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方向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方向【1】

  摘要: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繁荣,文艺界整体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方向问题一直伴随着相关理论与论争。

  中国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怎样突破困境与世界文化融合一直是文艺界人士在苦苦探索的问题之一。

  西方化与民族化交替发展的过程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整体进程。

  本文在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倾向的同时,试图寻找促进中国文学不断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现代文学;西方化;民族化;新方向

  一、中国现代文学向世界化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最早可以追溯到20年代,在新时期以来走向更加稳健成熟的方向。

  我国现代文学在文学研究界公认的发展基本脉络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

  可以说每种思想潮流都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自己的祖籍,而现代文学汲取了浪漫主义的一些特征,并将现代主义相融合,与其中的一些特征相结合,在中国传统文学体裁的基础上形成了富有独特特征的以现实主义为支撑的中国现代文学。

  胡适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现代文学发展的序幕,这一时期的文学号召是以“白话文”为外在特征的。

  首先,这一时期的文学是以启蒙主义为内在精神特征。

  这一时期的文艺界倡导全面实行白话文,否定一切传统模式。

  这一时期的文艺理论中,除了反对传统士大夫的传统观念,更是反对他们的创作理念以及创作方法。

  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人们已经不再热衷于章回体小说,转而进行西方化的短篇小说创作。

  西方翻译作品亦是数不甚数。

  这一时期的文艺界运用西方作品及其反映的社会问题对当时的社会予以批判。

  他们以相关作品为工具对人们实行启蒙教育。

  其次,随着社会以及文艺理论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的西方化更为深入,由初期的单纯模仿转入后期相关观念的继承与发展。

  文学西方化的浪潮再次出现时,比起前期更甚,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不在满足于外在形式的模式,而是在内在精神方面对文学的现代化进行探讨。

  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通过作品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问题,通过深入探索人物内心表现人性的复杂性。

  文学创作过程中不再盲目模仿西方创作手法,同时也不再盲目拒绝传统文化。

  从表面看这一时期的文学西方化有所减轻,而从其内在审视会发现,此时西方化更为严重。

  可以说西方化过于深入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也影响着当今社会对那时文化的解读。

  第三,对话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力量之一,中国现代文学一直保持着中外的对话方式,当我国五四运动开始的时候,以泰戈尔为首的外国文学家借着诺贝尔文学奖走向世界的舞台。

  这让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有着更加深厚的缘分。

  泰戈尔与中国现代作家有着类似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并且受到类似文学思潮的影响,都面临着传统话语形式向现代的复调语言形式的转变,因此两者的深度对话形成了当时的发展方向。

  当时我国在五四时期成立了最早的文学研究会,是当时最大的文学研究性社团,主要成员有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谢冰心等人,他们通过讨论而提出了“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也因此形成了中国现代诗学的“人生派”,并发表与评论了当时以泰戈尔为首的外国文学巨匠。

  创造社也是五四时期的影响力较大的文学社团,它的发起人是郭沫若,他的以“为艺术”的文学主张在当时中国文学界也树立了独特的文学方向。

  他遵从泰戈尔的:“心灵是从自然中聚集起来,而文学是从心灵中聚集起来的。为了把心灵的感受揭示出来,特别需要创造力量。”强调了文学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民族化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化是文学发展的主流,而民族化亦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现代文学界在探索西方化的过程中,渐渐发现只有从本土出发才可以更深入的发展西方化。

