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文学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与文学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说到文学,我还真没想过我和它的故事。
那么文学又是什么?
我认为所有文学的灵感可能都来自于生活中的点滴。或许是一朵盛开的鲜花,或许是夕阳余晖下的宁静景象,又或许是深夜独自归家时的寂静。一颗糖果,一把破损的木梳,或是每次半夜惊醒时的迷茫……这些片段总是让我激动不已,仿佛一股沉睡已久的力量被唤醒,让我心跳加速,仿佛面临巨大挑战,口干舌燥,内心涌动着无法言喻的情绪。我想要写点什么,却无从下笔。而每当阅读一本书时,我又想起《包法利夫人》中莱昂的一段话:“时间缓缓流逝,你心无旁骛,在想象的世界中徜徉,你的思绪渗入小说中细枝末节,或者随着故事情节一起发展,你的思想与书中人物融为一体,仿佛他们的内心跳动着的是你的灵魂”。
这是我现在的感觉,可刚开始我对文学并没有多大好感。
当我还是个小孩的时候,我非常安静。妈妈经常给我买各种书籍和故事磁带,我每天都会静静地看书、听故事。上小学后,当我的第一篇小日记被评为“优秀”时,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写作的乐趣。文学让我这个平凡的孩子也变得讨人喜欢起来。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妈妈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和老师一次次强迫性的作文比赛。我讨厌被框框限制住的写作!我曾几次哭着完成我不喜欢的作文题目,虽然我非常享受妈妈和老师的赞扬,但我内心却充满了愤恨,却又不得不在外表上深深地热爱文学。后来,我读到了纪伯伦的一句话:“自由是人类枷锁中最粗的一环。”如果人类真的获得了自由,我们又能扮演多久这个角色呢?如果没有周围人的强迫,我会不会坚持写作下去呢?于是,我开始认真地探索文学,发现了更深层次的喜欢!读完鲁迅的文章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从小学到初中,从风筝、闰土、社戏到好的故事到朔方的雪到希望……鲁迅先生一直给我一种深沉痛苦的感觉,他短小精悍,却迸发出无限的精魂去敲击着那一代知识青年的心!他活得憋屈;可他说:“如果我身外的青春消失了,我身中的迟暮也就凋零了”。他昂扬向上却又写着魏连殳不得已的虚伪……我几度被他的文字压得喘不过气,他的悲伤向上,他的落魄、从容,他朝黑暗呐喊着却又哑着嗓子叹了口气,奋笔写了起来。我想成为那种人,那种即使背负无望的黑暗也要匍匐于黎明路上的人。
我相信文学是纯粹的、是独特的,甚至无需刻意追求。我发现文学有时更像是无数思绪汇聚成的独特名著,其中的内容独一无二。我认为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自己的名著,阅读的内容也应该符合个人喜好。因此,我开始写我真正关心的事情,不刻意追求华丽的文字,也不羡慕他人的文学造诣,我发现最贴近我的生活,成为我一直汲取灵感的文学源泉。
我开始真正热爱文学了。那种热爱让我感觉头脑清晰,精神焕发,仿佛肾上腺素在体内流动,心脏怦怦直跳。这种热爱让我觉得生活不再平凡,仿佛给了生活一次灵魂的拯救。
我开始读书,我读加缪的《局外人》默尔索那荒诞的形象,那种无知无觉的生活状态越是压抑越使我热血沸腾!这可能有些奇怪,但我真真确确地被他的死打败了!他固执、奇怪,坚守自己的真理,虽死而犹不悔。我也读黑塞的《彷徨少年时》辛克莱与德米安的成长,让我开始对尼采文学感兴趣:“我”和我不是同一个我的问题纠缠了我大半个学期!《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让我对心理学感兴趣,对世界的真实性产生疑问:人类是在回溯中还是真实存在的呢?流逝的是时间,还是我们?搞不懂,这实在是太有趣了!以至于我疯狂的想知道死后的世界;读《一个人的朝圣》仿佛我真的完成了一次洗礼,它让我深切地明白了曹文轩的一句话:“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可人们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而我与文学的前方还未完待续……
每当凌晨四点钟的时候,我总是会突然清醒过来。在这个时刻,我睁开双眼,发现整个世界都被暮色所笼罩,现实与梦境仿佛交织在一起,让我分辨不清。无数念头涌现而出,它们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像是想要引导我去探寻这个世界的奥秘……这些思绪慢慢渗入我的心灵,让我渴望探寻生命中种种问题的答案。
凌晨四点,在黑夜与白昼的交替之际,当天空还未被白昼的光芒所浸染之时,我与文学将要度过的是一个漫长而静谧的黑夜……
【我与文学作文】相关文章:
我与文学的故事作文08-14
我与文学作文(精选35篇)02-03
我写作文学生作文12-30
我写作文学生作文(集合)01-06
我的语文学习总结通用04-21
我爱文学的名言120句09-25
文学的诱惑作文04-06
文学的优秀作文09-10
何为文学作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