑造学校事业共同体论文

时间:2020-10-24 08:04:57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构建优质组织文化塑造学校事业共同体论文

  [摘 要]学校事业共同体是学校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事业共同体的塑造,要以优质的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为依托,通过心理契约的构建、共同价值的培育、共同愿景的创设,来增加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宿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从而打造具有共同价值意识、职业理想、组织归宿感的学校事业共同体。

构建优质组织文化塑造学校事业共同体论文

  [关键词]教育管理;学校组织文化;事业共同体

  事业共同体是一个组织中具有共同价值取向、职业理想、组织归宿感的群体,它是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事业共同体的形成,是以组织文化建设为依托的,它是组织文化不断滋养和生成的结果。学校是以人的培养为目标的特殊组织,从事的是“心灵的事业”。学校事业的发展,更需要一个拥有共同情怀、价值、理想、信念的教师群体作为支撑和保障。而这个群体的塑造,也只有通过优质学校组织文化的培育和构建才能实现。

  深圳市南山区海滨实验小学是一所在移民城市环境下建立起来的学校,大部分教师来自全国不同的地区,教师的文化背景、教育理念、价值追求等呈现出复杂的状况,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压力和挑战。面对这样的队伍状况,我们深知,只有通过优质的学校组织文化的建构,才能把这支队伍统整起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经过多年的思考、探索与实践,我校形成了校本化的组织文化特色,造就了一支具有共同价值意识、共同职业理想的优秀教师队伍。

  一、学校组织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学校组织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下来的,为全校师生所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意识、基本信念和行为方式。

  从其在学校管理中的功能和作用来看,它包括以下主要特征:第一,独特性。学校组织文化的形成是建立在每个学校不同的办学历史、传统、资源以及管理方式和水平基础上的,它具有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文化内涵。第二,共享性。学校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成以后必定为学校每一个成员认同、享有,并对学校各方面产生影响。第三,渗透性。学校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其蕴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会作为一种氛围弥漫于学校之中,渗透到学校成员的一切活动和行为中去,规范和引导他们的言行。

  从学校组织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我们可以看出,学校组织文化是以文化的形式对学校的管理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本时代学校管理理念的又一次创新。

  二、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学校组织文化理论告诉我们,组织文化形成的机制、环节和策略因校而异,但基本的策略一般包括:心理契约达成、价值意识构建、组织远景创设等。在具体实施中,我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构建心理契约,增强个人对组织的认同感

  在一个组织中,只有在个人对组织充满了信任、认同和依恋的时候,他才愿意为组织付出。这种信任、认同和依恋是无法通过合同契约实现的,只能通过心理契约这种柔性的管理方式才能达成。“心理契约”,简而言之,就是指教师和学校双方对相互责任、权利和义务的主观期望和约定,是联系教师和学校组织的心理纽带。从本质上来说,心理契约是一种情感契约,它要解决的是教师与学校同心同德的问题,是增强教师对学校组织认同感的一种无形手段。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 了解教师需求,明确心理期望

  构建心理契约的前提是明确双方的需求,并且以一定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使这种需求明确化。但在一般学校中,往往是学校对教师提的期望多,而教师对学校提的期望少,这就没有体现出契约的平等精神。我校为了把这种契约精神引入学校管理,在教师中开展了个人需求与发展的问卷调查,包括每个人的学历提升要求、专业成长要求、工作条件要求、福利待遇要求、健身保健要求以及休闲娱乐要求等,涵盖了教师学习、生活、交往的各个方面,准确地把握了教师的心理预期,同时为学校制定发展规划、拟定工作要求找到了依据,使个人与组织的期望明确化,增加了个人与组织的了解与互信。

  2 进行有效沟通,调适心理期望

  教师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个人期望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的期望水平低,不适应学校发展目标,甚至会影响学校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进行有效的双向沟通,调整双方预期。为解决契约构建中的问题,我校制定了行政领导与教师沟通交流制度,要求每位领导不定期地与教师交流,及时地了解教师们的心理变化,引导教师树立适合自己、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个人目标,同时征求教师意见,及时调整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使学校的要求更人性化、更切合教师实际。

  3 兑现组织承诺,巩固和提升心理期望

  心理契约被彼此接受以后如果不能兑现,会导致双方的失落感,甚至产生信任危机;如果能够兑现,会激发双方潜在的动力,巩固已有的契约,加速期望的全面实现。作为学校组织,在这个过程中,要率先兑现承诺,主动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需求,增强教师对组织的信任感。我校在教师个人需求调查中,发现教师们对“幸福感”的渴望非常强烈,于是我们举行了关于“如何获得幸福感”的校本培训,邀请了全国知名的色彩顾问为女教师开办了“色彩女人”讲座,引进了资质良好的美容院,在业余时间为教师们做美容;举办了“营养与健康”专家讲座,改进了教师们的饮食习惯,强化了其健康意识;此外还经常组织联谊会、登山活动、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帮助教师释放工作压力。这些活动。让教师们感受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工作的幸福感得到了增强,对自我的期望更高了,工作的动力更大了。

