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宗教的文化功能论文

文化毕业论文 时间:2018-01-02 我要投稿

  原始宗教的文化功能论文【1】

  [摘要]原始宗教是生活于史前时代的人类所创造的一种宗教体系。

  它与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宗教属于一种世界观和意识形态。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在精神方面具有多种文化功能。

  [关键词]原始宗教 文化功能

  原始宗教是生活于蒙昧时代与野蛮时代的人类所创造的一种文化体系。

  它表达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最初认识,汇集了史前时期人类的所有知识形式,满足了早期人类的精神需要和价值追求。

  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以虚幻的方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文化体系,通过一定的文化系列如哲学、道德、文学、艺术、习俗、典籍等对人类发生实际作用,影响人们的思想情趣,成为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宗教是一种文化

  西方“文化”一词的内涵,其最原始、最基础性的意义是把文化与宗教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原始宗教本身就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文化形态,原始宗教是人类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受自然界沉重的压迫,把自然力和自然物神化的结果。

  人类为谋取生活资料,经过长期与自然界的斗争,逐步地把自己和周围环境分开,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提高,逐步认识了许多自然现象和人们经济生活的联系,从而对与自己有密切联系的许多自然现象产生了某种希望和控制的要求,于是原始宗教才得以产生。

  所以说是人类对大自然解释的需要使之产生了“灵”的观念,是人类为了建立某种与自己的生存密切相关的秩序和慰藉的心理需要产生了祭祀、葬式、崇拜仪式等宗教活动内容。

  因此,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本身也就包括了宗教发展的历史。

  而对于原始社会而言,当时的原始宗教与原始文化是互为包含、合二为一的。

  从发展过程来看,原始宗教为原始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母体以及促进力量。

  作为原始文化的残存物,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原始宗教,在保留有原始先民的原始观念意识外,由于历史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加上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冲击,已经更大程度地以民族文化的特定形态出现,文化的色彩更为浓郁,成为活形态的文化实体。

  二、原始宗教的文化功能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在精神方面具有多种文化功能。

  原始宗教是人类先民认识自然和反映自然的意识,是人类先民在原始社会时期的主体文化。

  原始宗教对于人类所具有的文化功能,可以归纳出如下几个方面。

  (一)解释功能

  探索、研究和解释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是人类文化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宗教文化在这方面担任了前科学的解释功能。

  当人类难以用理性和实证方法来解释世界现象时,宗教文化就通过其特有的直观性、猜测性的幻想方式来填补这个“真空”而做出种种解释,具有前科学时代解释世界的特殊功能。

  因此它在人类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作用。

  它以直观性和猜测性的幻想方式来解释世界,为后来的文明社会人类科学地解释世界提供了最初的源头。

  原始宗教以最初的实践知识孕育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在弗雷泽看来,远古时代的巫师既是宗教职业者,又是自然科学家。

  原始社会的巫师,承担了“知识分子”的角色和使命,他们不仅仅是部落、氏族祭祀活动的主持人,而且是原始社会的医师、建筑师以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

  (二)艺术功能

  原始人的艺术活动和艺术创作的源泉无疑是他们的社会实践,但原始艺术在原始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也离不开宗教观念的刺激和宗教活动的哺育。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世界各民族的早期文化艺术几乎无不具有宗教的色彩,寄生于原始人的宗教生活。

  语言的象征发展为讴歌神灵事功、感谢神灵恩德的文学艺术(诗歌和神话之类);身体动作的象征性模拟发展为舞蹈艺术;神灵偶像的制作发展为雕塑绘画之类的造型艺术。

  我国民族学的研究资料表明,佤族的木鼓就是祭祀“木依吉”天神的专门乐器,所以又称为“木鼓神”。

  我国景颇族的大型集体舞蹈多用于宗教仪式,具有强烈的宗教情感,如“布滚戈”是追悼亡人舞;“金再再”是在墓地上跳的送葬舞。

  原始宗教文化功能为人类的艺术发展做出贡献,使宗教艺术策划成为人类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

  (三)娱乐功能

  原始宗教的娱乐功能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至今仍保存着,如与原始宗教密切相关的傩戏表现极为突出,为乞求神灵的庇护、保佑,因而请神迎神。

  但是在娱神的同时,原始宗教又会产生娱人的客观作用。

  一方面当原始人群所参与的某一崇拜祭祀仪式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时,他们那种对于崇拜对象的尊崇或恐惧的心理也随之得以满足,这一过程本身在心理情感上对原始人群产生了愉悦的、欣慰的效应。

  另一方面,原始宗教活动中所运用的各种动作行为,如舞蹈、歌唱、呼喊,以及在这些动作行为中加入浓郁的情感,必然使得原始先民在生理上获得某种快感和满足。

  从这个角度而言,娱神的同时又可以达到娱乐自己的目的。

  由于历史的发展,我国现今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中所存在的原始宗教,从整体上看娱乐功能作用明显逐渐增强。

  三、结语

  以上种种宗教文化功能都在某一方面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构成了人类文化的多元化。

  原始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文化功能是正负功能相杂于一体,我们要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对待少数民族原始宗教,发扬其优秀的内容,摒弃其糟粕的内容,使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概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贵州苗族原始宗教文化论文【2】