  创作者们在推广西方化的同时也进行了相关民族化探索。

  首先形式民族化,重点反映在诗歌创作过程中。

  现代白话诗歌的创作过程中,不论是题材还是形式,大多都是来自于民间生活以及相关歌谣。

  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积极突出与传统诗歌所不同的地方,重在表现地方性趣味。

  不仅如此,诗人还通过刻画民间生活群体进行祖国出路的深刻思索。

  在创作过程中,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极具民族化。

  其次是作品创作精神民族化。

  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深入民间,进行民间精神探索。

  鲁迅在刻画乡村气息生活的同时,深刻拷问国民性。

  另一部分的创作者则试图深入民间文化吸取创作的养分。

  这些创作者强调作品中应该保存中国的民族特质,以有利于中国文化的长远发展。

  不难看出,这样的作品中的民族化只是在内容上进行了本土化,其精神实质仍然是启蒙思想所引导的西方化。

  我们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化是不断发展深入的。

  西方化的过程中,相关创作者指出应该向西方学习。

  而深入发展的民族化则强调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源头在中国传统中,在中国民间文学中。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现代文学民族化的过程并不是要建立封闭区,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隔离开来。

  而是强调在创作过程中突出中国传统特色,用传统以及民间的精神养料帮助中国文学朝着更为长远的道路发展。

  三、促进中国文学世界化的发展

  在促进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不论是西方化观点还是民族化观点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我们应该从这种二元式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建立整体发展的世界化文学模式。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文学不存在阶级性,它是重在反映人类审美观念以及审美趣味。

  文学的发展不是为了保护某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去反对另一部分人。

  同时,文学也不是为了体现某一部分人的价值观而去否定另一部分人的精神实质。

  由于世界性的存在,相关文学必定存在一定的冲突,这种冲突的是各种文学自身个性的体现。

  需要做到的不是无视这些冲突或是加剧相关冲突,而是应该正视它肯定它的存在。

  其次,建立世界性文化的基础是各种文化间的对话。

  在促进文化长远发展的过程中不应该片面的肯定或可定某一种文化意识,应该在文化对话中扬长避短,促进文化的共同发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中国文化的发展动力既不是简单的西方化,也不是死板的传统化,而是加入创新的因素建立独特的艺术形式与精神内涵。

  只有这样才可以运用整体化的眼光,促进中国文化世界化的发展。

  四、总结

  中国的现代文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清晰而明确的,应该在世界文化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国现代文化促进自身现代化的过程也是自身价值和意义不断升华的过程。

  中国文学和其他国家的文学共同发展,一起构成了世界文学的发展进程。

  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份子,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既不能盲目排外,也不能盲目照搬照抄。

  而是敞开胸怀拥抱世界,促进中国文学世界化的进程,发展真正的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1]黄曼君.中国新文学主潮[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89-394.

  [2]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7.

  [3]陈伯海.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32.

  [4]赵明.难解百年情怀――五四文学传统与俄国文学关系再认识(一)[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朱利民.西方理论中国化的步伐:进化论与中国文学理论的变异[D].四川大学;2007年.

  [6]乐黛云.了解世界文学研究发展状况提高现代文学研究水平[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04期.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发展【2】

  摘要: 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文学”的研究阶段。

  “新文学”在若干高校课程设置中的出现、《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出版、众多批评家的涌现,都使得这个学科初具雏形。

  第二阶段是“现代文学”的研究时期。

  文学研究受到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束缚较大,但现代文学史的编写和鲁迅研究队伍的建立都促进了学术研究的发展。

  第三阶段是“20世纪文学”的研究阶段。

  “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这为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直接促成了“重写文学史”的发生。

  新世纪的文学发展已经有了15年的时间,但无论是问题意识的发现,还是当下文学创作的立场,都还没有摆脱20世纪文学研究的阶段。

  “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仍未过时。

  关键词: “新文学”;“现代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

  在中国高校教育体制内,中国现代文学①是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②,规定开设各种必修课和选修课,设置硕士和博士的研究生学位课程。

  因此,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具有较长的学科史和较为丰富的学科内涵。

  如果我们追溯它的学术研究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文学”的研究阶段(1917―1949年);

  第二阶段,“现代文学”的研究阶段(1950―1985年);