  (二)培育共同价值,提升组织的凝聚力

  一所学校凝聚力的形成很重要的一点是有没有共同的价值意识。当共同的价值意识演绎成师生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后,就会成为学校的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所谓共同价值,是指学校全体成员对学校的办学目标、理念、精神等文化内涵有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价值取向,它是教师个人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的价值统一。组织成员有了共同的价值,组织才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培育教职工的共同价值,提升学校的凝聚力,我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1 以“团队训练”为手段,培养集体意识

  共同价值是集体的价值观念,不是个人的价值观念。所以培养共同价值首先要注重团队建设,培养教师的集体意识。所谓集体意识,简单来说就是组织中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协作精神。为了把我校教师队伍打造成一个真正的.团队,我校借助企业团队训练的成功经验,请来了深圳市著名的“团队训练”专家对教师进行团队训练。通过教师与专家的互动,教师们对什么是团队、如何融入团队、如何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等都有了明确的了解,集体意识得到了增强。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把团队训练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让教师参与制订和讨论学校的规章制度、三年发展规划,引导教师根据学校发展目标规划个人职业生涯,以此来培养教师们的大局意识,树立对组织的责任感。

  2 以学校文化为引领,明确价值取向

  学校文化的核心就是师生共有的价值观念,一般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学校标志等方面。为了帮助教师领悟学校文化内涵,明确学校核心价值观,我校在师生中开展了学校标志的解读活动,让教师从标志图案表达的意向中,展开想像和思辨,从中了解学校的办学主张、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以此为依据来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价值追求。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校训和“三风”(校风、教风、学风)有奖征集活动,让教师参与校训和“三风”的制订。让教师参与的目的,就是让教师更加深刻地了解学校文化的基本内涵,知道学校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明确学校的价值取向。

  3 以评价和奖励为机制,引导和规范教师行为

  共同的价值观只有演绎成师生共有的行为后,才能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如何把共同的价值观转化成师生共同认可的行为?我校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是发挥评价的促进功能。学校依据办学目标和理念制定了教师工作评价标准,采取多元评价的方式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包括级组评价、科组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以及考核小组评价等,通过不同主体的评价,让教师准确地了解了自己的工作情况,并从中反思自己的职业行为,明确努力的方向。二是发挥奖励的引导功能。学校不断加大教师表彰奖励的力度,以此来引导全体教师的行为,让教师们从受表彰教师的身上了解到学校在倡导什么,鼓励什么,从而调整自己追求的方向。

  (三)创建共同愿景——培育个人对组织的归宿感

  共同愿景体现着一所学校和学校组织成员共同的内心追求和愿望。共同愿景是引领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事业理想的无形动力,也是凝聚组织成员、增强组织归宿感的基本前提。一个没有共同愿景的组织,组织成员是无法对其产生依恋的,更不会把它作为自己人生或职业发展的归宿。在管理实践中,我校通过共同愿景的创建,有效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 设计愿景,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为了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我校引导教师参与制订《学校发展三年规划》,并召开了教师动员会,启发教师共同参与设计学校的未来,把自己的理想寄托融入在学校的发展规划中。初步方案出来后,学校组织教师、级科组长、中层干部、教代会代表展开讨论,经过近一个学期的酝酿、讨论、修改、完善,最后在教代会高票通过,从而科学地制定出了学校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这样的规划既是学校的发展目标,又是教师的意志体现,教师在此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主人翁的地位和尊严,对组织的责任感不断增强。

  2 实践愿景,为教师搭建发展的舞台

  愿景实践的过程,是教师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我校在绘制了学校发展的美好蓝图后。开始为教师搭建发展的舞台。我们经过科学论证,提出了“利用学生心理发展档案,全面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学校发展构想,并写进了学校发展规划,然后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拟定了《基于小学生心理发展档案的个性化教育行动研究》的课题方案,经过申报,已被批准为广东省“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在这个课题的引领下,教师们立足岗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通过活动,教师们的学习意识不断增强,素质不断提升。

  3 享受愿景,激发教师对组织的依恋

  愿景的实现和达成,会激发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信任和依恋,更加贴近组织。经过教师们的潜心研究与实践,我校教育教学成果不断涌现,得到了有关专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学校开展的个性化教育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心理发展档案已经建立,教师们撰写的《家庭教育访谈读本》《个性化教育个案研究》已正式出版。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在个性化教育实践中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中国教育工作者几千年的教育理想——“因材施教”获得了初步成效。

  随着学校愿景的不断实现,我校教师对组织的依恋感正在逐渐形成,很多教师开始把个人愿景与组织愿景紧紧联系在一起,并用自己的行动不断地丰富着愿景,升华着愿景,把自己和组织真正融为一体。

【构建优质组织文化塑造学校事业共同体论文】相关文章:

构建学校文化搭建教育平台论文01-03

良好学校文化酌构建途径论文01-04

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探析论文01-06

构建农村学前教育共同体论文09-12

当代企业环境文化的塑造论文11-25

以少年军校为载体,努力构建学校特色文化论文12-29

构建优质的基层教学组织,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论文01-08

医院执行力文化的构建论文11-05

大学生宿舍文化构建论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