  摘 要:贵州原生态苗族生存在崇山峻岭之中,封闭的社会环境,生存史的艰辛,使种族意识更为凝聚,原始宗教文化体系表现更为显性传统。

  其主体结构由原始宗教与巫觋文化两大版块构成。

  自然崇拜、鬼神崇拜、图腾崇拜、英雄崇拜是原始宗教发展的轨迹,苗族的巫术支撑是“多魂说”与“多神崇拜”,祈愿“神”服务于人。

  我们只有理性认识苗族宗教文化的内核,因势利导民族文化发展。

  关键词:贵州苗族;原始宗教;巫觋文化

  贵州民族宗教文化主体是原始宗教与巫觋文化的混融体系,原始宗教主要表现形式为,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祖先崇拜、鬼魂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偶像崇拜等,巫觋是巫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巫觋,《说文解字》的巫字,释谓:“巫,巫祝也,女能示无形,也舞降神者也……觋,能齐肃事神明者,在男曰觋,在女曰巫。”[1] 巫术,它产生于原始宗教之前,是一种假造的自然规律体系,根据人的自信,只要知道方法,就能控制自然,是一种准宗教文化现象。

  一、苗族原始宗教

  苗族总体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迟缓,各区域呈现不平衡态势,反响在宗教信仰文化上存在差异,黔东北苗族在信奉原始宗教的同时,也信奉由汉人带去的宗教称为“客教”,黔东南苗族信奉古老的原始宗教,黔西北苗族,大部分信奉原始宗教,极少部分信奉西方的基督教或天主教,可见,原始宗教信仰是贵州苗族的主流宗教文化。

  1.自然崇拜:自然崇拜是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比较普遍的文化现象,它是建立在“万物有灵论”观念基础之上。

  原始人类相信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有灵魂,而这些“精灵影响并控制着物质世界中的事件和人的现实生活和来世生活,而且精灵控制着与人的接触,并且对人的行动感到高兴和不高兴”[2]。

  从而对人实施奖惩,在这种意识影响下,人们把生存世界中所有的不幸和灾祸、所有的平安和幸福归结于自然神灵的发怒和恩赐,所以必须对自然神灵进行祈祷和祭祀,以求庇佑。

  久而久之,便形成自然崇拜。

  在《苗族史诗》[3]五大篇章,《金银歌》、《古枫歌》、《蝴蝶歌》、《洪水涛天》、《溯河西迁》中均有段落反映原始的神灵观念,到了近现代遗风散播,黔东南一带的苗族所崇信的鬼约有六、七十种之多,地鬼(苗语“西打”)、树鬼(西斗)、火鬼(西兜)、路鬼(西给)、石头鬼(西耶)、水鬼(西奥)等等,数不尽数。

  树崇拜,尤其敬奉枫树和大树。

  苗族认为枫木树是祖先的痕迹,房屋中拄是祖先安身之处,必须选枫木作中拄,以保佑子孙兴旺发达;迁新居,屋前屋后先载枫数,枫树活了,此是吉祥之地,就定居,倘若死了,就举家迁移。

  “吃鼓藏”祭祀祖先,最早用枫木做成,以示敲击枫木鼓,唤醒祖宗魂;家人生病,要给枫木树烧香、叩头、挂红;田间坎边,载满枫木,以求五谷丰登;村寨四周种植枫木树,以求寨子安宁。

  枫木树成苗族图腾崇拜之一。

  蝴蝶崇拜,《苗族史诗》中叙述了“蝴蝶妈妈”生苗族祖先姜央的传说,在黔东南苗族中广为流传,苗族地区有“扫寨”的风俗,即每年村寨里杀猪一头,由理老念巫词,大家分得一份猪肉,拿到村寨外吃,家家户户熄火一天,象征这年无灾祸,扫寨祭祀的就是“蝴蝶妈妈”,与流传下来苗族《焚巾曲》中唱到“杀猪扫村寨,祭祖祭先老人,祭祖祭蝶妈”相契合,蝴蝶也成为苗族图腾崇拜之一。

  2.鬼神崇拜:“万物有灵”观念确立后,在苗族思想上就导出“灵魂不灭”的观念,认为灵魂和肉体是可以相分离的,灵魂有它自己生活独立于人世的世界,但又可以与人世发生关系,要联系鬼魂必须通过一定的中介或仪式。

  相信自己的始祖和列祖列宗灵魂都是不灭的,它们生存在另一个世界,只要虔诚的崇拜和殷勤的祭祀,就会庇佑子孙后代,祛邪避灾,使他们幸福美满,再加上亲情血缘纽带,使后人把他们的神灵尊崇。

  黔东南地区的苗族祭祖,最初祭蝴蝶妈妈,然后祭姜央,再到列祖列宗。

  “吃鼓藏”是最盛大的祭典仪,其基本程序是公推鼓头、准备祭祖水牛、醒鼓、接鼓、制鼓、杀牛杀猪祭祀祖宗。

  黔东北表现祭祖是对“傩公”和“傩母”的崇拜,又称“腊祭”,一般在秋后举行,清陆次云《洞溪纤志》载:“苗人腊祭曰报草,祭用巫,设伏羲女娲像。”祭祀时,唱傩歌、跳傩舞、演傩戏,表示对始祖虔诚的崇拜和敬仰。

  3.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苗族们在鬼魂崇拜中别出了亲疏,而把更崇拜赋予自己的灵魂—灵魂入体便有了生命—便使自己的灵魂终有归属,从而灵魂不死,可在肉身之后长存,而且是长存在其族人、亲属、祖先等熟灵魂都在一起这种灵魂之源,就是图腾崇拜的来源。

  苗族始祖的图腾就是“盘瓠”,是原生图腾,其后派生出衍生图腾及再衍生图腾。

  如“龙图腾”、“枫树图腾”、“蝴蝶图腾”、“牛图腾”、“鸟图腾”等等,图腾作为物的标志,既是区别他族人以定亲疏,团结族中成员的旗号,也是其氏族传统精神形成与发展的象征。

  4.英雄崇拜:英雄偶像崇拜,此时期的英雄,已经不再是完全的神,而成了神味更少一些的半人半神;而伴之以英雄崇拜的是多神崇拜,实质上是各种各样的英雄神话化,是半人半神英雄诸功能的分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