  第三阶段,“20世纪文学”的研究阶段(1985年以后)。

  一

  上文所取的“新文学”“现代文学”和“20世纪文学”都是一个代名词,代表了不同历史阶段对这门学科的不同认识。

  “新文学”是“五四”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提倡的以白话为主要语言,以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各类文学样式(现代短篇小说、长篇小说、随笔、新诗、话剧等)为主要文学样式,旨在批判中国传统社会及其文化的落后现象,提倡人的自由和人性高扬的文学运动的代名词。

  “新文学”的对立面,一是表现传统士大夫阶级没落情绪的贵族文学(如旧体诗、骈文小说、桐城派古文等);二是新兴于文化市场的市民文学(各类通俗文学)。

  “新文学”的“新”也代表以世界先进自然科学与先进社会科学为标志的现代性的追求目标,代表了中国人以世界先进国家为参照系努力发展未来的方向。

  “新文学”因为一场声势浩大的学生爱国运动(1919年)的方式而得到普及,最终获得国家教育部门在文化层面上的承认(1921年)。

  新文学运动中产生大量的作家、学者、诗人和戏剧家,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郭沫若、郁达夫、沈雁冰(茅盾)、郑振铎等等,都是这一文学运动的奠基者,他们在提倡新文学运动的时候,发表许多批判旧道德、提倡新文学的激烈主张,这些文章可以被看作是新文学最早的理论探讨。

  关于“新文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

  1935年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赵家璧主编的十卷本《中国新文学大系》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学》,(十卷本),1935年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初版。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出版印影本。

  第一次系统汇编了新文学最初10年(1917―1927年)的主要成果,分成建设理论一卷,文学争论一卷,小说三卷,散文两卷,新诗、戏剧、资料各一卷,编选者胡适、郑振铎、茅盾、鲁迅、郑伯奇、周作人、郁达夫、朱自清、洪深、阿英各人撰写的长序,总结新文学各个领域的成就,并由蔡元培写总序。

  这些执笔者大多是新文学运动中的主将,他们的地位和眼光决定了这套书的特殊价值。

  尤其是各卷导言,从不同分类和不同认识层面上总结了新文学的10年历史,合订在一起,就是一部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新文学史的雏形。

  同时,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若干高等院校设置了新文学的课程。

  现在能够找到的两种文献:一种是王哲甫撰写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杰成印书局1933年初版。

  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出版印影本,是作者在山西省立教育学院的授课讲义;另一份是朱自清在清华大学的授课讲义,讲的是“中国新文学研究”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刊于《文艺论丛》第14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初版。

  这表明了一个信息:在20世纪30年代初,“新文学”的研究已经从一般的文艺批评中脱离出来,作者有了文学史的研究眼光,并且将“新文学”进入了高等院校课堂,虽然是少数的高校开设这样的课程,但标示了新文学研究已经含有学科的雏形。

  新文学早期涌现许多杰出的文学批评家,他们基本上属于一些自发的文学团体,宣传自己团体的文学主张,攻击别的文学团体,如文学研究会的沈雁冰(茅盾)和郑振铎,创造社的成仿吾,语丝社的周作人,新月社的闻一多和梁实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瞿秋白、冯雪峰、胡风等人,他们的文学批评成为新文学理论的重要遗产。

  20世纪30年代中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高校的教授们介入新文学批评,尤其是新诗理论的探讨,朱光潜、梁宗岱、叶公超等京派文学批评家摆脱创作圈子的狭隘意识,形成比较客观的文艺批评。

  当时最杰出的书评家李健吾,用刘西渭的笔名对一些著名作家的创作进行精湛的艺术分析,他的独到的艺术见解引起了作家们的争论。

  “刘西渭”充满感悟、抒情的文艺批评,不仅摆脱了小圈子的狭隘意识,也摆脱了意识形态化日益严重的左翼批评的阴影,对于以后的作家研究提供了样板,至今仍然产生良性影响。

  二

  “现代文学”的研究时期(1950―1985年),是这门学科发展的第二阶段。

  它是在1949年中国政治局势发生重新组合以后开始的。

相关推荐